房龍地理

出版時間:2007-11  出版社:陜西師大  作者:亨德里克·威廉·房龍  頁數(shù):511  字數(shù):300000  譯者:黃一少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這是出房龍之手不同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地理書。它打破了常規(guī)地理書的寫作方式,緊扣“人”的觀念,將人的活動和重要性提升至首位,自始至終關注的是“純?nèi)恕钡哪且幻妗茖W、藝術(shù)、商業(yè)、宗教和政治,從歷史的高度闡釋了人與地理以及地球的關系,生動地演繹了“人文地理”這一概念。同時,在歷史的敘述中還竅加成了人類與自然相互協(xié)調(diào)和適應的漫長過程,以及在這一過程中人類發(fā)掘自身潛力并努力探求與地球——人類這唯一家園和諧的最終方式。  房龍在此書中貫穿了其慣有的行文風格,詼諧幽默的文字化枯燥的地理知識于無形,使人在輕松愉快之際不僅領略把握了人類厚重歷史發(fā)展的來龍去脈,且能在掩卷之際獲得不少啟發(fā)。

作者簡介

亨德里克·威廉·房龍(Hendrik Willem Van Loon,1882-1944),出生于荷蘭的鹿特丹,1903年開始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和德國慕尼黑大學學習,獲得博士學位。早年混跡社會,做過教師、編輯、記者和播音員等等。這位體重兩百磅,粗壯結(jié)實的荷裔美國人于1921年出版了《人類的故事》一

書籍目錄

寫在前面 在深入閱讀之前,我會教你怎么使用這本書 第一章 這個世界還生活著其他人 第二章 定義“地理”以及我對這個詞的應用 第三章 我們生活的行星:它的特性、風俗和習慣 第四章 地圖和航海技術(shù) 第五章 季節(jié)的產(chǎn)生 第六章 洲的由來 第七章 歐洲的發(fā)現(xiàn)和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 第八章 東地中海的石堡:希臘,亞洲與歐洲的橋梁 第九章 意大利:能扮演海上霸主或地上霸主的角色 第十章 西班牙,處于歐洲和非洲的沖擊處 第十一章 法國,擁有所夢想的一切的國家 第十二章 比利時,一紙條約建立的國家,缺乏內(nèi)部的和諧 第十三章 創(chuàng)造歷史奇跡的盧森堡 第十四章 瑞士,擁有優(yōu)秀的學校和講種語言的團結(jié)的人民 第十五章 德國,誕生太晚的國家 第十六章 奧地利,不再被重視的國家 第十七章 丹麥,小國在某些方面超過大國的典范 第十八章 冰島,北冰洋中的政治實驗室 第十九章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瑞典與挪威的領地 第二十章 荷蘭,建立在北海堤岸上的沼澤帝國 第二十一章 大不列顛島國,負責為世界的人謀取福利 第二十二章 俄國,人們需要看地圖才能確定它是歐洲 還是亞洲的一部分 第二十三章 波蘭,曾是別人的走廊,現(xiàn)在終于成為了自己的走廊 第二十四章 捷克斯洛伐克,《凡爾賽和約》的產(chǎn)物 第二十五章 南斯拉夫,《凡爾賽和約》的另一產(chǎn)物 第二十六章 保加利亞,巴爾干國家中最正統(tǒng)者,卻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押錯了寶 第二十七章 羅馬尼亞,擁有石油的國家 第二十八章 匈牙利和它的那些遺留物 第二十九章 芬蘭,以其艱苦勞動和聰明才智而人定勝天的又一代表 第三十章 亞洲的發(fā)現(xiàn) 第三十一章 亞洲對于世界的意義 第三十二章 中亞高地 第三十三章 亞洲西部高原 第三十四章 阿拉伯,什么時候?qū)儆趤喼蓿裁磿r候又不屬于 第三十五章 印度,無論是自然還是人類都在進行大規(guī)模的生產(chǎn) 第三十六章 南亞半島上的國家:緬甸、暹羅、安南以及馬六甲 第三十七章 東亞大半島的中國 第三十八章 朝鮮和蒙古 第三十九章 日本帝國 第四十章 菲律賓,過去屬于墨西哥 第四十一章 荷屬東印度 第四十二章 澳大利亞,自然的產(chǎn)物 第四十三章 新西蘭 第四十四章 太平洋上的島嶼,那里的人同我們一樣生活 第四十五章 非洲,和諧和對比的大陸 第四十六章 美洲,幸運之神眷顧的土地 第四十七章 新的世界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這個世界還生活著其他人  據(jù)統(tǒng)計,人類自從誕生在這個世界上以來,一共繁殖了近20億的后輩,這雖然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但與我們所居住的地球比起來,實在是太渺小了。假設這些人的平均身高為1.8米以上,肩寬45厘米左右,并且相當?shù)乜嘟眩敲醇幢惆阉麄兙奂谝黄鹨彩呛苄〉囊蝗?,實在微不足道?! ∫灾劣谌绻l(fā)生了一次大的地殼運動,這些人完全可能馬上從地球上消失。人類再有智慧的頭腦也無法與宇宙中的這種強大的力量相抗衡。 就算是人類有一天都滅絕了,這在整個宇宙中看來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只是小事一樁。如果其他星球上也居住著另一種智商很高的生物,他們的科技也相當發(fā)達,并且對于天文學也有所研究,當他們用天文觀測儀器看到地球上發(fā)生的這種毀滅慘狀時,他們并不會感到驚奇,因為宇宙中隨時都可能誕生一些新的東西,也都可能毀滅一些已存在的東西。人類只是宇宙中的一種小小的物質(zhì),并不像人類自己想像的那么重要?! ∪祟惪偸窍矚g自以為是,總是把自己當成一種高貴的生物,其實在浩瀚的宇宙中是渺小得不能再渺小了?! ‘斎?,這本書的一部分讀者肯定會不大贊同我的觀點。他們始終固執(zhí)地堅持這樣一種說法,那就是人類是一個高貴自豪的種族,怎么能這樣隨意地貶低呢?并且被貶低得如此低賤。我能理解他們這種激動的情緒,誰不熱愛自己的種族呢。但是科學是嚴謹?shù)?,并不容許我們憑主觀的好惡來評判。  人類只不過是一群脆弱的哺乳動物而已,顯得那么的微小,通常情況下我們都不能很好地保護自己,所以會受到自然界其他強大生物的攻擊。而這個世界上又有著那么多比人類更兇狠的生物,它們天生就有著不同凡響的超強能力。盡管如此,這些生物要想在大自然中生存還是必須得付出艱辛的努力。比如:有的生物的身軀竟然長達100英尺,就跟一個火車頭一樣笨重。有的長著異常鋒利的牙齒,完全就是一把鋸條,可以咬斷任何堅硬的東西。還有些生物體積很小,人的肉眼都不能看見,但是其繁殖的速度卻十分可怕,如果不是那些能制伏它們的敵人也以如此之快的速度來消滅它們,那么這些小生物用不了一年的時間就能統(tǒng)治整個地球。與這些具有超能力的生物相比,人類實在是能力有限,他們也就沒有信心更沒有勇氣涉入深山和海洋,而是選擇環(huán)境相對舒適的地方定居,在這深山和海洋之外找?guī)讐K旱地作為棲身之處,生活和繁殖后代。 也有權(quán)威人士告訴我們,有些昆蟲能夠在石油上安家,還有些昆蟲可存活于幾分鐘便能熔化人類的高溫下。我們也曾注意到,那些讓人厭惡的棕色甲蟲,它們總會在書櫥里活動,似乎非常熱愛人類的文字—就算是少了兩條、三條、四條腿,它們還是照常會躥上躥下。而我們這些嬌氣的人類,哪怕是一個腳指頭遭大頭針刺了一下,也會一瘸一拐的。因此,我們有時會思考,自從我們誕生在這個日夜旋轉(zhuǎn)的懸于宇宙黑暗之中的地球上以來,為了生存和繁殖,人類何嘗不是也在艱難地嘗試,艱辛地對抗著存在于周圍的競爭對手呢?由于人類不具備其他生物先天便具有的奇特能力,那我們就需要比那些生物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 τ谀切┖臀覀兩钤谕粋€時代的厚皮動物而言,我們曾是一個笑話——人類最初笨拙地嘗試用后腿獨立行走,而不是借助于樹干或拐杖,著實讓站在一邊看熱鬧的它們大笑不止。 但是當初恥笑人類的那些強者,如今又怎樣了呢?它們曾是近兩億平方英里的陸地和水域(不包括深邃的天空)的主人們,總是自我陶醉,顯得那么孤傲。它們也曾位高權(quán)重,用殘忍的暴力或狡詐的詭計來主宰世界?! ∪缃?,它們中的大多數(shù)已經(jīng)從我們的視線中消失了,友善的人類把它們陳列在自然歷史博物館內(nèi),準許它們占用一小塊落腳地,在上面可以看到“陳列品A”或“陳列品B”這樣的代號。而當年的另外一些主人,為了生存,今天也不得不為人類服務。它們給我們提供皮毛、蛋、奶和肉,以換取我們喂給它們一些飼料。有的軀體高大,就幫助人類馱一些我們身體負擔不起的重物,并且永遠做人類的奴仆。更多的則逃至荒郊野外去啃食樹葉、牧草以維持種族,我們允許它們?nèi)绱?,是因為我們認為把它們從那里趕走并占有那片土地沒有什么意義。 在短短的2000個世紀(與永恒相比,只是短暫的一瞬)里,人類便無可爭議地成了每一塊陸地的統(tǒng)治者。展望未來,天空和海洋也有望并入我們的領土,將有更多的生物和我們共同生存于同一個星球。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人類終于能做一回地球的主人,這是多么的來之不易,我們沒有理由不去珍惜。那些比人類更強大更兇猛的動物們在自然規(guī)律和生存法則面前都顯得那么的無力和蒼白,更何況人類。我們更應該謹慎對待我們現(xiàn)在所擁有的一切。如果說人類相對于其他生物而言有著不可取代的優(yōu)勢,那么這唯一的優(yōu)勢便是非凡的理性天賦。我們期待人類會理性地善待這個地球,善待我們的鄰居?! ≡谶@里,我必須更準確地說明,與大多數(shù)有理性天賦的人相比,還有一小撮男人和女人擁有更高級的理性天資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正因為如此,他們成了領導他人的統(tǒng)治者。而其余的人只能跟在后面,不管他們?nèi)绾卧鲪含F(xiàn)實,如何努力去嘗試,在上萬人中也只會有一人能爭做到真正的拓荒者。這是一個奇怪而又躊躇的進程。  現(xiàn)在,讓我們來看看由這些拓荒者兼領導者來主宰的這個世界的命運。  世界未來的路將會通向何方,我們并不能預知。根據(jù)過去4000年所取得的成績和經(jīng)驗,我們的成功之路將會是一片光明、無窮無盡,但是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人類不會因為某種利益而殘忍地自相殘殺。 地球以及地球上的財富要么已經(jīng)依照人類的權(quán)力而被瓜分,要么正借助其優(yōu)越的大腦活動以及遠見卓識和獵槍的力量發(fā)起爭奪?!  ?/pre>

編輯推薦

  這絕不是一本普通的地理書,它不僅簡要地介紹了基本的地理知識,更從獨特的視角出發(fā),講述了各國的歷史演變,分析地理對國家演變、民族性格的形成所產(chǎn)生的影響,因此,這是一本關于“人”的地理書,在《房龍地理大全集(白金版)》中,房龍關注的是“人”的活動,或者說是地理學的人文意義。 透過房龍詼諧睿智的文字,你能找到日本在近代向外擴張,而國土同樣狹小的瑞士卻保持中立的答案,還能明白為何丹麥人沉溺于寧靜的書齋,而西班牙人卻熱衷于廣闊天地。 在寫遍了全世界以后,房龍小心翼翼地告訴人們,我們既然都生活在同一顆行星之上,每個人的幸福和災難,都是我們自己的幸福和災難,我們所有人都應為我們共同生活著的世界的安寧負起責任。《房龍地理》和《人類的故事》《寬容》等房龍著作一起,激勵了整整一代中國人,而它所揭示的神秘壯偉的西方文明,以及廣闊誘人的未知世界,還會激勵更多的人繼續(xù)前進。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房龍地理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本書買來不到兩個星期,但已經(jīng)快看完了。
    內(nèi)容非常豐富,更為難得的是西方人對地理、歷史、人文方面的獨特視角。
    對中國人來說,不管是學地理的、歷史的、還是社會、人文的,都可以從中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這本書比我們刻板的教科書要有意思的多。雖然年代比較久遠,有些觀點也許已經(jīng)過時,但是對于沒有經(jīng)過思想啟蒙的中國人來說,這些基本的人類社會的觀點,永遠不過時。
  •   這是給我老公買的,他很喜歡這類書籍。我本來對地理不甚感興趣,但這本書讓我感到地理與歷史人文之間的微妙關系,很有些意思。
  •   一本非常好的書,老少皆宜,增加閱歷和智慧,可以收藏,時時翻閱,值得擁有.
  •   讓我了解自己的知識很匱乏,以前的教育很片面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