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一本書去歐洲

出版時間:2007-7  出版社:陜西師范大學(xué)  作者:朱自清  頁數(shù):219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帶一本書去歐洲》講述巴黎博物館之多,真可算甲于世界。就這一樁,便可教你流連忘返。但須徘徊玩索才有味,走馬看花是不成的。一個行色匆匆的游客,在這種地方往往無可奈何?! ⊥崴故且粋€別致地方。出了火車站,你立刻便會覺得:這里沒有汽車,要到那兒,不是搭小火輪,便是雇“剛朵拉”?! ×_馬是歷史上大帝國的都城,想起來,總是氣象萬千似的?,F(xiàn)在它的光榮雖然早過去了,但是從七零八落的廢墟里,后人還可仿佛于一百。  瑞士有“歐洲的公園”之稱,起初以為有些好風(fēng)景而已;到了那里,才知無處不是好風(fēng)景,而且除了好風(fēng)景似乎就什么別的。

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華,號秋實(shí),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現(xiàn)代著名作家。原籍浙江紹興,生于江蘇東海,后隨祖父、父親定居揚(yáng)州。他的妻子名叫陳竹隱。幼年在私塾讀書,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1912年入高等小學(xué),1916年中學(xué)畢業(yè)后考入北京大學(xué)預(yù)科。1919年2月寫的《睡罷,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詩處女作。他是五四愛國運(yùn)動的參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響走上文學(xué)道路。毛澤東曾贊揚(yáng)過朱自清的骨氣,說他“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lǐng)美國‘救濟(jì)糧’”。 我國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教授,晚年身患嚴(yán)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僅夠買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夠,更無錢治病。當(dāng)時,國民黨勾結(jié)美國,發(fā)動內(nèi)戰(zhàn),美國又執(zhí)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吳晗請朱自清在“抗議美國扶日政策并拒絕領(lǐng)美援面粉”的宣言書上簽字,他毅然簽了名并說:“寧可貧病而死,也不接受這種侮辱性的施舍。”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貧困交加,在北京逝世。臨終前,他囑咐夫人:“我是在拒絕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簽過名的,我們家以后不買國民黨配給的美國面粉?!敝熳郧逡簧碇夭。瑢幙绅I死也不領(lǐng)美國的“救濟(jì)糧”,表現(xiàn)了中國人的骨氣。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辭世。

書籍目錄

巴黎威尼斯羅馬龐貝瑞士荷蘭柏林德累斯頓萊茵河西伯利亞倫敦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納河穿過巴黎城中,像一道圓弧。河南稱為左岸,著名的拉丁區(qū)就在這里。河北稱為右岸,地方有左岸兩個大,巴黎的繁華全在這一帶;說巴黎是“花都”,這一溜兒才真是的。右岸不是窮學(xué)生苦學(xué)生所能常去的,所以有一位中國朋友說他是左岸的人,抱“不過河”主義。區(qū)區(qū)一衣帶水,卻分開了兩般人。但論到藝術(shù),兩岸可是各有勝場。我們不妨說整個兒巴黎是一座藝術(shù)城。從前人說“六朝”賣菜傭都有煙水氣,巴黎人誰身上大概都長著一兩根雅骨吧。你瞧公園里,大街上,有的是噴水,有的是雕像,博物院處處是,展覽會常常開;他們幾乎像呼吸空氣一樣呼吸著藝術(shù)氣息,自然而然就雅起來了。右岸的中心是剛果方場。這方場很寬闊,四通八達(dá),周圍都是名勝。中間巍巍地矗立著埃及拉米塞司第二的紀(jì)功碑。碑是方錐形,高七十六英尺,上面刻著象形文字。一八三六年移到這里,轉(zhuǎn)眼就是一百年了。左右各有一座銅噴水,大得很。水池邊環(huán)列著些銅雕像,代表著法國各大城。其中有一座代表司太司堡。自從一八七○年那地方割歸德國以后,法國人每年七月十四國慶日總在像上放些花圈和大草葉,終年地擱著讓人驚醒。直到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和約告成,司太司堡重歸法國,這才停止。紀(jì)功碑與噴水每星期六晚用弧光燈照耀。那碑像從幽暗中穎脫而出,那水像山上崩騰下來的雪。這場子原是法國革命時候斷頭臺的舊址。在“恐怖時代”,路易十六與王后,還有各黨各派的人輪班在這兒低頭受戮。但現(xiàn)在一點(diǎn)痕跡也沒有了。場東是磚廠花園。也有一個噴水池,白石雕像成行,與一叢叢綠樹掩映著。在這里徘徊,可以一直徘徊下去,四圍那些紛紛的車馬,簡直若有若無?;▓@是所謂法國式,將花草分成一畦畦的,個個排成精巧的花紋,互相對稱著。又整潔,又玲瓏,教人看著賞心悅目;可是沒有野情,也沒有蓬勃之氣,像北平的叭兒狗。這里春天游人最多,擠擠挨挨的。有時有音樂會,在綠樹蔭中。樂韻悠揚(yáng),隨風(fēng)飄到場中每一個人的耳朵里。再東是加羅塞方場,只隔著一道不寬的馬路。路易十四時代,這是一個校場。場中有一座小凱旋門,是拿破侖造來紀(jì)勝的,仿羅馬某一座門的式樣。拿破侖叫將從威尼斯圣馬克堂搶來的駟馬銅像安在門頂上。但到了一八一四年,那銅像終于回了老家。法國只好換上一個新的,光彩自然差得多。剛果方場西是大名鼎鼎的仙街,直達(dá)凱旋門。有四里半長。凱旋門地勢高,從剛果方場望過去像沒多遠(yuǎn)似的,一走可就知道。街的東半截兒,兩旁簡直是園子,春天綠葉子密密地遮著;西半截兒才真是街。街道非常寬敞。夾道兩行樹,筆直筆直地向凱旋門奔湊上去。凱旋門巍峨爽朗地盤踞在街盡頭,好像在半天上。歐洲名都街道的形勢,怕再沒有趕上這兒的;稱為“仙街”,不算說大話。街上有戲院,舞場,飯店,夠游客們玩樂的。凱旋門一八○六年開工,也是拿破侖造來紀(jì)功的。但他并沒有看它的完成。門高一百六十英尺,寬一百六十四英尺,進(jìn)身七十二英尺,是世界凱旋門中最大的。門上雕刻著一七九二至一八一五年間法國戰(zhàn)事片段的景子,都出于名手。其中羅特(Burguudian Rude ,十九世紀(jì))的“出師”一景,慷慨激昂,至今還可以作我們的氣。這座門更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在拿破侖周忌那一天,從仙街向上看,團(tuán)團(tuán)的落日恰好扣在門圈兒里。門圈兒底下是一個無名兵士的墓;他埋在這里,代表大戰(zhàn)中死難的一百五十萬法國兵。墓是平的,地上嵌著文字;中央有個紀(jì)念火,焰子粗粗的,紅紅的,在風(fēng)里搖晃著。這個火每天由參戰(zhàn)軍人團(tuán)團(tuán)員來點(diǎn)。門頂可以上去,乘電梯或爬石梯都成;石梯是二百七十三級。上面看,周圍不下十二條林蔭路,都輻輳到門下,宛然一個大車輪子。剛果方場東北有四道大街銜接著,是巴黎最繁華的地方。大鋪?zhàn)硬畈欢喽荚谶@一帶,珠寶市也在這兒。各店家陳列窗里五花八門,五光十色,珍奇精巧,兼而有之;管保你走一天兩天看不完,也看不倦。步道上人挨挨湊湊,常要躲閃著過去。電燈一亮,更不容易走。街上“咖啡”東一處西一處的,沿街安著座兒,有點(diǎn)兒像北平中山公園里的茶座兒。客人慢慢地喝著咖啡或別的,慢慢地抽煙,看來往的人?!翱Х取北臼欠▏耐嬉鈨海话屠璨畈欢嗝康澜侄加?,怕是比那兒都多。巴黎人喝咖啡幾乎成了癖,就像我國南方人愛上茶館?!翱Х取崩锿鶄溆屑埞P,許多人都在那兒寫信;還有人讓“咖啡”收信,簡直當(dāng)做自己的家。文人畫家更愛坐“咖啡”;他們愛的是無拘無束,容易會朋友,高談闊論。愛寫信固然可以寫信,愛做詩也可以做詩。大詩人魏爾侖(Verlalne)的詩,據(jù)說少有不在“咖啡”里寫的。坐“咖啡”也有派別。一來“咖啡”是熟的好,二來人是熟的好。久而久之,某派人坐某“咖啡”便成了自然之勢。這所謂派,當(dāng)然指文人藝術(shù)家而言。一個人獨(dú)自去坐“咖啡”,偶爾一回,也許不是沒有意思,常去卻未免寂寞得慌;這也與我國南方人上茶館一樣。若是外國人而又不懂話,那就更可不必去。巴黎最大的“咖啡”有三個,卻都在左岸。這三座“咖啡”名字里都含著“圓圓的”意思,都是文人藝術(shù)家薈萃的地方。里面裝飾滿是新派。其中一家,電燈壁畫滿是立體派,據(jù)說這些畫全出于名家之手。另一家據(jù)說時常陳列著當(dāng)代畫家的作品,待善價而沽之。坐“咖啡”之外還有站“咖啡”,卻有點(diǎn)像我國南方的喝柜臺酒。這種“咖啡”大概小些。柜臺長長的,客人圍著要吃的喝的。吃喝都便宜些,為的是不用多伺候你,你吃喝也比較不舒服些。站“咖啡”的人臉向里,沒有甚么看的,大概吃喝完了就走。但也有人用胳膊肘兒斜靠在柜臺上,半邊身子偏向外,寫意地眺望,談天兒。巴黎人吃早點(diǎn),多半在“咖啡”里。普通是一杯咖啡,兩三個月芽餅就夠了,不像英國人吃得那么多。月芽餅是一種面包,月芽形,酥而軟,趁熱吃最香;法國人本會烘面包,這一種不但好吃,而且好看。盧森堡花園也在左岸,因盧森堡宮而得名。宮建于十七世紀(jì)初年,曾用作監(jiān)獄,現(xiàn)在是上議院?;▓@甚大。里面有兩座大噴水,背對背緊挨著。其一是梅迭契噴水,雕刻的是亞西司(Acis)與加拉臺亞(Galatea)的故事。巨人波力非摩司(Polyphamos)愛加拉臺亞。他曉得她喜歡亞西司,便向他頭上扔下一塊大石頭,將他打死。加拉臺亞無法使亞西司復(fù)活,只將他變成一道河水。這個故事用在一座噴水上,倒有些遠(yuǎn)意。園中綠樹成行,濃蔭滿地,白石雕像極多,也有銅的。巴黎的雕像真如家常便飯。花園南頭,自成一局,是一條蔭道。最南頭,天文臺前面又是一座噴水,中央四個力士高高地扛著四限儀,下邊環(huán)繞著四對奔馬,氣象雄偉得很。這是卡波(Carpeaus,十九世紀(jì))所作。卡波與羅特同為寫實(shí)派,所作以形線柔美著稱。沿著塞納河南的河墻,一帶舊書攤兒,六七里長,也是左岸特有的風(fēng)光。有點(diǎn)像北平東安市場里舊書攤兒。可是背景太好了。河水終日悠悠地流著,兩頭一眼望不盡;左邊也稱為埃菲爾塔。全塔用鐵骨造成,如網(wǎng)狀,空處多于實(shí)處,輕便靈巧,亭亭直上,頗有哥特式的余風(fēng)。塔基占地十七畝,分三層。頭層離地一百八十六英尺,二層三百七十七英尺,三層九百二十四英尺,連頂九百八十四英尺。頭二層有“咖啡”,酒館及小攤兒等。電梯步梯都有,電梯分上下兩廂,一廂載直上直下的客人,一廂載在頭層停留的客人。最上層卻非用電梯不可。那梯口常常擁擠不堪。壁上貼著“小心扒手”的標(biāo)語,收票人等嘴里還不住地唱道,“小心呀!”這一段兒走得可慢極,大約也是“小心”吧。最上層只有賣紀(jì)念品的攤兒和一些問心機(jī)。這種問心機(jī)歐洲各游戲場中常見;是些小鐵箱,一箱管一事。放一個錢進(jìn)去,便可得到回答;回答若干條是印好的,指針?biāo)V沟牡胤骄褪菍4鹉恪R灿杏秒娫捇卮鸬?。譬如你要問流年,便向流年箱?nèi)投進(jìn)錢去。這實(shí)在是一種開心的玩意兒。這層還專設(shè)一信箱;寄的信上蓋鐵塔形郵戳,好讓親友們留作紀(jì)念。塔上最宜遠(yuǎn)望,全巴黎都在眼下。但盡是密匝匝的房子,只覺應(yīng)接不暇而無蒼茫之感。塔上滿綴著電燈,晚上便是種種廣告;在暗夜里這種明妝倒值得一番領(lǐng)略。隔河是特羅卡代羅(Trocadéro)大廈,有道橋筆直地通著。這所大廈是為一八七八年的博覽會造的。中央圓形,圓窗圓頂,兩支高高的尖塔分列頂側(cè);左右翼是新月形的長房。下面許多級臺階,階下一個大噴水池,也是圓的。大廈前是公園,鐵塔下也是的;一片空闊,一片綠。所以大廈遠(yuǎn)看近看都顯出雄巍巍的。大廈的正廳可容五千人。它的大在橫里;鐵塔的大在直里。一橫一直,恰好襯得住。歌劇院在右岸的鬧市中。門墻是威尼斯式,已經(jīng)烏暗暗的,走近前細(xì)看,才見出上面精美的雕飾。下層一排七座門,門間都安著些小雕像。其中羅特的《舞群》,最有血有肉,有情有力。羅特是寫實(shí)派作家,所以如此。但因?yàn)樘鷦恿耍?dāng)時有些人還見不慣。一八六九年這些雕像揭幕的時候,一個宗教狂的人,趁夜里悄悄地向這群像上倒了一瓶墨水。這件事傳開了,然而羅特卻因此成了一派。院里的樓梯以宏麗著名。全用大理石,又白,又滑,又寬;欄桿是低低兒的。加上羅馬式圓拱門,一對對愛翁匿克式石柱,雕像上的電燈燭,真是堆花簇錦一般。那一片電燈光像海,又像月,照著你緩緩走上梯去。幕間休息的時候,大家都離開座兒各處走。這兒休息的時間特別長,法國人樂意趁這閑工夫在劇院里散散步,談?wù)勗?,來一點(diǎn)吃的喝的。休息室里散步的人最多。這是一間頂長頂高的大廳,華麗的燈光淡淡地布滿了一屋子。一邊是成排的落地長窗,一邊是幾座高大的門;墻上略略有些裝飾,地下鋪著毯子。屋里空落落的,客人穿梭般來往。太太小姐們大多穿著各色各樣的晚服,露著脖子和膀子?!耙孪泗W影”,這里才真夠味兒。歌劇院是國家的,只演古典的歌劇,間或也演隊(duì)舞(Ballet),總是堂皇富麗的玩藝兒。國葬院在左岸。原是巴黎護(hù)城神圣也奈韋夫(St.Geneviéve)的教堂;大革命后,一般思想崇拜神圣不如崇拜偉人了,于是改為這個;后來又改回去兩次,一八五五年才算定了。伏爾泰,盧梭,雨果,左拉,都葬在這里。院中很為寬宏,高大的圓拱門,架著些圓頂,都是羅馬式。頂上都有裝飾的圖案和畫。中央的穹隆頂高二百七十二英尺,可以上去。院中壁上畫著法國與巴黎的歷史故事,名筆頗多。沙畹(Puvisde Chavannes,十九世紀(jì))的便不少。其中《圣也奈韋夫俯視著巴黎城》一幅,正是月圓人靜的深夜,圣還獨(dú)對著油盞火;她似乎有些倦了,慢慢踱出來,憑欄遠(yuǎn)望,全巴黎城在她保護(hù)之下安睡了;瞧她那慈祥和藹一往情深的樣子。圣也奈韋夫于五世紀(jì)初年,生在離巴黎二十四里的囊臺兒村(Nanterre)里。幼時聽圣也曼講道,深為感悟。圣也曼也說她根器好,著實(shí)勉勵了一番。后來她到巴黎,盡力于救濟(jì)事業(yè)。五世紀(jì)中葉,匈奴將來侵巴黎,全城震驚。她力勸人民鎮(zhèn)靜,依賴神明,頗能教人相信。匈奴到底也沒有成。以后巴黎真經(jīng)兵亂,她于救濟(jì)事業(yè)加倍努力。她活了九十歲。晚年倡議在巴黎給圣彼得與圣保羅修一座教堂。動工的第二年,她就死了。等教堂落成,卻發(fā)見她已葬在里頭;此外還有許多奇異的傳說。因此這座教堂只好作為奉祀她的了。這座教堂便是現(xiàn)在的國葬院。院的門墻是希臘式,三角楣下,一排哥林斯式的石柱。院旁有圣愛的昂堂,不大?,F(xiàn)在是圣也奈韋夫埋灰之所。祭壇前的石刻花屏極華美,是十六世紀(jì)的東西。左岸還有傷兵養(yǎng)老院。其中兵甲館,收藏廢棄的武器及戰(zhàn)利品。有一間滿懸著三色旗,屋頂上正懸著,兩壁上斜插著,一面挨一面的。屋子很長,一進(jìn)去但覺千層百層鮮明的彩色,靜靜地交映著。院有穹隆頂,高三百四十英尺,直徑八十六英尺,造于十七世紀(jì)中,優(yōu)美莊嚴(yán),勝于國葬院的。頂下原是一個教堂,拿破侖墓就在這里。堂外有寬大的臺階兒,有多力克式與哥林斯式石柱。進(jìn)門最叫你舒服的是那屋里的光。那是從染色玻璃窗射下來的淡淡的金光,軟得像一股水。堂中央一個窖,圓的,深二十英尺,直徑三十六英尺,花崗石柩居中,十二座雕像環(huán)繞著,代表拿破侖重要的戰(zhàn)功;像間分六列插著五十四面旗子,是他的戰(zhàn)利品。堂正面是祭壇;周圍許多龕堂,埋著王公貴人。一律圓拱門,地上嵌花紋,窖中也這樣。拿破侖死在圣海侖島,遺囑愿望將骨灰安頓在塞納河旁,他所深愛的法國人民中間。待他死后十九年,一八四○年,這愿望才達(dá)到了。塞納河里有兩個小洲,小到不容易覺出。西頭的叫城洲,洲上兩所教堂是巴黎的名跡。洲東的圣母堂更為煊赫。堂成于十二世紀(jì),中間經(jīng)過許多變遷,到十九世紀(jì)中葉重修,才有現(xiàn)在的樣子。這是“裝飾的哥特式”建筑最好的代表。正面朝西,分三層。下層三座尖拱門。這種門很深,門圈兒是一棱套著一棱的,越往里越小;棱間與門上雕著許多大像小像,都是《圣經(jīng)》中的人物。中層是窗子,兩邊的尖拱形,分雕著亞當(dāng)夏娃像;中央的渾圓形,雕著“圣處女”像。上層是欄桿。最上兩座鐘樓,各高二百二十七英尺;兩樓間露出后面尖塔的尖兒,一個伶俐瘦勁的身影。這座塔是勒丟克(Viellet ie Duc,十九世紀(jì))所造,比鐘樓還高五十八英尺;但從正面看,像一般高似的,這正是建筑師的妙用。朝南還有一個旁門,雕飾也繁密得很。從背后看,左右兩排支墻(Buttress)像一對對的翅膀,作飛起的勢子。支墻上雖也有些裝飾,卻不為裝飾而有。原來哥特式的房子高,窗子大,墻的力量支不住那些石頭的拱頂,因此非從墻外想法不可。支墻便是這樣來的。這是哥特式的致命傷;許多哥特式建筑容易記毀,正是為此。堂里滿是彩繪的高玻璃窗子,陰森森的,只看見石柱子,尖拱門,肋骨似的屋頂。中間神堂,兩邊四排廊路,周圍三十七間龕堂,像另自成個世界。堂中的講壇與管風(fēng)琴都是名手所作。歌隊(duì)座與牧師座上的動植物木刻,也以精工著。哥特式教堂里雕繪最繁,其中取材于教堂所在地的花果的尤多。所雕繪的大抵以近真為主。這種一半為裝飾,一半也為教導(dǎo),讓那些不識字的人多知道些事物,作用和百科全書差不多。堂中有寶庫,收藏歷來珍貴的東西,如金龕,金十字架之類,燦爛耀眼。拿破侖于一八○四年在這兒加冕,那時穿的長袍也陳列在這個庫里。北鐘樓許人上去,可以看見墻角上石刻的妖獸,奇丑怕人,俯視著下方,據(jù)說是吐溜水的。雨果寫過《巴黎圣母堂》一部小說,所敘是四百年前的情形,有些還和現(xiàn)在一樣。圣龕堂在洲西頭,是全巴中之最美麗者。羅斯金更說是“北歐洲最珍貴的一所哥特式”。在一二三八那一年,“圣路易”王聽說君士坦丁皇帝包爾溫將“棘冠”押給威尼斯商人,無力取贖,“棘冠”已歸商人們所有,急得什么似的。他要將這件無價之寶收回,便異想天開地在猶太人身上加了一種“苛捐雜稅”。過了一年,“棘冠”果然弄回來,還得了些別的小寶貝,如“真十字架”的片段等等。他這一樂非同小可,命令某建筑師造一所教堂供奉這些寶物;要造得好,配得上。一二四五年起手,三年落成。名建筑家勒丟克說,“這所教堂內(nèi)容如此復(fù)雜,花樣如此繁多,活兒如此利落,材料如此美麗,真想不出在那樣短的時期里如何成功的?!边@樣兩個龕堂,一上一下,都是金碧輝煌的。下堂尖拱重疊,縱橫交互;中央拱抵而闊,所以地方并不大而極有開朗之勢。堂中原供的“圣處女”像,傳說靈跡甚多。上堂卻高多了,有彩繪的玻璃窗子十五堵;窗下沿墻有龕,低得可憐相。柱上相間地安著十二使徒像;有兩尊很古老,別的都是近世仿作。玻璃繪畫似乎與哥特藝術(shù)分不開;十三世紀(jì)后者最盛,前者也最盛。畫法用許多顏色玻璃拼合而成,相連處以鉛焊之,再用鐵條夾住。著色有濃淡之別。淡色所以使日光柔和縹緲。但濃色的多,大概用深藍(lán)作底子,加上點(diǎn)兒黃白與寶石紅,取其襯托鮮明。這種窗子也兼有裝飾與教導(dǎo)的好處;所畫或?yàn)閹缀螆D案,或?yàn)槿宋锕适?。還有一堵“玫瑰窗”,是象征“圣處女”的;畫是圓形,花紋都從中心分出。據(jù)說這堵窗是玫瑰窗中最親切有味的,因?yàn)樗臏嘏念伾葎e的更接近看的人。但這種感想東方人不會有。這龕堂有一座金色的尖塔,是勒丟克造的。毛得林堂在剛果方場之東北,造于近代。形式仿希臘神廟,四面五十二根哥林斯式石柱,圍成一個廊子。壁上左右各有一排大龕子,安著群圣的像。堂里也是一行行同式的石柱;卻使用各種顏色的大理石,華麗悅目。圣心院在巴黎市外東北方,也是近代造的,至今還未完成,堂在一座小山的頂上,山腳下有兩道飛階直通上去。也通索子鐵路。堂的規(guī)模極宏偉,有四個穹隆頂,一個大的,帶三個小的,都量拜占廷式;另外一座方形高鐘樓,里面的鐘重二萬九千斤。堂里能容八千人,但還沒有加以裝飾。房子是白色,臺階也是的,一種單純的力量壓得住人。堂高而大,巴黎周圍若干里外便可看見。站在堂前的平場里,或爬上穹隆頂里,也可看個五六十里。造堂時工程浩大,單是打地基一項(xiàng),就花掉約四百萬元;因?yàn)橥撂闪?,撐不住,根基要一直打到山腳下。所以有人半真半假地說,就是移了山,這教堂也不會倒的。巴黎博物院之多,真可算甲于世界。就這一樁兒,便可教你流連忘返。但須徘徊玩索才有味,走馬看花是不成的。一個行色匆匆的游客,在這種地方往往無可奈何。博物院以盧浮宮(Louvre)為最大;這是就全世界論,不單就巴黎論。盧浮宮在加羅塞方場之東;主要的建筑是口字形,南頭向西伸出一長條兒。這里本是一座堡壘,后來改為王宮。大革命后,各處王宮里的畫,宮苑里的雕刻,都保存在此;改為故宮博物院,自然是很順當(dāng)?shù)?。博物院成立后,歷來的政府都盡力搜羅好東西放進(jìn)去;拿破侖從各國“搬”來大宗的畫,更為博物院生色不少。宮房占地極寬,站在那方院子里,頗有海闊天空的意味。院子里養(yǎng)著些鴿子,成群地孤單地仰著頭挺著胸在地上一步步地走,一點(diǎn)不怕人。撒些餅干面包之類,它們便都向你身邊來。房子造得秀雅而莊嚴(yán),壁上安著許多王公的雕像。熟悉法國歷史的人,到此一定會發(fā)思古之幽情的。盧浮宮好像一座寶山,蘊(yùn)藏的東西實(shí)在太多,教人不知從那兒說起好。畫為最,還有雕刻,古物,裝飾美術(shù)等等,真是琳瑯滿目。乍進(jìn)去的人一時摸不著頭腦,往往弄得糊里糊涂。就中最膾炙人口的有三件。一是達(dá)·芬奇的《蒙娜麗莎》像,大約作于一五○五年前后,是覺孔達(dá)(Joconda)夫人的畫像。相傳達(dá)·芬奇這幅像畫了四個年頭,因?yàn)橐翘鹈赖奈⑿Φ臉幼?,每回“臨像”的時候,總請些樂人彈唱給她聽,讓她高高興興坐著。像畫好了,他卻愛上她了。這幅畫是佛蘭西司第一手里買的,他沒有準(zhǔn)兒許認(rèn)識那女人。一九一一年畫曾被人偷走,但兩年之后,到底從意大利找回來了。十六世紀(jì)中葉,意大利已公認(rèn)此畫為不可有二的畫像杰作,作者在與造化爭巧。畫的奇處就在那一絲兒微笑上。那微笑太飄忽了,太難捉摸了,好像常常在變幻。這果然是個“奇跡”,不過也只是造形的“奇跡”罷了。這兒也有些理想在內(nèi);達(dá)·芬奇筆下夾帶了一些他心目中的圣母的神氣。近世討論那微笑的可太多了。詩人,哲學(xué)家,有的是,他們都想找出點(diǎn)兒意義來。于是蒙娜麗莎成為一個神秘的浪漫的人了,她那微笑成為“人獅(Sphinx)的凝視”或“鄙薄的諷笑”了。這大概是她與達(dá)·芬奇都夢想不到的吧。二是米羅(Milo)《愛神》像。一八二○年米羅島一個農(nóng)人發(fā)現(xiàn)這座像,賣給法國政府只賣了五千塊錢。據(jù)近代考古家研究,這座像當(dāng)作于紀(jì)元前一百年左右。那兩只胳膊都沒有了。它們是怎么個安法,卻大大費(fèi)了一班考古家的心思。這座像不但有生動的形態(tài),而且有溫暖的骨肉。她又強(qiáng)壯,又清明;單純而偉大,樸真而不奇。所謂清明,是身心都健的表象,與麻木不同。這種作風(fēng)頗與紀(jì)元前五世紀(jì)希臘巴昔農(nóng)(Panthenon)廟的監(jiān)造人,雕刻家費(fèi)鐵亞司(Phidias)相近。因此法國學(xué)者雷那西(S.Reinach,新近去世)在他的名著《亞波羅》(美術(shù)史)中相信這座像作于紀(jì)元前四世紀(jì)中。他并且相信這座像不是愛神維納斯而是海女神安非特利特(Amphitrite);因?yàn)樗鼪]有細(xì)膩、縹緲、嬌羞、多情的樣子。三是沙摩司雷司(Samothrace)的《勝利女神像》。女神站在沖波而進(jìn)的船頭上,吹著一支喇叭。但是現(xiàn)在頭和手都沒有了,剩下翅膀與身子。這座像是還愿的。紀(jì)元前三○六年波立爾塞特司(Demetrius Poliorcetes)在塞勃勒司(Cyprus)島打敗了埃及大將陶來買(Ptolemy)的水師,便在沙摩司雷司島造了這座像。衣裳雕得最好;那是一件薄薄的軟軟的衣裳,光影的準(zhǔn)確,衣褶的精細(xì)流動;加上那下半截兒被風(fēng)吹得好像弗弗有聲,上半截兒卻緊緊地貼著身子,很有趣地對照著。因?yàn)橐律训竦煤?,才顯出那筋肉的力量;那身子在搖晃著,在挺進(jìn)著,一團(tuán)勝利的喜悅的勁兒。還有,海風(fēng)呼呼地吹著,船尖兒嗤嗤地響著,將一片碧波分成兩條長長的白道兒。盧森堡博物院專藏近代藝術(shù)家的作品。他們或新故,或還生存。這里比盧浮宮明亮得多。進(jìn)門去,寬大的甬道兩旁,滿陳列著雕像等;里面卻多是畫。雕刻里有彭彭(Pompon)的《狗熊》與《水禽》等,真是大巧若拙。彭彭現(xiàn)在大概有七八十歲了,天天上動物園去靜觀禽獸的形態(tài)。他熟悉它們,也親愛它們,所以做出來的東西神氣活現(xiàn);可是形體并不像照相一樣地真切,他在天然的曲線里加上些小小的棱角,便帶著點(diǎn)“建筑”的味兒。于是我們才看見新東西。那《狗熊》和實(shí)物差不多大,是石頭的;那《水禽》等卻小得可以供在案頭,是銅的。雕像本有兩種手法,一是干脆地砍石頭,二是先用泥塑,再澆銅。彭彭從小是石匠,石頭到他手里就像豆腐。他是巧匠而兼藝術(shù)家。動物雕像盛于十九世紀(jì)的法國;那時候動物園發(fā)達(dá)起來,供給藝術(shù)家觀察,研究,描摹的機(jī)會。動物素描之成為畫的一支,也從這時候起。院里的畫受后期印象派的影響,找尋人物的“本色”(local colour),大抵是鮮明的調(diào)子。不注重畫面的“體積”而注重裝飾的效用。也有細(xì)心分別光影的,但用意還在找尋顏色,與印象派之只重光影不一樣。磚場花園的南犄角上有網(wǎng)球場博物院,陳列外國近代的畫與雕像。北犄角上有奧蘭紀(jì)利博物院,陳列的東西頗雜,有馬奈(Manet,十九世紀(jì)法國印象派畫家)的畫與日本的浮世繪等。浮世繪的著色與構(gòu)圖給十九世紀(jì)后半葉法國畫家極深的影響。莫奈畫院也在這里。他也是法國印象派巨子,一九二六年才過去。印象派興于十九世紀(jì)中葉,正是照相機(jī)流行的時候。這派畫家想趕上照相機(jī),便專心致志地分別光影;他們還想趕過照相機(jī),照相沒有顏色而他們有。他們只用原色;所畫的畫近看但見一處處的顏色塊兒,在相當(dāng)?shù)木嚯x看,才看出光影分明的全境界。他們的看法是迅速的綜合的,所以不重“本色”(人物固有的顏色,隨光影而變化),不重細(xì)節(jié)。莫奈以風(fēng)景畫著于世;他不但是印象派,并且是露天畫派(Pleinairiste)。露天畫派反對畫室里的畫,因?yàn)槎紟е呛谟白樱宦短炖锞蜎]有這種影子。這個畫院里有莫奈八幅頂大的畫,太大了,只好嵌在墻上。畫院只有兩間屋子,每幅畫就是一堵墻,畫的是荷花在水里。莫奈歡喜用藍(lán)色,這幾幅畫也是如此。規(guī)模大,氣魄厚,汪汪欲溢的池水,疏疏密密的亂荷,有些像在樹蔭下,有些像在太陽里。據(jù)內(nèi)行說,這些畫的章法,簡直前無古人。羅丹博物院在左岸。大戰(zhàn)后羅丹的東西才收集在這里;已完成的不少,也有些未完成的。有群像,單像,胸像;有石膏仿本。還有畫稿,塑稿。還有羅丹的遺物。羅丹是十九世紀(jì)雕刻大師,或稱他為自然派,或稱他為浪漫派。他有匠人的手藝,詩人的胸襟;他借雕刻來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取材是不平常的,手法也是不平常的。常人以為美的,他覺得已無用武之地;他專找常人以為丑的,甚至于借重性交的姿勢。又因?yàn)榍蟊憩F(xiàn)的充分,不得不夸飾與變形。所以他的東西乍一看覺得“怪”,不是玩藝兒。從前的雕刻講究光潔,正是“裁縫不露針線跡”的道理;而浪漫派藝術(shù)家恰相反,故意要顯出筆觸或刀痕,讓人看見他們在工作中情感激動的光景。羅丹也常如此。他們又多喜歡用塑法,因?yàn)槟嚯S意些,那凸凸凹凹的地方,那大塊兒小條兒,都可以看得清楚。克呂尼館(Cluny)收藏羅馬與中世紀(jì)的遺物頗多,也在左岸。羅馬時代執(zhí)政的宮在這兒。后來法蘭族諸王也住在這宮里。十五世紀(jì)的時候,宮毀了,克呂尼寺僧改建現(xiàn)在這所房子,作他們的下院,是“后期哥特”與“文藝復(fù)興”的混合式。法國王族來到巴黎,在館里暫住過的,也很有些人。這所房子后來又歸了一個考古家。他搜集了好些古董,死后由政府收買,并添湊成一萬件。畫,雕刻,木刻,金銀器,織物,中世紀(jì)上等家具,瓷器,玻璃器,應(yīng)有盡有。房子還保存著原來的樣子。人們就如活在幾百年前的世界里,再加上陳列的零碎的東西,觸鼻子滿是古氣。與這個館毗連著的是羅馬時代的浴室,原分冷浴熱浴等,現(xiàn)在只看見些殘門斷柱(也有原在巴黎別處的),寂寞地安排著。浴室外是園子,樹間草上也散布著古代及中世紀(jì)巴黎建筑的一鱗一爪,其中“圣處女門”最秀雅。

編輯推薦

《帶一本書去歐洲(彩色夢幻版)》由陜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出版。身未動,心已遠(yuǎn)……行萬里路,讀萬卷書,追求釋放身心的境界。走出國門,感受異域的節(jié)奏和律動,感悟同一藍(lán)天下的異域風(fēng)情。心動不如行動,現(xiàn)在就背上行囊,上路吧……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帶一本書去歐洲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jì)15條)

 
 

  •   在考慮去歐洲時是不是真得帶上它
  •   很喜歡這個版本,可以收藏的版本。
  •   本書的裝楨,印刷,內(nèi)容都不錯,配的圖也很漂亮,而且是全彩的,就是圖文搭配的有些脫節(jié)。
  •   不值得買的一本書,非常非常非常無聊的一本書,對于歐洲景物的描述沒法讓人想像出它的美麗,不如自己去網(wǎng)上搜視頻看的好,雖說這樣評價對前輩有點(diǎn)不敬,但確實(shí)覺得這樣介紹西歐的方法過時了。書的裝訂也很差,散成一頁頁的,而且有股很嗆鼻的味道。
  •   買的時候是沖著朱自清去的,買回來以后發(fā)現(xiàn)里面的內(nèi)容也很值得一看。都是一些歐洲經(jīng)典文化和象征的歷史性建筑標(biāo)志和一些歐洲旅行非去不可的勝地。有時間可以買來看看。
  •   以后我去歐洲的話會帶這本書去
  •   足不出戶,閱覽歐洲風(fēng)情?。◤?qiáng)烈推薦給沒錢去,又想看看的人,就象我)
  •   作為贈品~ 已經(jīng)很不錯了 收了不后悔
  •   現(xiàn)在的歐洲和作者筆下的當(dāng)然已經(jīng)物是人非,有些城市,比如德累斯頓,幾乎是重建了。不過在新舊中尋找聯(lián)系,也還不錯
  •   描寫挺細(xì)致,結(jié)合圖片基本可以想象出來,不錯!
  •   文字的力量穿越歷史 朱先生的文章今天看依然可以找尋昔日那些建筑的身影 有些情感人文事隨時移 有些建筑卻是亙古不變 魅力依然 就如朱先生的那些文字
  •   原來是朱先生寫的 從他的角度看歐洲 別有一番風(fēng)味 而且還是幾十年前的哦
  •   書拿到手上的感覺很好
  •   裝幀不錯,彩頁.不過不去歐洲就別買了,因?yàn)樘稍诖采峡匆槐窘榻B歐洲景點(diǎn)的散文書,實(shí)在讀不下去.
  •   不錯里面有很多插圖感覺不錯看著也舒服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fèi)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jī)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