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9 出版社: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老克 頁數:394 字數:380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五十余家媒體推薦的年度最佳長篇小說,首部憑實力公開募資投拍影視的歷史大戲。 看大唐天子,嘆大象貞觀!帝國的光榮與夢想之路下,是分不清、理還亂的政治懸疑、權力傾軋及門閥之爭…… 而今對老克及其《唐·玄武門》最流行的評價是:[其文風繼二月河之后,其作品出《大明王朝1566》之右,其人則將歷史小說帶入可讀性時代,堪稱公眾所向之典范!]
作者簡介
老克,男,生于1979年5月;現就職于中關村某IT企業(yè),任副總經理;從小熟讀歷史,頗好舞文弄墨,其創(chuàng)作手法獨到而成熟;之前在鐵血網撰文,受到眾多讀者的追捧,與另外幾部作品一起撐起了整個網站的流量,被譽為鐵血功勛!
書籍目錄
序章第一章:武德九年第二章:秦王世民第三章:北地烽煙第四章:山雨欲來第五章:圖窮匕見第六章:喋血玄武第七章:內憂外患第八章:渭水之盟第九章:大象貞觀第十章:天可汗尾聲唐代政治體制簡述玄武門人物最終結局簡述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文摘“知道么?楊文干反了!”大唐武德七年五月,一個令人驚駭莫名的消息在位于銅川縣北的玉華山中悄悄傳播開來。玉華山地勢險峻,為南北要沖,大唐皇帝消暑的行宮“仁智宮”就建在山中。據說,這座行宮的修建,一半是因為皇帝陛下怕熱,另外一半,則是因為他老人家更怕北方的胡人。仁智宮前后只用了一個月就修建完成,無論格局還是裝潢均算不得華麗。仁智宮建在半山腰上,宮墻都是用厚重的大石塊堆砌而成,上面密布各式各樣的箭樓和垛口,據說宮里倉廩中的糧食足夠幾萬人吃上半年。這確實是一座避暑的行宮,但和前朝煬皇帝那些氣勢恢宏金碧輝煌的行宮比起來,倒是更像一座堅固牢靠的軍事要塞。至于傳言當中所涉及到的那個楊文干,此時恰好官拜慶州兵馬總管,兼領本州刺史。銅川縣恰巧是慶州治下的一個縣,而玉華山則恰巧是銅川縣內的一座山。楊文干是否造反,怎么造反,原本也沒什么干礙,畢竟自大業(yè)十一年以來這十來年里天下到處有人造反。薛舉在秦州,劉武周在馬邑,李密割據瓦崗,王世充稱帝洛陽,河北有個夏王,江陵則有個大梁皇帝,這些人拉家?guī)Э诮▏Q制,哪個沒有幾十萬人馬的身家?最后還不是一個個被大唐收拾得服服帖帖?楊文干雖然大小是個州總管,也算大唐朝廷的三品重臣,號稱上馬管軍下馬治民,但真正劃算劃算,以慶州一州之地,攏共能有幾個兵?據說天節(jié)大將軍李藝的大軍就駐扎在左近的涇州。以兩州相鄰的那點距離,楊文干不要說造反,就是娶個小妾,不用發(fā)請?zhí)?,天?jié)軍一晝夜間便能趕過來喝喜酒。這樣的情勢下,就算再怎么湊巧,楊文干也不至于成為傳聞的主角——畢竟在如今的大唐,比他搶眼球的主角實在是太多了。但是當皇帝陛下“湊巧”正好在仁智宮搖著蒲扇敞著胸懷乘涼的時候楊文干要造反,問題可就嚴重多了。慶州總管府駐節(jié)慶陽,距離玉華山所在的銅川縣只有六十里,騎著馬從總管府門口跑到行宮門口,快的話大約只需要三個半時辰。而行宮所在目下只有三府,也就是不到三千六百人的宿衛(wèi)兵力。況且傳聞當中還有更加可怕的內容,據說楊文干此次造反的幕后主使來頭頗大,竟然是如今坐鎮(zhèn)京城監(jiān)國攝政的太子殿下。也就是說,楊文干的軍隊如今橫阻在皇帝陛下和京城長安之間,他造了反,而京城里如今主事的太子殿下則是他背后的靠山。據說,這件事情便是被東宮兩名衛(wèi)率統(tǒng)軍率先揭破的。這兩名下級武官一個叫喬公山,一個叫爾文煥,東宮左衛(wèi)率韋挺命他們給慶州的楊文干運送一批甲仗軍器,他們卻徑直跑來了仁智宮,向皇帝奏報了此事。傳這話的人說得有鼻子有眼,如同親眼目睹一般,聽的人也咂舌不已:原來一向以宅心仁厚著稱的太子背地里也在搞這些見不得人的花樣。至于說兩名職不過七品的衛(wèi)率統(tǒng)軍如何能夠直入行宮向皇帝面奏機密,卻沒有人愿意去多想。謠言在不經意間傳播著,然而卻在一步步得到證實。六月初一,皇帝突然將整個仁智宮防務委諸秦王負責,自己帶著身邊的嬪妃和近臣在一衛(wèi)宮兵的護衛(wèi)下進入玉華山深處“行獵”,說是行獵,但看宮里的女官內侍們那副匆忙驚慌的樣子,怎么看怎么像逃難。四天以后皇帝才在秦王的勸說下回到行宮,打了幾天的獵,獵物沒獵到幾只,皇帝的白頭發(fā)倒是一下子多了不少。六月初五,皇帝敕使飛馬馳回長安,三天后,原本應該在京城監(jiān)國的皇太子李建成素服免冠面色蒼白地出現在仁智宮。據內侍稱,皇帝此次動了真怒,在行宮大殿當中怒責太子忤逆不孝,建成太子惶恐不能自辯,在御前以頭觸地連連請罪,額頭磕得一片鮮血淋漓,皇帝最終命將太子暫留封號拘于別殿,每日以粗糧清水供給。翌日,前任慶州刺史司農寺卿宇文穎銜敕離宮,據說是帶著太子的手令去招降楊文干。然而宇文穎這一去便沒了消息,仿佛世間自始至終便沒有出現過這么個人般。六月二十四,更加令人驚懼的消息傳來,楊文干終于在慶州正式起兵造反,據派出去的斥候回來稟報說,楊文干在慶州向附近州郡發(fā)出檄文,稱皇帝無道,太子卻是有德的明君,要發(fā)兵扶太子正位,號召天下有德有識之士景從響應。也有另外一種說法,說楊文干在慶州扯起了舊隋的旗號,自稱大隋慶州道行臺左仆射兼行軍總管,遙尊定襄的“大隋天子”楊政道為帝,公開派出兵馬襲擾與慶州比鄰的寧州。據說楊文干已經派人潛入京師聯(lián)絡東宮的太子詹事趙弘智和主持尚書省日常政務的左仆射裴寂。據說駐守涇州的燕郡王左翊衛(wèi)大將軍涇州刺史李藝已經公開發(fā)布檄文布告中外,支持楊文干“誅秦王,清君側”。據說太子前年在山東任命的那一大堆刺史太守如今一個個都在蠢蠢欲動……據說幽州的廬江郡王也不大安分……行宮內的秩序勉強還在,但人心卻越來越不安,畢竟誰也不知道楊文干是否真的會來攻擊皇帝的御駕。有消息說,楊文干的騎兵已經到了距離玉華山不足二十里的百家堡。也有消息說,楊文干其實并沒有反,他只是帶著隊伍來兵諫,要求皇帝釋放太子。所以當行宮里多嘴的內官泄漏出消息說陛下緊急召見秦王的時候,仁智宮上下沒有一個感覺到驚訝。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動刀動槍的事情,除了秦王陛下還能倚仗誰呢?
編輯推薦
在金戈鐵馬的門閥征戰(zhàn)中崛起了中國歷史上最鼎盛的王朝——大唐在成王敗寇的權力傾軋下誕生了中國歷史上最開明的皇帝——李世民 帝王與權貴、官場與戰(zhàn)爭、權謀與人性……小說以玄武門為著力點,在唐初的歷史背景下,講述了一場父子兄弟間的人倫慘變,讓讀者了解到:金戈鐵馬中崛起的盛世明君是如何開啟一個曠古絕今的繁榮帝國?晦澀難言的歷史書簡背后則是怎樣演義你死我活的皇權博弈?那血雨腥風的生死廝殺中又是怎樣折射出成王敗寇下的生存哲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