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11 出版社: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尹夢飛 著 頁數(shù):330 字數(shù):280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從東漢末年道教第一代天師張道陵創(chuàng)教寫起,止于民國時第六十三代夭師張恩溥,縱貫道教歷史一千八百余年。從道教張?zhí)鞄熂易辶啻呐d衰,不僅引出整個中國道教發(fā)展的歷史,還詳細介紹了道教的經(jīng)典教義、各宗各派,以及修煉方術(shù)、齋醮儀規(guī)等。更重要的是,作者從皇權(quán)專制與道教傳承的內(nèi)在緊張這個獨特視角,為讀者展現(xiàn)了道教近兩千年來不斷邊緣化的發(fā)展歷程。全書文筆生動,思路清晰,一掃以往道教史著的晦澀難懂,堪稱許地山、傅勤家以來的第一次歷史性突破。
作者簡介
尹夢飛,原名尹劍,生于1971年7月,四川成都人,現(xiàn)定居于新加坡。近十年來,工作之余以全副心力投入道教史研究。
書籍目錄
第一章 鶴鳴龍虎山 一 張道陵歸隱 二 修仙的理想 三 從前有座山…… 四 鶴鳴山的鶴鳴 五 五斗米和三官手書 六 龍虎大丹 七 青城山之戰(zhàn)(上) 八 青城山之戰(zhàn)(下) 九 最合格的弟子 十 道教的誕生第二章 五斗米道的變遷 一 神秘人張修 二 “殺母之仇” 三 張魯?shù)呐d起 四 決定命運的五斗米 五 第一次沉重打擊 六 重上龍虎山 七 生計問題第三章 眾聲喧囂的年代 一 南岳魏夫人 二 陶弘景——上清派的頂尖高手 三 道教的最終完善 四 最佩服的人和最不佩服的人 五 滅佛與佛道辯論會 六 西來的梵唱 七 道教的反擊第四章 不姓張的天師 一 仙人成公興 二 宗教的核心——“信” 三 寇謙之下山 四 “三張偽法” 五 帝王之師 六 北天師道的消亡第五章 李姓天下的盛筵 一 “能無為則天下治矣” 二 手腳最快的樓觀道 三 “老君子孫治世” 四 開元盛世——天寶遺恨 五 長安酒家里的道教天師 六 最有文采的道教宗師第六章 曙光初露龍虎山 一 最能睡的老道士 二 宋真宗的“尋根情節(jié)” 三 天書事件 四 寡人好夢 五 天師家里的財神爺? 六 老實人張正隨先生 七 “天書事件”后續(xù) 八 解州鹽池里的蛟龍 九 神童天師張繼先 十 鹽池降龍 十一 武圣關云長 十二 “教主道君皇帝” 十三 “聰明神仙”林靈素 十四 神仙的罵人藝術(shù) 十五 “赤馬紅羊之厄” 十六 張繼先之死第七章 異族統(tǒng)治下道教的中興 一 一只浪漫的狐貍精 二 “百世懷舊恩” 三 龍虎山上的蒙古特使 四 無名道士王一清 五 “三山符篆”歸正一 六 王重陽祖師的凄涼前半生 七 真實的“活死人墓” 八 長春真人丘處機 九 《老子化胡經(jīng)》與佛道辯論會 十 佛教高手——八思巴國師 十一 全真教的衰落 十二 正一派張留孫先生 十三 夢中的朱衣神道 十四 張留孫的玄教 十五 元朝道士們的幸福生活第八章 從紫禁城到龍虎山 一 “天師者何物?” 二 “告太平”的顛道士 三 朱元璋的組合拳 四 “江西張,道士氣” 五 “列仙之儒”張宇初 六 明成祖的找人游戲 七 內(nèi)家高手張三豐 八 最后的高人和最后的異人 九 儒士的夙愿 十 幸運的張元吉先生 十一 張彥頨天師的錯誤 十二 奢侈的“青詞” 十三 邵元節(jié)先生的妙計 十四 最得寵的道士——陶仲文 十五 春藥“紅鉛丸” 十六 宮女們的吶喊——“壬寅宮變” 十七 “搭救”張家的人 十八 井中的張?zhí)鞄? 十九 流寇攻打上清宮 二十 哭笑不得的“法器” 二十一 眾說紛紜的歷史第九章 無奈的人間道 一 四十道符瑞浪費了 二 新的轉(zhuǎn)機 三 蒙滿灰塵的《道德經(jīng)》 四 王常月和白云觀 五 被砍掉頭顱的賈神仙 六 “十日不雨,汝道教可廢矣” 七 婁真人的養(yǎng)生之術(shù) 八 雍正皇帝的死因 九 得罪不起的張家傭人 十 “頹波日下豈能回” 十一 三千年未遇之大變局 十二 銀子與生計問題 十三 “無生父母,真空家鄉(xiāng)” 十四 與凡鳥爭食的仙鶴 十五 失落的天師玉印 十六 重建天師府后序 “道”在何方?天師世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