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5 出版社: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孫武,宮本武藏,雷納圖斯 頁數(shù):384 譯者:王東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兵法藏書》結合了“世界三大兵書” ——《孫子兵法》、《五輪書》、《戰(zhàn)爭論》。《孫子兵法》是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chǎn)中的璀璨瑰寶,其中的經(jīng)典法則受到古往今來各類讀者的追捧?!段遢啎肥侨毡颈ù蠹覍m本武藏的畢生之作,全書分為地之卷、水之卷、火之卷、風之卷、空之卷五部分。書中闡述了劍道與兵法原則、思想、策略,簡單又實際,不僅適于武士,也適合任何形式的競爭,更是各行各業(yè)危機處理、策略訓練的經(jīng)典之作?!稇?zhàn)爭論》是作者總結了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普法戰(zhàn)爭和法俄戰(zhàn)爭的豐富經(jīng)驗,研究了130多個典型戰(zhàn)例,寫下了這部內容豐富的著作。這部作品也是毛澤東反復研讀的經(jīng)典之作。
作者簡介
孫武,字長卿,后人尊稱為孫子、孫武子。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縣)人。生卒年代不詳。孫武是齊國貴族和名將的后裔。公元前532年,齊國發(fā)生內亂,孫武便離開齊國,在吳國的都城姑蘇過起了隱屆生活,潛心研究兵法?!秾O子兵法》被稱為“武經(jīng)”。
書籍目錄
上篇 五輪書自序地之卷水之卷火之卷風之卷空之卷中篇 孫子兵法序始計篇作戰(zhàn)篇謀攻篇軍形篇兵勢篇實虛篇軍爭篇九變篇行軍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間篇下篇 戰(zhàn)爭論導讀第一章 戰(zhàn)爭的性質第1節(jié) 什么是戰(zhàn)爭第2節(jié) 戰(zhàn)爭的目的和手段第3節(jié) 軍事天才第4節(jié) 戰(zhàn)爭中的危險第5節(jié) 戰(zhàn)爭中的勞累第6節(jié) 戰(zhàn)爭中的情報第7節(jié) 戰(zhàn)爭中的阻力第8節(jié) 結束語第二章 戰(zhàn)爭理論第1節(jié) 軍事藝術的區(qū)分第2節(jié) 關于戰(zhàn)爭理論第3節(jié) 軍事藝術或軍事科學第4節(jié) 方法主義第5節(jié) 批判第6節(jié) 關于史例第三章 戰(zhàn)略概論第1節(jié) 戰(zhàn)略第2節(jié) 戰(zhàn)略要素第3節(jié) 精神要素第4節(jié) 主要的精神力量第5節(jié) 軍隊的武德第6節(jié) 膽量第7節(jié) 堅忍第8節(jié) 數(shù)量上的優(yōu)勢第9節(jié) 出敵不意第10節(jié) 詭詐第11節(jié) 空間上的兵力集中第12節(jié) 時間上的兵力集中第13節(jié) 戰(zhàn)略預備隊第14節(jié) 兵力的合理使用第15節(jié) 兵力的配置形式第16節(jié) 軍事行動中的間歇第17節(jié) 現(xiàn)代戰(zhàn)爭的特點第18節(jié) 緊張與平靜第四章 戰(zhàn)斗第1節(jié) 引言第2節(jié) 現(xiàn)代會戰(zhàn)的特點第3節(jié) 戰(zhàn)斗概論第4節(jié) 戰(zhàn)斗概論(續(xù))第5節(jié) 戰(zhàn)斗的意義第6節(jié) 戰(zhàn)斗的持續(xù)時間第7節(jié) 決定戰(zhàn)斗勝負的時刻第8節(jié) 戰(zhàn)斗是否需要經(jīng)過雙方同意第9節(jié) 主力會戰(zhàn)第10節(jié) 主力會戰(zhàn)(續(xù))第11節(jié) 主力會戰(zhàn)(續(xù))第12節(jié) 戰(zhàn)略上利用勝利的手段第13節(jié) 會戰(zhàn)失敗后的退卻第14節(jié) 夜間戰(zhàn)斗
章節(jié)摘錄
地之卷 兵法是武士安身立命道。尤其那些作為主將的武士,更需要熟悉兵法、按兵法行事,而作為一般士兵的武士,也要對兵法有所了解。在現(xiàn)在這個時代里,已經(jīng)很少有武士懂得真正的兵法之道了?! ∈紫?,我要闡述一下生存之道的含義。佛教講究的是救贖之道,儒學講究的是文化改革之道,而對于從事醫(yī)生這個職業(yè)的人來說,治病救人就是他的生活之道;而對于詩人來說,教人詩藝就是他的道。其他一些人則從事占卜、弓箭等各種各樣的技藝。人們都能根據(jù)自己的愛好和特長,自由地選擇屬于自己的生存之道。但是,通常很多人都不會喜歡把“武士”作為自己的生存之道?! ∈紫?,作為武士必須要精通文武二道。就算你沒有這方面的天賦,但只要你愿意努力學習,不斷增加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和兵法修養(yǎng),你就能最終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武士?! ∪藗円詾?,沒有視死如歸之勇氣的人是不能被稱為武士的。其實不然,視死如歸并不是武士的專利。就算是賤如乞丐也會明白自己的責任,也同樣能夠做到視死如歸。以此觀之,他們和武士并沒有太大的區(qū)別?! ∽鋈魏问虑?,都必須要勝人一籌,這是武士為人處世之道的起點。兵法的價值在于,在決斗中獲勝,打贏一場戰(zhàn)爭,為主公贏得榮譽,為自己贏得利益,聲名遠揚等等。 當然,有些人會認為,就算是精通兵法,也很難保證它能在現(xiàn)實中發(fā)揮什么作用。其實,真正的兵法要理在任何時 候任何地方都適合于任何人,只有這樣的兵法才是真正的兵法?! ”ㄖ馈 ≡谥袊?、日本乃至整個東亞,以武為生存之道的人叫兵法家,亦可以稱為武士。兵法是武士的基本之學?! 〗暌詠?,有許多人自稱或被別人稱為兵法家,但他們之中的大多數(shù)人都只不過是劍道高手而已。最近一段時間,常陸國Kashima和Kantori寺院的僧侶們建立了一些道場,他們自稱道場所傳授的知識均來自于神,是神的教誨,并四處宣揚他們的教義,但這也是最近才出現(xiàn)的新現(xiàn)象?! 墓胖两?,文武諸般技藝都被人們稱為“藝能”,視為一種技能。因而,在我們討論“藝能”之時,就不能把討論只局限在劍術的范圍之內。就算是劍法本身,假如僅把它理解為一種劍技,那就很難真正理解劍法的真義了,更別說什么理解兵法的真諦了?! ‰S著劍術的流行,兵法也開始變得盛行??墒?,所教、所學之人喜好的只是一些花哨的技巧,或者追求片面的利益,這犯了兵法之大忌,后果的嚴重性難以預料,有人曾經(jīng)說過“不成熟的兵法是致禍之源”,這是一句很有道理的話?! ∈郎系闹\生之道大致可以分為四種,即傳統(tǒng)的所謂:農、商、士、工?! 〉谝环N謀生之道就是農夫的生存之道。農夫使用各種農具辛勤耕耘,注意天氣變化,春種秋收。這就是農夫的謀生之道。 第二種謀生之道就是商人的生存之道。面包商把面粉做成面包,出賣面包以獲取收益維持生活。無論是做何種生意,商人都需要盈利的,利潤就是商人的衣食之源。這就是商人的謀生之道?! 〉谌N謀生之道就是武士的生存之道。武士要生活就必須熟知各種兵器的特性,并能夠熟練地制作和運用它們。這是武士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如果做不到這些,還妄談什么武士之道,那就好像對一個農民大談什么劍技,這不是對牛彈琴嗎?他怎么會明白呢?! 〉谒姆N謀生之道就是工匠的生存之道。比方說,鐵匠嫻熟地使用各種工具,打造出顧客需要的各種鐵器。這就是鐵匠的謀生之道?! ≡谶@些農、商、士、工四種不同的謀生方式中,我將以木匠的謀生之道作為具體的例子,來說明兵法?! ∑吩u一個木匠手藝的好壞一般是和房子聯(lián)系在一起的。我們通常會這樣說:這是貴族的房子,那是武士的房子,這是士民的房子,這是快要崩塌的房子,那是異常堅固的房子。我們還會說這是什么風格或什么樣式的房子,或者只說兩個字“房子”。就像我可以通過品評房子來評價木匠的手藝一樣,我們也同樣可以通過對木匠的生活之道的談論來說明兵法?! ∫惶岬?ldquo;木匠”這個詞,人們就會想到“高超的技巧”和“精妙的構思”。而兵法也和木匠一樣,與“高超的技巧”和“精妙的構思”緊密相關,也正因為這樣,我才以木匠的謀生之道來說明兵法。 假如你是一個有志于學習兵法的人,那請你認真地好好思考一下書中的道理吧。老師只是一個領路人,當老師領進了門,學習就要靠你自己的勤學苦練了。 ……
媒體關注與評論
一個企業(yè)或者一個人,要想在激烈競爭中獲得成功,光有雄心和豪情是不夠的,一定要有切實可行的戰(zhàn)術和手段來實現(xiàn)它。在這方面,《五輪書》可以提供一切贏得勝利的方法?! ?mdash;—松下幸之助 觀諸兵書,無出孫武?! ?mdash;—唐太宗李世民 《戰(zhàn)爭論》不愧為全面研究軍事學術的最佳理論著作,在某種程度上講,他的 ——《大不列顛百科全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