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世心語

出版時間:2007-9-1  出版社: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季羨林  頁數(shù):309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季羨林先生是著名學者、國學大師、同時它還是著名的散文大家。他襟懷坦蕩、學貫中西,讀他的散文是一種享受,開懷釋卷,典雅清麗的文字拂面而來,純樸而不乏味,情濃而不矯作,莊重而不板滯,典雅而不雕琢。無論記人、狀物或摹事,筆下流淌的是炙熱的人文情懷,充滿著趣味和韻味。本書收錄了季羨林先生關于人生、治學、生活等方面的文章,從中可以窺見國學大師的生活態(tài)度,耄耋老人的人生感悟、對于人生意義與價值的追尋、緣分與命運、做人與處世、容忍、成功、知足、朋友、毀譽、壓力、長壽之道、倫理道德等方面。是學術大家季羨林先生結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體驗,對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作者簡介

季羨林(1911.8.6- )山東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1934年畢業(yè),在山東省立濟南高中任國文教師。1935年秋進人德國格廷根大學學習贊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等印度古代語言。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并應聘留校任教。1946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東語系教授(直至現(xiàn)在)、系

書籍目錄

第一篇  縱浪大化中 人生/3 再談人生/4 人生的意義與價值/5 不完滿才是人生/7 世態(tài)炎涼/9 走運與倒霉/10 緣分與命運/11 做人與處世/13 牽就與適應/14 謙虛與虛偽/15 容忍/17 時間/18 成功/21 愛情/22 知足知不足/26 有為有不為/27 漫談倫理道德/28 論朋友/35 論壓力/36 談孝/37 老年談老/39 老年四“得”/42 老年十忌/43 八十述懷/55 夢游21世紀/58 迎新懷舊/60 新世紀新千年寄語/64 九十述懷/65 九三述懷/72 狗年元旦抒懷/75 九十五歲初度/77 第二篇  學海泛槎 國學漫談/83 國學日益為全世界所重視但仍任重而道遠/86 略說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及其特點/87 從宏觀上看中國文化/90 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化/102 21世紀:東方文化的時代/104 西方不亮東方亮/108 東學西漸與“東化”/116 “天人合一”新解/124 我們要奉行“送去主義”/137 “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138 對我影響最大的幾本書/140 我最喜愛的書/141 藏書與讀書/144 勤奮、天才(才能)與機遇/146 才、學、識/147 如何搜集資料/149 如何利用時間/150 沒有新意,不要寫文章/151 學術良心或?qū)W術道德/154 思想家與哲學家/155 辭“國學大師”/157 辭學界(術)泰斗/158 辭“國寶”/158 第三篇  流年碎影 陳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167 陳寅恪先生的治學方法/169 中國的考據(jù)學/170 德國的考據(jù)學/171 中國文化的內(nèi)涵/174 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177 文化與氣節(jié)/179 愛國主義/180 陳寅恪先生一家三代的愛國主義/181 晚節(jié)善終大節(jié)不虧——悼念馮芝生(友蘭)先生/185 湯用彤先生的為人與為學/189 朱光潛先生的為人與為學/191 記張岱年先生/195 為胡適說幾句話/196 我記憶中的老舍先生/200 回憶梁實秋先生/203 站在胡適之先生墓前/205 掃傅斯年先生墓/214 痛悼鐘敬文先生/217 悼念鄧廣銘先生/219 悼組緗/222 悼巴老/226 悼念沈從文先生/227 痛悼克家/231 懷念喬木/233 悼念趙樸老/238 元旦思母/240 我的家/241 第四篇  相期以茶 一個預言的實現(xiàn)/247 愛國與奉獻/248 再談愛國主義/249 溫馨,家庭不可或缺的氣氛/251 關于人的素質(zhì)的幾點思考/253 當時只道是尋常/258 我的座右銘/259 座右銘(老年時期)/260 我的美人觀/261 贊“代溝”/264 笑著走/267 封筆問題/268 我害怕“天才”/269 目中無人/270 大放光明/272 西苑醫(yī)院/277 艱苦掙扎/278 三○一醫(yī)院/280 死的浮想/281 病房里的日常生活/282 簡短的評估/284 反躬自省/286 醫(yī)生也要向病人學點什么/291 對未來的懸思/293 回家/294 三進宮/297 唐常建的一首詩/302 中西醫(yī)學的結合問題/303 白衣天使新贊/305 護士長/307

媒體關注與評論

書評何止于米,相期以茶——讀季羨林《閱世心語》對于我們中國人來說,自己家里要是沒有老人,就好比是冬天穿著的棉襖后背上漏了個窟窿,溫暖沒了不說,少了那一小塊貼心的棉布,說話做事就好象少了分寸,出門在外少了一份牽掛和寄托。同樣的道理,要是一個國家沒有老人,尤其是明世理的文化老人,那泱泱大國何以成其大,悠悠歷史,又何以見其長???所以,世紀之交的中國,有季羨林這樣一位文化老人的聲音傳出來,確實是一件幸事。季老是1911年生的人,今年已是96歲,他喜歡引馮友蘭先生的一句詩“何止于米,相期以茶”。米就是指米壽、茶就是指茶壽,按照中國傳統(tǒng)的說法,米字的形態(tài),一看便知為八十八,所以米壽就是88歲;而茶字形態(tài)恰如米字之上又加上艸字頭,可推想到再加廿,成一O八歲了。粗看起來,這話好象是貪圖高壽,但在我看來,“米”是溫飽需求層次的,而“茶”是精神文化層次的,因此,從“米壽”到“茶壽”應該還暗含著“再攀精神高峰”的意思,而擺在我面前的這本《閱世心語》無疑就是一種見證。該書收錄了季老關于人生、治學、生活等方面的文章,涉及的主題有緣分與命運、做人與處世、容忍、成功、知足、朋友、毀譽、壓力、長壽之道、倫理道德等方面,從中可以窺見這位清癯矍鑠的文化老人的生活態(tài)度,人生智慧、以及對于人生意義與價值的追尋。比如,很多人到了60歲、70歲就退休,完全不能工作了,但季老卻不同,他有股“不服老”的精神。對于那些老了沒事干就提著鳥籠溜達的人,他似乎很看不起,而對陳寅恪、馮友蘭、陳翰笙這些晚年失明仍堅守學術一隅、勤于著述的人,他則極力贊賞。正是因為有這種“人生從八十歲開始”的勁頭,他才能在80-90歲之間完成兩部開創(chuàng)性巨著《糖史》、《吐火羅文〈彌勒會見記劇本〉譯釋》。其實,季老在晚年,不光是學問完成了沖頂,散文創(chuàng)作也進入了一種“化境”。他襟懷坦蕩、學貫中西,讀他的散文是一種享受,開懷釋卷,典雅清麗的文字拂面而來,純樸而不乏味,情濃而不矯作,莊重而不板滯,典雅而不雕琢。無論記人、狀物或摹事,筆下流淌的是炙熱的人文情懷,充滿著趣味和韻味。喻之為啜香茗,齒頰留香,亦如沐惠風浴春雨,愜意無比。比如,《老年人十忌》里,他認為老年人不應該倚老賣老時,隨手便舉了周總理與大家討論翻譯 “倚老賣老”的故事,這一掌故大大的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和說服力;而在《大放光明》中,他用“目中無人”來形容自己得了眼病看不清楚人,用“不知天高地厚”來形容走路時的“一腳高,一腳低”,這種比喻的天才和幽默的風度讓人不禁莞爾。更妙的文字在那篇《八十述懷》中,先生回顧了自己的一生:“我走過陽關大道,也走過獨木小橋。路旁有深山大澤,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風;有山重水復,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絕處逢生。路太長了,時間太長了,影子太多了,回憶太重了”。這些十分流暢、一氣呵成的四字句非常講究對仗的工整和音調(diào)的平仄合轍,因此讀起來鏗鏘有力,既順口又悅耳,使人不能不想起那些從小背誦的古代散文名篇;緊接著,先生又用了最后四句非?!艾F(xiàn)代白話”的句式,四句排比并列,強調(diào)了節(jié)奏和復沓,與前面的典雅整齊恰好構成鮮明的對比,讀起來就跟音樂一樣,美不勝收??傊?,對于季老學問和文章,我是佩服的,我有時候想,能把文字碼到這份上,也算是登峰造極了。最近幾年里,季老還出于對民族文化命運的關心,頻頻地出來說話,要大家重視傳統(tǒng)文化,他認為,“西方哲學或者思想方法是分析的,而東方的則是綜合的?!壳拔鞣降姆治鲆呀?jīng)走得夠遠了。雖然還不能說已經(jīng)到了盡頭,但是已經(jīng)露出了強弩之末的端倪。照目前這樣子不斷地再分析下去,總有一天會走到分析的盡頭。那么,怎么辦呢?我在上面已經(jīng)說過,東西兩大文化體系的關系從幾千年的歷史上來看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F(xiàn)在球已經(jīng)快踢到東方文化的場地上來了。東方的綜合可以濟西方分析之窮”。季老的這種觀點雖然在學術界還有種種不同的聲音,但這種拳拳赤子之情讓人動容。更為難得的是,季老在晚年出來請辭“國學大師”,“學術泰斗”,“國寶”三個頭銜,這種老輩人物的“自知之明”和“淡薄名志”又豈是某些人的“難得糊涂”能比的?黑格爾曾說,同一句格言,在一個飽經(jīng)風霜、備受煎熬的老人嘴里說出來,和在一個天真可愛、未諳世事的孩子嘴里說出來,含義是不一樣的,“老人講的那些宗教真理,小孩子也能說,可是對老人來說,這些宗教真理包含著他的全部生活意義”。如果說,《天竺心影》表現(xiàn)的是求學者的曠達和使命,《牛棚雜憶》表現(xiàn)的是知識分子的苦澀和幽默,《清塘荷韻》表現(xiàn)的是文人的孤高和韻味,《朗潤思語》表現(xiàn)的是讀書人的殷切和溫情,《東西漫步》表現(xiàn)的是學者的淵博和雅致,那么,擺在我面前剛剛讀完的這本《閱世心語》,則更多的是表現(xiàn)了一位“國老”的眼見和抱負!

編輯推薦

《閱世心語》介紹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至今,海內(nèi)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走運時,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過了頭;倒霉時,要想到走運,不必垂頭喪氣。心態(tài)始終保持平衡,情緒始終保持穩(wěn)定,此亦長壽之道也。年齡大小與處境坎坷同對世態(tài)炎涼的感受成正比。年齡越大,處境越坎坷,則對世態(tài)炎涼感受越深刻。反之,年齡越小,處境越順利,則感受越膚淺。對于人與人的關系,我的想法是: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兩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對待壞人,則另當別論。忍者,相互容忍。交友之道,蓋亦難矣。其中有機遇,有偶和,有一見如故,有茫然相對。友誼的深厚并不與會面的時間長短成正比。如果讀書也能算是一個嗜好的話,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讀書。人必須讀書,才能繼承和發(fā)揚前人的智慧。人類之所以能夠進步,永遠不停地向前邁進,靠的就是能讀書又寫書的本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閱世心語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3條)

 
 

  •   季羨林的處世人生哲學,一個字:好!??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至今,海內(nèi)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走運時,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過了頭,倒霉時,要想到走運,不必垂頭喪氣。心態(tài)始終保持平衡,情緒始終保持穩(wěn)定。??年齡大小與處境坎坷同對世態(tài)炎涼的感受成正比。年齡越大,處境越坎坷,則對世態(tài)炎涼感受越深刻。反之,年齡越小,處境越順利,則感受越膚淺。??對于人與人的關系,我的想法是,對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屬,還是朋友,都應該有一個兩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實意相待,不允許弄虛作假。對待壞人,則另當別論。忍者,相互容忍談到超世,是關于他對死的看法和態(tài)度,他寫了《死的浮想》,他說:“一個人臨死前的心情,我完全有感性認識,我當時的心情異常平靜,平靜到一直到今天我都難以理解的程度。”事實上,當他住進北京301醫(yī)院時,這種對死的思考就一直伴隨著他,死神的時時光顧,并沒有嚇退他的思考。而且還堅持每天以數(shù)千字的速度從他并不碩大的頭腦中繼續(xù)挖掘文字的礦藏。他用文字記下了在301醫(yī)院的點點滴滴,看看這些篇目吧:《301醫(yī)院》、《病房里的日常生活》、《簡短的評估》、《醫(yī)生也要向病人學點什么》、《白衣天使新贊》,拉拉雜雜,都是些日?,嵤?。要在以前,我是根本沒有耐心讀這些瑣事文章的,然而,因了季老的離去,我是抱著一窺究竟的心理,跟著他的筆觸走進了301醫(yī)院,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這種嘮叨是多么的珍貴??!原來這些看似嘮叨的話語背后蘊藏著一個文化老人不不泯的才思和對世間萬物洞明的曠達與悠遠。
  •   向智慧老人學習,書中有他的學習方法、人生感悟,態(tài)度謙遜,語言樸實,受益非淺,很多地方讓我有茅舍頓開感覺。因價格而買,讀了后,因價值而收藏,絕對值得購買。
  •   之前在書店買過季老的《賢行潤身》,那就是一本很有益的書。這本書也是一樣。文字平平淡淡簡簡單單,但從中可以看到真實的人生和世界,從中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季老的經(jīng)歷和思想,對于年輕的我來說,起到了“勵志”的作用,可能這并不同于現(xiàn)在市面上的那些勵志書籍,空空的講道理泛泛的談勵志,季老,用他親身的看到的、聽到的、經(jīng)歷的,告訴我們,人生,要怎么樣才是真的有意義。書的每一章開頭寫著這樣的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在這里,我看到了大智慧。
  •   起初是看名字,閱世心經(jīng),很有氣質(zhì)的名字,呵呵
    大師的作品,字字珠璣
    買的時候趕上促銷,總是缺貨,等了好久,還好等到了
    不錯,超值
  •   我看正好打折就買了,很便宜,沒想到物超所值!聽一個老人娓娓道來,他的感悟,可能讓你產(chǎn)生共鳴,知道人生是怎么回事?。?!
  •   歲月本來就是用來閱讀的,當一個學貫中西,歷經(jīng)歲月滄桑的老人將自己的感悟娓娓道來,是享受與提升。
  •   真的很不錯,有一種長者的坦誠和智慧在里面,可以慢慢讀體會人生。
  •   放在枕邊閱讀,季老的文章樸實,真誠.給了我這個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不少啟示,調(diào)整心態(tài),正視周圍的環(huán)境.
  •   看了一點覺得寫得很好很適合靜下心了來慢慢品味
  •   每天晚上睡前躺在床上讀一則,很有收獲,是一本好書。
  •   之前已經(jīng)買了本季老的書,和這本有點重了,不過這本太值了
  •   買到書隨便翻了翻,覺得還是先給老爸看比較好,他很喜歡。
  •   好書??!受益匪淺,喜歡?。?br />
  •   書很好,書的內(nèi)容很好,書的作者更好
  •   季老的書慢慢品嘗
  •   本來買這本書是用來珍藏的,結果收到以后,很臟,我自己用橡皮擦了半天,還不是很干凈,希望當當以后注意一下,謝謝
  •   這個還錯,印刷的不錯
  •   還在閱讀中。。。。。。。。。。。。。
  •   其實這本書本身沒有那么經(jīng)典,就是單純?yōu)榱思o念緬懷大師才買無事讀讀還是挺好的
  •   比較無趣的一本書
  •   嗚嗚~老人日記啊~盡說些吃喝拉撒的事兒~
  •     超贊的,讀了有文化的書感覺自己也有了文化,也難怪,季羨林著稱平民大師,不賣弄高深,所謂真理永遠都是質(zhì)樸的,就是這個道理吧!會讓你露出淺笑的一本書哦~~
  •   老人家語氣平緩,呼吸間如同與旁人閑談,適合有釣魚心情的人讀。偶就不是這種人,比較功利吧,總想從中直接、不費神地獲得大智慧,似乎很難接受書中的閑淡、深睿,再過幾年再拿出來翻看吧。偶目前的年齡還是讀周國平等比較有味道
  •   他襟懷坦蕩、學貫中西,讀他的散文是一種享受,開懷釋卷,典雅清麗的文字拂面而來,純樸而不乏味,情濃而不矯作,莊重而不板滯,典雅而不雕琢。
  •   書中有很多明顯的錯別字,到底是不是正版?
  •   如果不靜下心,如果你對生命還充滿了許多想法的話,季老對人生的感悟看了也沒有太大的收獲。
  •   如果以前你曾經(jīng)看過季先生的書,這本書就可以省了。是以前的綜合,
  •   和巴金的晚年作品有得一比,平實,有味道,不過說實在的,有點太平了。我輩眼光不濟吧。
  •   之前一直看書的,頭一次看電子書,為什么這本書這么短,我才看幾個章節(jié)就沒了?
  •   買書那么久,內(nèi)頁裝訂廣告頁的書,是頭一遭買到。實在是太糟糕了。只能給個低分。低分給出版社。
  •   書有不規(guī)則折痕,收頁不
  •   這本書是很適合品嘗的美食。透過季老的眼睛看世界,看人生,真的會學到很多很多。喜歡!
  •   讀有深刻內(nèi)涵的書,才能讓思想深刻。卓越網(wǎng)上的書價位很合適。
  •   很平和,很振奮!
  •   看季老的說,就像一個老人在跟你話家常,平平常常的話語包含閱盡滄桑得來的人生哲理。
  •   大師風范的具體體現(xiàn)
  •   季羨林先生的文章,篇幅短小,適合休閑閱讀,各篇都是自身感受,像是隨筆寫成。成書不久,都是晚年生活,末章是季羨林先生在北京301醫(yī)院時候生活與感受。若論書,其實也就是簡單的隨筆,沒有大片說教,也沒有特別深刻的道理,簡簡單單,平平淡淡,或許這就是深刻的道理。若硬要揪出一些東西來,那么就屬中間文化評論最深刻。
  •   書的內(nèi)容很有深度,不愧是大家
  •   對季羨林了解并不多,這本書文體較散,但正合我的閱讀興趣,大部頭的小說看起來比較費勁,這本書的各章內(nèi)容之間有些是重復的,比如,季老用陶潛的“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作自己的座右銘,看著看著自然記住了,知識容量比較大,畢竟是大師的作品。
  •   一是大師的書,二是買這本厚厚的書,竟然還送了一本更厚的書(雖然感覺送的書就是一片長篇論文,8要拍我。。)??墒沁@個價錢可以欣賞大師的杰作,真是不錯~
  •   選材好,但缺少讓人思考的空間。不建議購買
  •     季羨林先生懷著赤子之情,一心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盀樘斓亓⑿模瑸樯窳⒚?,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望百老人治學一生,筆耕不輟,令人敬佩。讀后,一學其治學嚴謹,二學其勤奮敏思,三學其坦蕩為人。
  •     本周一至周五,云中書城城店中店每天中午12:00推出一本暢銷特價書,今天是《閱世心語》只需9分錢,云中書城可以購買,24小時以后恢復原價。
      http://www.yzsc.com.cn/Book.aspx?bookid=1299029&rpid=10
  •     其實,于我而言,讀書是取了一條捷徑的。
      
      那么多人經(jīng)歷了那么多事,做了那么多的研究總結,最后把他的感悟、他的成果拿來與我分享,使我認知,使我感同身受,或許還讓我繞過了一點彎路,于我來說,豈不是走了捷徑嗎?
      
      我是微小的,微小如宇宙中的一顆沙、一粒塵。我不可能有如此豐富的閱歷,我也沒有足夠聰明的頭腦,我只能通過他人的眼睛與智慧來了解世界、了解人生。尤其是每一本書都是作者心靈的精華。
      
      不管是寫了《走在人生邊上》的楊絳老先生,還是剛剛離我們而去的季羨林大師,他們都傾其一生的感念用平實而真誠的文字詮釋著這個世界,從而啟迪我們的人生。古往今來,世上有多少人在探討人生的價值,季老先生的一句“如果人生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于對人類發(fā)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后的責任感”。一句簡明的話,讓我豁然開朗,也讓我對老先生肅然起敬。
  •     讀季先生的書,有一種很親切的感覺,談的話題雖不輕松,但字里行間卻始終散發(fā)著一種愜意與舒適。
      
      這部《閱世心語》,選了季新生的散文作品較多,未涉及其學術的東西,讀來不會感覺枯燥。如果從未讀過季先生作品的讀者,不妨一讀,讀之便可知季先生的風格,接近了解季先生這位學貫東西,博通古今的90多歲的老人的大師風骨。
  •     最近,正在讀季羨林先生的《閱世心語》,此書收集了先生從上世紀90年代至2005年的散文。我喜歡讀季羨林先生的作品,不僅僅因為他是學貫中西的大師,更重要的是,他以謙遜樸實的人格魅力,贏得世人仰慕;他真是一個和藹可親的好老人,讀他的文章給人一種親切感。
      在此書的“流年碎影”部分,季先生寫了許多悼念回憶文章,對他逝去的老友深切懷念:
      
      有悼念考據(jù)學大師陳寅恪先生的幾篇,還專門談到“陳寅恪先生一家三代的愛國主義”;
      有悼念“晚節(jié)善終大節(jié)不虧”的馮友蘭先生的,
      回憶朱光潛先生為人與為學的,
      記張岱年先生的,
      為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有爭議的人物胡適說話的,
      淚眼回憶“一生忠誠于祖國,忠誠于人民”,卻不幸自沉的老舍先生的,
      回憶梁實秋先生的,
      悼念巴金老人的,
      悼念沈從文先生的,
      悼念詩人臧克家的,
      懷念胡喬木的,
      悼念與季老有六十多年友誼的老友吳組緗祥先生的,
      悼念中國佛協(xié)的領導人、書法家趙樸初老人的,
      也有悼念自己的母親、老祖(季先生的嬸母,一直和他們一起生活)、夫人的……
      
      這些季老的好友,都是著名的學者、作家,他們又都是忠于祖國、忠于人民的好人,季老的悼念回憶文章,情真意切,體現(xiàn)了他對逝者的人生、治學、生活等諸方面的正確評價,也體現(xiàn)了季老的人生感悟、對于人生意義與價值的追尋。至于季老對于自己親人的懷念,又是那么讓人感到溫馨……
      《閱世心語》是一本好書,真希望朋友們,尤其是年輕的朋友們讀一讀,一定會受益匪淺的??!
  •     看季老的八十懷述,到九十懷述,再到九十三懷述...九十五歲初度
      一個真誠,謙遜,幽默的長者,以如此誠懇的姿態(tài),教大眾做人與做事,用心良苦啊...
      敬佩!
  •     書僅僅看了100頁,真的對季老非常崇敬。一本季老九十多年的閱世心語。
      昨天剛看到談《成功》:"王靜安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yè) 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調(diào)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默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第一境寫的是預期,第二境寫的是勤奮,第三境寫的是成功。
      
      我想到我回到我的生活,現(xiàn)在需要的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的精神,奮斗,是否還要眾里尋他千百度,何時能夠在燈火闌珊之處找到那蘭?
      
      我的理解好像變成了“白字”解讀了,算了也許看完了《閱世心語》能慢慢的感悟了解。
  •      最近在看季羨林老師的《閱世心語》,季老年逾九旬,對人生和世事自然大徹大悟,正如他所言,“有人認為長壽是福,我看也不盡然。人活得太久了,對人生的種種相,眾生的種種相,看得透透徹徹,反而鼓舞時少,嘆息時多。遠不如早一點離開人世這個是非之地,落一個耳根清凈”。
      
       其中一篇叫做《人生的意義與價值》,說來慚愧,如此不靠譜的事情,正是我經(jīng)常思索的。季老以自己九十余年的生活歷練,總結出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所在——
      
      
       當今世界上戰(zhàn)火紛飛,人欲橫流,“黃鐘毀棄,瓦釜雷鳴”,是一個十分不安定的時代。但是,對于人類的前途,我始終是一個樂觀主義者。我相信,不管還要經(jīng)過多少艱難曲折,不管還要經(jīng)歷多少時間,人類總會越變越好的,人類大同之域決不會僅僅是一個空洞的理想。但是,想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經(jīng)過無數(shù)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賽,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條鏈子,是由許多環(huán)組成的,每一環(huán)從本身來看,只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一點東西;但是沒有這一點東西,鏈子就組不成。在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長河中,我們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務,而且是絕非可有可無的。如果說人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這里。
        但是,這個道理在人類社會中只有少數(shù)有識之士才能理解。魯迅先生所稱之“中國的脊梁”,指的就是這種人。對于那些肚子里吃滿了肯德基、麥當勞、比薩餅,到頭來終不過是渾渾噩噩的人來說,有如夏蟲不足以與語冰,這些道理是沒法談的。他們無法理解自己對人類發(fā)展所應當承擔的責任。
        話說到這里,我想把上面說的意思簡短扼要地歸納一下:如果人生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于對人類發(fā)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后的責任感。
      
      
       季老是高人,不過像我這樣境界低下充滿低級趣味的人對人生也有點小小的思考。
      
       常聽人說“螻蟻人生”,其實說到底,人和螻蟻又有什么區(qū)別?那么螻蟻,或者說昆蟲、動物,他們茍活一世又有什么意義呢?在我看來,動物的一生不外有兩個主題:一是生存,二是繁殖。略過生存不提,許多海龜每年定期從秘魯南部、墨西哥北部等地不遠千里越過太平洋來到哥斯達黎加海岸產(chǎn)兒繁殖,其中相當一部分會因為長途跋涉、體力透支在岸上死去;螳螂在交配之后,為了保證母螳螂孕期營養(yǎng),公螳螂甘愿獻出大好頭顱,由此都不難看出繁殖后代、使整個種族延續(xù)下去,對動物來說的重要性。
      
       再說回到人。如果把人放到凌駕于自然界其他一切動物之上的地位來思索生存的意義時,會找不到答案的話,那么何不把人回歸到動物的行列中來?遵循與動物同樣的道理,作為人,除了努力活著,你存在的唯一價值就是繁殖后代,使人類不至于滅絕,可以一代一代繁衍生存下去,繼續(xù)禍害或者說毀滅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性沖動是人和動物共同的本能,這種本能除了能讓你欲仙欲死之外,終極的目的還是為了生殖(所以你的那話兒不叫做愛器,而叫做生殖器)。學者聞一多就說過:“在原始人類的觀念里,婚姻是人生第一大事,而傳種是婚姻的唯一目的。”
      
       當然,很可惜的是,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讓許多有志于創(chuàng)造更大的人生價值的人失去了奮斗的方向。
      
       我曾經(jīng)寫過一篇小說,名字叫《清談》,大意是講一個男人每晚去酒吧,不是為了找一夜情,而是為了找人聊天,聊天的主題很扯淡,就是人生的意義。他與無數(shù)個人談論這個話題,得到了無數(shù)個形形色色的答案,這非但沒有使他徹悟,反而使他陷入更深的迷惘。后來有一天,他在看一張BBC出品的關于動物的科教片的時候忽然想通了:去他媽的意義,人和動物都一樣,除了繁衍下一代,活著還有什么意義?
      
       呃,故事的結尾是,該男人終于自認為想通了人生的終極意義,不過很諷刺的是,這個男人是一個性無能——人類生存的唯一意義,對他而言亦是虛幻。
      
  •   文人真幸運,寫寫回憶就能出書掙錢。
  •   可以看看你的小說嗎?我很有興趣......
    如果方便的話,能否發(fā)到我的郵箱?
    tanchang199341@163.com
  •   季老相信人類會越來越好,到底是一種美好的期望還是真實的存在呢?甚是懷疑,真應該好好比較一下,現(xiàn)在和一千年前,到底有了哪些進步.
  •   人跟動物還是完全不一樣的,生殖也絕對不會是所謂創(chuàng)造更大人生價值。
    生并且育才是價值。
    而且LZ的觀點很好笑哦,如你所說,沒有計劃生育了,所有人都不停造人才是人生有價值的奮斗方向么。
    LZ入障了。。。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