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智慧

出版時間:2006-12  出版社:陜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作者:林語堂  頁數(shù):248  字數(shù):180000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追尋中華文化之源,用經(jīng)典的智慧點亮人生。老子具有異于常人的智慧,憑借一雙犀利之眼看穿了人世間的是是非非……本書是林語堂向西方介紹道家乃至整個中國古代哲學(xué)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全書闡釋了老子思想的獨特性、道家哲學(xué)與儒家哲學(xué)的不同、并強調(diào)要結(jié)合莊子研究老子。   道家思想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老子是道家的開山鼻祖,影響深遠?!  独献拥闹腔邸?948年由藍登書屋出版,是林語堂向西方介紹道家乃至整個中國古代哲學(xué)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 ”緯U釋了老子思想的獨特性、道家哲學(xué)與儒家哲學(xué)的不同、閉幕式強調(diào)要結(jié)合莊子研究老子。

作者簡介

林語堂(1895年10月3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后改玉堂,又改語堂。1912年入上海圣約翰大學(xué),畢業(yè)后在清華大學(xué)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學(xué)文學(xué)系。1922年獲文學(xué)碩士學(xué)位。同年轉(zhuǎn)赴德國入萊比錫大學(xué),專攻語言學(xué)。1923年獲博士學(xué)位后回國,任北京大學(xué)教授、北

書籍目錄

緒論 序文 第一篇 道之德   第一章 論常道   第二章 相對論   第三章 無為而治   第四章 道之德   第五章 天地   第六章 谷神 第二篇 道之訓(xùn)   第七章 無私   第八章 水   第九章 自滿的危險   第十章 抱一   第十一章 “無”的用處   第十二章 感官   第十三章 榮辱 第三篇 道之體  第十四章 太初之道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士者   第十六章 知常道   第十七章 太上   第十八章 道廢   第十九章 知所屬   第二十章 天與我   第二十一章 道的顯現(xiàn)   第二十二章 爭之無益   第二十三章 同于道   第二十四章 余食贅行   第二十五章 四大法 第四篇 力量之源  第二十六章 輕與重   第二十七章 襲明   第二十八章 守其雌   第二十九章 戒干涉   第三十章 戒用兵   第三十一章 不祥之器   第三十二章 道似海   第三十三章 自知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濫   第三十五章 道之平   第三十六章 生命的步驟   第三十七章 天下自定   第三十八章 墮落   第三十九章 全道   第四十章 反的原則 第五篇 生活的準則   第四十一章 道家的特性   第四十二章 強梁者   第四十三章 至柔   第四十四章 知足   第四十五章 清正   第四十六章 走馬   第四十七章 求知   第四十八章 以無為取天下   第四十九章 民心   第五十章 養(yǎng)生   第五十一章 玄德   第五十二章 襲常道   第五十三章 盜夸   第五十四章 身與邦   第五十五章 赤子之德   第五十六章 無榮辱 第六篇 政治論   ……第七篇 箴言想像的孔老會談

章節(jié)摘錄

書摘曲則全,枉則直,洼則盈,敞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語譯】    委屈反而可以保全,彎曲反而能夠伸直,低下反而可以充盈得益,破舊反而可以生新,少取反而可以多得,若是貪多反而弄得迷惑。所以圣人緊守著"道"作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揚,反而能夠顯明,不自以為是,反而能夠彰顯;不自己夸耀,反而能夠見功;不自我矜持,反而能夠長久。這都是不和人爭反而能顯現(xiàn)自己的結(jié)果。正因為不與人爭,所以全天下沒有人能和他爭,這樣反而成全了他的偉大。古人所說的"曲就是全"等語,難道還會虛假?能夠做到這些,道亦會歸向他了。    讀者將在二十二和二十四章內(nèi),看到老子的反面論。有關(guān)復(fù)歸為始的循環(huán)說,也將迅速展現(xiàn)在各位的眼前,老子把這個思想分散在二十五和四十章內(nèi)敘述。    老子提到的反論有無用之有甩、曲全、不爭等,他最終的目的還是在保全人的生命及德性。莊子序文并將"曲則全"列為最有代表性的老子思想。    一、"無用"之有用    山木做成斧柄反倒轉(zhuǎn)來砍伐自己;油膏引燃了火,結(jié)果反將自己燒干;桂樹可以吃,所以遭人砍伐;漆樹的汁液可以用,所以被人割取。世人只曉得有用的用處,卻不知道無用的用處。(《莊子》內(nèi)篇第四章《人間世》)    莊子利用整章來研究殘缺的用處。他以浪漫主義者的手法,舉出身體的殘缺和內(nèi)在精神之完美彼此的關(guān)系。    二、形體不全的疏    有一個形體不全的人,名叫疏。他的頭縮在肚臍底下,雙肩高出頭頂,頸項后的發(fā)髻朝天,五臟的脈管突出背脊,兩股和兩肋幾乎是平行的。    他替人縫洗衣服,便可養(yǎng)活自己;替人家卜卦算命,就可以養(yǎng)活十口人。政府征兵時,他可大搖大擺在征兵場閑逛;政府募人做工時,他也不受征召;政府救濟病人時,他可以領(lǐng)到三鐘米和十捆柴。像他這樣的人,尚且能夠保養(yǎng)自己的身體,享盡天賦的壽命,何況那德性樸實,不合世用的人呢!    (《莊子》內(nèi)篇第四章《人間世》)    有個拐腳、駝背、無唇的人,去游說衛(wèi)靈公,衛(wèi)靈公很喜歡他,看看形體完全的人,反而覺得他們的背部太平。有一個頸上生大瘤的人,去游說齊桓公。齊桓公因為喜歡他,反覺得那些身體完整的人頸子太細了。    所以一個人只是有過人的德性,身體上的殘缺很快就會被人遺忘。如果人們不忘記所應(yīng)當(dāng)忘記的形體,反把不應(yīng)當(dāng)忘記的德性忘記,那才叫做真正的"忘"呢!    因此游于道中的圣人,曉得機智是思慮的萌芽,禮義是束縛人的繆漆;道德是交接的工具,技巧是通商謀利的手段。他既無心圖謀,何用機智?不求雕琢,何用約束?沒有喪失,何用道德?不求貨利,何用通商?    這四者,就是天養(yǎng)。所謂"天養(yǎng)"乃是"稟受天然之理"的意思。既然受天然之理,又哪里用得著人為?圣人有人的形體,而沒有人的感情。有人的形體,所以能和人相處;沒有人的感情,所以沒有是非觀念。和人同類的是渺小,和天相合的才是偉大啊!  (《莊子》內(nèi)篇第五章《德充符》)    三、無用的樹    有一個名叫石的木匠到齊國,經(jīng)過曲轅,看見一株祭土地神的櫟樹。這棵樹大極了!樹陰下可以臥牛千只,樹干的圓徑有百圍,干身像山那么高,直到八丈以上才有樹枝;可以用為造船的材料,就有幾枝。看的人多極了,而木匠卻看都不看,就走了過去。他的徒弟飽看一番后,追上木匠問道:    "自從我拿斧頭跟隨先生學(xué)藝以來,從未見過這么好的木材??墒窍壬鷧s看都不看一眼就走了,這是什么道理?"    木匠說:"算了吧!別提了,它只是株沒有用的散木而已。拿來做船,就要沉;用做棺材,腐敗得快;用做器具,又不結(jié)實;用做門窗,會流汁液;用做屋柱又會生蛀蟲,簡直是毫無用處可言。就因為它沒有用處,所以才這么長壽。"    木匠回家后,夜里夢到櫟樹對他說:"你打算把我比做什么?有用的大樹嗎?你且看那桃、梨、橘、柚、瓜果之類的樹,果實一成熟,不是被敲就是被打,弄得大枝折,小枝扭,以致半途枯萎,這就是為何它們不能長壽的原因。說來說去,還是它們自己招來的禍患。    "一切有用的東西都是如此。我曾利用不少時間找尋一條對人沒有用處的路,好幾次差點死于非命,現(xiàn)在總算找到了。對我來說這條路就是最有用的路。假如我對人有用,怎能活到這么大的歲數(shù)?再說,你我都是物,為什么彼此要互相利用?你這快死的無用人啊!哪里知道無用樹木的本意?"    P102-104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老子的智慧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87條)

 
 

  •   推薦購買林語堂老子的智慧。反對購買林語堂的孔子的智慧。
  •   林語堂說自己最大的優(yōu)勢是給中國人講外國,給外國人講中國。
    這本書是外語寫的,后來被翻譯回來了。
    他說的很好,起碼外國人知道老子是怎么回事了,不知道你敢不敢看。
  •   這是用莊子來解釋老子的一本書,《老子》有原文和語譯,《莊子》是作者的翻譯,大師手筆,解讀視角獨特,受益匪淺。是一本好書。
  •   智慧,是很難拿來形容人的,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擁有智慧。老子,對大家來說是多么的熟悉啊,尤其是“道可道”,可是有幾個人理解呢?有幾人真正的明白什么是道呢?如果大家和我一樣不懂,可以看看林先生寫的這本書,很有收獲!
  •   老子智慧,語堂也智慧
  •   很棒的書。是系統(tǒng)了解老子和孟子的好途徑。經(jīng)典,可信,可讀。至少要比看什么“于丹論莊子”好的多得多。比起電視節(jié)目我們更信任經(jīng)典。
  •   這是我看過老子道德經(jīng)有譯注的書最好的一本,同時每篇幅后接白話的莊子對應(yīng)篇章故事,沒有作者個人評價,很不錯,讀老子要讀這本。
  •   歡林語堂先生的作品,好書
  •   老子的智慧,智慧,正在拜讀中,非常智慧的古人。
  •   看這本書用了很長的時間,是一本需要細嚼慢咽的書里面的精華自己去讀每個人各有所得林語堂的講解,是有別出心裁之妙的對于我們的理解體悟自有感嘆不管怎么說在我看來比現(xiàn)在的一些人的評說要遠勝之,不可同言而語
  •   用莊子來釋義老子,很不錯哦。
  •   林語堂寫的就是好,淺顯易懂,而且每篇的后邊的故事十分有趣,讀起來絕不枯燥,而且給人以很大的啟迪。
  •   內(nèi)容很吸引人,喜歡林語堂。紙張質(zhì)量也很好
  •   道家哲學(xué),追求個人,仙境
  •   喜歡林語堂
  •   非常好的一本書,道家的思想我很喜歡.
  •   一直就喜歡林的書研究老子必讀的書
  •   一直喜歡老子
  •   從一個大的方面來講述老子視野寬闊
  •   很喜歡。平時有空,看那么一小段。看完了特地再買了《孔子的智慧》,圣賢的智慧我們不需要全懂,需要的時候看看,對心靈也是種安慰。
  •   有人說這才是哲學(xué)但請不要寄希望與我對此做出評價人不能妄論任何人事從為人開始清先飽滿自己所以閱讀是必要的評論則非人人可及
  •   深深得影響了我的人生觀。智慧的精華。
  •   大師中的大師值得一讀和南懷瑾先生的書,可以對比來讀收益非常.
  •   當(dāng)當(dāng)網(wǎng)真是很好哦!不用到書店,就能淘到好書,謝謝當(dāng)當(dāng)網(wǎng)。認真研讀,開啟智慧,收益非常!
  •   書好,思想好,是正版
  •   讀完后豁然開朗。
  •   建立對生活重新的認識
  •   我喜歡這本書~
  •   一次買了六本 就是這本沒有包膜 像是很久以前的舊書 多少有點遺憾 不過快遞賊快 鄭州的 一天就到了
  •   很喜歡,很喜歡
  •   書還沒來的及看,不過爸爸看了,說很好
  •   翻譯很準確,內(nèi)容也解釋的很生動。
  •   當(dāng)當(dāng)網(wǎng)真是一個好網(wǎng)站,希望所需的資料再全點。
  •   這是一本有深刻體驗之后所寫的書。好書
  •   平和、清靜、無欲,才能活的輕松!
  •   我喜歡,時常翻翻很有收獲。適合慢慢體會!
  •   幾乎每天晚上臨睡前讀幾節(jié),當(dāng)時感悟頗深,到后來就只記得一句了,“夫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儀,失義而后禮”。實際上還是記不清了,剛翻書抄的。哈哈。
  •   自圓其說高難境界
  •   值得拜讀。
  •   做為一本老莊的入門書籍,是相當(dāng)不錯的.
  •   曾經(jīng)看過,仍在回味。買回家收藏。
  •   這兩本書我是聯(lián)動著讀的,口袋本《道德經(jīng)》注解內(nèi)容雜而不精,譯文有時候能氣死人,但好在攜帶方便,可以隨時隨地掏出來讀上一段;林語堂的《老子的智慧》讀起來相對更容易些,畢竟是給美國人(用英語)寫的,雖是以莊子解老子但并未使用原文。古文我讀得還遠遠不夠,雖然能大致懂得其含義,但卻很難用自己的話語解說出來。我得慢慢入門,漸漸靠近,步步深入才是。這事兒,急不得?!吧蒲陨菩?,所以為計為閉為結(jié)之具。而善計善閉善結(jié),乃所以為善救之具。是常善救人,即以上五者救之也。于此,則天下無不救之人,而無棄人矣。蓋睶移默運,銷之于未然,轉(zhuǎn)之于不覺,救人而無救人之跡,豈非重襲不露之天明乎?后章言是謂微明。襲明,猶微明也。又云是謂襲常。襲明,猶襲常也。蓋知常曰明也。夫世不藏其明者,救一人則己欲居其功,而好為人師;人有可棄,輒顯形其罪而幸為己利。是皆不善救人,所以多棄人也。有道者之天明,既藏而不露,則不好為人師,不欲以善自名也;不利他人以為己資,不欲名人之為不善也。如此,則己雖大智,而渾然無所分別,不啻大迷。故人之視之者,亦忘乎彼之為善,己之為不善。此所以為其轉(zhuǎn)移而不自知,是真圣人襲明之妙用,至要不煩,而至妙不測者也?!碧煨源緲?、善良、好客的人在如今這個時代雖已少見,但并不是完全沒有。有這樣一些人,他們熱情、真誠、樂于助人卻并不以此為榮;不能用“真心幫助別人”這種說法來解釋他們的舉動,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那分心思;他們沒覺得自己是在幫助別人,他們也沒有把幫助別人當(dāng)作是一種善行;那就像吃飯、穿衣、睡覺一樣是件極普通、平常的事,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順?biāo)熳匀坏氖?。這就是老子最看重的品性。我認識這樣一些人,或者說我曾經(jīng)認識過這樣一些人。我自己身上善良的一面就是受他們影響。但我卻差得太遠,“欲以善自名,欲名人之為不善”。上面引用的一段是口袋本《道德經(jīng)》二十七章注釋之一,因標(biāo)示不清,只能依上下文判斷此段許是魏源所注。老子原文如下:“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計不用籌策,善閉無關(guān)楗而不可開,善結(jié)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八十一章五千余字的《道德經(jīng)》通讀一遍花不了太長時間,但要想真弄明白可就不那么容易了。讀完這兩本書僅是入門,深入解讀老子的書過些日子再找來讀吧?!疤熘溃瑩p有余而補不足”,我這兒還有好些書沒讀過呢,換換口味再說。
  •   眾所周知,孔子學(xué)說受人尊崇,我原以為我也是其中之一??赐炅终Z堂先生寫的緒論之后,才發(fā)現(xiàn),我原來是徹頭徹尾地崇拜老子學(xué)說的,因為我享受自由,熱愛生活,卻不大喜歡太正式教條的東西??催^一點道家學(xué)說,你會覺得它是有趣的,會淺淺一笑,但是笑過你便會發(fā)覺這其實確實蘊涵智慧,充滿哲理。
  •   這是林語堂講述《老子》的書。面對老子的文章,林語堂也許不敢妄加注解,所以就用《莊子》中的相關(guān)內(nèi)容來解釋。真可謂“述而不作”?!独献印肥枪盼?,引用的《莊子》用白話翻譯的。內(nèi)容也很恰當(dāng),畢竟是大家。不過個人認為,老子和莊子在思想上還是有區(qū)別的,只可參考,不能全信。
  •   粗粗的翻閱了一下,感覺不錯。老子的智慧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經(jīng)典,值得學(xué)習(xí)。如果讀不懂《道德經(jīng)》就去看看這本書吧,應(yīng)該會有些啟發(fā)。
  •   這本書很好,大師的筆法果然非同一般,不過緒論對孔子的批斗讓我很不滿,我有點不明白為什么講老子就一點要屁孔子呢,甚至有些都是欲加之罪,比如“諷刺孔子哲學(xué),固非難事,他的崇禮儀、厚葬久喪比鼓勵其弟子鉆營官職,以期救世,均足供為諷刺文章的材料?!保≒3第三段)就很沒有道理。論語中就有這樣一句話,我借以反駁“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li>
  •   林語堂的確是國學(xué)大師,把莊子與道德經(jīng)一起講確實很高明
  •   是道家哲學(xué),是先秦經(jīng)典,更是人生智慧
  •   這本書寫的真好..能切身實際的由莊子即而寫到老子,,由易到難...真的很好..
  •   因為我本人比較喜歡老子的思想,但不大愿意看這書,因為覺得乏味.對林前輩的書我比較認可,所以想從他的書中更多的來了解老子的思想.這書我基本看了一編.感覺挺好的.
  •   以前沒看過林語堂的東西,這下見識了,前面的序很牛!但后面都是“譯”的,譯者也很好,用詞簡單,沒故弄玄虛,讀著不費勁,就是有點簡單。
  •   用《莊子》中的故事解讀老子,比較有新意,但解說不夠深刻,浮于表面。
  •   林語堂畢竟是大家,不是現(xiàn)在這些淺薄的人可以相提并論的。
  •   《道德經(jīng)》一向喜歡,讀過不同的版本,閑著沒事看到?jīng)]書看的時候又翻過來重溫,每次都有收獲。這本主要買來收藏,也是當(dāng)作閑書看。有大家的批語,看看大家是怎么樣讀老子的,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理解,總能獲益良多。
  •   林語堂的好書其一
  •   林語堂先生的書內(nèi)容很豐富,挺好!
  •   寫的還不錯,可以跟南懷瑾老先生的《老子他說》一起看
  •   喜歡老、莊的出世之道,清靜無為,在凡囂的塵世里有太多的迷惘、太多的奢求、太多的沉重、太多的選擇、太多的欲望……看看老、莊哲學(xué),輕輕放下世俗一切瑣物,還原一個自我的本真心性,讓自己自由隨天地精神往來,淡然、恬然,讓一份悠閑常伴生活。
  •   感覺可以和“于丹論莊子”一起看,印證一下也好。這本書是學(xué)貫中西的林先生的大作,很受啟發(fā),啟發(fā)遠大于受教。許多觀點值得商榷。。。。。。
  •   就是不大看得懂,更多的如林語堂先生所說,看第一次只覺得可笑。
  •   其實這本書是老師推薦的,剛買的時候不大想看,看了之后,覺得確實相當(dāng)不錯!值得一看另外紙質(zhì)有點點發(fā)黃看起來非常舒服
  •   我是學(xué)理科的,看這些文鄒鄒的,真是有點難啊.這可能和我個人有關(guān)系,不過書還是不錯的,.
  •   強烈建議當(dāng)當(dāng)加強一下書籍的包裝運輸,放幾層泡沫應(yīng)該不難吧?!本來包裝精美的書籍,被薄薄的紙箱磕碰的書角破損!這還算是新書嗎?!
  •   幫朋友買的,表面有點小臟。
  •   南懷瑾說,道教如同藥店,平時可不去,有病了一定要去——有理!最近較比失落,看了這本書,豁然開朗~讓你換一個角度看世界。
  •   朋友推薦的,買來看看的,不錯~
  •   送貨速度挺快的,才剛剛開始看,感覺還可以
  •   聽名字就好
  •   大家不愧是大家,言簡意賅,內(nèi)容深奧,受益匪淺。
  •   學(xué)習(xí)的過程很長。我要多看書。
  •   事物看得透徹,大度。我是初學(xué)者,還需慢慢體會。
  •   內(nèi)容還是不錯滴!
  •   意思較深,不容易理解,不過值得珍藏
  •   還是值得一看得~!
  •   總體上說不錯,我個人也認為比于丹的要好,于丹的書只是勝在宣傳方面,于丹是作傳媒的當(dāng)然精于宣傳之道。
  •   本以為是林語堂寫的,應(yīng)該看了以后會很有收獲,但全書讀完后,感覺一般,沒什么價值,還是覺得南懷瑾的《老子他說》不錯,那本事相當(dāng)經(jīng)典,這本比較低級。
  •   和我想象的有很大差距,原本以為是品讀老子的作品的。而且引用的莊子文章和前文老子的內(nèi)容有點風(fēng)馬牛不相及
  •   比較深奧,不太容易看懂,注釋太少了。不過老子的思想的確是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
  •   當(dāng)當(dāng)服務(wù)很快捷,書的內(nèi)容嗎挺適合放松心情的,看看可以讓人淡定哈
  •   就是沖著林的名氣買的,但是買了以后翻了幾頁就看不下去了,實在深奧啊...也許是我六年級看不懂吧!!!第一次買林的書印象就不好,考慮以后還要不要買他的書,這本書只有留到以后再慢慢讀拉!!!!!!
  •   發(fā)現(xiàn)錯別字。另外內(nèi)容和紙張的設(shè)計不是很好,不是最好的版本。
  •   沒想像中的那么能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
  •   可能還需要多讀幾遍
  •   翻譯的水平很一般,甚至可以說歪曲了老子的原本思想老子不是那么容易懂的,老子的智慧屬于體驗科學(xué)沒有實證實修是不可能理解老子的感覺本書的翻譯有點強奸老子的感覺
  •   有朋友批林的學(xué)識不過我覺得以他的名氣,總不會太差吧。因為對道德感興趣所以買了南懷謹?shù)睦献铀f和這本一起對比看老話有理啊,,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啊,,,林跟南比,簡直一個地下,一個天上想了解道德經(jīng),建議看南懷謹?shù)哪潜緯?,個人感覺很不錯,,,
  •   表達的意思不是很好!感覺不如馮友蘭的《中國哲學(xué)簡史》好!
  •   馬馬虎虎,字大, 共鳴少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