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8 出版社:李進賢 西北工業(yè)大學出版社 (2012-08出版) 作者:李進賢 編 頁數:237
內容概要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航空航天航海系列:火箭發(fā)動機可靠性設計(第2版)》密切結合火箭發(fā)動機設計實踐,對火箭發(fā)動機系統(tǒng)與結構可靠性的理論及設計應用作了較全面的論述。全書共8章。內容包括: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和數學基礎,系統(tǒng)可靠性預估和分配,可靠性的蒙特卡洛仿真,失效分析,結構可靠性分析與概率設計,可靠性評定的經典方法與Bayes方法?!镀胀ǜ叩冉逃晃鍑壹壱?guī)劃教材:航空航天航海系列:火箭發(fā)動機可靠性設計(第2版)》可作為高等學校航天類專業(yè),特別是推進技術學科(專業(yè))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供從事火箭發(fā)動機設計和研制工作的科技人員閱讀。本次修訂由李進賢執(zhí)筆完成。密切結合火箭發(fā)動機設計實踐,對火箭發(fā)動機系統(tǒng)與結構可靠性的理論及設計應用作了較全面的論述。全書共8章。內容包括: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和數學基礎,系統(tǒng)可靠性預估和分配,可靠性的蒙特卡洛仿真,失效分析,結構可靠性分析與概率設計,可靠性評定的經典方法與Bayes方法。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航空航天航海系列:火箭發(fā)動機可靠性設計(第2版)》可作為高等學校航天類專業(yè),特別是推進技術學科(專業(yè))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供從事火箭發(fā)動機設計和研制工作的科技人員閱讀。本次修訂由李進賢執(zhí)筆完成。
書籍目錄
第1章緒論 1.1可靠性工作的任務、內容和重要性 1.2基本概念 1.3火箭發(fā)動機可靠性概述 1.4火箭發(fā)動機研制階段可靠性工作的主要內容 第2章可靠性數學基礎 2.1壽命的經驗分布 2.2常用的可靠性特征量 2.3常用的概率分布 2.4統(tǒng)計推斷 2.5隨機變量函數數字特征的近似計算 第3章火箭發(fā)動機系統(tǒng)可靠性的預估和分配 3.1系統(tǒng)結構可靠性模型 3.2系統(tǒng)結構可靠性預估 3.3系統(tǒng)結構可靠性分配 3.4發(fā)動機性能可靠性的預估和分配 3.5蒙特卡洛方法與發(fā)動機性能可靠性仿真 3.6貯存可靠性預估 第4章火箭發(fā)動機零部件可靠性分析 4.1應力—強度干涉理論 4.2應力和強度均為正態(tài)分布時的可靠度計算 4.3非正態(tài)應力—強度分布組合的可靠度計算 4.4計算可靠度的其他方法 4.5可靠性安全系數 第5章火箭發(fā)動機零部件的結構強度可靠性設計 5.1材料強度分布 5.2應力分布 5.3結構靜強度設計方法 5.4設計實例 5.5可靠性優(yōu)化設計 5.6隨機有限元在可靠性設計中的應用 第6章火箭發(fā)動機失效分析 6.1火箭發(fā)動機的FMECA 6.2火箭發(fā)動機失效樹分析 6.3火箭發(fā)動機失效物理分析 第7章火箭發(fā)動機可靠性評定 7.1成敗型產品可靠性評定 7.2壽命型產品可靠性評定 7.3應力—強度型產品可靠性評定 7.4系統(tǒng)結構可靠性綜合 7.5性能可靠性評定 第8章火箭發(fā)動機可靠性評定的Bayes方法 8.1Baycs方法 8.2成敗型串聯系統(tǒng)的Bayes置信下限 8.3成敗型串聯系統(tǒng)可靠性綜合的LosAlamos方法 附錄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在很多情況下,宏觀觀察和初步分析已可滿足要求,若仍不能作出確切診斷,則應根據初步分析來制定下一步進行微觀觀察和檢測試驗的方案。 3.檢測試驗、查清失效原因 這是失效分析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工作量和難度可能都比較大,應當周密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工作,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對殘骸應當先進行無損檢測,然后再作破壞性試驗,以免丟失有用的信息。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內容有: (1)利用無損檢測手段檢查失效零件表面和內部有無缺陷和損傷。 (2)材質檢驗。其包括復核材料品種、化學成分的定性或定量化驗等。 (3)微觀觀察分析。在宏觀觀察、檢測的基礎上,需要進行微觀觀察和分析,包括金相分析、微觀形貌分析、微觀成分分析、微觀結構分析、表面成分及結構分析等。這些分析通??梢詾槿藗兲峁└鼮楸举|、更為深入的有關失效過程和性質的信息,對人們判斷和認識失效機理和原因往往起關鍵的作用??梢哉f,微觀儀器的發(fā)展對失效物理分析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通常用來進行微觀觀察和分析的儀器主要有:金相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透射電子顯微鏡、X射線微區(qū)分析儀(又稱電子探針)、表面分析儀、X射線衍射儀等。 (4)材料性能測試。目的是確定材料性能是否有所變化,是否有誤用現象。具體的測試項目視失效件材料種類和失效類型而定,可能涉及力學性能、絕熱性能、燒蝕特性、燃燒特性、能量特性等多種檢測試驗。 (5)失效驗證試驗。通過上述一系列調查和分析,對失效的模式、機理和原因已可做出判斷和初步結論,但其正確性往往還需要經過失效的再現性試驗來驗證。設計再現性試驗時,試驗條件應與實際失效時的工況相符(并不是相同),與失效機理關系不密切的條件可以省略。 另一類驗證試驗是根據初步判斷,針對可能的失效原因有目的地改變試驗條件(模擬失效原因已經消除),通過觀察試驗結果來驗證判斷是否正確。 發(fā)動機性能失效或工作異常現象的分析和診斷常常需要用整機試驗進行驗證。這類試驗規(guī)模大、費用高,不宜輕易采用。為了節(jié)省資金和時問,應盡可能地以小規(guī)模的模擬試驗替代大型試驗,或者根據初步的分析、診斷建立相應的仿真模型,在計算機上進行失效過程的仿真試驗。 4.做出診斷結論、提出分析報告 通過以上分析和試驗,對失效機理和失效原因做出確切判斷,并制定改進措施之后,即可提出失效物理分析報告。報告應全面、客觀、明確地給出失效分析的結論和具體可行的對策建議,以及據以做出結論的各種“論據”,例如對失效實況的說明,各項檢測、試驗的結果和分析診斷的結論等。 6.3.3 失效物理分析舉例 1.固體火箭發(fā)動機內彈道曲線異常的鑒別診斷 參考文獻[65]針對固體火箭發(fā)動機內彈道曲線異?,F象總結出19種典型情況,并對工作性能失效進行了分析鑒別,其結果見表6—6。其中大部分經過試驗驗證,有的曾做過計筍機模擬分析。
編輯推薦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航空、航天、航海系列:火箭發(fā)動機可靠性設計(第2版)》可作為高等學校航天類專業(yè),特別是推進技術學科(專業(yè))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供從事火箭發(fā)動機設計和研制工作的科技人員閱讀。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