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11 出版社: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作者:楊中楷 頁數(shù):159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是基于知識計量的博士學位論文中精選出來,經過進一步補充加工而成的學術專著。從中可以看到作者在著作中通過一幅幅知識圖譜或表格的解讀,形象地展示出某一門學科的學術前沿、代表人物和演化圖景。本書具有學科前沿性,數(shù)據(jù)完整性,方法先進性,內容創(chuàng)新性的特點。本書適合學術界的廣大研究者和管理者,尤其是對知識計量和知識圖譜有興趣的讀者。
作者簡介
楊中楷,男,1977年4月生。2007年畢業(yè)于大連理工大學,獲管理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科技管理、專利計量學與科學知識圖譜理論及方法應用?,F(xiàn)任教于大連理工大學科技倫理與科技管理研究中心,網(wǎng)絡-信息-科學-經濟計量實驗室。
書籍目錄
第0章 巨人的肩膀:踩還是不踩 ? 0.1 我還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呢! ? 0.2 一場曠日持久的激光專利戰(zhàn) 0.2.1 湯斯和肖洛的研發(fā) 0.2.2 梅曼的激光器 0.2.3 戈登·古爾德的激光專利? 0.3 專利制度——“踩”規(guī)則 ? 0.4 結論 ?第1章 專利制度的現(xiàn)狀 ? 1.1 專利制度的理論爭鳴 ? 1.2 關于專利競爭優(yōu)勢 ? 1.3 專利信息與專利計量的應用 ? 1.4 國外研究成果帶來的啟示 ? 1.5 國內研究現(xiàn)狀 ?第2章 專利制度及其功能 ? 2.1 專利制度概述 ? 2.2 專利制度的功能 ? 2.3 專利制度功能的延伸 ?第2章 專利制度及其功能 2.1 專利制度概述 2.1.1 專利制度的由來 2.1.2 專利制度的基本構成 2.1.3 專利制度中的行為主體 2.1.4 專利(權) 2.1.5 專利文獻 2.2 專利制度的功能 2.2.1 權利保護 2.2.2 信息公開 2.3 專利制度功能的延伸 2.3.1 權利保護帶來創(chuàng)新激勵 2.3.2 “專利競賽”提升競爭力 2.3.3 信息公開促進知識的共享與擴散 2.3.4 專利文獻作為專利情報被應用第3章 專利計量 3.1 專利計量的基本理論與方法 3.1.1 專利引用及相關分析 3.1.2 專利引用分析的主要數(shù)據(jù)來源 3.1.3 exCITEr——專利引用分析的基本工具 3.2 專利制度功能分析的計量學需求 3.2.1 現(xiàn)實依據(jù) 3.2.2 文獻依據(jù) 3.3 基于專利計量的專利制度功能分析框架 3.3.1 專利制度功能與專利計量的契合關系 3.3.2 專利制度功能計量分析的內在邏輯第4章 專利產出分析 4.1 專利保護水平與專利產出的互動 4.1.1 專利申請決策模型 4.1.2 專利保護水平評價指標體系 4.1.3 我國專利產出與保護水平的互動關系 4.2 專利保護水平與有效專利數(shù)量 4.2.1 專利持有時間模型 4.2.2 世界范圍有效專利數(shù)量比較 4.3 提高我國專利產出水平的幾點建議 4.3.1 提高專利保護水平 4.3.2 加速專利審查過程 4.3.3完善專利轉化渠道第5章 知識共享與擴散 5.1 專利合作過程中的知識共享與擴散 5.1.1 專利合作研究的文獻基礎 5.1.2 納米專利發(fā)明合作研究的必要性 5.1.3 美國納米專利發(fā)明合作分析 5.1.4 德溫特數(shù)據(jù)庫納米專利發(fā)明合作分析 5.2 專利引用過程中的知識共享與擴散 5.2.1 一項專利的前向引用分析 5.2.2 基于專利引用指標的知識擴散測度 5.2.3 非專利文獻的引用第6章 競爭力評價與戰(zhàn)略決策 6.1 國際專利競爭形勢分析 6.1.1 我國近年來面臨的專利糾紛 6.1.2 國外來華專利申請影響因素分析 6.2 基于專利的企業(yè)競爭優(yōu)勢構建 6.2.1 專利質量與企業(yè)競爭優(yōu)勢 6.2.2 企業(yè)技術活動計量指標 6.2.3 基于專利計量的技術人力資源管理 6.2.4 專利計量輔助的企業(yè)研發(fā)投資決策 6.3 國家技術實力與競爭力評價 6.3.1 國家競爭力評價指標 6.3.2 多國技術實力和競爭力比較 6.3.3 加強自主創(chuàng)新,提升我國的國際競爭力 6.4 制定國家知識產權(專利)戰(zhàn)略,助推專利制度功能的全面實現(xiàn) 6.4.1 知識產權戰(zhàn)略制定的國際背景 6.4.2 我國知識產權戰(zhàn)略的主要內容和目標 6.4.3 實施知識產權戰(zhàn)略的組織和人才保障第7章 結語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第0章 巨人的肩膀:踩還是不踩0.2 一場曠日持久的激光專利戰(zhàn)激光如今已無處不在,從超市收款機、CD播放器到眼科診所,到處都可以發(fā)現(xiàn)它的身影。l954年和l955年出版的《物理評論》首次對激光進行了介紹。激光的最初中文名叫做“鐳射”、“萊塞”,是它的英文名稱LASER的音譯,是取自英文LightAmplificationbyStimulatedEmissionofRadiation的各單詞的頭一個字母組成的縮寫詞,意思是“受激輻射的光放大”。這是來自于愛因斯坦約40年前(1916年)極具先見的理論。早在1916年,愛因斯坦就從理論上預言了受激輻射的存在——即一定頻率的電磁波可以“刺激”受激原子或分子,使之躍遷到低能級并產生更強的電磁輻射。1947年,哥倫比亞大學的威利斯·蘭姆(WillisLamb)和羅伯特·盧瑟福(RobertRutherford)就利用受激輻射來放大氫分子產生的輻射,以更精確地測量特定分子躍遷的頻率。激光的英文全名已完全表達了制造激光的主要過程,1964年按照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建議將“光受激發(fā)射”改稱“激光”。激光是20世紀以來,繼原子能、計算機、半導體之后,人類的又一重大發(fā)明,被稱為“最快的刀”、“最準的尺”、“最亮的光”和“奇異的激光”。它的原理早在1916年已被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發(fā)現(xiàn),但直到1958年激光才被首次成功制造。激光'是在有理論準備和生產實踐迫切需要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它一問世,就獲得了異乎尋常的飛快發(fā)展,激光的發(fā)展不'僅使古老的光學科學和光學技術獲得了新生,而且導致整個一門新興產業(yè)的出現(xiàn)。激光可使人們有效地利用前所未有的先進方法和手段,去獲得空前的效益和成果,從而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
媒體關注與評論
我特別建議你親自動手,同你的朋友、同事一起來親手繪制一張你自己領域的科學知識圖譜。你或許會格外喜歡圖譜生成的過程,你也許對解讀生成的圖譜所含意蘊更充滿樂趣。你將高興地看到這些圖譜會如何改變你看世界的方式。 ——陳超美 當你掌握了專利計量的理論和方法之后,原本琢磨不透的專利制度將在視野中變得越越清晰,這個抽絲帛繭的過程中往往伴隨著庖丁解牛般的暢快。人們會逐漸意識到,專利制度將不單單是約束他人不敢越雷池半步的尚方寶劍,而是將會成為全人類謀求福的動力之源?! 髡咚]語
編輯推薦
《專利計量與專利制度》:知識計量與知識圖譜叢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