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普通高等教育)演講與訓練

出版時間:2008-8  出版社: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作者:韓廣信 編  頁數:193  

內容概要

演講既是一門古老的學問,又是后現代社會中的一門表演藝術。中國在戰(zhàn)國時期就出現了一大批演說家,他們通過高妙的演講,表現自己的政治、軍事、文化等理念,在當時乃至現在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這些演講被編輯成書,就是大家熟知的《 戰(zhàn)國策》 。西方在古羅馬時期也出現了西塞羅等著名演說家。他們的演講至今仍被視為經典。    當下,演講更成為一種時尚的行為。眾所周知,國家、政黨首腦在國事外交活動中,都不忘到著名高等學府進行演講,這幾乎已成慣例。公眾人物借助媒體,從不浪費每一秒的演講機會。商務宣傳、影視推介等都離不開演講。大學生更是把演講視為表現、展示自己個性與才華的方式,有的大學生還把演講看做是今后就業(yè)、生存、發(fā)展不可或缺的技能手段。由此可見,演講已經和政治、經濟、文化生活密不可分。    基于此,我們編寫了《 演講與訓練》 這本教材,旨在幫助同學們掌握并靈活運用演講的方法和技能。    本教材是2006 年內蒙古自治區(qū)教學科研項目,既執(zhí)行了教育部演講課程標準,又借鑒了國內同類教材的長處,凝聚著編者們的心血,是編者們經驗與智慧的結晶。其突出特.點是:    一、角度獨特、講究實效    本教材選擇了一種精講理論知識、注重技能訓練的結構體系,是教師進行課堂訓練的工具、學生進行課內外練習的好教材。    編者們十幾年來一直講授演講與訓練這門課,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與演講訓練素材。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除了講授必要的理論知識外,實踐訓練更為重要。因而,編寫一本強化演講訓練以提高學生演講能力的教材成為我們的共識,即強化訓練,是我們編寫本教材的初衷。    二、針對性強、方法實用    演講是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集中體現。為使大學生的素質得到充分整合與全面提升,同時也充分考慮到大學生求職就業(yè)等社會角色與個體發(fā)展要求,本教材采取的是以思維模式優(yōu)化為核心,以心理素質優(yōu)化為基礎,凸顯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體系,這是提高大學生演講能力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三、自成體系、不落窠臼    本教材在內容與形式上力求獨辟蹊徑、自成體系,在每一章里盡量突出“訓練”內容,如“語言修飾技巧”、“心理素質訓練”、“態(tài)勢語言訓練”等,尤其是增加了“演講舉要”一章,使本教材更加具有實用性;同時本教材吸收了演講學最新的理論研究成果,選取了最具代表性的演講訓練案例。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演講概述  第一節(jié) 演講的含義和特點  第二節(jié) 演講的類型和作用第二章 演講心理素質的訓練  第一節(jié) 演講者的心理素質  第二節(jié) 聽眾的心理素質  第三節(jié) 演講心理素質訓練第三章 演講的表達  第一節(jié) 有聲語言的發(fā)音技巧  第二節(jié) 有聲語言的節(jié)奏與變音技巧  第三節(jié) 有聲語言的語言修飾技巧第四章 演講態(tài)勢語言的訓練  第一節(jié) 演講態(tài)勢語言的含義及功能  第二節(jié) 演講態(tài)勢語言的類型  第三節(jié) 演講態(tài)勢語言的訓練第五章 演講稿的寫作  第一節(jié) 演講稿的含義、種類及寫作要求  第二節(jié) 演講稿的寫作格式及技巧  第三節(jié) 演講稿寫作的現場感  第四節(jié) 競聘演講的寫作第六章 演講舉要  第一節(jié) 禮儀演講  第二節(jié) 工作演講  第三節(jié) 校園演講

章節(jié)摘錄

  (三)演講者和聽眾的關系  前面我們分別討論了演講者和聽眾的意義、作用和要求等問題,其中幾乎處處觸及演講主客體之間的必然聯系。但是,在演講的本質、原則和社會意義上,還未能把他們不可分離的有機關系上升到應有的、實質性的高度。下面,我們就對這個問題進行比較深入的探討?! ?.演講者是為廣大聽眾服務的  在我們的社會主義國家里,一切都是為人民服務。演講作為一種群眾性的社會活動,歸根結底是一種宣傳教育活動,其目的主要是為了影響聽眾,教育聽眾,服務聽眾,發(fā)揮演講在思想教育戰(zhàn)線上的作用?! 。?)擺正演講主客體的社會關系  演講者和聽眾是服務與被服務關系,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彼此在社會地位和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二者之間的差別只是社會義務、職責的分工不同而已。更何況他們還可以顛倒位置呢,今天的聽眾明天可以去作演講;明天的演講也可以有今天的演講者去做聽眾?! ⊙葜v者雖然處在教育者的地位上,但絕不可自以為尊、高高在上、教訓聽眾,而應把自己的演講看做是同志、朋友之間的交談。有了這種平等待人的態(tài)度,演講者的語氣才能親切自然,循循善誘。那種以長者自居,以領導者自居,以權威自居的態(tài)度都是不足取的。我們應該學習革命導師列寧對待群眾的態(tài)度。克魯普斯卡婭回憶列寧時說:“他對待工人,對待農民——貧農和中農,對待紅軍戰(zhàn)士,不是采取高高在上的態(tài)度,而是采取平等的對待同志的態(tài)度。在他看來,他們并不是‘宣傳的對象’,而是經歷過許多事情,考慮過許多問題,要求對自己的需求加以注意的活著的人?!睂Υ牨姷牟煌瑧B(tài)度,必然造成截然不同的結果。演講者只有平等地對待聽眾,熱愛聽眾,關心聽眾,引導聽眾,才能得到聽眾的信任和愛戴?! 。?)演講者是演講矛盾的主導方面  演講者通過演講對廣大聽眾進行宣傳教育,但是聽眾能在多大程度上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絕不僅僅是對待演講的一般態(tài)度問題。它既取決于演講者對聽眾的適應程度,又受聽眾對演講接受能力的制約。一場演講要讓所有的聽眾都滿意,而且得到同等的審美評價,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還是演講主體。那些高水平的演講者知道怎樣使聽眾能夠接受、樂于接受,甚至是創(chuàng)造性地接受他的演講。解決問題的關鍵,就在于認清并切實處理好演講者與聽眾兩者之間的關系:既是矛盾的,又是統(tǒng)一的;既是主從的,又是互補的;既是分野的,又是共創(chuàng)的。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新世紀普通高等教育)演講與訓練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內容比較實用 稍微有點幫助對于演講
  •   這本書的理論還過得去,純粹做個參考,
    看后還是有點收獲,就是需要行動,去實踐。
  •   比較基礎很實用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