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科學家也這樣?

出版時間:2012-3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作者:楊建鄴 等編著  

前言

在和我大哥楊建軍合寫的《成為諾貝爾天使的10位和平女性》一書后記中,我寫道:    “1948年,我還是初中三年級的學生時,就與大哥相隔天涯,各在一方。他從臺灣大學英語系畢業(yè)后到美國留學,在加州大學學習物理學,取得碩士學位后,又改行做計算機的研制工作,并在IBM公司工作到退休。我在中國內(nèi)地先是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在信陽航校(現(xiàn)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一航空學院)當了4年文化教員,后來又復員上了大學,而且也是讀的物理系!真是巧合!”    1978年11月,大哥從美國回到中國尋找我們兄弟姐妹,那時我在老家紅安縣八里中學教高中物理。離別30年的兄弟才算再次見面。從那以后,我的命運因為大哥有了改變。1978年11月前后,他在當時的華中工學院(現(xiàn)在的華中科技大學)講過兩次學。正是因為他的這兩次講學,我才有幸認識了當時的院長朱九思,也才有機會在1981年從八里中學調(diào)到華中工學院物理系任教,直到1995年退休。    從1978年開始,大哥不斷地寄外語書給我,這在當時是非常難得的寶貴資料!正因為如此,我有機會迅速恢復我的英語水平。我記憶最深的是,1979年8月30日,我在八里中學收到他從紐約寄來的一大包英語書,其中有一本梁實秋先生編寫的《最新實用英漢辭典》,這本詞典至今還擺在我的書桌上,任勞任怨地為我的閱讀和翻譯服務。每當我使用這本詞典的時候,就想起大哥對我的幫助。    大哥的幫助不僅僅是送了很多外語書給我(估計30本以上,僅《愛因斯坦傳》就有5本之多),使我能夠迅速了解到美國最新的出版信息;我之所以有勇氣翻譯十幾本書——如蓋爾曼的《夸克與美洲豹》、塞格雷的《原子舞者:費米傳》、居里夫人的《居里夫人自傳》、派斯的《基本粒子物理學史》,以及布萊恩的《愛因斯坦全傳》等,都是因為我有大哥這樣一個強有力的后盾。只要我有看不懂的地方,總是向他請教,而他也會立即答復我。在有了電腦后,這種問答幾乎天天進行。如果不是有大哥,我真的沒有膽量接受這些翻譯的任務。    我想,楊東紅也許更有理由感謝大哥,因為正是在大哥的資助下,他才有機會受到師范教育,才會成為一位中學教師。大哥在20年的時間里,資助了我們老家30多位學子,使他們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或中等教育。    所以,我和楊東紅把這本書獻給楊建軍先生,感謝他對我們大家的幫助。    楊建鄴    2010年5月18日

內(nèi)容概要

  科學家是人還是神?科學發(fā)展是波瀾不驚還是跌宕起伏?“科學文化叢書”向您打開了了解科學家和科學發(fā)展的另一扇窗戶,描述了科學發(fā)展背后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離散地還原了科學家的生動形象。本書可以供中學生、大學生、科學史研究者和愛好者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楊建鄴,生于1935年,湖北紅安人,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教授。著有《杰出物理學家的失誤》、《玻爾傳》、《愛因斯坦傳》、《窺探上帝的秘密——量子史話》和《楊振寧傳》等;譯著有《愛因斯坦傳》、《原子舞者——米傳》、《夸克與美洲豹》和《基本粒子物理學史》等;主編有《20世紀諾貝爾獎獲得者辭典》和《諾貝爾獎史話》等。其科普作品曾獲全國優(yōu)秀暢銷書獎、湖北省優(yōu)秀科普作品獎一等獎等多項榮譽。
  楊東紅,生于1976年,湖北紅安人,本科學歷,湖北紅安縣思源實驗學校中學物理教師。

書籍目錄

1 幽默風趣的玻爾茲曼和他的自殺
2 邁克爾遜的遺憾
3 靦腆文靜和堅強的普朗克
4 盧瑟福:“前進,基督的信徒們!”
5 邁特納一一嫁給科學的女人
6 愛因斯坦:我是一個著名的提琴演奏家
7 剛正不阿的勞厄
8 馮·卡門:“耳聾是一件幸事?!?br />9 著了魔的愛丁頓
10 弗蘭克真是“不識好歹”!
11 最謙恭的學者玻恩
12 玻爾:“我只要跑過你不就行了嗎?”
13 薛定諤的光榮與丑聞
14 查德威克沒有背離他的原則
15 卡皮查的秘密
16 可愛又可恨的泡利
17 烏倫貝克沒有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8 費米厭惡“閣下”的頭銜
19 勞倫斯的得和失
20 輪椅上的霍金幽默不減
21 “沉默是金”的狄拉克
22 謙謙君子維格納
23 豪特曼斯:我們是火星來的客人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奧地利物理學家玻爾茲曼是一位貨真價實的美冉公。如果看他的照片,人們也許會認為玻爾茲曼是一位非常嚴肅、刻板,缺乏生活情趣的人。其實完全不是!下面我從玻爾茲曼本人在自殺前不久寫的一篇游記——《我的美國加州之行》①中,選取幾節(jié)供讀者閱讀。每一位讀完這幾節(jié)的人恐怕都會感到,玻爾茲曼是個多么幽默、多么風趣、多么熱愛生活的人啊!哪有一點金剛怒目的斗士架勢?哪有一點悲凄絕人、看破紅塵的樣子?更看不出一絲憂郁癥的征兆!可是寫完這篇游記后不久,這樣一位熱愛大自然的偉大物理學家竟然自殺了!誰能想到這一點?    橫渡大洋    我從萊比錫到不來梅,然后和霍亨索倫王子(Hohenzollern Prince)一起到了紐約。并非我能榮幸地陪伴這位顯貴橫渡大西洋,而是他強迫把我背上了船。我們乘坐“柯諾普茲·威廉號”輪船到了美國,后來乘“威廉大帝Ⅱ號”回國。    親愛的讀者,上面關于王子的話也許說過了頭,但我?guī)缀跽娴牟荒茏杂芍渥约旱臅r間,王子總是要我陪伴他。從不來梅到紐約的遠洋航行中,這種遠洋汽輪真可謂人類的杰作之一,每次乘坐這樣的輪船遠航都會比前一次感受更佳。澎湃的大海每天都能變幻出一幅令人嘆為觀止的新模樣???,它劇烈地奔騰,泛起白色的浪花;看,那一條條的船,忽而被浪花吞沒,忽兒從浪花中露了出來。    在某些特殊的日子里,大海會披上盛裝,它那衣裝的藍色是如此之深沉,又如此之亮麗,還用奶白色的浪花鑲著邊。我曾嘲笑過那些畫家居然會花費幾天幾夜的時間去重現(xiàn)某種神奇的色彩,現(xiàn)在我明白了,那藍藍的大海的確能令人激動得熱淚盈眶。僅僅一種色彩就能令人大聲喊叫以宣泄激情,這是何等神秘?。?   如果說還有什么比大自然的美麗更令我欣喜,那就是人類的智慧。在腓尼基人②以前,人類就征服了茫茫無際的大海……誠然,自然界最奇異的東西莫過于人類豐富的思想。    假如我像梭倫(Solon)一樣被問及誰是最幸運的人,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是哥倫布。這并不是說沒有一個人的發(fā)現(xiàn)比得過他,而是親身感受到大海的沖擊可以引起幸福感。對哥倫布來說,這種幸福的感覺一定特別強烈。我不由自主地嫉妒哥倫布踏上美洲大地時的美妙感受;或者說得更恰當一些,我只是感受到了他當時歡樂的一小部分。    輪船駛?cè)爰~約港,真是令人心曠神怡。這兒有林立的高樓,以及最令人激動的手執(zhí)火炬的自由女神,摻合著來往船只不和諧的笛聲、歌聲。這邊的船發(fā)出刺耳的笛聲,那邊的船立即回報以奇特的“尖叫聲”,此起彼伏,連綿不斷。這真是一種難以模仿的海妖茜林絲的歌聲。如果我是一位音樂家,一定會寫出一首交響曲——紐約之港。    穿越大陸    我從紐約到舊金山用了4天4夜的時間,一路上簡直像被彈弓彈射一樣。無論是到餐車,還是到尾部的嘹望車,車上的顛簸都會使你很不愉快。嘹望車后面完全敞開著,你可以坐在后面的門旁或者靠著它,但千萬小心,否則一次猛烈的顛簸會把你拋出去。    路上的風景十分單調(diào),但火車行進的過程特別有趣。你朝后看時,鐵軌像一根無盡頭的帶子被火車以神奇的速度抽了出來。同樣有趣的是穿越大鹽湖(Great Salt Lake)那段木制支架路,整個鹽地看起來就像一片茫茫雪地。旅程末段是穿越內(nèi)華達山脈,這里有出奇的美,使我想起維也納南邊的賽默瑞英。這兒并非風景如畫,但整個山脈向遠處延伸得更遠,山峰也顯得更高。    由于在紐約的耽誤,我沒能及時趕到伯克利。6月26日晚上我才趕到那兒,那天正值夏季學期開學。因為是第一天,要干的無非是注冊、介紹、談話之類的事,只要我第二天上午9點開始工作,我就不會漏掉我的任何一次演講。但我聲稱身體狀況欠佳,需要休息。4天的旅途勞累已使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我簡直不能在平地上邁出穩(wěn)健的一步。這天夜里整夜輾轉(zhuǎn)難眠,脫離開那種火車嘎嘎之聲還真有點不適應。……    現(xiàn)在我得承認,在第一次演講前我有點怯場——這里坐了那么多人,卻要我用英語演講。旅途中很少有機會講英語,這有點出乎意料。通常懂英語的德國人在講了幾句純正的英語之后,馬上又會回到其母語上;而真正說英語的人又根本不開口說話。    我得感謝我的維也納英語教師梅·奧卡拉罕小姐,是她不厭其煩地為我糾正英語發(fā)音,才使我那天的演講獲得成功。當時我可以無慮地用英語提我的要求,像“黑板”、“粉筆”之類的詞。那時我是多么驕傲!我對“代數(shù)學”、“微積分”、“化學”和“自然哲學”這類詞的發(fā)音是多么準確!我還得感謝我的語言天賦,記得菜譜上有道菜叫“龍蝦沙拉”(lobster salad),在德語中“l(fā)obster”是幽默的意思,這實在難以同那種討人喜歡的甲殼動物相聯(lián)系,但我卻想起了有這個詞的英語課文,所以我立即叫出了“龍蝦”這個名字。真是妙不可言!P2-4

后記

科學家也是人,人所具有的七情六欲科學家都有,因此科學家除了他們的積極正面形象以外,在生活情感、科學研究上,都和普通人一樣。他們中間有一些人十分豁達、幽默、可親,他們的幽默常常使我感覺那是最高級的一種幽默,不僅僅會使人開心地大笑,還會由此得到人生的一些哲理。    但是也有一些科學家不善言笑、性格內(nèi)向,一時想不通還會想到尋短見;有一些科學家還會有憂郁癥,常常會懷疑乃至埋怨別人剽竊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恨不得把所有偉大的發(fā)現(xiàn)都拉到自己的名下……    總之,科學家不是超人、圣人和不食人間煙火的人。他們有歡樂,有成功,但也有憂愁、痛苦和失?。挥羞^五關斬六將的勝利歡悅,也有敗走麥城的噬心苦痛。有許多科學家有很高貴的品格,唯科學研究和人類利益為重,不計較個人得失。但是也有一些科學家由于種種因素的影響,在一定的場合中表現(xiàn)出非常令人意外的惡劣的一面,例如病態(tài)的嫉妒、弄虛作假、玩弄權(quán)術(shù)、打壓新生力量、唯我為上……一般人有的缺陷惡疾,在他們身上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時常讓人覺得匪夷所思、不可理喻。    我們多年前就想寫本書,把這些科學家多面的特色寫下來。但是一直沒有這樣好的機會。    沒有想到在2010年我們的這一想法得到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總編姜新祺先生和策劃周迎女士的認同。他們積極支持我們盡快寫出來。    這套“科學文化叢書”能夠與讀者見面,我們十分欣慰。趁出版之際,我們謹向姜新祺先生、周迎女士和姚幸先生的幫助及辛勤工作表示誠摯的感謝!    由于收集的資料有限,不足和錯誤之處在所難免,務請讀者不吝指正,我們將感激不盡!    楊建鄴    于華中科技大學寧泊書齋    2011年11月10日

媒體關注與評論

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當看他獲得什么。    ——愛因斯坦    我覺得自己像在海灘玩耍的孩子偶爾撿到一顆較光滑的貝殼,我未知的真理仍如那浩瀚的大海……    ——牛頓

編輯推薦

科學家也是人,人所具有的七情六欲科學家都有,因此科學家除了他們的積極正面形象以外,在生活情感、科學研究上,都和普通人一樣。他們中間有一些人十分豁達、幽默、可親,他們的幽默常常使我感覺那是最高級的一種幽默,不僅僅會使人開心地大笑,還會由此得到人生的一些哲理。    楊建鄴等編著的《啊科學家也這樣——物理巨擘的故事》講述了一些著名的物理學家在科學發(fā)現(xiàn)和生活中的一些故事,內(nèi)容包括幽默風趣的玻爾茲曼和他的自殺、邁克爾遜的遺憾、靦腆文靜和堅強的普朗克、剛正不阿的勞厄等。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啊,科學家也這樣?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書寫的不錯的,打算把這一系列的書都買了
  •   適合十歲以下兒童看,他們比較容易被忽悠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