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1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作者:蘭曉麗 著 頁數(shù):310
Tag標簽:無
前言
黎元洪,清末湖北新軍協(xié)統(tǒng),武昌首義都督,南京臨時政府首任大元帥,隨后兩任大總統(tǒng)、三任副總統(tǒng),是民國初年政壇叱咤風云的顯赫人物,一生都充滿了傳奇色彩。 出身貧寒之家的黎元洪,挨過餓、討過飯,當過放牛娃,還險些在一場大病中喪命;關(guān)鍵時刻,順應形勢發(fā)展,放棄傳統(tǒng)科考之路,進入水師學堂;甲午海戰(zhàn),不會游水的他競在跳海逃生后大難不死,隨即投入張之洞麾下;原是備受朝廷賞識的新軍協(xié)統(tǒng),卻在武昌起義中被推到風口浪尖,做了湖北軍政府的大都督,總攬湖北軍政大權(quán)兩年之多i南北議和中“擁袁抗孫”,卻在袁世凱就任大總統(tǒng)后,被“請”到北京,做了瀛臺之囚;而在袁世凱私藏在“金匱石室”中的總統(tǒng)繼任名單中,黎元洪又被定為第一候選人,轉(zhuǎn)眼便成為民國大總統(tǒng);府院之爭,他請張勛入京調(diào)解,卻釀成了辮子軍的復辟鬧??;蟄居天津五年,曹錕命王承斌等人到津跪求黎元洪復位,一年之后,還是王承斌將他扣押在天津火車站,逼他交出總統(tǒng)印章;應上海實力派人物之邀前往重組政府,見面之后又遭冷遇,從此心灰意冷,遠離政界。 在這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中,黎元洪曾經(jīng)成為革命發(fā)展的絆腳石,如袁世凱在北京就任大總統(tǒng)、張振武被殺、改進團之變、孫中山“二次革命”被鎮(zhèn)壓,其中都有他該負的責任;但面對動亂紛爭的政局,黎元洪也表現(xiàn)出英勇不屈的高貴氣節(jié):袁世凱復辟帝制,他堅決不受“武義親王”的封號,寧死不屈;在軍閥當權(quán)的時代,他敢于提倡“廢督裁兵”,反對軍人專權(quán),為捍衛(wèi)共和成果挺身而出。 黎元洪身上的這種突出的兩面性,不僅表現(xiàn)在他的為政方面,也反映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他穿西服、吃西餐、愛看賽馬、好辦舞會,也修佛法、聽京戲、學古文、練書法,既熱衷于西方新事物,又繼承了傳統(tǒng)精華,講求中西合璧、古今兼容。 政壇上屢屢失意的黎元洪,在生意場上卻是如魚得水。他投資房產(chǎn)、金融、礦產(chǎn)、證券、森林、造紙、食品、航運等各個方面,他的企業(yè)遍布大江南北,不僅在北京、天津、上海,而且在黑龍江、香港等多省市內(nèi)均有他投資的項目,稱得上是一位杰出的實業(yè)家,并且是一位極有社會責任感的實業(yè)家。 黎元洪的投資收入,不僅用于個人消費,還有很大一部分用來資助中國近代教育和科技發(fā)展。南開大學、武漢大學、天津北塘小學、中國地質(zhì)陳列館都曾得到過他的資助。早年在軍界就以為人謹厚、善與人交往而被人贊譽的黎元洪,在社會進步的各個方面也十分開明。他倡導婦女解放、提倡男女平等,還曾興辦女校。 長期以來,黎元洪的很多方面都沒有得到客觀、公正的評價,他的形象也一再被扭曲,“床下都督”、“黎屠夫”這樣的稱號更成了難以摘掉的帽子。嚴復曾經(jīng)評價他說“德有余而才不足”,其實世上沒有完美之人,其人到底如何,還要由讀者自己去評斷。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描寫了首義都督黎元洪跌宕起伏的傳奇一生。在這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中,黎元洪曾經(jīng)成為革命發(fā)展的絆腳石,如袁世凱在北京就任大總統(tǒng)、孫中山“二次革命”被鎮(zhèn)壓,其中都有他該負的責任;但面對動亂紛爭的民國政壇,黎元洪也表現(xiàn)出了英勇不屈的高貴氣節(jié):袁世凱復辟帝制,他堅決不受“武義親王”的封號,寧死不屈;軍閥當權(quán)的時代,他卻敢于提倡“廢督裁兵”、反對軍人專權(quán),為捍衛(wèi)共和成果挺身而出。政壇上屢屢失意的黎元洪,在生意場上卻是如魚得水。他投資房產(chǎn)、金融、礦產(chǎn)、證券、森林、造紙、食品、航運等各個方面,企業(yè)遍布大江南北,可以稱得上是一位杰出的、極有社會責任感的實業(yè)家。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生于時代巨變的前夜
人的命運是時代決定的——黎元洪出生的19世紀60年代,對于清朝來說一個噩夢的年代。在清朝的腹地堅持14年之久的太平天國終于被曾國藩等人鎮(zhèn)壓下去,但清朝并沒有停下衰落的腳步,而北洋軍閥的軍事政治基調(diào),就是在此時被奠定下來——這可以說是北洋重頭人物黎元洪等人命運的開始和結(jié)束。
一、太平天國結(jié)束后的中國
二、國難當頭時的黎家
三、當過乞丐的大總統(tǒng)
第二章 洋務運動的直接受益者
影響黎元洪命運的大事件,除了太平天國之外,第二件就是洋務運動了。作為和洋務運動一起成長起來的一代,黎元洪在父親的支持下放棄了傳統(tǒng)的讀書科舉之路,開始接受洋務學堂的教育,并在編練新軍的過程中,一步一步開始走向政治舞臺。
一、放棄科舉,選擇水師學堂
二、一直都是優(yōu)等生
三、甲午戰(zhàn)爭中也當了一回逃兵
四、成為張之洞的助手
五、順應潮流,出訪日本
第三章 變革前夜的軍人
受到張之洞賞識的黎元洪,在湖北軍界嶄露頭角,仕途一帆風順。開明謹厚使他聲名鵲起,為日后的發(fā)跡埋下了伏筆。
一、操練新軍的重要人物
二、朝廷喜歡這樣的軍隊
三、一個開明謹厚的新軍協(xié)統(tǒng)
四、革命黨人也喜歡新軍
第四章 風雨中飄搖的“床下都督”
1911年10月10日,一個恐怖彌漫的夜晚,湖北武漢新軍工程營內(nèi)的一聲槍響,宣告了清朝兩百多年統(tǒng)治的終結(jié)和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帝制的即將結(jié)束。這是辛亥革命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然而,如此巨大的變化為何偏偏發(fā)生在武漢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應該先來看一下辛亥革命前,當時整個湖北乃至全國的革命形勢。
一、為什么革命要在“腹地”武漢
二、要搜捕革命黨人
三、一個混亂的夜晚:1911年10月10日
四、為什么要將黎元洪推向歷史洪流
五、半推半就的都督
六、那就只好選革命黨吧
七、祭天大典:原來權(quán)力是如此的輝煌
第五章 從善如流,保衛(wèi)武漢
黎元洪稱不上一個很有志氣的人,也算不上一個有魄力的人。他身在高位,憑著做人的基本原則對待別人、對待自己的事業(yè),不刻意去追求成敗,更沒有所謂的“愚忠”。當辛亥革命大勢已定的時候,黎元洪從最初的驚慌中走出來,用他那一貫扎實的風格投入
到了新的工作當中。
一、改組湖北軍政府
二、最初的戰(zhàn)斗
三、黃興來了,能松口氣了嗎
四、如狼似虎的北洋軍,漢陽失守
五、還好有一個想撿便宜的袁世凱
第六章 副總統(tǒng)的日子
從南北議和開始,革命黨人同袁世凱之間展開了一輪新的斗爭,然而“強手過招,高下立現(xiàn)”,以孫中山為首的南方革命黨無論是在政治權(quán)術(shù)還是斗爭經(jīng)驗上,都遠不是袁世凱的對手,袁世凱逐漸竊取了革命的勝利果實。在這場不平常的較量中,黎元洪漸漸上了袁世凱的這條賊船。
一、拋出南北議和的橄欖枝
二、爭權(quán)還是鬧革命:黎元洪當上大元帥
三、夾縫中的副總統(tǒng)
四、“二次革命”幫了袁世凱
五、與孫中山的友誼
六、定都之爭:鞏固勢力
七、危機:改進團之變
第七章 洪憲鬧劇,立場堅定
黎元洪好歹也是革命元勛,怎么會為虎作倀、助紂為虐,跟著袁世凱呢?這其實是黎元洪在打自己的小算盤。
一、在專制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的袁世凱
二、北上的黎元洪成了甕中之鱉
三、無奈的選擇:黎袁聯(lián)姻
四、武義親王這名號不稀罕
五、總統(tǒng)應該是黎宋卿的
第八章 軍閥時代的總統(tǒng)不易當
袁世凱稱帝敗亡后,出任國務總理的段祺瑞與繼任大總統(tǒng)黎元洪在許多問題上發(fā)生激烈的矛盾沖突。黎、段二人組合就像一對貌合神離的夫妻,婚姻的形式非但沒有感情基礎,而且彼此間早就心存嫌隙,最終形成了以總統(tǒng)府和國務院互為對立面的“府院之爭”。
一、段祺瑞是個不好處的國務總理
二、參加一戰(zhàn),斗爭白熱化
三、憤怒而沖動的辮子軍首領(lǐng)張勛
四、選擇退出,黎元洪退守天津
第九章 最后一次政治風波
從1917年8月黎元洪離京赴津已達五年之久,在這期間,中國政壇紛爭不斷,社會動蕩不止,北京政府也走馬燈般地轉(zhuǎn)了幾個回合。黎元洪沒有想到被北洋軍閥打入冷宮的自己驟然間又身價百倍,成了國家安危所系的人望了。
一、法統(tǒng)重光
二、直系軍閥需要的僅僅是個傀儡
三、逼宮奪印,差點自殺
四、豬仔總統(tǒng)曹錕
五、政治生涯的最后一幕
六、總統(tǒng)之死
第十章 商界奇才:經(jīng)商也風流
黎元洪不僅是民國初年中國政壇上一位叱咤風云的英雄人物,還是商界的一位奇才,更是一位極有社會責任感的實業(yè)家。他投資的行業(yè)涵蓋了房產(chǎn)、金融、礦產(chǎn)、證券、森林、造紙、食品、面粉、貿(mào)易、保險、水電、航運等各個行業(yè)。難能可貴的是,他的投資收入不僅用于個人消費,還大力資助中國的社會教育和科技發(fā)展,并為之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一、京津二地的房地產(chǎn)投資者
二、引進外資辦公司
三、瞠目結(jié)舌:黎元洪都投資了什么
四、一個政治家的關(guān)懷:傾心教育
第十一章 總統(tǒng)的家事
黎元洪被孫中山先生稱為“民國第一偉人”,然而在這位大人物身邊圍繞的不僅僅是那些軍閥政客和社會名流,還有與他血脈相連、朝夕相處的家人。英年早逝的幼弟、端莊賢淑的原配夫人、頗具膽識的小妾、令他驕傲的四個兒女……總統(tǒng)的家事也是說不完、道不盡的。
一、早去的幼弟黎元澤
二、總統(tǒng)的養(yǎng)生之道
三、總統(tǒng)家出色的女人們
四、黎家的后代都在做什么
黎元洪大事年表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袁世凱做了民國大總統(tǒng)后,還想黃袍加身更上一層樓。袁曾就此事試探過黎元洪的態(tài)度:“近來許多人要我做皇帝,親家,你看怎么樣?”黎元洪回答說:“革命的目的是推翻專制,建立共和。親家,如果你做了皇帝,怎能對得起武昌死難烈士?”袁世凱聽后,明白了黎元洪的意思,便不再多說。在袁世凱迫不及待黃袍加身,授意楊度成立籌安會為其稱帝做準備時,趨炎附勢者立刻行動起來,偽造民意,以迎合圖榮。一些官僚政客和無恥文人還組成“公民團”向參政院遞交更改國體的請愿書。袁世凱深知實行帝制非利用黎元洪才有足夠號召力,遂屢次派人示意黎元洪玉成其事。當時,黎元洪正以副總統(tǒng)的身份兼任參政院院長。他不贊成帝制,卻又不敢與袁世凱公開作對,只好以辭職的方式消極抵制。從1915年8月6日以后,黎元洪開始不出席參政院會議,并且一再請辭副總統(tǒng)、參政院長等職,愿意回到原籍黃陂休養(yǎng)。但都沒有得到袁世凱的允許。黎元洪知道,離開北京恐怕是不可能了,遂借口夫人有病,居住的瀛臺過于寒冷,設法離北京遠一些。最后,袁世凱以十萬元高價購得東廠胡同原直隸總督榮祿的一所舊宅相贈。黎元洪遂于9月下旬遷入。從11月起,黎元洪拒絕領(lǐng)受副總統(tǒng)的薪金和公費,請袁世凱裁撤副總統(tǒng)辦公處,并向參議員請辭副總統(tǒng)職務。在此期間,黎元洪閉門謝客,對任何人都很少開口說話。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黎公道德,天下所信。然救國圖存,斷非如此道德所能有效。何則?以柔暗故!遍讀中西歷史,以為天下最危險者,無過良善暗懦人。下為一家之長,將不足以庇其家;出為一國之長,必不足以保其國。 ——嚴復長期以來,黎元洪就沒有享受過歷史的公正?! 麻_沅黎元洪將軍具有中國人特有的儒雅,用英語跟我談話?!柙閷④娤褚粋€偉大的國家木匠,正根據(jù)目的和用途打造粗糙的木料。這是我對他的第一印象。 ——埃德溫·丁格爾
編輯推薦
《黎元洪大傳:從貧寒書生到首義都督》:黎元洪,清末湖北新軍協(xié)統(tǒng),武昌首義都督,南京臨時政府首,任大元帥,隨后兩任大總統(tǒng)、三任副總統(tǒng),民國初年政壇上叱咤風云的顯赫人物,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