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出版時間:2003-8  出版社:第1版 (2003年8月1日)  作者:夏安凌、蔡放波  頁數:284  

內容概要

  作為一門政治理論課,《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具有以下突出特點:  其一,理論觀點鮮明。本書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觀點,如時代理論、國家理論、民族理論、戰(zhàn)爭與和平理論、經濟與政治的相互關系理論、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以及歷史發(fā)展的“合力論”等,揭示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及國際關系的基本狀況及發(fā)展變化的一般規(guī)律,具體分析當代世界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同時,著力闡明毛澤東鄧小平國際戰(zhàn)略、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關于國際問題的重要論述,以及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 ∑涠?,內容豐富。本書詳細分析當代國際社會的經濟、政治、軍事、科技等各個領域的基本情況,多維度、立體地展現國際社會波瀾壯闊的畫面,力圖從多個學科領域探討國際社會錯綜復雜的矛盾和相互關系走勢,不僅涉及到政治學、科學社會主義、國際法、國際貿易、國際金融等政治經濟學科,還涉及到當代世界史、外交史、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等歷史學科,囊括了世界經濟、政治、軍事、外交、科技、文化思想等多方面的有關知識,內容豐富,信息量大?! ∑淙?,緊貼現實。本書不僅全面介紹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來半個多世紀世界經濟與政治發(fā)展演變的脈絡,從歷史的角度闡明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發(fā)展變化的基本規(guī)律,具有深厚的歷史感,而且特別注意緊貼現實,對國際社會的熱點問題,關乎人類命運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力圖作出客觀的分析和判斷,具有強烈的現實感。

書籍目錄

緒論一、《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的主要內容及特點二、學習《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的意義三、學習《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的主要方法第一章 變動中的世界經濟與政治第一節(jié) 世界經濟的發(fā)展及特點一、戰(zhàn)后世界經濟的發(fā)展二、當今世界經濟的特點三、當前世界經濟面臨的突出問題第二節(jié) 世界政治的演變及趨勢一、世界政治兩極格局的解體二、世界政治多極化的發(fā)展三、冷戰(zhàn)后世界政治的深刻變化第三節(jié) 經濟政治化與政治經濟化一、經濟與政治的統(tǒng)一性二、經濟安全地位日益凸顯三、政治因素對經濟的直接影響第二章 當代世界的主題與國際新秩序第一節(jié) 世界的主題一、世界主題內涵及其轉換二、和平與發(fā)展的世界主題三、和平與發(fā)展的辯證關系第二節(jié) 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一、建立公正合理國際新秩序的重要性二、不同國家的國際新秩序的主張三、中國倡導的國際新秩序第三節(jié) 影響和平與發(fā)展的主要因素一、霸權主義和局部戰(zhàn)爭的沖擊二、民族宗教矛盾和恐怖主義的危害三、南北經濟發(fā)展的嚴重失衡第三章 謀求獨霸世界的美國第一節(jié) 當今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一、美國經濟實力的急劇膨脹二、美國政治制度及其變化三、美國軍事實力的大幅提升第二節(jié) 美國稱霸世界的全球戰(zhàn)略一、美國與蘇聯爭霸的全球戰(zhàn)略二、美國謀求單極獨霸的全球戰(zhàn)略三、“9.11”事件對美國全球戰(zhàn)略的影響第三節(jié) 美國獨霸世界的制約因素一、美國自身力量的局限性二、世界多極化趨勢對美國的沖擊三、經濟全球化發(fā)展對美國的牽制第四章 爭當世界一極的歐洲第一節(jié) 歐洲一體化進程一、西歐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二、歐共體一體化的成就三、歐洲聯盟的建立與發(fā)展第二節(jié) 東歐的“回歸”一、東歐國家的劇變二、東歐國家的經濟政治轉軌三、東歐國家的外交走向第三節(jié) 歐洲聯盟的對外戰(zhàn)略一、歐盟的全方位外交戰(zhàn)略二、歐盟的防務政策三、“9.11”事件后的歐美關系第五章 走向政治大國的日本第一節(jié) 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一、日本經濟的恢復二、日本經濟實力的全面增強三、日本經濟的衰退第二節(jié) 日本政治制度的變革一、日本戰(zhàn)后初期的民主改革二、日本政治制度的特點三、日本政治右傾化趨勢第三節(jié) 日本對外關系與政治大國戰(zhàn)略一、日本對外關系的發(fā)展二、日本的政治大國戰(zhàn)略三、日本防務政策的變化第六章 重振大國地位的俄羅斯第一節(jié) 從蘇聯到俄羅斯一、蘇聯建立的世界意義二、蘇聯解體的影響三、俄羅斯的建立第二節(jié) 俄羅斯的經濟政治與軍事一、俄羅斯的經濟轉軌二、俄羅斯的政治轉型三、俄羅斯的軍事戰(zhàn)略第三節(jié) 俄羅斯的對外關系一、俄羅斯外交政策的演變二、俄羅斯與獨聯體及中東歐國家的傳統(tǒng)關系三、俄羅斯與美歐日及中國的關系第七章 日益崛起的發(fā)展中國家第一節(jié) 發(fā)展中國家的政治發(fā)展一、第三世界的崛起二、發(fā)展中國家政治制度的多樣化三、發(fā)展中國家政治發(fā)展面臨的問題第二節(jié) 發(fā)展中國家的經濟發(fā)展一、發(fā)展中國家的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二、發(fā)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三、發(fā)展中國家經濟發(fā)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第三節(jié) 發(fā)展中國家的對外政策與對外關系一、和平、中立、不結盟的對外政策二、與發(fā)達國家之間的關系三、發(fā)展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第八章 中國的國際戰(zhàn)略與世界地位第一節(jié) 中國的對外政策一、中國對外政策的宗旨及原則二、中國對外政策的發(fā)展演變三、中國與世界主要國家的關系第二節(jié) 中國的國際戰(zhàn)略一、毛澤東的國際戰(zhàn)略二、鄧小平的國際戰(zhàn)略三、第三代領導集體的國際戰(zhàn)略第三節(jié) 中國在當今世界的地位一、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二、中國國際影響和作用與日俱增三、21世紀中國發(fā)展的歷史機遇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從國際政治秩序看,超級大國推行強權政治,對國際關系產生了重大影響。他表現為:  第一,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憑借強大的軍事、經濟實力,推行霸權主義政策,為爭奪世界霸權展開了全面的對峙與較量,兩國的激烈爭奪常常把世界推到戰(zhàn)爭的邊緣,如柏林危機、古巴導彈危機等。美國為遏制“共產主義”,推行“馬歇爾計劃”,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以此控制了西歐盟國;駐軍亞洲國家,如日本、韓國等,與許多國家簽訂條約,形成全球范圍的基地網和條約網,迫使盟國服從他的全球戰(zhàn)略需要。蘇聯則以社會主義大家庭“家長”自居,推行“有限主權”論、“國際專政”論,以控制社會主義盟國。此外,美蘇取代老牌殖民國家,干涉亞非拉國家內部事務,把自己的政治經濟模式強加給他國。  第二,美蘇大力推行“集團政治”,在全世界范圍內劃分勢力范圍,形成陣線分明的“冷戰(zhàn)”對峙局面,嚴重威脅到世界的和平與穩(wěn)定。美蘇以北約和華約為軍事支柱,大搞軍備競賽,在歐洲部署核武器,形成核均勢,直接或間接卷入地區(qū)沖突,甚至直接出兵格林納達或阿富汗等國家,轟炸巴拿馬,搶占戰(zhàn)略要地。廣大中小國家在美蘇為首的集團對峙這種國際秩序下,實際處于無權地位,有的國家因為戰(zhàn)略地理位置重要,一度成為美蘇爭奪的犧牲品?! 〉谌?,美蘇利用聯合國安理會的否決權,在聯合國大搞強權政治。聯合國本來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產物,是戰(zhàn)后國際舞臺上起協調作用的世界規(guī)模的國際組織,他的原則和宗旨反映了世界人民的普遍要求和愿望??墒?,1945年聯合國成立后,在相當長的一個時間里,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美蘇卻把聯合國作為爭斗的場所。鑒于安理會實行“大國一致”原則,五個常任理事國中的任何一個國家,如果對某項決議投了反對票,該決議則無法獲得通過。于是,美蘇玩起了一方贊成另一方必反對的游戲,導致有關重大的國際問題的決議總是無法被通過,使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大打折扣。不僅如此,美蘇還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聯合國頭上,假借聯合國的名義,打著聯合國的旗號,干涉他國內政?! ?zhàn)后國際秩序,不論是經濟秩序還是政治秩序,都帶有明顯的大國主宰的強權政治色彩??陀^事實表明,戰(zhàn)后國際經濟關系的實質并沒有發(fā)生根本的變化,在國際經濟關系中處于不利地位的發(fā)展中國家,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少數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剝削、掠奪和控制,他們的經濟獨立雖然有所增強,但仍為國際經濟舊秩序所束縛。可以說,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是阻礙發(fā)展中國家民族經濟發(fā)展的根本原因。戰(zhàn)后國際政治關系中,廣大發(fā)展中國家作為一支重要力量登上國際舞臺,對美蘇兩極產生極大的沖擊。但是,獲得了民族獨立的中小國家并不因此自然獲得了平等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力,以大壓小,以強凌弱,以富欺貧的現象大量充斥國際社會,弱小國家仍難以支配和主宰自己的命運,超級大國的霸權主義嚴重阻礙了國際關系民主化的進程。打破舊秩序,建立新秩序已刻不容緩地提到國際社會的議事日程上來?!  ?/pre>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8條)

 
 

  •   是好書,一定要好好看.
  •   政治理論課
  •   不止呵呵呵呵劉靈
  •   這么厚的一本書實在是太便宜了
  •   很好很棒的教科書
  •   好書 值得一讀
  •   很想很快看完,總體很好??!
  •   便宜 書很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