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8 出版社:同濟大學出版社 作者:全國高等學校建筑學學科專業(yè)指導委員會,建筑數字技術工作委員會,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 編 頁數:290 字數:461000
Tag標簽:無
前言
當前,建筑數字技術發(fā)展迅速,對建筑工程從設計到建造的整個過程的影響越來越大。建筑數字技術為建筑設計提供的并不只是一種新的繪圖工具和表現手段,而是一項能全面提高設計質量、工作效率及經濟效益的先進技術。為了更好地推動高校建筑學專業(yè)建筑數字技術教育的發(fā)展,全國高等學校建筑學學科專業(yè)指導委員會于2006年1月成立了建筑數字技術教學工作委員會?! 〗ㄖ底旨夹g教學工作委員會是隸屬于專業(yè)指導委員會的一個工作組織,成立以后,除了對教育發(fā)展策略、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及人員培訓等積極開展工作外,還定期組織全國性的建筑數字技術教育的教學研討會?! ∮赏瑵髮W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承辦的"2010年全國建筑院系建筑數字技術教學研討會”于2010年8月在同濟大學舉行??紤]到進入21世紀后,把數字技術引人到現實空間中所有用途的且無處不在的計算(Ubiquitous Computing)技術引起了全世界的矚目,而立足于程序和算法的生成設計和參數化設計等新的建筑設計方法以及建筑信息模型、建筑物理環(huán)境評估等新技術正越來越受到建筑師的重視,因此這次會議選擇了“無處不在的計算——從建筑創(chuàng)作到建造”作為研討會的主題。會議安排了“前沿科學”、“計算機技術”、“建筑數字化”三個方面的主題報告,并展開了一系列有關建筑數字化設計教學及相關設計創(chuàng)作和工程建造的建筑專題報告;同期,還舉辦了由國內外建筑院校和設計事務所參展的數字化設計相關作業(yè)和作品的展會?! ?006年至今,先后在華南理工大學、東南大學、清華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和同濟大學舉辦了五屆“全國建筑院系建筑數字技術教學研討會”。經過“數工委”和各承辦方的努力,“建筑數字技術教學研討會”吸引了國內外建筑院系師生以及積極運用建筑數字技術的建筑師前來參會,對教學、設計和實踐方面的內容進行交流,影響日益擴大,業(yè)已發(fā)展成為國內有關建筑數字技術方面于專業(yè)性、前沿性、國際性、影響度及其規(guī)模成長兼?zhèn)涞闹匾獙W術年會,對于國內建筑數字技術教育乃至項目實踐都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緯当敬螘h論文、學術報告及展會作業(yè)和作品的匯編,并附有多媒體光盤以提供論文的電子版本及其相關的多媒體資料、論壇學術報告的電子演示稿,以及參展作業(yè)與作品的電子版本?! ”緯某霭嫦M麨閺V大的建筑數字化同仁提供有關數字化思想、知識、技術、方法等信息的互動交流平臺。鑒于編者的水平所限,懇請讀者提出批評指正。
內容概要
本書系“建筑數字技術教學研討會”論文、學術報告及展會作業(yè)和作品的匯編,并附有多媒體光盤以提供論文的電子版本及其相關的多媒體資料、論壇學術報告的電子演示稿,以及參展作業(yè)與作品的電子版本。 本書的出版希望為廣大的建筑數字化同仁提供有關數字化思想、知識、技術、方法等信息的互動交流平臺。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部分 綜合論述 對當前建筑數字技術教學改革的思考 從標新立異到集成運算化設計 建筑生成學基礎教程概論 空間數字化的方法——空間的信息尺度 從脈絡與感知探討參數模型的應用 多學科視野下的人居空間的復雜性與邏輯性的相關研究 數字化建筑設計的“知”與“行” 數字技術與建筑設計思維關聯研究 從表達到設計——數字化建筑設計的發(fā)展歷程 基于參數化設計下的建筑地域性表征研究 建筑設計中的數字技術革命 走向參數化建構 信息方法在建筑策劃實踐中的應用 重塑設計之源——以高迪建筑為例的數字技術探究建筑設計本源 建筑數字教育之引導 建筑的不確定性問題——有機、隨機和偽隨機探究第二部分 教學實驗 參數化非線性建筑設計中的多代理系統(tǒng)生成途徑 “數?;旌稀苯ㄖO計中的策略權衡 數字化制造之放樣習作 拓展數字建筑研究及教學的新空間——數字化建筑設計和可持續(xù)設計教學實驗班的探索與實踐 “計算機輔助設計”教學改革實踐 基于數字技術的生態(tài)建筑課程設計——以自然通風為例 運用數字技術構建綠色家園——在綠色建筑設計中使用數字技術的教學實踐 教學探索——Ecotect課程實踐 Ecotect指導下的可持續(xù)建筑設計教學 Ecotect在建筑廳堂音質設計教學中的應用 BIM軟件在建筑數字技術教學中的應用一一Revit與ArchiCAD橫向應用研究比較 建筑學數字技術實驗室建設初探 Teaching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Architecture Design第三部分 項目研究 新構筑的七個在地案例 太陽輻射環(huán)境模擬下的BIP。V建筑曲面生成與優(yōu)化——基于遺傳進化算法的參數化設計系統(tǒng) 應用遺傳算法生成多層板式住宅組團的行列式布局以優(yōu)化居住單元的日照時數 規(guī)劃設計日照分析模擬——以貴州省都勻黨校為例 高校學生宿舍室內熱環(huán)境的測量與模擬分析——以西北工業(yè)大學長安校區(qū)學生宿舍為例 可變動墻面之演化實驗 輕鋼輕板住宅體系制造業(yè)特征與數字化設計 從上海中心大廈談BIM三維設計 數字技術在建筑協同設計中的應用 上海東方體育中心的參數化設計運用——實際項目中參數化設計的特點與可能性 借由教學樓設計案例對極小曲面在建筑中應用的探索 關于REVIT軟件在建筑施工圖中的運用——以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為例 傳統(tǒng)空間的當代圖解——以環(huán)秀山莊疊山空間為例 參數化設計在歷史建筑保護與更新設計中的運用——以長沙火車北站為例 基于GIS的歷史建筑病理分析方法初探 基于LIDAR數據的建筑三維重建研究 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在建筑文化遺產保護中的應用——以廣東開平碉樓為例 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在石質文物劣化過程實驗中的應用 基于L—A模型的村莊聚集規(guī)劃方法 使用BIM方法、IFC技術促進三維規(guī)劃方案審批系統(tǒng)發(fā)展 一種面向遺產保護規(guī)劃管理的公眾參與網絡平臺 基于C/S模式下的設計圖紙查詢系統(tǒng)研究與開發(fā)附錄A 文章摘要一覽表
章節(jié)摘錄
參數化設計,最早應用在工業(yè)設計上,近年來也被引入建筑設計。參數化設計就是使用參數工具來產生和控制設計形態(tài),通過改變一個或多個參數使設計形態(tài)產生變化。建筑師可以通過生成設計法生成建筑設計的初始模型,也可以根據自己構思的設計意圖在計算機上建立起設計的初始模型。由于影響設計的因素很多,例如場地的限制、氣候條件、建造成本以及構成模型的幾何體之間互相的約束關系,因而把各種影響因素看成參數。在對各參數關系進行研究的基礎上,找到聯結各個參數的規(guī)則,進而建立起模型內部各種參數之間的約束關系以及相應的計算機程序。在計算機上運行程序,通過改變模型參數的數值,可以獲得多種具有動態(tài)性的設計方案,生成可靈活調控的建筑設計模型?! o論是生成設計還是參數化設計所得到的都只是建筑物的幾何模型,還需要把模型轉換為建筑信息模型才能滿足整個建筑工程從設計1、建造到管理的需要。建筑信息模型也是近年來才出現并獲得迅猛發(fā)展的一項建筑數字技術,這項技術已經成為世界上各大工程軟件開發(fā)商在開發(fā)建筑工程軟件時所采用的主流技術。 建筑信息模型包含建模和應用兩個方面的含義。從建模的角度來說,建筑信息模型是以三維數字技術為基礎,集成了建筑工程項目各種相關信息的工程數據模型,是對該工程項目相關信息詳盡的數字化表達。它不僅包含建筑物的幾何信息,還包含設施的物理特性、功能特性及其相關的項目生命周期信息,涉及建設I程從項目立項到拆除全壽命過程各個方面的項g信息。從應用的角度來看,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種應用于設計、建造、管理的數字化方法,這種方法支持建筑工程的集成管理環(huán)境,可以使建筑工程在從設計開始的整個生命進程中顯著提高效率和減少風險。它強調了對信息完全數字化的要求,支持建設工程中各種運算的形式,可以隨時給模型增添各種工程信息,滿足設計、建造、管理的各種需求。因此,建筑信息模型技術是建筑數字技術中的一項關鍵性技術。
編輯推薦
《建筑數字流:從創(chuàng)作到建造》是2010年全國高等學校建筑院系建筑數字技術教學研討會論文集。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