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萬華鏡

出版時間:2008-3  出版社:同濟大學出版社  作者:張生  頁數:289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時代的萬華鏡》由《現代》雜志入手,從現代性這一角度切入,依次對雜志的編輯方針,所刊發(fā)的比較重要的文學作品,如詩歌、小說、翻譯及批評等進行詳細的研究,從中發(fā)現《現代》的作家無論是對現代性的想象、體驗和建構都各有特點,其中既有對現代性的含混理解,也有面對由此帶來的新的生活是所產生的憂郁矛盾的心情,還有對現代性的想往和追求,這一切,又共同構成30年代初中國新文學的獨特的品格,并對后來的新文學的發(fā)展起到了難以估量的作用。

作者簡介

  張生,男,1969年生,河南焦作人,畢業(yè)于南京大學中文系,獲博士學位?,F任教于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曾于2006年在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文學系做訪問學者。上海市首屆及第二屆簽約作家。出版有中短篇小說集《一個特務》、《繪子手的自白》、《地鐵一號線》,長篇小說《白云千里萬里》、《十年燈》,隨筆集《可言可思》,學術專著《雞尾酒時代的記錄者:雜志》,譯著有《文化理論關鍵詞》、《權力的精神生活》、《杜鵑島上的愛與幻想》等。

書籍目錄

導言第一章 《現代》的追求:對“現代”的想象——以施蟄存的編輯方針為例第一節(jié) 混雜的文學觀第二節(jié) 清晰的編輯方針第三節(jié) 含混的現代性第二章 《現代》的詩:抑郁式微之歌——以戴望舒等人為例第一節(jié) 對“現代生活”的表達的焦慮第二節(jié) 對現代詩歌觀念的借鑒與接受第三節(jié) 對“現在”的體驗  5l第三章 《現代》的都市小說:刻意的先鋒與無意的媚俗——以穆時英為例第一節(jié) 小說風格的反差與文化人格的多重性第二節(jié) 現代都市的物質景觀和精神投影第三節(jié) 先鋒的“腔調”和媚俗的“小丑”第四章 《現代》小說的另一面:危疑擾亂、焦躁、諷刺與寓言——以黎錦明、張?zhí)煲?、王魯彥等人為例第一?jié) 危疑擾亂:鄉(xiāng)村或社會底層的現代性第二節(jié) 焦躁:一種生活常態(tài)第三節(jié) 諷刺:指向更為真切的現實第四節(jié) 寓言:對此時此地的批評與超越第五章 《現代》的翻譯:“世界”的鏡像與通路——以《現代》譯介的小說和詩歌為例第一節(jié) “現代”的由來第二節(jié) “世界”的確立第三節(jié) “意識”的變化  12l第四節(jié) “鏡像”的設置第五節(jié) 通向“世界”的“現代”之路第六章 《現代》的批評:一個公共空間的形成——以《現代》的編后記、書評、隨筆及論文為對象第一節(jié) 《現代》的批評空問第二節(jié) 從“編輯座談”——“社中日記”——“社中座談”第三節(jié) 從“書評”——“現代評埴”——“文藝書物志”第四節(jié) 從“隨筆·感想·漫談”——“文藝獨白”第五節(jié) 從“文”——“論文”——“論評”——“文藝論文”——“文藝論評”第七章 《現代》的批評態(tài)度:于現實中求藝術之美——以杜衡、韓侍桁、李長之等人為例第一節(jié) 《現代》的批評家的構成及特點第二節(jié) 《現代》的批評的基本價值取向第三節(jié) 《現代》的批評的具體路徑結語附錄:煙粉靈怪紛爛漫——施蟄存小說的藝術特征一切超過于真實的就顯得貧弱了——施蟄存的學術夢免于偏見的自由——從《現代》雜志看杜衡的文藝觀不是同人的同人——《現代》的作者群現代最偉大的文藝刊物——《現代》的書刊廣告參考文獻后記

編輯推薦

  《時代的萬華鏡》由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強調敘事活動與價值世界的內在關聯,在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近世,尤具深意和針對性。20世紀以來,“獸欄”、“城堡”、“鐵屋子”、“深淵”、“荒原”、“監(jiān)獄”等空間意象,均傳達了中西哲人對世界精神狀況的危機感受;尤其在當下,“諸神之爭”不息,“消費社會”興起,電子經驗已開始取代人們的自然經驗——面對現代、后現代的諸多價值困惑,我們當如何作出回應,如何激活自身的經驗和敘事資源,并促成新的可能性領域的開放,還有賴于人文學界長期而艱難的努力。  自本根基而不泥古,廣采西學而不崇洋。本著這一文化自覺態(tài)度和文化開放精神,我們特設“同濟·漢語敘事文學叢書”,以吸納新思、交流才藝,展示漢語敘事文學的創(chuàng)造性成果,并為促進當代中國文學與文化的發(fā)展盡綿薄之力。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時代的萬華鏡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