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思想評論 (第三卷)

出版時間:2007-5  出版社:同濟大學出版社  作者:孫周興  頁數(shù):57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德意志思想評論》為同濟大學德國哲學與文化研究所、同濟大學德國學術(shù)中心主辦的專業(yè)性連續(xù)出版物,2003年起出版,年出一卷。每卷設(shè)有固定欄目“尼采·海德格爾研究”以示本刊重點。其他欄目靈活機動,可增可減。凡涉及德國古典哲學、德國現(xiàn)代哲學、德語詩學、中德比較文化研究等領(lǐng)域之學術(shù)論文和譯文,均歡迎賜稿。    《德意志思想評論》誠邀學界同仁伸出同濟之手,協(xié)力推進我國的德國文化研究事業(yè)

作者簡介

孫周興,1963年生,哲學博士,專業(yè)從事德國哲學、現(xiàn)象學哲學研究,現(xiàn)為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同濟大學德國哲學與文化研究所教授,兼人文學院院長。著有《說不可說之神秘》、《我們時代的思想姿態(tài)》等;編有《海德格爾選集》等;譯有《在通向語言的途中》、《路標》、《尼采》、《權(quán)力意志》等。

書籍目錄

總序尼采/海德格爾研究  開啟一種本源性的詩思關(guān)系——論早期尼采的悲劇文化觀  破除尼采和海德格爾 的“前蘇格拉底哲學”神話  資本與技術(shù):馬克思與海德格爾  海德格爾《藝術(shù)作品的本源》第一部分疏解  哲學家與此在——梅洛-龐蒂對海德格爾的一個批判德國古典哲學  康德的“先驗”與“超驗”之辨  黑格爾邏輯學中的若干譯名問題  黑格爾理性憲政思想及其當代意義  謝林哲學的轉(zhuǎn)變和后期思想的核心德國現(xiàn)代哲學  《啟蒙辯證法》中的摹擬概念——對一種可能的人類學視角的梳理  論布洛赫的烏托邦哲學——兼論布洛赫與馬克思主義的關(guān)系 Niklas Luhmanns Idee der WeltgeseUschaft  哈貝馬斯與政治合法性  列奧·施特勞斯為什么以及怎樣批評卡爾·施米特比較思想與比較文化  從移植詞看當代中國哲學  是與有——從譯名之爭看中國思想的哲學化與現(xiàn)代化  個體與空間——試析萊布尼茨與中國哲學的親和性  從易學思維觀察康德哲學紀念席勒逝世200周年  席勒:摧毀精神上巴士底獄的戰(zhàn)士  “時代悲劇”與“初思自由”——《強盜》中反映出的個體與國家德語詩學與文化研究  含淚的笑——論迪倫馬特的戲劇美學特征  “瘋狂”的意義——感受貝恩哈德戲劇  詞語破碎之處:格奧爾格引論  沉默的力量——感悟伊爾澤·艾辛格的詩集《送出的建議》  用優(yōu)美的形式描述丑惡的事實——保爾·策蘭《死亡賦格》分析書評 海涅與德國哲學——讀《論德國宗教與哲學的歷史》 邁向克與《歷史廣義的興起》編后記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德意志思想評論 (第三卷)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需要其中的一篇文章,其它沒意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