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建筑歷史圖說

出版時間:2005-3  出版社:同濟大學出版社  作者:羅小未  頁數(shù):161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結(jié)合介紹非洲、美洲、歐洲、亞洲、自原始社會起、厲經(jīng)古代、中世紀、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直到十八世紀出現(xiàn)的建筑典型實例,對國外建筑歷史的發(fā)展,進行系統(tǒng)評述。全書資料翔實,圖文并茂,簡明扼要,是大專院校建筑專業(yè)重要的建筑設(shè)計、建筑結(jié)構(gòu)工作的廣大工程技術(shù)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羅小未,女。教授。廣東番禺人。1948年畢業(yè)于上海圣約翰大學建筑系。建國后,歷任同濟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國務(wù)院學位委員會第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上海市建筑學會第六屆理事長,上??茖W技術(shù)史學會第一屆副理事長。曾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從事建筑理論和外國建筑歷史的研究和教學。主編《外國近現(xiàn)代建筑史》,著有《西洋建筑史與現(xiàn)代西方建筑史》、《外國建筑歷史圖說》。

書籍目錄

第一篇 原始社會的建筑第二篇 古代奴隸制度國家的建筑  2.1 古代埃及的建筑(約公元前3200年-前30年)  2.2 古代西亞洲的建筑(約公元前3500年-后7世紀)  2.3 古代印度的建筑(公元前3000年-后7世紀)  2.4 古代愛琴海地區(qū)的建筑(公元前3000年-前1400年)  2.5 古代希臘的建筑(公元前11世紀-前1世紀)  2.6 古代羅馬的建筑(公元前8世紀-后4世紀)  2.7 古代美洲的建筑(公元前1500年-后16世紀)第三篇 中古封建制國家的建筑  3.1 拜占廷建筑與中古俄羅斯減數(shù)(4-16世紀)  3.2 中古伊斯蘭建筑(7-18世紀)  3.3 中古印度與東南亞的建筑(8-19世紀)  3.4 中古日本國的建筑(6世紀中葉-19世紀中葉)  3.5 西歐羅馬風與哥特建筑(9-15世紀)  3.6 歐洲的文藝復興、巴羅克與古典主義建筑(15-19世紀)中外譯名對照表

章節(jié)摘錄

書摘2·6 古代羅馬的建筑(公元前8世紀一后4世紀)  古代羅馬包括今意大利半島、西西利島、希臘半島、小亞細亞、非洲北部、西亞洲的西部和西班牙,法國、英國等地區(qū)(圖2·6·2)。其文化是在伊特魯里亞文化(最早定居于意大利的部族)和希臘文化的綜合影響下發(fā)展起來的,對后來歐洲及世界文化的影響很大。  羅馬原是意大利半島南部一個拉丁族的奴隸制王國。自公元前500年左右起它進行了長達二百余年的統(tǒng)一意大利半島的戰(zhàn)爭,并改為共和制。以后,不斷地對外擴展,到公元前l(fā)世紀建立了橫跨歐、亞、非三洲的羅馬帝國?! 」帕_馬的建筑按其歷史發(fā)展可分為三個時期:  伊特魯里亞時期(公元前8一前2世紀)伊特魯里亞曾是意大利半島中部的強國。其建筑在石工、陶瓷構(gòu)件與拱券結(jié)構(gòu)方面有突出成就。羅馬王國與共和初期的建筑就是在這個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 ×_馬共和國盛期(公元前2世紀一前30年)。羅馬在統(tǒng)一半島與對外侵略中聚集了大量勞動力、財富與自然資源,有可能在公路、橋梁、城市街道與輸水道等方面進行大規(guī)模的建設(shè)。公元前146年對希臘的征服,又使它承襲了大量的希臘與小亞細亞文化和生活方式。于是除了神廟之外,公共建筑,如劇場、競技場、浴場、巴西利卡等十分活躍,并發(fā)展了羅馬角斗場。同時希臘建筑在建筑技藝上的精益求精與古典柱式也強烈地影響了羅馬。  羅馬帝國時期(公元前30年一公元后476年)。公元前30年羅馬共和執(zhí)政官奧古斯都稱帝。從帝國成立到公元后180年左右是帝國的興盛時期。這時,歌頌權(quán)力、炫耀財富、表彰功績成為建筑的重要任務(wù),建造了不少雄偉壯麗的凱旋門、紀功柱和以皇帝名字命名的廣場、神廟等等。此外、劇場、圓形劇場與浴場等亦趨于規(guī)模宏大與豪華富麗。3世紀起帝國經(jīng)濟衰退,建筑活動也逐漸沒落。以后隨著帝國首都東遷拜占廷(330年,詳見3·1)和帝國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395年,西羅馬帝國定都拉文納),建筑活動仍長期不振。直至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為止。  古羅馬建筑在材料、結(jié)構(gòu)、施工與空間的創(chuàng)造等方面均有很大的成就。在空間創(chuàng)造方面,重視空間的層次、形體與組合,并使之達到宏偉與富于紀念性的效果;在結(jié)構(gòu)方面,羅馬人在伊特魯里亞和希臘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了綜合東西方大全的粱柱與拱券結(jié)合的體系;在建筑材料上,除了磚、木、石外,還有運用地方特產(chǎn)火山灰制成的天然混凝土;此外,羅馬人還把古希臘柱式發(fā)展為五種古典柱式,即多立克柱式、塔司干柱式、愛奧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和組合柱式,并創(chuàng)造了券柱式;在理論方面維特魯威的著作《建筑十書》不僅理論卓越、資料豐富,并成為自文藝復興以后三百余年建筑學上的基本教材。羅馬共和盛期與羅馬帝國盛期的建筑和希臘盛期的建筑同稱為古典建筑。2·6·3  佩魯吉亞奧古斯都拱門(Arch of Augus·tus,Perugia,公元前2世紀末)檐壁以下的拱門部份是伊特魯里亞時期的遺跡,城墻全部用石塊干砌而成。2·6·4  從維特魯威的描述而臆想的一座伊特魯里亞廟宇。形式類似希臘神廟,但比例不同,裝飾為陶瓷制品。2·6·5  古羅馬城平面沿著臺伯_河,圍繞著七個山頭而布置。2·6·6  尼姆加爾橋(Pont du Gard,公元14年)古羅馬為供應(yīng)城市生活用水而建的輸水道(Aqueduct)。在羅馬本土及其殖民地均有,凡逢山遇河時便筑水道橋。加爾橋在今法國尼姆,原長約40公里,現(xiàn)僅存橫跨加爾河谷的一段,長268.83米,渡槽最高處離地約48米。2·6·7  古羅馬第一個皇帝奧古斯都在位時(公元前31一公元后14年)建于今法國南部圣夏馬(8t.Chamas)的一座羅馬橋梁。2.6·8一10  羅馬市中心的廣場群(公元前2世紀一公元后2世紀)羅馬廣場(Forum)在共和國時期與希臘廣場(Agora)一樣,是市民集會和交易的場所,也是城市的政治活動中心。其布局比較自由,內(nèi)常有一或二座與市政或市民生活有關(guān)的廟宇,如羅馬的羅曼努姆廣場(170rum Romanum。圖2·6·8與9的中部)。帝國時期,廣場成為帝王實行個人崇拜的場所。其布局嚴謹對稱,主題建筑常是一座用以象征與歌頌皇帝的神廟,如圖2·6·10的奈乏廣場、奧古斯都廣場、凱撒廣場與圖拉真廣場。其中圖拉真廣場(Forum of Trajan.98一n3)最能反映當時帝王廣場的設(shè)計意圖。它不僅尺度很大,并與圖拉真巴西利卡、圖書館(圖2·6·46—47)以及圖拉真神廟(圖2·6·9—10上端)沿著一條中軸線組成為一個多層次的整體。廣場平面呈矩形,長寬約90×120米,入口為一凱旋門,左右兩端各有一半圓形的次廣場,末端是圖拉真巴西利卡。廣場中央(縱橫軸線的相交處)立著圖拉真的騎馬銅像;四周是柱廊,廊后為商店。突出主次和層層深入的空間使廣場具有莊嚴雄偉的藝術(shù)效果。廣場的設(shè)計人是來自大馬士革的敘利亞人阿波羅多拉斯(Apollodorus)。龐培城(Pompeii,始建于公元前4世紀,公元后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fā)時被埋沒) 古羅馬的商業(yè)與休養(yǎng)城市。平面長約1200米,城內(nèi)道路主次分明,主干道寬約7米,次要街道寬2.4—4.5米。城西南是市中心廣場(圖2·6·13)。F中心廣(Forum)C角斗場(Amphi-theatre)T劇場(theatre)B浴場(Thermae)2·6·13  龐培中心廣場(Iorum,Pompeii,公元前2世紀)共和時期一規(guī)則形的市民廣場。周圍的建筑類型多樣化,反映了市民在此的政治,經(jīng)濟、宗教與日常生活。廣場的三面圍有一圈劃一的柱廊,造型完整。2·6·14  提姆加德城(Timgad公元:100年左右)羅馬帝國設(shè)在北非的一個軍事營寨城。平面近方形,約325×355米。城市的中心廣場(Forum,60×100米)開向?qū)掗煹谋阌诓倬毜摹癟”字形干道。街坊布置整齊,另有劇場、浴場、巴西利卡等?!鍒D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后記  這本《外國建筑歷史圖說》是在過去我校編寫的各種古代外建史教材,特別是1963年陳婉先生編的《外國建筑史參考圖集》,及1975年同濟大學與南京工學院合編的《外國建筑史圖集》的基礎(chǔ)上完成的。所以我們特別要感謝陳婉先生.劉先覺先生,以及同濟大學和南京工學院過去參加過外國建筑史圖集編寫工作的各位先生。在這里,我們還要特別感謝陳志華先生,他編寫的《外國建筑史(十九世紀末葉以前)》給了我們很多的幫助。具體參加本書編寫工作的還有同濟大學的陳婉、王秉銓、路秉杰、李濤等幾位教師,于此一并致謝?!                            ⊥瑵髮W                             羅小未  蔡琬英                             1985.lO.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外國建筑歷史圖說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2條)

 
 

  •   書里夾著用過的草稿紙,里面還做過筆記,有點地方勾畫過。希望卓越解釋一下為什么發(fā)二手書給我。
  •   本科建筑學專業(yè)復習外國建筑史的一本稱手的資料??佳懈侨耸忠槐尽C}絡(luò)條理清晰,以時間為軸。圖說的方式比大篇的文字有更強的可讀性。同時對建筑學專業(yè)的學生來說,讀圖能力與圖像的記憶也是非常重要的。
  •   接到書后才發(fā)現(xiàn)書的標價是18元,但亞馬遜上標的價是28元,還有8.9元的快遞費。我原以為插圖會很精美,結(jié)果與復印效果差不多,是不是貴了點?
  •   應(yīng)該不是盜版,印刷質(zhì)量很好,大量的建筑繪圖,信息量很大。
  •   很好的一本書,很是適合建筑學的學生用的
  •   因為黑白印刷~有些圖還是不是很清楚~8過這價位這本書很值了~
  •   和預想的一樣,不錯。
  •   不錯,買對了,考研必備。
  •   文字介紹很簡練,很基礎(chǔ),我們上外鍵史的課用的書
  •   對于學習外國建筑史來說,這本書的內(nèi)容就夠了,對于考研來說可能它還是不夠細,整體來說書很不錯,
  •   很不錯!考研指定書目,
  •   很詳細的一本書。對外國建筑歷史做了很詳細的圖解
  •   里面的圖片挺多 呵呵。
  •   書的質(zhì)量很好,就是亞馬遜還要收郵費來著。。。
  •   挺好的,書很有質(zhì)感。
  •   圖很多~分的挺細的~
  •   贊!在其他地方找很久都沒買到的書。
  •   挺好的?工工整整,老師要大家買的,不錯的一本圖集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111
  •   給爸爸的書,印的很好
  •   真的是很好的一本書!
  •   good service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