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6 出版社:山東大學出版社 作者:沙夫 頁數(shù):166 譯者:袁暉,李紹明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盡管書名看起來不免松散,但本書仍是一個連貫的整體。 第一部分是關于所要討論問題的導言,同時也對作為一種文化思潮的結構概念作了解釋,這一思潮既具同一性質(zhì)又有內(nèi)在差異。第二部分是對法國的所謂結構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的批判分析。第三部分則是關于喬姆斯基生成語法中的哲學問題的討論。我對于結構主義的哲學層面的批判分析是三個部分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本書采取這種論文結集的結構是出于現(xiàn)實的思考。眼下被稱作結構主義的思想流派甚多,每一流派的論題也很多,因此,要把與結構主義這一文化思潮有關的所有問題放在一本書里討論,雖說不是毫無可能,但也極為困難,除非我們想讓討論庸俗化。目前的結構,使我們可以對經(jīng)過選擇的論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同時也使我們能夠在某些共同問題的基礎上把這些分析結合為一個整體,而這正是我想做的事情。 本書中的論題,其哲學意義之重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有一些同樣重要的論題我們沒有涉及。例如,關于布拉格語言學派的結構方法的分析,這一學派曾在20世紀30年代造成了結構主義的初步繁榮。再如,與之密切相關的結構主義人類學的列維。施特勞斯學派,該學派對于結構主義在法國的勝利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此外,法國結構主義特別與??拢‵oucault)、巴爾特(Barthes)等人的名字聯(lián)系在一起。當然,首先應該對由克勞德·列維一施特勞斯(Claude Levi—Strauss)首創(chuàng)的人類學學派進行分析,這一學派在波蘭已產(chǎn)生廣泛的反響。上述課題之所以沒有涉及,是因為這些課題范圍太廣,放在一本書里處理是不妥當?shù)模粊砟切枰哟罅康膭趧?,二來我也有關于本書篇幅的實際考慮。不過,我有意在不久的將來對列維·施特勞斯的結構主義人類學進行討論。
作者簡介
作者:(波蘭)沙夫 譯者:袁暉 李紹明
書籍目錄
作為文化思潮的結構主義 什么是結構主義 結構主義思潮的本體論和認識論基礎 結構主義時尚中的主觀因素 偽馬克思主義與偽結構主義 意識形態(tài)與科學的對立 反經(jīng)驗主義還是唯心主義 反歷史主義還是愛利亞主義 反人道主義還是反馬克思主義 一個馬克思還是兩個馬克思喬姆斯基的生成語法與先天觀念論 語言學中的生成語法與結構主義學派 生成語法與新先天論 關于與生成語法有關的新先天論的討論英漢對照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作為文化思潮的結構主義說結構主義已經(jīng)成為一種文化時尚,那未免輕描淡寫了一點。眼下這種說法顯然平淡無奇。雖然這種文化時尚流行的程度在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并不相同,但毫無疑問它已成為一種普遍現(xiàn)象。然而在我看來,這種說法的關鍵之處不在其輕淡,而在于它包含著兩個錯誤的看法。首先,結構主義目前已經(jīng)成為一種文化時尚(的確如此)這種說法,可能被理解為人們現(xiàn)在才開始認識到在科學中運用結構概念的理論意義和方法論意義。這一理解是完全錯誤的。因為,在四五十年前結構主義還不“火”的時候,結構概念已經(jīng)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意義了。當時,運用結構概念的研究方法在化學、生物學、心理學和語言學中取得了顯著的成功。20世紀30年代,波蘭哲學家和自然哲學方法論專家門特勒曼(J.Mentallmann)在他的教師資格講演中,曾對結構概念本身作過下述具有一般哲學意義的評價:在最近幾十年里,我們目睹了一種不尋常的現(xiàn)象:先是在自然科學中,然后是在人文學科和自然科學中,一個概念已經(jīng)逐漸而系統(tǒng)地被越來越多的學科所采用。但是,它的首次運用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上半葉?!敖Y構”作為化學中的一個有用但并不顯眼的概念,現(xiàn)在被用來解釋如此廣泛的現(xiàn)象,其日益增長的重要意義可與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進化”概念相提并論。①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