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史教程教學參考:古代卷

出版時間:2001-8  出版社:山東大學出版社  作者:齊濤 編  頁數(shù):554  字數(shù):456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這套教學參考的各卷,均采用上、下編結構。上編各章與所配套教程諸卷中的章目相對應,一般包括兩項內(nèi)容;一是“資料選輯”,選錄每一歷史時期比較典型的原始資料;二是“學術研究討論中的不同史學觀點以及具有重要學術價值或代表性的研究狀況”、學術討論中的不同史學觀點以及具有有重要學術價值或代表性的研究成要。上述內(nèi)容可用于課堂教學,也可用于學自然修、討論與初步的學術研究,以更好地實現(xiàn)“兩個空間”的整體教改思路。下編為學術論文選讀,目的是學生提供學術范文,入選的標準是:第一,內(nèi)容上具有較高的學介價值,在一定的學術領域內(nèi)有較大的影響,代表了某種觀點或一種學派。第二,學術格式較大的影響,代表了某一種觀點或一種學派。第二,學術格式較為規(guī)范便于學生在初學論文寫作時作臨摹式的練習。這部分內(nèi)容主要供學生課下參考。

書籍目錄

上編  第一章  遠古時代  資料選輯    一、遠古傳說    二、早期文明社會  學術研究綜述第二章  夏商西周春秋史  資料選輯    一、夏朝國家的建立和商周重要史實    二、商周的政治制度和階級關系    三、商周時期的經(jīng)濟制度與經(jīng)濟發(fā)展    四、春秋大國爭霸    五、春秋時期的社會變革    六、商周時期的思想文化  學術研究綜述    一、關于國家形態(tài)及政治、軍事制度的研究    二、關于經(jīng)濟與經(jīng)濟制度的研究    三、關于思想及科學文化史的研究    四、關于民族種系的研究    五、關于“夏商斷代式程”及其研究成果第三章   戰(zhàn)國秦漢史  資料選輯    一、戰(zhàn)國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變革    二、戰(zhàn)國時期的百家爭鳴    三、秦始皇的集權政治    四、西漢初年的統(tǒng)治政策    五、漢武帝時期中央集權的加強    六、東漢豪強地主勢力的膨脹發(fā)展    七、漢代的社會經(jīng)濟    八、漢代的民族關系    九、漢代的文化  學術研究綜述    一、關于政治及相關制度的研究    二、關于經(jīng)濟及經(jīng)濟制度的研究    三、關于民族史及歷史地理的研究    四、關于社會史的研究    五、關于思想文化史的研究……  第四章  三國兩晉北朝隋唐史  第五章  五代遼宋夏金元史  第六章  明清史下編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二是政治方面。清王朝承襲了傳統(tǒng)的封建專制君主政體,皇帝統(tǒng)馭全國,享有無上的權威和尊嚴,在專制君主這一個人身上體現(xiàn)了社會的宏觀控制機制?;实壑掠幸徽捉鹱炙降墓倭沤y(tǒng)治機構,皇帝高高在上,站在金字塔的頂端,并通過它傳達諭旨,貫徹命令,執(zhí)行政策,使龐大、復雜而極不平衡的社會的各個部分,相互協(xié)調(diào),按照相同的方向和節(jié)奏進行有秩序的運轉。封建專制政體難以克服的弊端,是由于種種原因,集中在皇帝手中的權力經(jīng)常旁落,形成母后、外戚、宦官、宰相的專政或藩鎮(zhèn)、朋黨的爭奪,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充塞著無休止的傾軋與紛爭。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政體和這些弊端相終始,成為自身不可根治的毒瘤。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十分注意吸取前期的歷史教訓,采取一系列預防措施,使這類弊端減輕到最低程度。故有清一代,無外戚、宦官、宰相之專政,藩鎮(zhèn)割據(jù)曾出現(xiàn)于清初吳三桂等三藩之亂,旋即撲滅。母后擅權發(fā)生于晚清之慈禧太后身上,亦無漢、唐兩代之嚴重。只有朋黨之爭,在清代前期極為激烈,努爾哈赤時有其弟舒爾哈齊,其子褚英的分裂活動;皇太極時有四大貝勒之爭,順治年間有多爾袞、豪格、濟爾哈朗的斗爭;康熙年間有索額圖、明珠的分黨;康雍時期,圍繞皇位繼承問題,諸皇子之間各樹門戶,進行長期爭奪,引起社會動蕩?!  ?/pre>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通史教程教學參考:古代卷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