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9 出版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作者:吳軍華 主編 頁數(shù):276 字數(shù):420000
內容概要
《軟件工程--理論方法與實踐》由吳軍華主編,主要從面向對象的角度闡述了軟件工程的相關理論和方法。全書主要以UML為建模語言,以UML的發(fā)起人Booch、Rumbaugh和Jacobson建議的面向對象的分析和設計方法為核心內容,參照IEEE的軟件工程知識體系,系統(tǒng)闡述了軟件工程活動的理論、方法和技術。
《軟件工程--理論方法與實踐》第1、2章介紹了軟件工程相關概念和過程活動:第3章討論了基于UML的面向對象系統(tǒng)建模方法;第4、5章討論了需求工程活動和面向對象的需求分析方法;第6、7章詳細闡述了軟件系統(tǒng)設計原則及軟件體系結構設計,并重點討論了面向對象的設計方法;第8、9章討論了目前廣泛用于軟件系統(tǒng)設計的分布式體系結構和系統(tǒng)復用技術:第10章闡述了軟件活動中的形式化模型定義方法;第11、12章討論了軟件編碼以及測試活動和方法;第13章介紹了軟件交付后的維護工作;第14、15章介紹了軟件工程過程中的項目管理活動和過程改善技術;第16章簡單介紹了凈室軟件工程技術。
本書可作為計算機及信息類專業(yè)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為研究生和其他軟件技術人員的學習參考書。
書籍目錄
第1章 導論
第2章 軟件過程
第3章 面向對象系統(tǒng)建模
第4章 需求工程
第5章 面向對象的分析
第6章 軟件設計
第7章 面向對象的設計
第8章 分布式系統(tǒng)體系結構
第9章 面向復用的設計
第10章 形式化方法
第11章 軟件實現(xiàn)
第12章 軟件驗證和確認
第13章 軟件演化
第14章 軟件計劃管理
第15章 軟件過程改善
第16章 凈室軟件工程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使用軟件體系結構的風格和模式對軟件開發(fā)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和經(jīng)濟效益:(1)它可以便于設計開發(fā)者之間相互交流和理解。只要系統(tǒng)是使用某種風格或模式的規(guī)范方法來組織,則別的設計者就很容易理解系統(tǒng)的體系結構。譬如某人把系統(tǒng)描述為“管道~過濾器”模式,則他不必給出細節(jié),人們立刻就明白系統(tǒng)是如何組織起來的,并在腦海中清晰地得到此系統(tǒng)的圖像。(2)使用軟件體系結構的風格或模式促進了設計的復用。許多經(jīng)過實踐證明的軟件結構可以用來解決許多相似類型的新問題。這給新軟件的開發(fā)帶來了便利和質量保證。(3)使用軟件體系結構的風格和模式也促進了代碼復用。對于體系結構風格中的不變部分,不同的系統(tǒng)可以共同應用同一段實現(xiàn)代碼,從而提高了該段代碼的應用價值。(4)使用軟件體系結構的標準風格和模式有利于支持互操作性,例如像CORBA這種面向對象的結構和基于事件機制的集成模式??傊?,使用軟件體系結構的風格和模式有利于軟件開發(fā)者之間的交流和理解,有利于提高軟件設計實施的效率和質量。軟件體系結構的概念能否成熟到使軟件設計開發(fā)發(fā)生根本性改變,關鍵在于各類體系結構、設計模式的完善和系統(tǒng)化程度,這已成為目前軟件體系結構研究的重要內容。
編輯推薦
《軟件工程:理論、方法與實踐》:高等學校計算機專業(yè)“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