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6 出版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作者:杜希民,梁克蔭 著 頁數(shù):356
前言
《高等教育學新探》終于和大家見面了?! ≌f實話,編寫這本書我們始終是心存壓力的。一者同類書籍已經(jīng)上市不少,再者近年來學界對本學科的建設頗有異議,在這樣的情況下做這樣的事情,有可能是自討苦吃。但是,現(xiàn)實的工作需要和教學需要又迫使我們不得不做這件事情,再加上近幾年在該領域受賢人學者們的啟發(fā),有一些淺薄看法,有些竟還如鯁在喉,不吐不快,如此只能揮筆一試了。.在本書的成書過程中,有兩個問題在思想上纏繞較深。一是體系的把握問題,學界新意不窮,時有眼花繚亂之感。我們的原則是,既不墨守教育學領域的既成規(guī)則,也不刻意追求完善或創(chuàng)新,只把本書的完成過程當作我們探索研究工作的繼續(xù)。本書的編寫體系,在思路上,是按照人們對高等教育的常規(guī)認識進行的,即沿著什么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應該由誰完成,怎樣完成這樣的思路進行的;在結構上,將其分為三大部分: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機構和高等教育活動;在寫法上,考慮到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之間若即若離的關系,從選材到寫作,可能介于高等教育學與高等教育原理之間。這樣的安排主要是從有利于教學的角度考慮的。
內(nèi)容概要
《高等教育學新探》突破了一般高等教育學著作的常規(guī)體系結構,沿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機構—高等教育活動的邏輯順序展開論述。在上篇中,對高等教育的概念進行了解讀,回溯了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歷程,探討了高等教育學的邏輯起點、學科定位、理論體系構建、研究方法,以新的視角剖析了高等教育的本質與屬性、基本規(guī)律、結構和功能、體制及運行機制。在中篇中,在對高等教育機構概述的基礎上,對高等教育機構的主體——高等學校的類型、分類、職能進行了介紹;對高等學校中最具代表性的大學從理念、組織、制度、文化等多個維度進行透視。在下篇中,分別對高等教育的三大活動——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進行了較為詳盡的解析,對高等學校課程的類型、特征、價值取向、具體編制等進行了深入的闡述。 《高等教育學新探》可作為高等教育學專業(yè)研究生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高等教育理論研究者的參考用書。
書籍目錄
上篇高等教育第一章 高等教育及高等教育學第一節(jié) 高等教育的歷史演變及概念解讀第二節(jié) 高等教育學的學科定位及發(fā)展第二章 高等教育的本質與屬性第一節(jié) 教育本質研究的哲學基礎第二節(jié) 高等教育本質第三節(jié) 高等教育的屬性第三章 高等教育的基本規(guī)律第一節(jié) 高等教育規(guī)律概述第二節(jié) 高等教育發(fā)展規(guī)律的再認識第四章 高等教育的結構與功能第一節(jié) 高等教育的結構第二節(jié) 我國高等教育結構第三節(jié) 高等教育的功能第五章 高等教育體制和運行機制第一節(jié) 高等教育體制的含義和分類第二節(jié) 外國高等教育體制簡析第三節(jié) 我國高等教育體制第四節(jié) 高等教育的運行機制中篇高等教育機構第六章 高等學校第一節(jié) 高等學校的類型第二節(jié) 高等學校的職能第七章 大學第一節(jié) 大學理念第二節(jié) 大學組織第三節(jié) 大學制度第四節(jié) 大學文化下篇高等教育活動第八章 高等學校的教學活動第一節(jié) 高等學校的教學過程第二節(jié) 高等學校的教學原則、體系與方法第三節(jié) 高等學校的教學設計第九章 高等學校的課程第一節(jié) 課程的概念及高等學校的課程第二節(jié) 高等學校課程的價值取向第三節(jié) 高等學校的課程編制第十章 高等學校的科學研究第一節(jié) 高等學??茖W研究的特點與任務第二節(jié)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的組織原則與方法第十一章 高等學校的社會服務第一節(jié) 高等教育社會服務功能的孕育第二節(jié) 高等學校社會服務職能的產(chǎn)生第三節(jié) 高等學校社會服務職能的定位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ǘ└叩冉逃龑W研究方法體系 高等教育學研究方法體系是對研究者的研究工作起指導和指示作用的方法系統(tǒng)。對于高等教育學研究方法體系的探討是一個相對薄弱的領域,已有的一些探討可以梳理為以下幾個觀點: ?。?)上中下層次構成體系。該觀點認為,科學研究方法體系是由上、中、下三個層次構成的,上層為哲學方法,中層為一般科學研究方法,下層為適應于某些科研領域或某種科學分支甚至某個科研課題的特殊的研究方法。其基本結構為:哲學方法一一般研究方法一具體研究方法。 哲學方法并不是一種具體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種普遍性較大的思維方式,一種概括性較高的方法論。它指明了研究的方針、從事研究工作的基本態(tài)度和原則以及從世界觀的角度評價研究成果的基點;它是一切科學最普遍的方法,是其他各層次研究方法的基礎。美國科學家、哲學家托馬斯·庫恩稱之為研究范式。唯物主義方法和辯證方法是從人類的科學實踐中總結和概括出來的正確的哲學方法,對科學研究的其他方法起著指導作用。唯物主義方法和辯證方法是高等教育研究最核心、最根本的哲學層次的方法,是所有高等教育研究者都必須掌握和遵守的指導思想與最高原則。但有論者認為,哲學方法論涵蓋了所有真正的哲學。并非只有某種哲學才具有方法論作用,而是包括所有的哲學,無論其研究對象、價值取向和研究者的基本立場、研究角度和相應的一整套概念和假定如何。有論者認為,高等教育學的研究必須是多范式的,因為沒有哪一種范式足以單獨解決高等教育的全部問題。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