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作者:羅建軍,楊琦 編著 頁數(shù):188
Tag標簽:無
前言
MATLAB是一個集數(shù)學運算、圖形處理、程序設計和系統(tǒng)建模為一體的著名的語言軟件,具有功能強大、使用簡單等優(yōu)點,是進行科學研究和工程實踐的有力工具。本書作為MATLAB的入門教科書,適用于高等學校理、工、管等各類學生解決實際工程計算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其目的是使學生能夠使用MATLAB進行一般的工程計算,掌握使用MATLAB這類工程計算軟件工具的基本技術,包括基本計算、矩陣處理、符號運算和計算結果的可視化等。本教程共分6章,分別對應6個教學重點。課程起點設計為“從零開始”,不要求學生有程序設計方面的先修課程。但在學習本課程時,學生最好對計算機的使用有一定了解(如會使用Windows系統(tǒng),具有鍵盤操作和文件處理等基礎知識)。為了使基礎不高的初學者也能很快地掌握學習MATLAB,我們秉承本中心馮博琴教授的曾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的計算機基礎教育的改革成果,特別是其中的“精講多練”的教學模式,并結合以現(xiàn)代教育理論為指導,以多媒體教學手段為輔助,在確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模式、編寫教程內容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實踐證明,采用“精講多練”模式進行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的教學組織,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內容概要
本書系統(tǒng)地講述了MATLAB的基本技術,內容包括基本計算、矩陣處理、符號運算、計算結果的可視化、程序設計和Simulink仿真等方面。全書結合實際問題,講練結合,注重精講多練,培養(yǎng)學生利用MATLAB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書中配有豐富的例題和習題。 本書既可作為理工科院校學生的教材或參考書,也可供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參考。
書籍目錄
第1章 MATLAB語言的基本使用方法 數(shù)學目標 學習要求 授課內容 1.1 基本運算 1.2 變量 1.3 常用函數(shù) 自學內容 1.4 MATLAB語言的歷史、用途和特點 1.5 MATLAB產品家族 1.6 MATLAB系統(tǒng)構成 1.7 工具箱 調試技術 1.8 MATLAB的安裝 1.9 MATLAB的視窗環(huán)境 1.10 在線幫助 1.11 結束MATLAB 應用舉例 上機練習題第2章 MATLAB的數(shù)值運算 數(shù)學目標 學習要求 授課內容 2.1 矩陣 2.2 多項式 自學內容 2.3 其它構造矩陣的方法 2.4 矩陣函數(shù) 2.5 稀疏矩陣 2.6 矩陳和數(shù)組 調試技術 2.7 MATLAB的工作空間 2.8 數(shù)據(jù)的讀寫 應用舉例 上機練習題第3章 MATLAB的符號計算 教學目標 學習要求 授課內容 3.1 符號變量和符號表達式 3.2 微積分 3.3 方程求解 自學內容 3.4 符號表示式的運算 3.5 sym函數(shù) 3.6 求反函數(shù)和復合函數(shù) 3.7 表達式替換 3.8 任意精度計算 3.9 符號積分變換 3.10 Maple接口 應用舉例 上機練習題第4章 計算結果的可視化 教學目標 學習要求 授課內容 4.1 二維平面圖形 4.2 三維立體圖形 自學內容 4.3 圖形窗口 4.4 其他圖形函數(shù) 4.5 動畫 4.6 符號表達式繪圖 4.7 plot函數(shù) 4.8 交互式圖形指令 應用舉例 上機練習題第5章 MATLAB的程序設計 教學目標 學習要求 授課內容 5.1 M文件 5.2 M命令文件 5.3 控制語句 自學內容 5.4 M函數(shù)文件 5.5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方法 調試技術 5.6 MATLAB調試器 5.7 M文件性能剖析 應用舉例 上機練習題第6章 Simulink仿真 教學目標 學習要求 授課內容 6.1 概述 6.2 Simulink的使用 6.3 Simulink的模塊庫 6.4 功能模塊的基本操作 6.5 仿真參數(shù)設置 6.6 仿真結果分析 自學內容 6.7 Simulink演示實例 應用舉例 上機練習題附錄A MATLAB工具箱附錄B 圖形用戶界面設計GUI B.1 可視化界面環(huán)境 B.2 界面設計工具集 B.3 應用舉例附錄C MATLAB主要函數(shù)命令一覽附錄D 線性代數(shù)基本原理 D.1 行列式 D.2 矩陣 D.3 向量和矩陣的秩 D.4 線性方程組 D.5 相似矩陣及二次型附錄E MATLAB技術支持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每個變量都有一定的有效作用范圍,稱之為變量的作用域,變量只能在其作用域中可見的,或者說在該區(qū)域內是可以使用的,而在作用域以外是不能訪問的。根據(jù)作用域的不同,可以將MATLAB程序中的變量分為局部變量和全局變量。局部變量是在某一函數(shù)中說明的變量,它只能在本函數(shù)的范圍內使用。而全局變量的說明放在所有函數(shù)之外,在整個工作空間定義和使用。在默認情況下,M函數(shù)文件中定義及使用的變量都是局部變量,只在本函數(shù)的工作區(qū)內有效,一旦退出該函數(shù),即為無效變量。因此,這些變量是不能直接被另一個函數(shù)文件調用的。與之不同的是,在M命令文件中定義或使用的變量都是全局變量,在退出命令文件后仍為有效變量。通常,在使用M函數(shù)文件進行編程時,人們大多使用輸入輸出參數(shù)表在函數(shù)之間傳遞數(shù)據(jù),這樣做的好處是數(shù)據(jù)流向清晰自然,易于控制,數(shù)據(jù)也較為安全。但有時會遇到這種情況,某個數(shù)據(jù)為許多函數(shù)所共用,為了簡化函數(shù)的參數(shù)表,可以將其說明為全局變量。定義全局變量要用到global關鍵字,其語句格式為:global全局變量表一旦將某一變量定義為全局變量,其作用域將擴展至整個MATLAB工作空間。所有的函數(shù)都可以對它進行存取和修改。全局變量可以為所有的函數(shù)所共用,能夠在各個函數(shù)之間建立一條簡單方便的數(shù)據(jù)傳輸通道,因此頗受一些初學者喜愛。但實際上,濫用全局變量會破壞函數(shù)對變量的封裝性,使程序難于理解和調試,因此建議要盡量少用或不用全局變量。5.5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方法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方法是一種新的編程方法,它不僅繼承和發(fā)展了傳統(tǒng)程序設計方法,更充分考慮現(xiàn)實世界與計算機解空間的關系。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方法將客觀事物看作是具有屬性和方法的對象,通過抽象找出同一類對象的共同屬性和行為,形成類。例如,學生張三、李四是一個個對象,而抽象出來的學生類就是一個類。通過類的繼承與多態(tài)可以方便地實現(xiàn)代碼重用,大大縮短了軟件開發(fā)周期,并使得軟件風格統(tǒng)一。
編輯推薦
《精講多練MATLAB(第2版)》:西安交通大學“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