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技巧與藝術

出版時間:2010-6  出版社: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邵清艷 編  頁數(shù):248  

內容概要

  《教學設計技巧與藝術》從教學設計發(fā)展的趨勢說起,從各個方面闡述了教學設計的技巧和藝術,列舉了眾多優(yōu)秀的案例,較全面而又通俗易懂地闡述如何打開教師的設計思路?!督虒W設計技巧與藝術》將為教育工作者們掌握教育設計技巧和藝術而略盡微薄之力。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教學設計的發(fā)展趨勢與課堂準備第一節(jié) 教學設計技巧與藝術的當代發(fā)展第二節(jié) 教學設計技巧與藝術的意義第三節(jié) 教學設計技巧與藝術的必要性第四節(jié) 教學設計技巧與藝術的標準第五節(jié) 教學設計技巧與藝術的模式第二章 教學師生關系交流技巧與藝術第一節(jié) 以學生為出發(fā)點了解課堂第二節(jié) 教學師生關系的問題與分析第三節(jié) 教學課前交流的技巧與藝術第三章 教學方法策略的設計技巧與藝術第一節(jié) 教學思路設計的技巧與藝術第二節(jié) 教學方法設計技巧與藝術第三節(jié) 教學策略設計技巧與藝術第四節(jié) 教學結構與模式設計技巧與藝術第四章 教學課堂內容設計技巧與藝術第一節(jié) 教學內容選擇的技巧與藝術第二節(jié) 教學課堂內容要注意的問題第三節(jié) 語文教學設計的技巧與藝術第四節(jié) 數(shù)學教學設計的技巧與藝術第五章 教學情景創(chuàng)設的設計技巧與藝術第一節(jié) 教學啟發(fā)設計技巧與藝術第二節(jié) 教學語言設計技巧與藝術第三節(jié) 教學非言語及板書表達技巧與策略第四節(jié)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禁忌第六章 教育延伸招展的設計技巧與藝術第一節(jié) 教學評定技巧與藝術第二節(jié) 教學經驗和反思技巧與藝術第三節(jié) 教學觀課議課技巧與藝術

章節(jié)摘錄

  時至今日,隨著“終身學習”、“學會學習”等理念的突顯,教學的重心正在悄悄地轉移,與這一趨勢相適應,教學設計技巧與藝術策略研究被賦予了新的主題,呈現(xiàn)出新的發(fā)展趨勢?! o論我們是否情愿,知識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社會形態(tài)正在向我們走來,這預示著人類將走出工業(yè)文明步入一個嶄新的時代。對于我們所處的時代而言,知識經濟是事實、趨勢和理想的整體畫卷,是實然、應然和必然的統(tǒng)一體。實然昭示著必然,必然導向應然的構想,于我們而言,知識經濟的來臨既是一個難得的發(fā)展機遇,又是一個嚴峻的挑戰(zhàn)。抓住機遇、迎接挑戰(zhàn)的關鍵是建構“國家創(chuàng)新體系”,而這一任務的實施與落實必須依靠創(chuàng)新人才的培養(yǎng)。在這里,似乎已無需進行繁瑣的理論論證,一種新的教育發(fā)展趨勢正在突顯:教育正在由社會生活的邊緣走向社會生活的中心,成為推進社會發(fā)展的“軸心”。順應這一發(fā)展趨勢,教育必須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造就創(chuàng)新人才作為面對新世紀的價值取向?! ∫?、創(chuàng)新制勝  “創(chuàng)新”一詞作為學術用語首先是由奧地利出生的美籍經濟學家熊彼特提出的。熊氏在1912年出版的《經濟發(fā)展理論》一書中第一次提出了“創(chuàng)新”概念并作了初步探討,將“經濟創(chuàng)新”理解為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從而確立了“創(chuàng)新”在經濟學中的地位,所以有人指出:“創(chuàng)新不是‘創(chuàng)造新東西’的簡單縮寫,而是具有特定的經濟學內涵的?!钡请S著“創(chuàng)新”一詞使用頻率的增多,其適用范圍也逐漸擴大,逐漸從一個具有特定內涵的經濟學術語拓展到其他諸多領域。由于教育與經濟和技術發(fā)展的密切關系,因而教育教學領域中對于“創(chuàng)新”的關注尤為突出。在我國《漢語大辭典》中,“創(chuàng)新”被解釋為“創(chuàng)立或創(chuàng)造新的”?!  ?/pre>

編輯推薦

  教師承載著教書育人的使命,美國學者克萊德·E,柯倫曾經說過,教師“掌握著一種神奇的力量,他們能喚醒自己,也喚醒與他們接觸的人”。如何把知識更好的傳播給學生,我們除了一顆熱愛教育的熾熱之心,還需要講究方法技巧,掌握教學設計的藝術?! 》彩穷A則立,不預則廢,做好教學設計,就拿到了開啟教學課堂的鑰匙。教育是一門藝術。在這門藝術中,教師是理所當然的藝術家。教師一旦擁有藝術家的智慧與技巧,就一定會為教學帶來更多的精彩火花,讓知識成為學生心頭汩汩流動的泉水。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教學設計技巧與藝術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