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9 出版社:安慶斌 吉林大學出版社 (2012-09出版) 作者:安慶斌 編 頁數(shù):186
內容概要
《急診醫(yī)學新進展》是從多個渠道搜集了大量的科研和臨床資料,進行深入細致地研究而整編匯總成冊,反映當前急診醫(yī)學發(fā)展的基本新動態(tài),容納了大量急診醫(yī)學必備的基礎知識和臨床知識,不失為一本與時俱進的專業(yè)論著,也是臨床醫(yī)師特別是急診臨床醫(yī)師的一本適用的好教材?!都痹\醫(yī)學新進展》對急診醫(yī)學最新進展進行了詳細的論述,休克、創(chuàng)傷的救治是急診臨床非常重要的內容,《急診醫(yī)學新進展》選擇了重點疾病進行詳細地論述。急診臨床思維是急診醫(yī)師基本要素之一,常見昏迷、胸痛、腹痛等癥狀如何進行臨床診療思維,列舉急診常見病例進行分析,以達到急診臨床新思維的培養(yǎng),建立家庭自助急救體系和院前急救的風險管理也是急診醫(yī)學重要內容之一,急診護理的發(fā)展是非常迅猛的,相關內容值得我們去關注。
書籍目錄
第一章 休克 第一節(jié) 休克的診療進展 第二節(jié) 容量復蘇新進展 第二章 創(chuàng)傷治療 第一節(jié) 國內外創(chuàng)傷早期救治實施及訓練 第二節(jié) 創(chuàng)傷病人術后護理 第三章 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的臨床新進展 第四章 膿毒癥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第一節(jié) 膿毒癥從急診到ICU 第二節(jié) 嚴重膿毒癥診治進展 第五章 動脈血氣分析的臨床應用 第六章 急診臨床常見癥狀診療思維 第一節(jié) 昏迷 第二節(jié) 胸痛 第三節(jié)腹痛 第七章 常見病例的臨床思維培養(yǎng) 第一節(jié) 動態(tài)病例分析 第二節(jié) 微型病例判斷分析 第三節(jié) 臨床合理用藥舉例 第四節(jié) 進行性呼吸困難伴大汗(重癥哮喘) 第五節(jié) 主動脈消化道瘺 第八章 急診臨床新思維 第一節(jié) 急診病人的特點與急診醫(yī)生的新思維 第二節(jié) 降階梯思維 第三節(jié) 臨床診斷性思維和應診技巧的培養(yǎng) 第九章 院前急救 第一節(jié) 院前轉運的風險管理 第二節(jié) 常見急癥院前救護原則 第三節(jié) 從心源性猝死談建立家庭自助急救體系 第十章 急診護理 第一節(jié) 急診護理基本概念 第二節(jié) 從國外情況談急診護理工作的發(fā)展 第三節(jié) 急診分診與綠色通道建立 第四節(jié) 急診危重患者護理管理 第五節(jié) 急診護理安全風險管理 第六節(jié) 急診護理質量缺陷管理 第七節(jié) 急診護理記錄缺陷分析與對策 第八節(jié) 急診護患糾紛 第九節(jié) 護患溝通的方法和技巧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10.深靜脈血栓預防 嚴重膿毒癥使用小劑量肝素和低分子肝素預防DVT。有禁忌證者推薦使用機械裝置。有DVT史高風險者,二者聯(lián)合使用(A級)。 11.應激性潰瘍預防 嚴重膿毒癥患者應預防應激性潰瘍,H2受體抑制劑比硫糖鋁更有效。質子泵抑制劑還未與H2受體抑制劑進行比較,何者療效更優(yōu)尚不清楚。其相同的作用是增加胃內pH值(A級)。 五、典型病例介紹 1.一般情況 患者,男性,43歲。從事個體圖書貿(mào)易。2004年12月28日人院,入EICU;2004年1月25日轉出ICU,轉入呼吸科病房;2005年3月10日出院。 2.主訴 發(fā)熱6d,頭痛4d,伴有呼吸困難和神志不清1d。 3.現(xiàn)病史 1個月前因左下腹壁膿腫于外院切開排膿并抗感染治療。6d前無明顯誘因突發(fā)寒戰(zhàn),高熱,伴咽痛,體溫最高達40.3。于外院就診,予抗感染對癥處理后。4d前出現(xiàn)頭痛并伴上腹脹,嘔吐多次,為咖啡色胃內容物,嘔吐為非噴射性,急診入院。1d前頭痛伴頭暈,神志漸差,全身出現(xiàn)皮疹,伴氣促、尿少,于急診緊急插管應用呼吸機處理,并對癥支持治療后,收入EICU。 4.體格檢查 T 39 ℃,P 156 次/min,R 34次/min,BP 80/60mmHg。神志模糊,鎮(zhèn)靜狀態(tài),經(jīng)口氣管插管接呼吸機;皮膚散在皮疹,壓之可褪色,四肢涼;球結膜水腫,雙瞳孔等大等圓,對光反射遲鈍;頸抵抗(+);雙肺呼吸音粗,可聞及干、濕性噦音,無胸膜摩擦音;心律齊,各辦膜區(qū)未聞及雜音;腹平軟,無腹壁靜脈曲張,無胃型及蠕動波。左下腹可見2cm長瘢痕,無明顯壓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動性濁音陰性,腸鳴音3次/min;生理反射存在,病例反射未引出。 5.輔助檢查 血常規(guī):WBC 24.8×109/L,N 81%,HGB 150 g/L,PLT 178×109/L;血氣分析pH 7.15,PCO263mmHg,PO241mmHg,SO259%;正位胸片:肺部感染;血清生化:ALB 27g/L,AST 42IU/L,ALT26 IU/L,CK 305IU/L,CKMB4IU/L,BUN 4mg/dL,CREA 1.7mg/dL,Na 124 mmol/L,K 3.6mmol/L,Cl90mmol/L,Glu 363mg/dL。 6.診療及轉歸 患者人院后經(jīng)查體發(fā)現(xiàn)高熱,既往有感染史,遂進行病灶引流。因隨后出現(xiàn)呼吸的困難進行機械通氣。通過輔助檢查可發(fā)現(xiàn),白細胞顯著升高,嚴重的代謝性酸中毒,并存在肌酐和血糖升高。 對患者進行一系列的綜合診療措施,包括持續(xù)的靜脈血液濾過治療,即腎透析的治療等。 患者膽紅素呈明顯增加,然后呈現(xiàn)緩慢下降的過程。電解質紊亂,存在低鈉表現(xiàn)。通過體溫、心率治療的療效來看,治療初期,采用了多種藥物進行治療,如萬古霉素類、大環(huán)內酯類、碳青霉烯類,同時還應用了抗真菌藥物以及中藥等。從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可以看出,感染覆蓋面比較廣,包括革蘭陰性菌、革蘭陽性菌以及真菌等感染。經(jīng)過治療后,后期應用藥物逐漸減少。通過血象也可以觀察到,聯(lián)合治療產(chǎn)生效果后,白細胞逐漸減少,中性粒細胞基本恢復正常情況。 診斷:(1)重癥肺炎;(2)重癥膿毒癥;(3)膿毒性休克;(4)多臟器功能不全綜合征;(5)電解質紊亂。
編輯推薦
《急診醫(yī)學新進展》由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