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8 出版社:吉林大學出版社 作者:苗威 頁數(shù):305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當時,中國社會科學院與位處東北邊疆的延邊大學數(shù)次聯(lián)合主辦了高句麗學術(shù)研討會,我大多參加了。大約是在2003年的“高句麗與渤海學術(shù)研討會”上,初識苗威博士。當年她對高句麗歷史研究的興趣之高、研究視角之獨特,給我印象頗深。其后數(shù)年之間,受非學術(shù)因素的干擾,國內(nèi)高句麗史研究冷熱不定,熱心于高句麗研究的同道多轉(zhuǎn)攻他史,少有“癡迷不悟”者,苗威博士是其中之一。今聞苗威新作《高句麗移民研究》即將出版,不禁振奮:在料峭蕭條之中尤有新綠喚春,可鑒高句麗的魅力!能夠在出版之前先睹為快實為幸事,而盡管自感學識和資歷尚沒有達到為人作序的程度,但無論是作為高句麗歷史的研究者,還是出于推動中國邊疆研究不斷深入的內(nèi)心愿望,都覺得有義務向?qū)W界推薦該書。這也是無法拒絕作者而寫下這些文字權(quán)作“序”的緣由。
作者簡介
苗威,1968年出生于吉林省梨樹縣。歷史學博士.現(xiàn)為東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東北古代史、朝鮮半島古代史以及中朝古代關(guān)系史的研究。著有《古朝鮮研究》、《中國正史<高句麗傳>詳注及研究》(合著)、《明代抗倭援朝戰(zhàn)爭》(合著)、《清代中朝日關(guān)系史》(合著),在《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學報》等學術(shù)期刊發(fā)表論文50余篇。
書籍目錄
緒論
一、“高句麗移民”的選題緣起
二、“高句麗移民”的研究對象
三、“高句麗移民研究”的價值與創(chuàng)新
四、“高句麗移民”的研究綜述
第一章 高句麗的形成與崛起
第一節(jié) 高句麗族的誕生
一、高句麗的先祖高夷
二、高句麗族的誕生
第二節(jié) 高句麗國的建立
一、朱蒙建國神話
二、高句麗國建立
第三節(jié) 高句麗國首批向外移民
一、高句麗國建立之初的移民背景
二、沸流、溫祚移民與百濟建立
第四節(jié) 高句麗第一次遷都與陜父南遷
一、高句麗第一次遷都
二、陜父南遷
第五節(jié) 高句麗的崛起
一、大武神王的擴張
二、太祖王宮的崛起
第二章 3至4世紀高句麗移民
第一節(jié) 魏麗戰(zhàn)爭與“滎陽句麗”
一、魏麗戰(zhàn)爭
二、滎陽句麗
第二節(jié) 慕容氏與高句麗爭奪遼東與“河城句麗”
一、慕容魔與高句麗戰(zhàn)爭的歷史背景
二、慕容魔與高句麗、鮮卑二部、晉崔毖的軍事沖突
三、“河城句麗”
第三節(jié) 慕容皝與高句麗的戰(zhàn)爭及徙民遼西
一、“河城句麗”之后慕容魔與高句麗的戰(zhàn)爭
二、前燕慕容皝對高句麗的戰(zhàn)爭
三、咸康八年的高句麗移民及其安置
第四節(jié) 慕容盛徙高句麗戰(zhàn)俘至遼西
一、慕容盛徙高句麗戰(zhàn)俘至遼西
二、從高云家世看“遼西句麗”
第五節(jié) 移居內(nèi)地的高句麗僧人
一、佛教初傳高句麗及其發(fā)展
二、移民內(nèi)地的高句麗僧人——“高麗道人”
第六節(jié) 魏、晉及“三燕”的高句麗政策及其移民安置
一、魏、晉的高句麗政策
二“三燕”的高句麗政策
三、魏、晉、“三燕”對高句麗移民的安置
第三章 5至6世紀末的高句麗移民
第一節(jié) 北魏的擴張與高句麗移民
一、“遼西句麗”的再遷徙
二、北魏對北燕的人口遷移
第二節(jié) 主動投奔北魏的高句麗人
一、高麗“奴各(久)”投奔北魏
二、高飚等投回北魏
三、高潛投回北魏
第三節(jié) 北朝的高句麗移民政策及移民類型
一、北朝的高句麗移民政策
二、北朝的高句麗移民類型
第四節(jié) 移居新羅的高句麗僧人
一、高句麗勢力向朝鮮半島的擴張
二、墨胡子阿道移民新羅
第四章 5至6世紀末高句麗移民及其移民后裔史事考
第一節(jié) 高琳家族移民中原史事考
一、高琳家世
二、高琳在中原王朝的仕宦經(jīng)歷
第二節(jié) 高肇家族的移民及其民族認同
一、高肇渤海穆人的民族認知當不屬假冒的行為
二、高肇先祖移民高句麗的路徑
三、高肇一系與北魏皇室的姻親
四、高肇及其族人的民族認知
五、文昭皇盾之夢的“高句麗化”解析
第三節(jié) 文昭皇后史事考
一、文昭皇后(公元470?-497年)身世
二、文昭皇后在宮中
第四節(jié) 宣武皇后高英
一、宣武皇后(公元490?-518年)高氏的身世
二、宣武皇后高英史事考
第五節(jié) 茹皓之妻與安定王妃
一、茹皓之妻
二、安定王妃
第六節(jié) 僧朗移民南朝宋
第五章 6世紀末至7世紀中葉高句麗滅亡前的移民
第一節(jié) 唐太宗親征之役的高句麗戰(zhàn)俘
一、唐太宗親征高句麗的主要戰(zhàn)役
二、唐太宗親征高句麗之役戰(zhàn)俘的內(nèi)遷
第二節(jié) 小規(guī)模戰(zhàn)爭中唐朝所俘獲的高句麗人
一、唐太宗親征后的二次對麗之戰(zhàn)
二、唐高宗時對高句麗的幾次小規(guī)模戰(zhàn)役
第三節(jié) 新羅、百濟所俘獲及兼并的高句麗人口
一、新羅所俘獲的高句麗人口
二、并人新羅的高句麗人
三、高句麗流人百濟的人口
第四節(jié) 隋唐移居中國內(nèi)地的僧人
一、天臺教觀高僧波若
二、三論宗高僧印法師與實法師
三、從一件出土文物看唐初的“遼西句麗”
第五節(jié) 移居新羅、百濟的僧人
一、惠亮投奔新羅
二、普德移居百濟
第六節(jié) 移居日本的高句麗僧人
一、第一位移居日本的高句麗僧人惠便
二、其他移居日本的高句麗僧人
第七節(jié) 高句麗滅亡前唐朝對其移民的政策及安置
一、高句麗滅亡前唐朝對其戰(zhàn)爭移民的安置措施
二、唐朝對高句麗移民的安置區(qū)域
三、隋唐時期高句麗移民類型
第六章 高句麗的滅亡及其移民案例分析
第一節(jié) 高句麗的滅亡
一、高句麗滅亡的歷史背景
二、百濟、高句麗的滅亡
第二節(jié) 泉男生移民唐朝史事考
一、泉男生人唐之前的史事
一、泉男生移民唐朝
二、泉男生在唐朝的主要活動
第三節(jié) 泉獻誠及其后代在唐史事考
一、泉獻誠(公元651-692年)投奔唐朝
二、泉獻誠仕唐經(jīng)歷
三、泉獻誠在唐朝的主要活動
四、泉獻誠之子泉玄隱
五、泉獻誠之孫泉毖(公元708-729年)史事考
第四節(jié) 關(guān)于泉男生及其后代移民唐朝內(nèi)地的思考
一、泉男生及其后代移民唐朝內(nèi)地并受到禮遇是幾方面綜合因素的結(jié)果
二、泉男生等人墓志中自我認知的變化為高句麗移民問題的理性思考提供依據(jù)
三、對泉男生父子人唐應客觀評價
第五節(jié) 高藏移民唐朝史事考
一、高句麗滅亡之前的高藏(公元627?-682年)
二、高藏在唐朝史事考
第六節(jié) 高藏后代移民唐朝史事考
一、高藏之子——男福、高任武、高連
二、高藏之子——高德武史事考
三、高藏之孫——高寶元
四、高藏之孫——高震
第七節(jié) 高玄移民唐朝史事考
一、高玄(公元642-690年)與高句麗的關(guān)系
二、高玄家族在高句麗的情況
三、高玄入唐之后的活動
第八節(jié) 高性文、高慈父子移民唐朝史事考
一、高慈家族在高句麗的情況
二、高性文在唐朝
三、高慈在唐朝內(nèi)地的活動
第九節(jié) 高足酉移民唐朝史事考
一、高足酉(公元626-695年)的出身及入唐原因
二、高足酉在唐朝的主要軍事活動考述
三、高足酉與武則天朝的天樞之造
四、高足酉參與鎮(zhèn)壓萬州之亂
第十節(jié) 泉男產(chǎn)、泉男建移民唐朝
一、泉男產(chǎn)、泉男建在高句麗
二、泉男建、泉男產(chǎn)在唐史事考述
三、泉男產(chǎn)后代在唐史事考
第七章 高句麗滅亡后的人口流向
第一節(jié) 遷入唐朝的高句麗人及其安置
一、唐麗決戰(zhàn)前歸服和降服的高句麗人
二、高句麗滅亡后移民唐朝內(nèi)地的戰(zhàn)俘
……
第八章 在唐高句麗移民后裔
第九章 關(guān)于高句麗移民問題的思考
附錄 典型高句麗移民及其后裔墓志銘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二、高藏在唐朝史事考總章元年(公元668年)十一月,高句麗戰(zhàn)俘進入中原之后先被解至新豐(今陜西省臨潼縣西北),唐高宗詔令將高藏等通過“便道”獻于昭陵,以告慰唐太宗在天之靈,同時整備軍容,奏凱歌進入京城,又獻于太廟。據(jù)《文獻通考》卷89《郊社考》載:“高宗總章元年,以高麗平,獻俘于含光殿;大會李劫及部將以下,獻俘于昭陵,乃備軍容。奏凱歌于京城,獻于太廟。以后征四夷,討叛臣有功,皆獻俘太廟?!笨芍卟氐雀呔潲悜?zhàn)俘被獻于太廟之后,征四夷所得戰(zhàn)俘獻于太廟成為定制。十二月,獻俘于含元殿,東內(nèi)正殿日含元殿。之后,高宗皇帝又親祠于南郊,以高麗已平昭告上帝。在進入唐都附近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中,高藏等先后被獻于昭陵、太廟、南郊,如此興師動眾,足可見高藏等高句麗權(quán)勢者曾經(jīng)給唐朝君臣所帶來的困擾之大,唐朝對其重視程度之高。入唐不久,高宗“詔以高藏政不由己,授司平太常伯?!彼酒教2垂げ可袝?,正三品。可知,高藏在唐朝固然是因其戰(zhàn)俘的身份而受到朝野的關(guān)注,但并未因曾經(jīng)的對抗而受到敵視,而是得到唐的寬佑。儀風元年(公元676年)二月,唐朝“徙安東都護府于遼東故城,先是有華人任東官者,悉罷之?!标P(guān)于內(nèi)遷安東都護府的問題,學界議論較多。陳寅恪認為,主要出于唐朝綜合安全的考慮,彼時西北的吐蕃熾盛,唐朝難以東西兼顧,故而在東北采取消極退守之策;黃約瑟的看法類似,認為唐朝的邊疆經(jīng)略側(cè)重于吐蕃,抽調(diào)安東都護府的薛仁貴、李謹行等幾員大將充實到遠在吐蕃的唐軍之中,導致高句麗故地空虛,而高句麗故地問題的最好解決方式,即是用舊日權(quán)貴去施行治理。
編輯推薦
《高句麗移民研究》是由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