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往事

出版時間:2009年09月  出版社:吉林大學(xué)出版社  作者:季培剛  頁數(shù):417  字數(shù):330000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太極拳是中國的“國粹”之一??墒牵?jīng)過“體育工作者”們近六十年的不懈努力改造,今天的太極拳在人們的印象中,幾乎就是老年健身操的代名詞。每當(dāng)看到清晨街頭和大學(xué)體育課上普及太極拳的人們,讀到“中醫(yī)專家”將其根本就不明所以的太極拳放入所謂“傳統(tǒng)養(yǎng)生術(shù)”中而妄言奢談的“著作”,以及舞臺上將太極拳當(dāng)作花樣體操表演的演員,總讓人不由得想起晚清民國的太極前輩們。  今天似乎是一個“大師”泛濫而不再需要大師的時代,具體的“人”都被“物”掩蓋了,“技藝”被表述成貌似“科學(xué)”的東西,而變得索然無味。晚清民國那些達至巔峰的拳界名家們,在宣傳過程中逐漸淡出了今人的視野。這種情形,就像國畫界忘記了齊白石們、京劇界不再提梅蘭芳們一般。前人往事被漸漸地遺忘了,他們的經(jīng)驗和技藝不再被人們深究,武學(xué)的價值越發(fā)變得模糊。半個多世紀(jì)以來,武術(shù)所走的道路已與前人思想相去甚遠。其實,傳統(tǒng)的各家派拳藝,本不是西式的“體育”,用不上去削足適履;齊白石和梅蘭芳也不是用“科學(xué)”能夠研究得了的。當(dāng)今天的人們把太極拳視為淺顯的健身操的時候,竟忘記,這曾是歷史時光脈絡(luò)中,一輩又一輩進入高明境界的拳家們畢生經(jīng)驗的凝結(jié),精微巧妙之處,若無傳承在身的明師口傳身授,實與“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無異。

內(nèi)容概要

太極拳并非單純的運動或技術(shù),而有自身傳承的歷史,與中國文化精髓本為一體,且須存乎其人?!捌缴?,不在仕途,不務(wù)工商,不做打手,不圖俠名。只為繼絕學(xué)而已?!保▽O存周語)這其實也是拳界諸多前輩大家共同的人生寫照。拳如其人,自然不該將“人”隱去,而當(dāng)在歷史時光的脈絡(luò)中了解傳承流變的具體情形。    至今沒有較大爭議的太極拳的歷史,僅乾嘉以來二百余年。《太極拳往事:晚清以來太極前輩們的非凡人生》便是對晚清以降太極拳各家派傳遞脈絡(luò)與承接狀況的首次全方位細致梳理。匯聚了諸家太極拳傳承人的記憶與智慧,展示出晚清民國以來不同歷史背景下,太極拳前輩高人們?nèi)嚺c人生融為一體的人生歷程。通過《太極拳往事:晚清以來太極前輩們的非凡人生》,可以全面了解太極拳的傳承狀況。至于更多內(nèi)容,則需透過紙面去看。

作者簡介

季培剛,1982年生,山東蓬萊人,先后就讀于山東大學(xué)、中山大學(xué)及廣東社會科學(xué)院,歷史學(xué)碩士。2007年出版專著《楊振聲編年事輯初稿》,其他文論不計?,F(xiàn)棲身于蓬萊。

書籍目錄

前育:追尋那些如煙的往事龍虎陰陽——楊祿禪和他的子孫們  一 一代宗師——楊祿禪  二 支撐門戶——楊家二代楊班侯與楊健侯  三 風(fēng)氣漸開——健侯之子楊少侯與楊澄甫  四 廣為流傳—遍布南北西東的楊家后輩    楊振銘 楊振基 楊振鐸 楊振國 趙斌 傅鐘文棉里藏針——楊澄甫的弟子們  一 健侯執(zhí)教的楊家“三軒”    (一)牛鏡軒:平凡如常的高人    (二)田紹軒:功力深湛晚景卻凄凄    (三)李雅軒:身懷絕藝明哲保身  二 張欽霖:閑云野鶴不耐都市繁華  三 “楊氏首徒武匯川”  四 褚桂亭:學(xué)宗多門的楊家虎將  五 楊門文士    (一)陳微明:深究太極的清末翰林    (二)鄭曼青:詩書畫醫(yī)拳“五絕”奇士  六 分立南北中外原籍直隸任縣    (一)王其和:得兩家真?zhèn)鞫U居鄉(xiāng)野    (二)崔毅士:不著文章世已驚    (三)董英杰:南下至粵傳藝南洋  七 留京弟子    王旭東 閻月川 徐岱山 尤志學(xué) 汪永泉以柔克剛——全佑與他的傳人們  一 全佑:獨得柔化  二 光大門戶的兩大傳人——“南吳北王”    (一)王茂齋:遺世獨立    (二)吳鎰泉:神靜柔化  三 “北王”王茂齋的后傳    (一)王子英:氣勢神韻無形無象    (二)楊禹廷:松柔平和的一代宗師    (三)修丕勛:隱在掖縣大武官的高手    (四)劉光斗:有心求柔無意成剛    (五)鄭和春:傳承茂齋老架的道士    (六)劉晚蒼:沉粘古樸靈潛宏偉  四 “南吳”吳鎰泉的后傳    (一)吳圖南與徐致一:人稱其師“兩扇門”    (二)吳公儀與吳公藻:遠播家傳至海外    (三)趙壽村與吳耀宗:吳家親族兩明家    (四)馬岳梁與吳英華:廣傳家學(xué)至耄耋  五 七大爺架:綿綿不絕的常遠亭一脈隨曲就伸——楊祿禪弟子與楊氏老拳  一 富周及其后傳  二 王蘭亭——李瑞東一脈  三 夏國勛及其后傳  四 劉進寶及其后傳理法融通——武禹襄與他的后傳  一 廣府武氏  二 武氏傳人李亦畬與李啟軒  三 李氏傳人郝為真  四 郝氏門徒    (一)家傳郝月如    (二)“太極圣手”李香遠    (三)郝為真其他主要弟子    閻志高 王延久 張振宗 韓欽賢 李圣端    郝中天 李福蔭 范述圃等技進乎道——孫祿堂和他的弟子門生們  一 孫祿堂:集有清一代拳技之大成    (一)轉(zhuǎn)益多師    (二)實至名歸    (三)機緣默運    (四)拳與道合    (五)藝業(yè)是非    (六)仙逝鄉(xiāng)里  二 孫存周:卓爾不群承繼家傳絕學(xué)  三 孫門其他弟子    孫劍云 齊公博 孫振川 孫振岱 任彥芝    陳守禮 裘德元 支燮堂 劉如桐等剛?cè)岵惏l(fā)科與陳家溝太極拳的傳承脈絡(luò)  一 緣起  二 述往:陳發(fā)科進京前后的陳家溝  三 京城舊事:弟子門生敘說的陳發(fā)科  四 延綿無絕:陳氏太極拳的后傳    陳照丕 陳照旭 陳照奎 雷慕尼 田秀臣    李經(jīng)梧 孫楓秋 馮志強等  五 蔚為大觀:洪均生與“洪式太極拳”連環(huán)肯綮——陳清平與趙堡太極拳的淵源流變  一 淵源:陳清平的太極前輩們  二 流變:陳清平的后傳弟子們    (一)陳清平后人:家傳太極已成絕響    (二)張應(yīng)昌一脈:延綿至今    (三)和兆元:“和式太極拳”祖師    (四)李景延:“忽雷架”創(chuàng)始人    (五)任長春:學(xué)兼趙堡與陳溝

章節(jié)摘錄

  楊班侯,名鈺,清道光十七年(1837)生于廣府城。因在家中排行第二,在世時人稱“二先生”。在其父督責(zé)之下,未至弱冠已成能手。楊班侯身小肌瘦,富膂力,傳說他經(jīng)常在大條案下面練功,拳架小而低。其性格剛強,藝高意猛,善用散手,喜好發(fā)人,往往出手見紅,被擊者常常跌出三丈六尺之外?! 罴姨珮O大槍素負盛名。據(jù)說,因楊班侯性躁勁猛,其母命其摘去槍頭,以免傷人,故楊家練槍均用無槍頭的大白臘桿子。楊班侯太極內(nèi)勁渾厚驚人,桿頭所至,舉重若輕。一日失火,蔓延蘆堆,火勢甚猛,鄉(xiāng)人一時束手無策。楊班侯持桿至,呼眾讓開,揮桿挑蘆,遙擲水中,瞬息火滅?! ?jù)楊氏家傳,班侯幼時與其父比槍,僅數(shù)回合,就對父親說:“我比你強。”祿禪笑日:“好,就算你比我強。先看看你的胸膛?!痹瓉恚嗪畹拿抟虑敖笠驯黄涓复唐贫嗵?,露出棉絮,他自己卻毫無感覺?! 畹摱U長子楊鳳侯天性聰明、性情溫和,得父真?zhèn)?,功夫扎實,惜其早亡。在世時,楊鳳侯也擅長太極十三桿,因其性格和善,前來學(xué)藝者眾多,其中縣城北教卷村的姨表弟教蓮堂得其要。教蓮堂學(xué)拳心誠,肯下苦功,常于勞作之余每晚往返三十里,到廣府城學(xué)拳,后跟楊鳳侯學(xué)太極桿。一次,教蓮堂想試一試楊鳳侯身手,在練習(xí)時脫手將桿子沖鳳侯面部戳去。楊鳳侯手腕一抖,教蓮堂的桿子飛出數(shù)丈。事后,楊鳳侯跟二弟班侯說起此事,楊班侯很氣憤,打算陪教蓮堂過過手。教蓮堂早知班侯性烈手狠,從此很長時間不敢再來。因得了太極拳真?zhèn)?,教蓮堂的功夫在?dāng)?shù)爻雒灰滥睦镉腥瓐?,便去踢場子,人送外號“教老踢子”。其拳主要流傳于永年縣曲陌村一帶。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世間練太極拳者亦不在少數(shù),宜知分別純雜,以其味不同也。純粹太板其臂如綿裹鐵,柔軟沉重,推手之時可以分辨一太極有二人推手之功夫一。其拿人之時,手極輕而人不能過,其放人之時,如脫彈丸,迅疾干脆毫不費力。被跌出者但覺一動,而并不覺痛,已跌丈余外矣。其粘人之時,并不抓擒,輕輕粘住即如膠而不能脫,使人兩臂酸麻不可耐,此乃真太極拳也。若用大力按人、推人,雖亦可以制人,將人打出,然自己終未免吃力,受者亦覺得甚痛,雖打出亦不能干脆。反之,吾欲以力擒制太極拳能手,則如捕風(fēng)捉影,處處落空。又如水上踩葫蘆,終不得力。此乃真太極意也?!  獥畛胃?/pre>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太極拳往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1條)

 
 

  •   系統(tǒng)的了解了太極各門派的傳人,對近代太極拳的的傳承寫的還是很清楚的。
  •   雖然書里講的事大多已經(jīng)都知道了,不過還是覺得這本書挺不錯的,對太極拳歷史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
  •   "太極拳往事"沒有買到,能幫忙嗎?
  •   這部書彌補了太極拳界的真切感和大師的風(fēng)范,值得品味
  •   學(xué)習(xí)太極拳的可以參考,不論是什么派別都有借鑒意義。
  •   一本不錯的記事書籍!建議收藏,緬懷前輩,增加對太極神拳的了解!書的內(nèi)容很不錯,但書的裝訂質(zhì)量我不太滿意!
  •   向作者致敬!有幸一睹太極前輩風(fēng)采,可謂一大快事。
  •   都是一些很不錯的太極往事 很有意思
  •   跟逝去的武林差了好幾個檔次。適合那些對武術(shù)史了解極少的人。照片倒是不少,內(nèi)容乏善可陳。估計是楊氏太極一脈資助作者寫作的。
  •   百年來的太極風(fēng)云人物一網(wǎng)打盡。
  •   很多陳年往事。。。。。。
  •   內(nèi)容還行,比較喜歡,就是書的質(zhì)量不大好
  •   一書在手,內(nèi)容全有。照片豐富有收藏價值吧,看看故事吧,很難讓作者寫出這些大師們是如何練出這樣功夫的。
  •   這本書可以的,內(nèi)容豐富,故事真實。好的,不錯!
  •   知道了許多江湖舊聞。
  •   一直都喜歡古人的生活作風(fēng),看著他們的對生活的態(tài)度,感慨良多。讀此書,受益匪淺
  •   有興趣,買回來看
  •   在晚清民國的太極前輩們當(dāng)中,我最尊崇的要算是孫祿堂了,以其拳技臻于神明之境故。

      孫祿堂是有宿慧的人,天稟氣質(zhì),超邁絕人,可以說是“生而知之”的一流人物?!皩O氏武學(xué)一脈,實以形意為基礎(chǔ),融八卦、太極于一體?!薄皩O祿堂更將拳學(xué)與傳統(tǒng)學(xué)問相貫通,精易經(jīng)黃老奇門遁甲諸術(shù),體用一如,其拳械皆致絕諸,技擊獨步于時,為治技者冠,達到拳與道合、體用無遺的境界?!?br />
      最靈異的是孫祿堂預(yù)言自己駕鶴之日。如書所載: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十二月十六日晨,孫祿堂對家人說:“仙佛來接引矣?!彼烀胰巳敉鉄垺O祿堂于六點五分,面朝東南,背靠西北,端坐室中,“囑家人誦佛號,勿哀哭,安坐而逝,曰:‘吾視生死如游戲耳?!庇纱丝梢姡瑢O氏是已得“神通”之阿羅漢、聲聞緣覺一類的人物!

      對于太極拳,我是“盲人騎瞎馬”,未遇明師,難窺其堂奧。恨不得早生百、幾十年,為前輩們跑腿、端茶送水可也。深以為憾事矣!

      跪地恭敬合掌,奉香三柱,向空頂禮膜拜諸位大師!
  •   該書匯集了很多資料,這項工作以前倒是沒什么人做,也有不少難得的老照片,值得收藏。但是,資料匯集略顯瑣碎,書籍紙張質(zhì)量也不甚精良。結(jié)合自己十幾年來對太極拳的了解,引發(fā)的思考是:各種資料所記載的太極前輩們近似神人的武術(shù)事跡,究竟有多大的成分是可以采信的。畢竟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
  •   將零散故事集中起來,方便太極拳愛好者了解一些歷史故事.
  •   對了解晚清以來的太極大家有很大幫助,建議作者可以做一張?zhí)珮O傳承譜系表。
  •   此書算是本資料匯集,如果書中的所有引用書目都讀過,那此書就意義不大。編者在引用史料過程中,當(dāng)然有一些連接性的敘述文字,這些文字就我個人來看,只有關(guān)于陳發(fā)科一節(jié)中,強調(diào)了上世紀(jì)初陳氏太極拳進入北京時,當(dāng)時的政治中心的變遷的背景,值得思考。
    書并不難讀,故事性也有。給一個中性的評價吧。
  •   老輩拳家的掌故,內(nèi)容豐富。從那些過去的事情中,體會當(dāng)時拳人的風(fēng)骨,學(xué)拳練拳很多時候功夫在拳外。不過也覺得很悲涼。因為那些絕技有多少人能繼承下來呢~~
  •   內(nèi)家拳老輩子的事情 真正的江湖
  •   當(dāng)一個人對某項運動感興趣時,了解其歷史能很好地幫助自己加深對該項運動的理解。
  •   了解太極傳人人物的簡單途徑
  •   拼湊而來,文字多有錯誤,看來編著者不是很敬業(yè)的人。
  •   不值得一讀。
  •      在晚清民國的太極前輩們當(dāng)中,我最尊崇的要算是孫祿堂了,以其拳技臻于神明之境故。
      
        孫祿堂是有宿慧的人,天稟氣質(zhì),超邁絕人,可以說是“生而知之”的一流人物?!皩O氏武學(xué)一脈,實以形意為基礎(chǔ),融八卦、太極于一體。”“孫祿堂更將拳學(xué)與傳統(tǒng)學(xué)問相貫通,精易經(jīng)黃老奇門遁甲諸術(shù),體用一如,其拳械皆致絕諸,技擊獨步于時,為治技者冠,達到拳與道合、體用無遺的境界。”
      
        最靈異的是孫祿堂預(yù)言自己駕鶴之日。如書所載: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十二月十六日晨,孫祿堂對家人說:“仙佛來接引矣?!彼烀胰巳敉鉄垺O祿堂于六點五分,面朝東南,背靠西北,端坐室中,“囑家人誦佛號,勿哀哭,安坐而逝,曰:‘吾視生死如游戲耳。’”由此可見,孫氏是已得“神通”之阿羅漢、聲聞緣覺一類的人物!
      
        對于太極拳,我是“盲人騎瞎馬”,未遇明師,難窺其堂奧。恨不得早生百、幾十年,為前輩們跑腿、端茶送水可也。深以為憾事矣!
      
        跪地恭敬合掌,奉香三柱,向空頂禮膜拜諸位大師!
  •   寫的好看哇。
  •   武術(shù)界很多東西也是以訛傳訛,尤其近代以來,寫手的出現(xiàn),天馬行空的想象已經(jīng)掩蓋了真實的修為,這就是所謂捧殺!孫祿堂都知道,但是說無緣無故就死,誰也不信。必定事出有因。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