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7 出版社:吉林大學出版社 作者:邵彥敏 頁數(shù):233
前言
1.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在時間上的界定 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開始對原來高度集中和低效率的計劃經濟進行改革。改革首先在農村進行,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制。然后對國有企業(yè)進行放權讓利的各種改革,在制度上形成了國有、集體、個體和外商獨資及中外合資共存的局面。在對高度集中的計劃配置制度進行改革的同時,逐步調整和放開了對產品和要素價格的控制。對外則實行開放政策,引進外資、擴大貿易,極大地促進了中國對外貿易的發(fā)展。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有了長足的發(fā)展,經濟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產業(yè)結構更趨合理,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改善。這二十年間,中國成為世界上經濟發(fā)展最快、增長最有活力的國家之一?! 「鶕?jù)世界銀行《世界發(fā)展報告(1997)》中公布的有關數(shù)據(jù)計算,1980-1995年期間,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年均增長率分別為11.1%和8.2%,在同期世界經濟發(fā)展中獨領風騷。這種高經濟增長率在戰(zhàn)后被譽為亞洲四小龍的日本和韓國都曾經出現(xiàn)過。韓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從1962年的23億美元,增加到1992年的2963.49億美元,30年間增長了127倍。同期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由87美元增加到6790美元,30年間增加了78倍。
內容概要
貨幣政策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是現(xiàn)代經濟學中一個極富挑戰(zhàn)性的課題。古典經濟學通常認為促進經濟增長的是一些實體要素,如資本、勞動、技術進步等。而對于貨幣政策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卻較少論及。在經濟學的理論體系中,貨幣政策屬于宏觀經濟理論,所涉及的是短期內總供求關系的調節(jié),而經濟增長問題屬于增長理論,本質上是一個長期問題。本文將貨幣政策與經濟增長這兩個問題結合起來研究,目的是探討在我國經濟高速增長過程中貨幣政策的作用。 文章首先對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問題進行了分析。然后將重點放在研究經濟增長和貨幣政策之間的關系。從分析中可以看出,資本積累是我國經濟增長的源泉。而資本積累的主要來源是儲蓄的增加以及儲蓄向投資的轉化。我國的貨幣政策在促進儲蓄的形成以及加速儲蓄向投資的轉化方面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說,雖然貨幣政策并非經濟增長的實物要素,但它對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文章用了一定的篇幅探討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問題,在控制通貨膨脹和促進經濟增長之間,我們主張以穩(wěn)定幣值為貨幣政策的主要目標,因為只有貨幣穩(wěn)定,才能為經濟增長提供良好的經濟環(huán)境。在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方面,可行的選擇是在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中,逐步強化利率在貨幣政策中介目標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淡化貨幣供應量指標。此外,文章還分析了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效率。文中主要從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中的微觀主體渠道的角度進行分析,分析結果顯示由于商業(yè)銀行、企業(yè)、居民個人及地方政府等微觀主體的一些行為影響了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傳導效果,導致我國貨幣政策的傳導效率并不高,因此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改革。
書籍目錄
前言 1.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在時間上的界定 2.選題的理論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3.貨幣政策與經濟增長:理論檢索 4.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 5.本文的結構安排和創(chuàng)新第1章 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 1.1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概況 1.1.1 主要經濟增長指標的變動狀況 1.1.2 中國經濟增長的特點 1.1.3 經濟增長的國際比較 1.2 經濟增長的因素分析 1.2.1 西方經濟學有關經濟增長因素的基本理論 1.2.2 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因素分析 1.2.3 資本積累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第2章 貨幣政策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2.1 貨幣政策與經濟增長關系的理論綜述 2.2 儲蓄與經濟增長 2.2.1 儲蓄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2.2.2 儲蓄的基本結構及我國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儲蓄結構的特點 2.2.3 我國居民儲蓄變動的情況及影響因素 2.3 投資與經濟增長 2.3.1 儲蓄向投資的轉化 2.3.2 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時期投資的發(fā)展狀況 2.3.3 貨幣政策與投資 2.4 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時期貨幣政策與經濟增長的實踐 2.4.1 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時期貨幣政策工具的運用 2.4.2 中國貨幣政策的實踐第3章 穩(wěn)定物價與經濟增長:貨幣政策目標的確定 3.1 貨幣政策的主要目標:穩(wěn)定物價 3.1.1 通貨膨脹是一種貨幣現(xiàn)象 3.1.2 引發(fā)通貨膨脹的金融方面的原因 3.1.3 通貨膨脹與貨幣供給的相關性 3.2 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3.2.1 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關系的理論分析 3.2.2 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的關聯(lián)度分析 3.2.3 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時期的通貨膨脹率與經濟增長率的選擇 3.3 物價穩(wěn)定與經濟增長:中國貨幣政策目標的選擇 3.3.1 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時期的貨幣政策目標 3.3.2 控制通貨膨脹與促進經濟增長:政策操作技巧及制度保證 3.4 貨幣政策與通貨膨脹的治理 3.4.1 控制總需求以穩(wěn)定物價 3.4.2 控制總供給以治理通貨膨脹第4章 貨幣供應量與利率: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選擇 4.1 貨幣供應量的相關問題 4.1.1 貨幣供應量中介目標的變動 4.1.2 貨幣供給的內生性和外生性 4.1.3 貨幣供給和產出、物價的關系 4.1.4 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時期貨幣供應量的確定 4.2 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時期的利率問題分析 4.2.1 利率理論 4.2.2 利率與經濟增長 4.2.3 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第5章 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時期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5.1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理論 5.1.1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一般理論傳導模式 5.1.2 國內外關于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理論研究綜述 5.2 經濟主體在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中的作用分析 5.2.1 商業(yè)銀行在我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5.2.2 企業(yè)行為與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5.2.3 居民行為與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5.2.4 地方政府的行為與我國貨幣政策的傳導 5.3 提高貨幣政策傳導效率的對策建議 5.3.1 加快商業(yè)銀行改革的步伐,增強銀行體系的活力 5.3.2 加快國有企業(yè)改革,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的發(fā)展 5.3.3 加快發(fā)展金融市場,為居民提供更多的投資渠道 5.3.4 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明確政府與市場的邊界文章的主要結論參考文獻論文摘要(中文) 論文摘要(英文)附件1附件2
章節(jié)摘錄
第1章 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 經濟增長是各個國家都非常關注的問題。經濟學家西蒙·庫茲涅茨認為:“經濟增長是指人均或每個勞動者平均產量的持續(xù)增長。①”另一位經濟學家W.阿瑟.劉易斯在其著名的《經濟增長理論》一書中,突出強調了他所關心的主題是“人均產量的增長”,“是得到更多物品與勞務的過程”。一般認為,經濟增長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在一定時期內的產品和服務(或人均產品和服務)的實際產出量的增加,經濟增長的實質是規(guī)模不斷擴大的社會再生產過程和社會財富的增值過程。衡量經濟增長的指標通常是國民生產總值或國內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qū)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國民 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所有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成果,它等于國內生產總值加上來自國外的勞動者報酬和財產收入減去付給國外的勞動者報酬和財產收入。與國民生產總值不同,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生產概念,而國民生產總值則是一個收入概念?! ≈袊鴱?0世紀70年代末開始了改革開放,至今已經過了二十多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效。這二十多年問,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長了9.6%,是同期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 ……
編輯推薦
《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時期的貨幣政策》是關于研究“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時期的貨幣政策”的專著,書中將貨幣政策與經濟增長這兩個問題結合起來研究,目的是探討在我國經濟高速增長過程中貨幣政策的作用?! 吨袊洕咚僭鲩L時期的貨幣政策》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