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年 出版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作者:李莎 頁數:411 譯者:李英男,姜濤
Tag標簽:無
前言
2007年冬我得到一個重大的委托,我覺得是我的一個莊嚴的任務:為李立三同志的妻子李莎同志所寫的回憶錄寫幾句話。李立三的名字我當然知道。我還有幸在中央團校二期直接聽過立三同志的課,他講的是“中國工人運動”。他是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領導人之一,犯過“‘左’傾路線”即“立三路線”的錯誤。他的同生死共患難的妻子李莎大姐是蘇俄人。我是晚輩,我當然弄不清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央的一些事情,但是我完全相信,完全可以想象,像李立三這樣的早期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是一些理想主義者,是純潔的不免天真的共產主義者,是學理意義上的極其認真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也是蘇聯榜樣的虔誠追隨者。我對他們有一種尊敬與向往,有一種認同與深情。而一接觸到《我的中國緣分——李立三夫人李莎回憶錄》,僅僅標題已經使我心潮澎湃。這里有蘇聯,有中國,有中蘇友誼,有中蘇交惡,有斯大林時期、赫魯曉夫時期、毛澤東時期、改革開放時期。
內容概要
李立三,中國黨的早期領導人之一。他的同生死共患難的妻子李莎是蘇俄人。本書即為其妻子對李立三生平事跡的回憶。 這里有蘇聯,有中國,有中蘇友誼,有中蘇交惡,有斯大林時期、赫魯曉夫時期、毛澤東時期、改革開放時期。有所有的對于長輩,同樣對于中老年人一輩的最最親切、最最刻骨、最最迷惑也最最痛苦的一切過程、經驗、凱歌、煉獄、烈火熊熊、翻江倒海。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 走近立三 第一章 伏爾加河畔的童年 貴族莊園 最早的回憶 第二章 在莫斯科 艱難歲月 戴上紅領巾 第三章 遠方在召喚 去遠東 和中國人交朋友 第四章 相識 和李明初識 求婚 第五章 婚后生活 “留克斯”招待所 日常生活 第六章 “肅反”浪潮 “肅反”擴大化 “皮包事件”始末 立三被捕 第七章 苦難的歷程 開除團籍 四處尋覓 立三獄中苦斗 十月革命的禮物 第八章 爭取平反 為中國共產黨的名譽而斗爭 李立三自述 第九章 神圣的戰(zhàn)爭 戰(zhàn)爭爆發(fā) 大疏散 團聚在恩格斯城 第十章 勝利任望 重返莫斯科 意外喜訊 與冼星海的患難之交 第十一章 別了,俄羅斯! 立三歸心似箭 新年驚喜 來自中國的消息 沖破障礙 再見吧,媽媽!第二部分 走進中國 第一章 過邊境 邊境小鎮(zhèn)奧得堡 踏上中國國土 第二章 哈爾濱瑣記 適應新的環(huán)境 結識林彪和葉群 微妙的中蘇關系 好朋友 形勢變化 第三章 新中國的成立 遷居北京 李立三在建國前夕 在香山 共和國的誕生 第四章 中南海內外 在中南海度周末 給江青上課 李立三在總工會 第五章 國際家庭 媽媽的到來 胡同中的小洋樓 國際家庭 第六章 教書育人 我所鐘愛的事業(yè) 我的學生 越南班 第七章 外部風浪 全民動員 “大躍進”高潮 三年困難時期 第八章 友好潮流下的暗礁 潛在的暗礁 蘇聯專家在中國 中蘇反目 第九章 政治與愛情 我的好友葛拉妮婭 加入中國國籍 第十章 “文化大革命” 山雨欲來 “紅衛(wèi)兵”造反 堅持真理,斗爭到底 立三最后的日子 第十一章從秦城到運城 秦城監(jiān)獄 重獲自由 下放在運城 第十二章 圓滿結局 平反昭雪后記附錄 李立三自述
章節(jié)摘錄
第一部分 走近立三第二章 在莫斯科戴上紅領巾十月革命的新思想、新風尚熏陶、感染著我,在心靈深處一天天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我,我也越發(fā)熱愛這個偉大的時代了。我們學校的每個教室都布置了一個“紅色角”,上方掛著一個英俊男孩的畫像。卷曲的頭發(fā),一雙智慧的大眼睛炯炯有神。這就是全世界無產階級的偉大領袖列寧少年時代的畫像。我們每天走進教室,都要深深地向他的肖像鞠躬致敬。列寧的形象,就是這樣銘刻在我們這代人的心中。1924年1月最寒冷的一天,突然傳來列寧去世的噩耗。我心里感到沉重的一擊,禁不住和同學們一起慟哭起來。我一直覺得列寧還很年輕,怎么會去世呢?向列寧遺體告別的那一天,莫斯科沉浸在無限的悲哀中。大街上冰天雪地,寒風刺骨。工會大廈前排著望不到盡頭的長隊,無數的人從各處趕來為列寧送行。不少人因無法抵御凜冽的嚴寒,只好在路邊燃起了取暖的篝火。我因為年紀很小,不能加入吊唁的隊列,只得和媽媽在街上走走,默默地看著這個悲壯的歷史性的場面。工會大廈前的吊唁活動持續(xù)了七天七夜,人們絡繹不絕地前來向列寧致以崇高的敬意。
后記
1980年3月20日開啟了我一生中的嶄新階段。經過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之后,中國走上了改革開放的道路。黨中央鄭重宣布,今后再也不搞政治運動,階級斗爭的時代結束了,我們一家人與千千萬萬中國家庭一樣,從此過上了平靜安詳的日子。我剛回北京的時候,有不少人問我:“您在中國受到那么大的委屈,不打算回去嗎?”我總是坦然地笑著回答:“這是歷史。對待歷史,有什么委屈可言?鄧小平同志他們都受過打擊迫害,現在他們正努力撥亂反正,給我們一家落實了政策,我很滿意。再說,立三同志在蘇聯蹲過監(jiān)獄,我在中國坐過牢,我們算是打了個平手?!蔽液椭袊嗣褚黄鸢具^了十年浩劫,共同的經歷和痛苦使我的的確確感到我是中國的一分子。無論是上層領導,還是下層百姓,我和他們交往沒有任何隔閡了,他們也對我非常熱情,把我當作自己人。記得,上世紀80年代初我與趙洵交談時,對當時的“出國熱”表示不理解,說:“為什么那么多人都夢想出國?我就一點也沒有這種想法!”
編輯推薦
《我的中國緣分:李立三夫人李莎回憶錄》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李莎的回憶令人正視了一個正在逝去、已經開始遠離我們,已經漸漸被青年人遺忘的時代。而對于世界和中國來說,那又是天翻地覆、錐心刺骨、有聲有色、有血有淚的時代。熱烈,真誠,浪漫,激情,簡單化,無序,急躁,有時候走極端走到了令人窒息的地步?!趺?/pre>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