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

出版時間:2008-2  出版社:外語教研  作者:任一鳴  頁數(shù):27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后殖民:批評理論與文學》是對后殖民時期批評理論的發(fā)展及其與文學之間關系進行分析研究的專著。后殖民批評話語是由理論闡釋和文學創(chuàng)作共同構成的,文學與后殖民批評不是兩個各自獨立的部分,而是一個統(tǒng)一體,后殖民批評話語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對文學作品的批評基礎之上的。對西方經(jīng)典文學作品的重讀和解構構成了后殖民批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文學文本的分析和批評乃是后殖民文化批評的基礎。約瑟夫·康拉德的小說《黑暗之心》可以視為后殖民批評以文學作為切入點進入后殖民文化批評的最早也是最集中的文學文本。后殖民批評在很大程度上是從對《黑暗的心》的解讀開始的。被看作是后殖民批評主要代表作的愛德華-薩義德的《東方學》和阿什克洛夫特等編著的《回述帝國》也都建立在大量的文學文本分析基礎上。愛德華·薩義德在《東方學》中運用了大量的文學文本。對這些文學文本的批評構成了愛德華·薩義德后殖民文化批判的主體。愛德華·薩義德在闡述其關于東方學的觀點時涉及到的作家有:喬叟、但丁、曼德維爾、莎士比亞、德萊頓、蒲柏、拜倫、維克多·雨果、歌德、福樓拜、菲茨杰拉德、、司各特、夏多布里昂、紀德、內(nèi)瓦爾等?;裘住ぐ桶蜑榱苏f明后殖民時代的現(xiàn)代性對權力的轉(zhuǎn)換不是簡單地對一種文化傳統(tǒng)內(nèi)容進行再估價,而是依賴于某種變形的結(jié)構,在他的《種族、時間與現(xiàn)代性修訂》一文中例舉了美國黑人作家托妮·莫莉森的創(chuàng)作?!逗笾趁瘢号u理論與文學》的寫作也是將后殖民理論和后殖民文學創(chuàng)作作為后殖民話語的共同構成,從后殖民理論的角度解讀后殖民文學創(chuàng)作,或從后殖民文學創(chuàng)作的角度來觀照后殖民理論,以加深對后殖民理論的進一步理解?!逗笾趁瘢号u理論與文學》屬于后殖民文學批評實踐。后殖民文學批評實踐廣義上可以指運用后殖民批評話語或批評視角對任何文學作品進行批評,狹義上是指運用后殖民批評話語或批評視角對后殖民文學進行解讀。《后殖民:批評理論與文學》是后一種意義上的后殖民文學批評。

作者簡介

  任一鳴,1963年生于蘇州,復旦大學文學學士、碩士、博士,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yè)?,F(xiàn)為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普獲美國學術委員會(ACLS)贊助與中加學者交流項目資助,在美國紐約城市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以及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任訪問學者。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后殖民批評與后殖民文學第一節(jié) 后殖民/反殖民/后現(xiàn)代第二節(jié) 后殖民批評與文學第三節(jié) 后殖民文學:概念和意義第二章 后殖民批評理論第一節(jié) 弗蘭茲·法儂與“民族主義”第二節(jié) 愛德華·薩義德與“東方學”第三節(jié) 霍米-巴巴與“間質(zhì)空間”第四節(jié) 加亞特里·斯比瓦克與“從屬階層”第三章 非洲和加勒比英語后殖民文學發(fā)展第一節(jié) 非洲后殖民文學發(fā)展第二節(jié) 加勒比后殖民文學發(fā)展第四章 亞洲后殖民文學發(fā)展第一節(jié) 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和菲律賓后殖民文學發(fā)展第二節(jié) 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日本后殖民文學發(fā)展第三節(jié) 華裔英語作家創(chuàng)作概述第五章 “流放”與“尋根”第一節(jié) 流放:文化身份的混第二節(jié) 尋根與民族文化第三節(jié) 人類的無邊界關懷第六章 語言的衰亡與重構第一節(jié) 失語和母/父語之爭第二節(jié) 語言重構:混雜語言的產(chǎn)生第三節(jié) 混雜英語的發(fā)展和現(xiàn)狀第七章 宗教的解體與重構第一節(jié) 解構與對抗第二節(jié) 重構:虛設和想象第三節(jié) 重構:不同宗教的混雜第八章 后殖民與女性視角第一節(jié) 女性后殖民文學與后殖民女性主義第二節(jié) 加勒比、印度女性后殖民文學第三節(jié) 非洲女性后殖民文學第九章 歷史的書寫與反書寫第一節(jié) 書寫/反書寫與個人生活寫作第二節(jié) 加勒比歷史書寫與反書寫第三節(jié) 非洲歷史書寫與反書寫主要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后殖民批評與后殖民文學   后殖民批評是一種文化分析模式.它所關注的是不同文化之間的對抗性關系。一般來說,后殖民批評的興盛,或“后殖民”作為一個術語引起歐美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始于20世紀70年代,以愛德華·薩義德(Edward Said,1935--2003)的《東方學》(Orientalism)1的出版為標志。1989年.比爾·阿什克洛夫特(Bill Ashcroft)、蓋瑞司·格里福斯(Gareth Griffiths)和海倫·蒂芬(Helen Tiffin)等人的《回述帝國:后殖民文學理論與實踐》(The Empire Writes Back:Theory and Practice.in Post-ColonialLiteratures)2在某種程度上又是對“后殖民”這一概念的強化。這兩部著作雖說基本上還是屬于后殖民文化批評或文學批評實踐,但已經(jīng)顯示出深厚的理論基礎和較完整的理論構架。1993年格里斯曼等(Laura Chrisman and Patrick Williams)合編的《殖民話語和后殖民理論》(Colonial Discourse and Postcolonial Theory)3的出版,第一次明確地把后殖民批評從實踐上升到了理論的層面,對后殖民批評作了理論上的概括和闡發(fā)。而后殖民主義是后殖民批評、后殖民理論以及后殖民創(chuàng)作實踐等所張揚的思想傾向的總稱,是一種文化思潮。從后殖民批評實踐的角度而言,其存在要遠遠早于“后殖民主義”這個術語的興起。20世紀初非洲裔美國思想家W.E.B.杜波依斯和南非思想家索爾·普拉杰(SolPlaatje)在他們的著述中都已經(jīng)開始論及后殖民話題,他們的批評是已經(jīng)具備了后殖民模式的文化批評。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后殖民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