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0-6 出版社:外研社 作者:陳杭柱 頁數(shù):253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80年代初,我受教育部的派遺,到德國慕尼黑大學近代史學院進修了兩年多。在德期間,我?guī)煆闹麣v史學家格哈特·A·里特爾教授(Prof.Dr.Gerhard A.Ritter),主修德國近代史,副修日耳曼語言文學。主修課使我對副修課的某些課程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濃厚的興趣又促進了主修課的學習。在這種背景下,我便對德語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德語文學、德語語言學和德語語言史是日耳曼語言文學專業(yè)(Germanistik)的三個重要組成部分,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部分都不能算是真正的日耳曼語言大學專業(yè)。在我國,開設日耳曼語言文學專業(yè)或教授德語課程的院校不少,但能教授德語言史的卻不多,大部分院校往往只注重教授德語文學和德語語言學,卻忽視了本專業(yè)的第三個重要組成部分——德語語言史。其原因之一是對日耳曼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含義理解不夠全面,其二是缺乏這方面的師資,第三是學生對枯燥無味的語言史沒有興趣。但作為一名真正的日耳曼語言文學學者或?qū)W習日耳曼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學生,除了學習德語語言學和德語文學之外,也應具備一定的德語言史的知識。最近幾年,有些院校開始重視這一問題,先后為學生開設了這方面的課程,介紹一些簡單的德語史知識。編寫本書的目的就是為了加強我國日耳曼語言文學專業(yè)教學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使學習使語的學生和年輕的德語工作者通過閱讀本書,能對德語語言的演變過程、目前的研究狀況以及發(fā)展趨勢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拋磚引玉”,希望有更多的學者能投身到這一研究領域,推動我國日耳曼語言文學教學和研究工作的全面發(fā)展。
作者簡介
陳杭柱,湖北天門人, 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系教授。1971年入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專業(yè)學習,畢業(yè)后留校任教。1982年至1984年赴德國慕尼黑大學進修德國歷史和日耳曼語言文學。1994年至1995年再次赴德國慕尼黑大學,擔任客座教授,開展科研工作。曾任德國歌德學院北京分院副院長、北京外國語大學外事處處長、中國高等教育協(xié)會引進國外智力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德國史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德歷史教科書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駐奧地利使館教育處主任等。發(fā)表論文和譯作20余篇,主要論著,《德語簡史》、《全國德語強化教學調(diào)研報告》、《德語基本詞匯手冊》、《德漢一漢德詞典》、《全國外語水平考試大綱》等。專業(yè)研究方向為“德國問題研究”和“日耳曼語言文學”。
書籍目錄
1.德語的史前史 1.1 社會狀況 1.2 印歐諸語言 1.3 印歐諸語言形成的理論 1.4 印歐基本語言 1.5 日耳曼語 1.6 日耳曼語輔音變化和維爾納定律 1.7 重音關系和語音變化 1.8 形態(tài)變化 1.9 原始日耳曼語的歷史資料 1.10 日耳曼語方言 1.11 日耳曼諸語言新變化 1.12 同非日耳曼語言的關系2.早期中古德語(公元6世紀--1050年) 2.1 社會狀況 2.2 文化狀況 2.3 德語書面語言的開端 2.4 德語的表現(xiàn)形式 2.5 德語的使用范圍 2.6 德語史階段劃分 2.7 “deutsch”一詞的來歷 2.8 古高地德語的重要變化和特點 2.9 其他語言變化情況 2.10 詞形和句法的變化 2.11 德語詞匯和基督教化 2.12 早期中古德語的方言3.中古德語(1050-1250年) 3.1 社會狀況 3.2 文化狀況 3.3 中古德語使用范圍 3.4 德語區(qū)的新變化 3.5 重要的語言變化 3.6 詞形變化 3.7 詞匯變化 3.8 法、荷等語言對中古德語的影響 3.8.1 法語對中古德語的影響 3.8.2 荷蘭語對中古德語的影響 3.8.3 其他語言對中古德語的影響4.晚期中古德語(1250-1500年) 4.1 社會狀況 4.2 文化狀況 4.3 文學發(fā)展狀況 4.4 晚期中古德語狀況 4.5 神秘主義對中古德語的影響 4.6 詞匯的變化 4.7 語音變化5.早期近代德語(1500-1650年) ……6.近代德語(1650-1770年)7.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語言(1770-1830年)8.現(xiàn)代德語(1830-1945年)9.1945年后的德語狀況10.當代德語發(fā)展趨勢11.奧地利德語的特點12.瑞士德語的特點參考書目
章節(jié)摘錄
1.德語的史前史 1.1 社會狀況 大約從公元前5000年中期的新石器時代開始,在廣闊的中歐土地上,散居著一些氏族,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飼養(yǎng)牲畜。每個氏族都是一個生產(chǎn)集體。生產(chǎn)集體的成員講共同的語言,有著共同的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和文化基本相同。從簡單地獲取自然食物到耕種糧食和飼養(yǎng)牲畜可以說是生產(chǎn)力的一大關鍵性進步。后來自然分工不斷發(fā)展,婦女主要從事家務和種地,男人主要喂養(yǎng)牲畜。隨著新的生產(chǎn)部門的出現(xiàn),生活條件也發(fā)生了變化,各氏族開始結束游牧生活,定居下來。這種定居導致氏族不斷擴大,并分離出新的氏族。新氏族就得重新開墾荒地并在那里定居下來。社會生產(chǎn)力性質(zhì)的變化必然加速社會的變化。土地成了生產(chǎn)過程的直接物質(zhì),農(nóng)田和牧場成了最重要的生產(chǎn)工具。氏族定居下來后,土地便成了氏族里的共同財產(chǎn)。為了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人們必須定居和開墾荒地,這種定居和墾荒使得各氏族之間的聯(lián)系越來越多。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生產(chǎn)的需要,各氏族開始走向聯(lián)合,并形成了一個比較全面的社會共同體形式——部落。在聯(lián)合起來的部落中,生產(chǎn)條件得到了大大改善。通過不斷地遷移,這時的部落也開始占有了土地,這是一種氏族共同財產(chǎn)之外的部落財產(chǎn),是一種較高層次的社會財產(chǎn)。在這種社會變化中,出現(xiàn)了一種原始的民主方式,產(chǎn)生了民主的組織機構——部落議事會。此外,還出現(xiàn)了長老會議,輔佐部落議事會選出來的酋長。這些機構處理部落里的內(nèi)、外事務,成了部落集體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