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5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xué)院出版社 作者:樸憨法師 頁數(shù):270 字?jǐn)?shù):90000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各位善知識: 法不孤起,遇緣則興。我們今天能一起修學(xué)達(dá)摩大師《血脈論》,是無錫楊居士等發(fā)起的這個因緣。在過春節(jié)的時候講這部論,這樣的緣起是不可思議的?! ∫磺蟹ń哉桃蚓壎?,因緣當(dāng)體不可得,其相虛妄,其性是真。當(dāng)下的因緣,就回歸本性?! 斑_(dá)摩”翻譯成漢語是通達(dá)無礙的意思。達(dá)摩大師是一位大徹大悟的圣者,不僅通達(dá)世間的學(xué)問,還通達(dá)出世間不可思議的、了生死的學(xué)問。他是印度的第二十八代祖師,后來到中國傳法,是為中國禪宗第一代祖師。在我們中國,很多人都知道有一位達(dá)摩大師,在少林寺面壁九年。達(dá)摩大師與中國的眾生緣很深,就像伽藍(lán)菩薩關(guān)公、觀音菩薩、彌勒菩薩一樣,為眾生所仰慕、崇拜。 達(dá)摩大師本來是印度的一位王子,在家里排行老三。達(dá)摩大師悟道之后,他師父告訴他,你與震旦——就是中國,那的眾生有緣,等我滅度六十七年之后,因緣就成熟了,你就可以去中國傳法。后來,達(dá)摩大師于粱武帝時期,從海路到達(dá)廣東,進(jìn)入中國境內(nèi)?! 〈髱煹街袊?,梁武帝迎見他,并請求開示佛法。這位梁武帝,是一位大居士。他對佛教很虔誠,曾幾次舍身到寺廟去為僧人服務(wù),親自到齋堂去當(dāng)義工,去行堂,幫助出家人盛飯。他能放下皇帝的架子去做這些事,可想而知他對三寶的恭敬。他一生中曾委派很多的僧人翻譯大量的佛經(jīng),同時又建很多的寺廟,度了很多僧人出家。他自己也親自寫書、講經(jīng)。所以印度的很多師父,稱梁武帝為菩薩皇帝,說這位皇帝就是菩薩。他也受菩薩戒,一位皇帝受菩薩戒,這都是釋迦如來的法運所攝受?! ×何涞壅埥踢_(dá)摩大師,問:“朕一生建廟度僧,打齋供眾(供養(yǎng)僧人),有多少功德?”這在《六祖壇經(jīng)》里面也有記載。達(dá)摩大師是一位覺悟者,不會用佛法去做人情,他講的話都從直心道場中來,真實不虛——就像《楞嚴(yán)經(jīng)》講的,“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心直的人,他沒有委曲,有什么講什么,十方如來都是用直心來成佛的。達(dá)摩大師也是悟道者,所以他不講假話?! ∷鐚嵒卮鹫f:“沒有功德。” 而梁武帝就心想:怎么我做這么多事,還沒有功德?他就問達(dá)摩大師:“請教大師什么是功德呢?” 達(dá)摩大師講:“功德在法身里面,不是你的布施供養(yǎng)等有相的東西可以求得到的。” 我們在這個地方要知道,這種布施的福報雖然不是功德,但它是一個跳板。沒有這種誠心,沒有這種福德因緣,我們就沒有福報聽經(jīng)聞法,沒有福報去修行、去開悟。福報雖然不是功德,但是我們卻可以借用福報來明心見性,來達(dá)到功德,只要一念轉(zhuǎn),就可以。 梁武帝又問達(dá)摩大師:“如何是圣諦第一義?”什么是圣人的第一義諦呢?就是向上一著,最上乘的佛法,這是他問的?! ∵_(dá)摩犬師怎么回答呢?他說:“廓然無圣?!彼f沒有圣人。為什么這樣回答呢? 《楞嚴(yán)經(jīng)》講:“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在講圣人的同時,圣人與凡夫是對立的,相對立的東西是生滅法,當(dāng)然沒有圣人了! 所以達(dá)摩大師回答之后,梁武帝就卡住了,他想:沒有圣人,那我對面的你不就是圣人嗎?因此,梁武帝就問達(dá)摩大師:“我對面的是誰?”——你是誰? 達(dá)摩就回答:“不認(rèn)識?!薄 ∫晕覀兎卜虻某WR,就會疑惑:自己哪有不認(rèn)識自己的呢?到這里梁武帝就不懂了,他求了這么多福報,做了這么多事情,可是對心法卻不懂,這就是機緣不合。皇帝這么大福報,都對心法不了解?! ∵@種心法,就是血脈,就是香火。我們常說繼承香火,香火并不是寺廟,也不是廟里面每年有多少金錢收入。這個是福德因緣,不是真的香火。真正的香火是血脈,是一脈相承的、不可恩議的、明心見性的妙法?! ∨c梁武帝因緣不合,達(dá)摩大師就渡江到少林寺去了,在少林寺面壁九年之后,遇到了慧可大師。 慧可大師當(dāng)時叫神光,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法師。他能講經(jīng)說法,對世間的諸子百家、天文地理、易經(jīng)、老莊都通達(dá)明了,并且對佛教的五明等文字般若也通達(dá)明了,但就是對心法不明?! ∷跊]有拜見達(dá)摩大師之前,他要從內(nèi)心里去悟,但是又悟不了,悟不了就是真妄和合,以妄求真,就發(fā)生沖突,就頭痛了,痛得生不能生、死不能死,這個頭痛得裂成了五個包,像五座山一樣,疼得要自殺。 他師父跟他講,你這次頭痛可能是一種轉(zhuǎn)凡成圣的預(yù)兆,你要忍耐堅持;聽說河南嵩山少林寺有一位印度來的胡僧,是修道人、道行很深的,你可以去拜見拜見?! ∥覀兤匠Uf的“胡說八道”,胡就是外國人,就是西方的胡人說八正道,本來“胡說八道”是褒義詞,現(xiàn)在變成了貶義詞?! 』劭纱髱煹膸煾附o他指了一條路。然后,他依教奉行,就去拜見達(dá)摩大師,跪在雪地求法——這是一則有名的公案: 神光在雪地求法,達(dá)摩大師就跟他講,諸佛的甚深妙法,豈是你這一點誠心能求得到的?過去的諸佛求一句、求半句佛法,都要舍全身喂虎,把生命舍掉。你這一點點誠心,想求無上菩提,了不可得?;劭纱髱煿蛄撕荛L時間,為了表示自己的誠心就斷臂求法——自己把一條胳膊給砍下來,以身供養(yǎng)達(dá)摩大師。達(dá)摩大師這才問他求什么法,慧可大師就對達(dá)摩大師說,弟子心不安,請求大師幫我安心?! ∷f我心一直不安——因為他沒有開悟,不認(rèn)識自己,不了解心法,所以心不安——請大師為他安心?! ∵_(dá)摩大師就講:“你把心拿來,我?guī)湍惆病!薄 ∵@位神光(慧可大師)就找心,回光返照找自己這一顆心,找念頭?! ∧铑^是找不到的,這就像我們在楞嚴(yán)法會上修學(xué)的,騎著牛來找牛,終日尋找不見,騎著牛怎么能找到牛呢?這個念頭,就是真妄和合。他找自己的心找不到,他就跟達(dá)摩大師講,弟子覓心了不可得。我這顆心找不到,了不可得?! ∵_(dá)摩大師就講,我已經(jīng)幫你安心結(jié)束了。 慧可大師善根好,當(dāng)下就豁然開悟。達(dá)摩大師就講:“你的智慧,可以傳承諸佛的法脈、血脈,所以重新給你起一個法名叫慧可?!边@是達(dá)摩大師到中國來傳法,找到一個傳人,慧可大師?! 』劭稍偻聜鳎恢眰鞯搅婊勰?,一花開五葉——在慧能大師門下,從曹溪法乳,流出五個門派,所以慧能大師在中國被稱為東方的古佛,肉身菩薩。 達(dá)摩大師《血脈論》,是般若文字,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 度A嚴(yán)經(jīng)》中講善財?shù)矫罡叻逭业略票惹?,找了七日,也沒有找到妙高峰,最后在別峰找到德云比丘。別峰就是第二個峰頭。第二峰頭是可以商量、可以探討、可以議論的。妙高峰是找不到的。妙高頂上,不可言傳,第二峰頭,略容話會。妙高峰為什么找不到呢?因為妙高峰就是向上一著,千圣不傳。講到這個心法,我們就要杜口、杜默,把嘴巴關(guān)起來,不能講。所以達(dá)摩大師講經(jīng)的時候經(jīng)常講閉口真言——不講話?! ∩曝斖佑诿罡叻迤咛煺也坏降略票惹穑詈笤诘诙孱^找到,第二峰頭就是文字般若,第一峰、妙高峰是實相般若。實相是無相的,怎么去找呢?當(dāng)然找不到了。 所以這部達(dá)摩祖師《血脈論》,它講的是文字般若,我們透過文字般若起觀照,然后才能見到我們實實在在的真心的真相,就是實相。這個實相是我們的心,所以達(dá)摩大師《血脈論》里面,這個“心”字講得很多。
內(nèi)容概要
禪之一字,濫觴已久,雖本意高超,卻也終于在世事變遷中飛入了尋常人家:禪意,禪茶,禪味,甚至禪咖啡都出來了;禪成了物欲橫流的世界里尋找清凈的一個籍口,成了高山流水古曲般的一種風(fēng)雅,又猶如博爾赫斯筆下的謎語般的東方哲思,具備了神秘的身份卻也因此面目模糊。
欲明禪的本意,唯有追本溯源。影響中國文化接近1500年的禪宗,又是如何說禪?看看當(dāng)年達(dá)摩祖師將禪帶進(jìn)中國時的闡述吧:“直見本性,名之為禪?!北拘允鞘裁??“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禪?!鼻?,問題又回來了?那么,什么又是心?如何又是直見?……這,可不是一朝半夕能明了事情。
當(dāng)年慧可大師見到達(dá)摩,不就是問如何心安么?慧可雪地斷臂,血流如注,達(dá)摩才說了句“為汝安心竟”。這謎語般的對答就是禪么?凡俗人還是不明了呀!
誰能解開這個千古謎團(tuán)?《禪的源頭——達(dá)摩大師講記》一書源自樸憨法師的講經(jīng)法會,書中對禪有著非常深入淺出的講解,真正為禪正本清源。你能否在達(dá)摩的話頭下得心安?這就看你的悟性了。
此番講法的背后亦是樸憨法師多年修行參訪的總結(jié)。作為禪宗云門宗第十四代傳人,樸憨法師的身份又有趣地印證了達(dá)摩寫作《血脈論》的暗喻,心法的傳承,就是血脈,就是香火,一代又一代,希冀其永遠(yuǎn)綿延不絕。
《禪的源頭——達(dá)摩大師講記》由上海社會科學(xué)院出版社出版發(fā)行。
書籍目錄
引子
第壹篇
第貳篇
第叁篇
第肆篇
第伍篇
第陸篇
第柒篇
第捌篇
第玖篇
第拾篇
第拾壹篇
第拾貳篇
第拾叁篇
第拾肆篇
第拾伍篇
第拾陸篇
第拾柒篇
第拾捌篇
第拾玖篇
第貳拾篇
第貳拾壹篇
第貳拾貳篇
第貳拾叁篇
第貳拾肆篇
第貳拾伍篇
第貳拾陸篇
第貳拾柒篇
第貳拾捌篇
法師自述(代跋)
章節(jié)摘錄
我們翻開達(dá)摩大師《血脈論》。一開始就講到心:“三界興起,同歸一心,前佛后佛,以心傳心,不立文字?!薄 ∪缂词巧?、欲界、無色界,這是三界;興,就是雜?! ≡诜卜虻倪@一面講,世界是有秩序的,四季是有運轉(zhuǎn)的,人是有生老病死的;而在圣者的慧眼里面是混亂的,也就是《楞嚴(yán)經(jīng)》講的“亂起亂滅”,所以佛在《般若經(jīng)》里面講:“諸法不相知,諸法不相待?!蔽覀兯^的感應(yīng)那是因緣法,真心絕待,無感無應(yīng)?! 「袘?yīng)的是什么呢?是應(yīng)身佛、化身佛,是應(yīng)著我們的意思,影現(xiàn)的一種假相。我們晚上做夢,就是感應(yīng),白天有感,晚上就有應(yīng)。白天的感是日有所思,晚上的應(yīng)是夜有所夢。所以三界興起,同歸一心,都是一個心造出來的,就是無心。無心無所不心,從清凈心生起了三界,生起了宇宙萬有。 在《楞嚴(yán)經(jīng)》里面,佛也給我們講到:“諸法所生,唯心所現(xiàn)。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笔澜缥m,世界是大的,微塵是小的,都因為這個無明的體,而形成了世界的相?! ∠日f無明的體: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無明的自性就是佛性。無明煩惱當(dāng)下就是清凈的解脫相。要轉(zhuǎn)念頭啊,我們要會轉(zhuǎn)念頭,念頭一轉(zhuǎn)就歸一心——清凈心體了?! ∷郧胺鸷蠓?,以心傳心,不立文字。前佛,六祖慧能大師講:“一念悟就是佛?!弊鎺焸兌贾v得很清楚了:若離妄緣,即如如佛,離開這個妄想分別的緣,就是佛陀,你開悟了,你就是佛。前念悟是佛,后念悟也是佛,無前無后,時間空寂。如來佛祖之意即是:后佛如前佛之再來,故名如來。前佛后佛,以心傳心,不立文字,因為文字是一種假相;不僅不立文字,音聲也是假相。所以《起信論》里面講:“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離四相,絕百非?!薄 《U宗是見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涅粲妙心。前念悟就是佛,就是智者,智者可以把這個不可思議的妙法,傳給一個迷人,讓這個迷人也悟,就是燈燈相續(xù),燈燈無盡,就是無盡燈,可以傳佛的心法,讓這個血脈不斷,香火不斷。 下面是個問題。問曰:“若不立文字,以何為心?”這個問題是達(dá)摩的一個弟子問的:如果不立文字,沒有文字,我們以什么為心法呢?我們說傳心法一定要有一個傳承的文字啊?! ∵_(dá)摩大師怎么回答呢,答曰:“汝問吾,即是汝心。吾答汝,即是吾心?!蹦銌栁业漠?dāng)下,這就是你的心,就是你的真心,我回答你的當(dāng)下,就是我的心,我的真心。我的心和你的心,同歸一心。所以“吾若無心,因何解答汝?汝若無心,因何解問吾?問吾,即是汝心”,就是說,我要沒有心的話,我怎么去回答你的問題。反之你要是沒有心的話,你怎么來問我,問我的當(dāng)下就是你的心!這個心它是離開文字的。 所以達(dá)摩大師慈悲地解釋:“從無始曠大劫以來,乃至施為運動,一切時中,一切處所,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即心是佛,亦復(fù)如是。” 無始,這個時間,是沒有開始沒有結(jié)束的?!独銍?yán)經(jīng)》也講到:“識迷無因,妄無所依。昔本無迷,似有迷覺?!泵允菦]有因的,因為它是無明,它沒有實體,它自己沒有實體,哪有原因呢?所以叫無始無終。從無始劫來,乃至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舉一動,在一切的時間、一切的空間里面,無不是我們的本心?! ∠襁^去,張拙秀才去參訪石霜禪師。 石霜禪師問:“秀才姓什么?” 秀才答:“姓張名拙?!薄 ∈U師問:“覓巧尚不可得,拙自何來?” 秀才忽然醒悟,于是呈了一個偈子: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靈共我家。 一念不生全體現(xiàn),六根才動被云遮?! ∑瞥裏乐卦霾?,趣向真如亦是邪?! ‰S順世緣無掛礙,涅槃生死等空花?! ∫荒畈簧鷷r就是本心現(xiàn)前時,六根才動時就是無明忽起時。有情生死的心相,無始無終,如空花水月。佛祖涅槃之性體,也是無始無終,如空花水月。所以這里說,即心是佛?! ∵@個心就是我們本來的面目,是本佛。所以達(dá)摩大師給我們一個結(jié)論,即心是佛,心即是佛。也就是《觀無量壽佛經(jīng)》,“凈土三經(jīng)”之一的“觀經(jīng)”里面講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個心就是佛,我們每天生活的這個心就是佛,但是我們?yōu)槭裁床徽J(rèn)識呢?佛沒有煩惱,為什么我們不能轉(zhuǎn)煩惱成菩提呢? ……
編輯推薦
釋樸憨法師,1991年出家于九華山地藏道場,1992年于洛陽白馬寺受三壇大戒。之后或住五臺山,或朝禮佛教諸名勝,或參學(xué)各大佛教學(xué)院、念佛堂、禪堂。蒙上人授云門法脈,為云門第十四代傳人。深知:見賢恩齊,見不賢而自省。又自愧業(yè)深障重,古今人不相及。在《禪的源頭:達(dá)摩大師講記》一書,樸憨法師深入淺出地講解了禪,真正為禪正本清源。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