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3-3 出版社: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 語言文字運用 ??伎键c 第1練 字音 第2練 字形 第3練 標點 第4練 詞語(Ⅰ) 第5練 詞語(Ⅱ) 第6練 辨析并修改病句(Ⅰ) 第7練 辨析并修改病句(Ⅱ) 第8練 擴展語句、壓縮語段(Ⅰ) 第9練 擴展語句、壓縮語段(Ⅱ) 第10練 選用、仿用、變換句式(Ⅰ) 第11練 選用、仿用、變換句式(Ⅱ) 第12練 簡明、連貫、得體(Ⅰ) 第13練 簡明、連貫、得體(Ⅱ) 第14練 準確、鮮明、生動(Ⅰ) 第15練 準確、鮮明、生動(Ⅱ) 綜合過關(guān) 第16練 語言文字運用過關(guān)(Ⅰ) 第17練 語言文字運用過關(guān)(Ⅱ) 第18練 語言文字運用過關(guān)(Ⅲ) 第19練 語言文字運用過關(guān)(Ⅳ) 第20練 語言文字運用過關(guān)(Ⅴ) 第二部分 古詩文閱讀 古代詩歌鑒賞 ??伎键c 第21練 鑒賞詩歌形象 第22練 鑒賞詩歌語言 第23練 鑒賞詩歌表達技巧 第24練 評價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碱}材 第25練 寫景·抒情 第26練 詠史·懷古 第27練 思鄉(xiāng)·懷人 第28練 羈旅·行役 文言文閱讀 ??伎键c 第29練 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第30練 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 第31練 理解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與用法 第32練 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第33練 篩選文中的信息 第34練 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等??碱}材 第35練 歷史·傳記(Ⅰ) 第36練 歷史·傳記(Ⅱ) 第37練 歷史·傳記(Ⅲ) 第38練 山水·游記(Ⅰ) 第39練 山水·游記(Ⅱ) 第40練 哲理·議論(Ⅰ) 第41練 哲理·議論(Ⅱ) 第42練 序文·碑帖 第43練 其他 第三部分 現(xiàn)代文閱讀 論述類文本閱讀 ??伎键c 第44練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 第45練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第46練 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第47練 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把握文章思路 第48練 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第49練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 ??碱}材 第50練 文化·藝術(shù)(Ⅰ) 第51練 文化·藝術(shù)(Ⅱ) 第52練 文化·藝術(shù)(Ⅲ) 第53練 文學·哲學(Ⅰ) 第54練 文學·哲學(Ⅱ) 第55練 文學·哲學(Ⅲ) 第56練 社會·科技(Ⅰ) 第57練 社會·科技(Ⅱ) 第58練 歷史·考古(Ⅰ) 第59練 歷史·考古(Ⅱ) 文學類文本閱讀 ??伎键c 第60練 分析作品結(jié)構(gòu),概括作品主題 第61練 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xiàn)手法 第62練 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shù) 第63練 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nèi)涵,領(lǐng)悟作品的{術(shù)魅力 第64練 對作品表現(xiàn)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 第65練 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fā)掘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第66練 探討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創(chuàng)作意圖 第67練 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 ??碱}材 第68練 中國小說(Ⅰ) 第69練 中國小說(Ⅱ) 第70練 中國小說(Ⅲ) 第71練 中國小說(Ⅳ) 第72練 外國小說(Ⅰ) 第73練 外國小說(Ⅱ) 第74練 外國小說(Ⅲ) 第75練 外國小說(Ⅳ) 第76練 散文(Ⅰ) 第77練 散文(Ⅱ) 第78練 散文(Ⅲ) 第79練 散文(Ⅳ) 實用類文本閱讀 ??伎键c 第80練 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第81練 分析語言特色,把握文章結(jié)構(gòu),概括中心意思 第82練 分析文本的文體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xiàn)手法 第83練 評價文本的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 第84練 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fā)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 第85練 探討作者的寫作背景和寫作意圖,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 ??碱}材 第86練 人物傳記(Ⅰ) 第87練 人物傳記(Ⅱ) 第88練 人物傳記(Ⅲ) 第89練 人物傳記(Ⅳ) 第90練 新聞科普(Ⅰ) 第91練 新聞科普(Ⅱ) 第92練 新聞科普(Ⅲ) 第四部分 作文 第93練 命題作文 第94練 話題作文 第95練 材料作文(Ⅰ) 第96練 材料作文(Ⅱ) 第97練 材料作文(Ⅲ) 第五部分 特殊題型 第98練 文學常識 第99練 文學名著閱讀 第100練 文化經(jīng)典閱讀 附錄 附錄一 高考??家族e字音 附錄二 高考常考易錯字形 附錄三 高考??家族e成語 咐錄四 高考??济涿?/pre>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市隱齋記 元好問 吾友李生為予言:“予游長安,舍于婁公所。婁,隱者也,居長安市三十年矣。家有小齋,號曰市隱,往來大夫士多為之賦詩,渠欲得君作記。君其以我故為之?!?予日:“若知隱乎?夫隱,自閉之義也。古之人隱于農(nóng)、于工、于商、于醫(yī)卜、于屠釣、至于博徒、賣漿、抱關(guān)吏、酒家保,無乎不在,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為隱。前人所以有大小隱之辨者,謂初機之士,信道未篤,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故以山林為小隱;能定能應,不為物誘,出處一致,喧寂兩忘,故以朝市為大隱耳。以予觀之,小隱于山林,則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隱也。自山人索高價之后,欺松桂而誘云壑者多矣,況朝市乎?今夫干沒氏之屬,脅肩以入市,疊足以登壟斷,利嘴長距,爭捷求售,以與傭兒販夫血戰(zhàn)于錐刀之下,懸羊頭,賣狗脯,盜跖行,伯夷語,日:‘我隱者也’而可乎?敢問婁之所以隱奈何?” 日:“鬻書以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為廉;以詩酒游諸公間,取和而已,不害其為高。夫廉與高,固古人所以隱也,子何疑焉?” 予日:“予得之矣,予為子記之。雖然,予于此猶有未滿焉者。請以韓伯休之事終其說。伯休賣藥都市,藥不二價,一女子買藥,伯休執(zhí)價不移。女子怒日:‘子韓伯休邪?何乃不二價?’乃嘆日:‘我本逃名,乃今為兒女子所知!’棄藥徑去,終身不返。夫婁公固隱者也,而自閉之義,無乃與伯休異乎?言,身之文也,身將隱,焉用文之?是求顯也。奚以此為哉?予意大夫士之愛公者強為之名耳,非公意也。君歸,試以吾言問之。” 貞祜丙子十二月日,河東元某記。 【注】 ①山人索高價:山人,指隱士。這里用唐李渤隱居不赴召,后韓愈召之而做官的故事,說明有的人隱居是為了博得名譽后再出仕為官。②欺松桂而誘云壑:南齊人周頤隱居鐘山,后應詔做官,時人指斥他假充隱士,稱他“誘我松桂,欺我云壑”。③干沒氏:指與世沉浮,追逐私利的人。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無乎不在,非特深山之中 特:特別 B.今夫干沒氏之屬,脅肩以入市 屬:類 C.前人所以有大小隱之辨者 辨:區(qū)別 D.伯休執(zhí)價不移 移:改變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舍于婁公所 乃設九賓禮于廷 B.自閉之義也 之二蟲又何知 C.不為物誘 吾屬今為之虜矣 D.子何疑焉 大王來何操。編輯推薦
《2014高考總復習?全程特訓:語文》編輯推薦:《全程特訓》基礎(chǔ)考點全通關(guān),能力提升大跨步,命題動向準把握,解題方法巧掌握。金考卷《全程特訓》,一線專家名師為你的未來導航。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2013-2014年高考總復習 全程特訓 語文 PDF格式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