菰蒲深處

出版時間:2012-7  出版社:浙江攝影出版社  作者:汪曾祺  頁數(shù):204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我是高郵人。高郵是個水鄉(xiāng)。秦少游詩云:“吾鄉(xiāng)如覆盂,地處揚楚脊,環(huán)以萬頃湖,天粘四無壁?!蔽业男≌f常以水為背景,是非常自然的事。記憶中的人和事多帶有點泱泱的水氣。人的性格亦多平靜如水,流動如水,明澈如水。因此我截取了秦少游詩句中的四個字“菰蒲深處”作為這本小說集的書名。這些小說寫的是本鄉(xiāng)本土的事,有人曾把我歸入鄉(xiāng)土文學(xué)作家之列。我并不太同意?!班l(xiāng)土文學(xué)”概念模糊不清,而且有很大的歧義。舍伍德·安德森的小說算是鄉(xiāng)土文學(xué),斯坦因倍克算是鄉(xiāng)土文學(xué),甚至有人把??思{也劃人鄉(xiāng)土文學(xué),但是我們看,他們之間的差別有多大!中國現(xiàn)在有人提倡鄉(xiāng)土文學(xué),這自然隨他們的便。但是有些人標(biāo)榜鄉(xiāng)土文學(xué),在思想上帶有排他性,即排斥受西方影響較深的所謂新潮派。我并不拒絕新潮。我的一些小說,比如《曇花·鶴和鬼火》、《幽冥鐘》,不管怎么說,也不像鄉(xiāng)土文學(xué)。我的小說有點水氣,卻不那么有土氣。還是不要把我納入鄉(xiāng)土文學(xué)的范圍為好。我寫小說,是要有真情實感的,沙上建塔,我沒有這個本事。我的小說中的人物有些是有原型的。但是小說是小說。小說不是史傳。我的兒子曾隨我的姐姐到過一次高郵,我寫的《異秉》中的王二的兒子見到他,跟他說:“你爸爸寫的我爸爸的事,百分之八十是真的?!笨梢赃@樣說。他的熏燒攤子興旺發(fā)達,他愛聽說書……這都是我親眼所見,他說的“異秉”——大小解分清,是我親耳所聞,——這是造不出來的。但是真實度達到百分之八十,這樣的情況是很少的?!夺恪防锏母呦壬鷮嵱衅淙?,我連他的名字也沒有改,因為小說里寫到他門上的一副嵌字格的春聯(lián)。這副春聯(lián)是真的。我們小學(xué)的校歌也確是那樣。但高先生后來一直教中學(xué),并沒有回到小學(xué)教書。小說提到的談甓漁,姓是我的祖父的岳父的姓,名則是我一個做詩的遠房舅舅的別號。陳小手有那么一個人,我沒有見過,他的事是我的繼母告訴我的,但陳小手并未被聯(lián)軍團長一槍打死。《受戒》所寫的荸薺庵是有的,仁山、仁海、仁渡是有的(他們的法名是我給他們另起的),他們打牌、殺豬,都是有的,惟獨小和尚明海卻沒有。大英子、小英子是有的。大英子還在我家?guī)н^我的弟弟。沒有小和尚,則小英子和明海的戀愛當(dāng)然是我編出來的。小和尚那種朦朦朧朧的愛,是我自己初戀的感情。世界上沒有這樣便宜的事,把一塊現(xiàn)成的、完完整整的生活原封不動地移到紙上,就成了一篇小說。從眼中所見的生活到表現(xiàn)到紙上的生活,總是要變樣的。我希望我的讀者,特別是我的家鄉(xiāng)人不要考證我的小說哪一篇寫的是誰。如果這樣索起隱來,我就會有吃不完的官司的。出于這種顧慮,有些想寫的題材一直沒有寫,我怕所寫人物或他的后代有意見。我的小說很少寫壞人,原因也在此。我的小說多寫故人往事,所反映的是一個已經(jīng)消逝或正在消逝的時代。我們家鄉(xiāng)曾是一個比較封閉的小城。因為離長江不太遠,自然也受了-一些外來的影響。我小時看過清代不知是誰寫的竹枝詞,有一句“游女拖裙俗漸南”,印象很深。但是“漸南”而已,這里還保存著很多蘇北的古風(fēng)。我并不想引導(dǎo)人們向后看,去懷舊。我的小說中的感份隋緒并不濃厚。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改革開放,人的倫理道德觀念自然會發(fā)生變化,這是不可逆轉(zhuǎn)的,也是無可奈何的事。但是在商品經(jīng)濟社會中保存一些傳統(tǒng)品德,對于建設(shè)精神文明,是有好處的。我希望我的小說能起一點微薄的作用?!霸偈癸L(fēng)俗淳”,這是一些表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被稱為“尋根”文學(xué)的作者的普遍用心,我想。謹(jǐn)以此書獻給我的家鄉(xiāng)。一九九二年三月二十一日

內(nèi)容概要

《菰蒲深處》是一本描寫作者汪曾祺的家鄉(xiāng)舊人舊事的小說集,充滿真情實感。
書中人物大多真有其人,事也大多真有其事。翻開這本《菰蒲深處》,就象展開一幅幅舊時代風(fēng)俗人情的濃潑重彩的長楨畫卷。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他那封閉的家鄉(xiāng)小城的深深眷念和舊日生活情景的緬懷。作者的描述是用一種說故事的口吻,娓娓道來的。就象在一個細雨綿綿的午后,幾個友人,圍坐在帶竹檐的陽臺上,聽一個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老人,敘述家鄉(xiāng)舊事。聽者跟隨著故事里人物的命運忽喜忽憂,不能自己。

書籍目錄

自序
小學(xué)校的鐘聲
雞鴨名家
異秉
受戒
大淖記事
歲寒三友
王四海的黃昏
故鄉(xiāng)人

晚飯花
鑒賞家
故里三陳
曇花、鶴和鬼火
故人往事

章節(jié)摘錄

  瓶花收拾起臺布上細碎的影子。瓷瓶沒有反光,溫潤而寂靜,如一個人的品德。瓷瓶此刻比它抱著的水要略微涼些。窗簾因為暮色渾染,沉沉靜垂。我可以開燈。開開燈,燈光下的花另是一個顏色。開燈后,燈光下的香氣會不會變樣子?可做的事好像都已做過了。我望望兩只手,我該如何處置這個?我把它藏在頭發(fā)里么?我的頭發(fā)里保存有各種氣味,自然它必也吸取了一點花香。我的頭發(fā),黑的和白的。每一游塵都帶—點香。我洗我的頭發(fā),我洗頭發(fā)時也看見這瓶花。 天黑了,我的頭發(fā)是黑的。黑的頭發(fā)傾瀉在枕頭上。我的手在我的胸上,我的呼吸振動我的手。我念了念我的名字,好像呼喚一個親昵朋友。 小學(xué)校里的歡聲和校園里的花都融解在靜沉沉的夜氣里。那種聲音實在可見可觸,可以供諸瓶幾,一簇,又一簇。我聽見鐘聲,像一個比喻。 我沒有數(shù),但我知道它的疾徐,輕重,我聽出今天是西南風(fēng)。這一下打在那塊鑄刻著校名年月的地方。校工老詹的汗把鐘繩弄得容易發(fā)潮了,他換了一下手。掛鐘的鐵索把兩棵大冬青樹干拉近了點,因此我們更不明白地上的一片葉子是哪一棵上落下來的;它們的根須已經(jīng)彼此要呵癢玩了吧。 又一下,老詹的酒瓶沒有塞好,他想他的貓已經(jīng)看見他的五香牛肉了。可是又用力一下。秋千索子有點動。他知道那不是風(fēng)。他笑了,兩個矮矮的影子分開了。這一下敲過一定完了,鐘繩如一條蛇在空中擺動,老詹偷偷地到校園里去,看看校長寢室的燈,掐了一枝花,又小心又敏捷:今天有人因為愛這枝花而被罰清除花上的蚜蟲。“韻律和生命合成一體,如鐘聲 ”。我活在鐘聲里。鐘聲同時在我生命里。天黑了。今年我二十五歲。一種荒唐繼續(xù)荒唐的年齡。 十九歲的生日熱熱鬧鬧地過了,可愛得像一種不成熟的文體,到處是希望。酒闌人散,庭堂里只剩余—支紅燭,在銀燭臺上。我應(yīng)當(dāng)夾一夾燭花,或是吹熄它,但我什么也不做。一地明月。滿宮明月梨花白,還早得很,什么早得很,十二點多了!我簡直像個女孩子。我的白圍巾就像個女孩子的。該睡了,明天一早還得動身。我的行李已經(jīng)打好了,今天我大概睡那條大紅綾子被。 一早我就上了船。 弟弟們該起來上學(xué)去了。我其實可以晚點來;跟他們一齊吃早點,即使送他們到學(xué)校也不誤事。我可以聽見打預(yù)備鐘再走。 靠著艙窗,看得見碼頭。堤岸上白白的,特別干凈,風(fēng)吹起鞭炮紙。 賣餅的鋪子門板上錯了,從春聯(lián)上看得出來。誰,大清早騎驢子過去的?臉好熟。有人來了,這個人會多給挑夫一點錢,我想。這個提琴上流過多少音樂了,今天晚上它的主人會不會試一兩支短曲子。夥,這個箱子出過國!旅館老板應(yīng)當(dāng)在報紙上印一點詩,旅行人是應(yīng)當(dāng)讀點詩的。這個,來時跟我一齊來的,他口袋里有一包胡桃糖,還認(rèn)得我么?我記得我也有一大包胡桃糖,在箱子里,昨天大姑媽送的。我送一塊糖到嘴里時,聽見有人說話: “好了,你回去吧,天冷,你還有第一堂課。” “不要緊,趕得及;孩子們會等我?!?“老詹第—課還是常晚打五分鐘么?” “什么?——是的?!?岸上的一個似乎還想說什么,嘴動了動,風(fēng)大,想還是留到寫信時說。停了停,招招手說: “好。我走了?!?“再見。啊呀!——” “怎么?” “沒什么。我的手套落到你那兒了。不要緊。大概在小茶幾上,插梅花時忘了戴。我有這個!” “找到了給你寄來?!?“當(dāng)然寄來,不許昧了!” “好小器!” 岸上的笑笑,又揚揚手,當(dāng)真走了。風(fēng)披下她的一綹頭發(fā)來了,她已經(jīng)不好意思歪歪地戴—頂絨線帽子了。誰教她就當(dāng)了老師!她在這個地方待不久的,多半到暑假就該含一汪眼淚向?qū)W生告別了,結(jié)果必是老校長安慰一堆小孩子,連這個小孩子。我可以寫信問弟弟:“你們學(xué)校里有個女老師,臉白白的,有個酒窩,喜歡穿藍衣服,手套是黑的,邊口有灰色橫紋,她是誰,叫什么名字?聲音那么好聽,是不是教你們唱歌?——”我能問么?不能,父親必會知道,他會親自到學(xué)校里看看去。年紀(jì)大的人真沒有辦法! 我要是送弟弟去,就會跟她們一路來。不好,老詹還認(rèn)得我。跟她們一路來呢,就可以發(fā)現(xiàn)船上這位的手套忘了,哪有女孩子這時候不戴手套的。我會提醒她一句。就為那個顏色,那個花式,自己挑的,自己設(shè)計的,她也該戴?!安灰o,我有這個!”什么是“這個”,手籠?大概是她到伸出手來搖搖時才發(fā)現(xiàn)手里有一個什么樣的手籠,白的?我沒看見,我什么也沒看見。“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在船上。梅花,梅花開了?是朱砂還是綠萼?校園里就有兩棵的。波——汽笛叫了。一個小輪船安了這么個大汽笛,豈有此理!我躺下吃我的糖。…… “老師早。” “小朋友早?!?我們像一個個音符走進譜子里去。我多喜歡我那個棕色的書包。蠟筆上沾了些花生米皮子。小石子,半透明的,從河邊撿來的。忽然摸到一塊糖,早以為已經(jīng)在我的嘴里甜過了呢。水泥臺階,干凈得要我們想洗手去?!柏垇砹?,貓來了。”“我的馬兒好,不喝水,不吃草。”下課鐘一敲,大家噪得那么野,像一簇花突然一齊開放了。第一次棲來這個園里的樹上的鳥嚇得不假思索地便鼓翅飛了,看看別人都不動,才又飛回來,歪著腦袋向下面端詳。我六歲_上幼稚園。玩具櫥里有個Joker至今還在那兒傻傻地笑。我在一張照片里騎木馬,照片在粉墻上發(fā)黃。 百貨店里我一眼就看出那是我們幼稚園的老師。她把頭發(fā)梳成圣瑪麗的樣子。她一定看見我了,看見我的校服,看見我的受過軍訓(xùn)的特有姿勢。她裝作專心在一堆紗手巾上。她的臉有點紅,不單是因為低頭。我想過去招呼,我怎么招呼呢?到她家里拜訪一次?學(xué)校寒假后要開展覽會吧,我可以幫她們剪紙花,扎蝴蝶。不好,我不會去的。暑假我就要考大學(xué)了。 我走出艙門。 我想到船頭看看。我要去的向我奔來了。我抱著胳臂,不然我就要張開了。我的眼睛跟船長看得一般遠。但我改了主意。我走到船尾去。船頭迎風(fēng),適于夏天,現(xiàn)在冬天還沒有從我語言的惰性中失去。我看我是從哪里來的。 水面簡直沒有什么船。一只鸕鶿用青色的腳試量水里的太陽。岸上柳樹枯干子里似乎已經(jīng)預(yù)備了充分的綠。左手珠湖籠著輕霧。一條狗追著小輪船跑。船到九道灣了,那座廟的朱門深閉在逶迤的黃墻間,黃墻上面是藍天下的蒼翠的柏樹。冷冷的是寶塔檐角的鈴聲在風(fēng)里搖?!  ?/pre>

編輯推薦

  《童年書系:菰蒲深處(插圖本)》是汪曾祺寫他的家鄉(xiāng)舊人舊事的小說集,充滿真情實感,字里行間流露出對他那封閉的家鄉(xiāng)小城的深深眷戀和舊日生活情景的緬懷?!锻陼担狠云焉钐帲ú鍒D本)》包括了《受戒》、《大淖記事》等著名篇章,每一短篇里都有形象生動的人物形象,在純樸的敘述里,把水鄉(xiāng)小城的人事描繪得淋漓盡致,有些故事則令人感喟。作者力求淡泊,脫離外界的喧嘩和干擾,精心營構(gòu)自己的藝術(shù)世界,自覺吸收傳統(tǒng)文化,作品具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顯示出沈從文的師承,在小說散文化方面,開風(fēng)氣之先。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菰蒲深處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3條)

 
 

  •   汪曾祺的書,本來他的小說就如同散文,散文像是詩,詩就像是精美的小食,汪曾祺是個講究的人,他的文字如同他的為人,講究、精細、貼切,書本是有插圖的,增添了不少美感。書本值得購買,精致、印刷、品相都很好,讀起來是享受。
  •   和喜歡汪曾祺的作品,以前買了他的無味。他的文風(fēng)灑脫幽默,希望這本書能帶給我驚喜。
  •   汪曾祺的書很贊,看了幾篇,覺得很不錯。
  •   收集了好幾本汪曾祺的書,即使是重復(fù)的,也很好看。
  •   學(xué)校推薦 的書,汪曾祺的書還是不錯的
  •   很西黃汪曾祺先生的書,有濃濃的鄉(xiāng)情,我很喜歡這種鄉(xiāng)間的味道,恩,喜歡這種自然的味道。
  •   一直很喜歡汪曾祺的人和他平淡恬靜的文風(fēng)。
  •   看汪的書是的就是覺得文字的美,讀書的最好享受,
  •   當(dāng)當(dāng)網(wǎng)書發(fā)貨太慢了
  •   書的品質(zhì)很好!印刷、包裝、內(nèi)容都是上乘之作。
  •   全職的第六本,除了封面一切完美!
  •   封面很美?。?!~~~
  •   質(zhì)優(yōu)價廉值得推薦
  •   受戒是上中國近現(xiàn)代文學(xué)史時看過的,很喜歡那種干凈的文風(fēng)。不過書的質(zhì)量不是很好有缺頁。
  •   買來紀(jì)念下曾今愛過的汪老和受戒。
  •   這個缺貨,也沒短信聯(lián)系一下,至少也讓我知道下嘛。
  •   另外版本已有,主要是為了收藏汪老的書的各種版本。此版本適合中學(xué)生的年青人讀??上?nèi)頁有幾張折疊,屬于瑕疵。不過就不計較了。
  •   這個版本比起之前
  •   印刷質(zhì)量一般,紙質(zhì)也不太好,適合少兒讀物,沒有我想要的版本,湊合吧。
  •   小孩子的書,暈,買錯了
  •      霜落邗溝積水清,寒星無數(shù)傍船明。
      
        菰蒲深處疑無地,忽有人家笑語聲。
      
         ——秦少游·秋日三首
      
        汪曾祺截取秦少游詩中“菰蒲深處”這四個字作為自己小說集的書名,汪小說的意境,倒也配得上詩的意境。汪很多小說的背景似乎都可以換成菰蒲深處外的小沙洲,如同桃花源,與世隔絕,自有洞天。汪曾祺的小說似乎看不出年代,把《受戒》和《邊城》放一塊,那樣的風(fēng)景人情,會讓人以為它們寫于同樣的時代。沈從文之后,中短篇小說寫得如此有詩意者,大約就只有汪曾祺了。師從沈從文,汪曾祺的小說卻是另一種路子。汪曾祺的古文、國畫、戲曲底子,讓他的小說比沈的有著更濃厚的傳統(tǒng)文人氣息,沈的小說中,有股勃發(fā)的生命力。汪曾祺最好的小說,寫在60歲之后,經(jīng)過人生風(fēng)雨洗練后,汪的文字有如繁華落盡的真淳和蕭疏。汪早期的小說并非有如此沖淡的風(fēng)骨,如《復(fù)仇》、《小學(xué)校的鐘聲》則具有濃厚的現(xiàn)代派氣息。汪曾祺的全集和小說集版本有好多種,私下認(rèn)為,這本書基本上把汪值得看的小說都收錄了。
        《  受戒  》《  大淖記事  》
        這兩篇小說大約是汪曾祺的代表作,兩篇小說的風(fēng)格較為相似,算是汪的小說里較長的了,不過兩篇加起來也只有45頁?!妒芙洹窊?jù)說被翻譯為一個小和尚的愛情故事,《大淖記事》通俗地說就是一個小錫匠的愛情故事?!妒芙洹凡⒉皇且粋€老式的和尚尼姑思凡的故事,在這里,和尚吃葷也結(jié)婚,“當(dāng)和尚”是一種職業(yè)。這樣一個開篇,和佛無關(guān),卻一下子造就了一個眾生平等的氛圍。這里的民風(fēng),不知道用淳樸來形容是否合適,帥和尚會拐走大姑娘小媳婦,和尚們也掙錢也打牌,然而汪曾祺把這樣的一個沒有得道高僧的寺廟放在門前有河旁邊有柳的高地上,疏疏朗朗幾筆就有了水墨畫一般的神韻。小和尚小明子出家第一天,認(rèn)識了家在荸薺庵旁邊的小英子,開始了兩小無猜的生活。小明子牽牛,小英子踩水車,騎竹馬弄青梅的童年在隱隱透著些男耕女織的感覺。整篇小說,傳達的也就是一個的男耕女織俗世美,比如二師父的老婆在秋夏天熱時來庵里避暑,小英子的爸爸種田捕魚媽媽喂豬繡花……人的一切生活方式都順乎人的自然本性,順應(yīng)四時,原始純樸,不受任何清規(guī)戒律的束縛。如此這般,或許比所謂的清規(guī)戒律更接近佛性的本質(zhì)。“菩提本無數(sh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然而這一切都建立在豐衣足食的基礎(chǔ)上,這是一個接近神話的生活,我們一直在期待,天人合一自由自在的生活,自陶淵明后,我們稱其為“桃花源”。
      
        相比之下,《大淖記事》中,生存的壓力則大很多。小錫匠靠打造錫器為生,大淖東頭的男人女人,靠挑東西為生,東邊的人,家無隔夜糧。小錫匠和挑夫的女兒巧云,是一對苦命鴛鴦,但卻沒有一般苦情戲碼的煽情濫情。玉女金童一個的爹殘廢了,一個的娘眼睛不好,一個被當(dāng)兵的糟蹋,一個被當(dāng)兵的毒打。若抽離了大淖這個景美人美的地方,小錫匠和挑夫女兒的故事也就平淡無奇。這個故事里并非人人豐衣足食,但大多數(shù)人善良,心中尚有愛和關(guān)懷。當(dāng)巧云遭遇一連串不幸時,錫匠們頂香請愿,鄰里互幫互助。沒有石破驚天,小說中的人有著樸實的堅韌樸實的美。
      
        這兩篇小說主人公的遭遇和處境雖大不相同,但抒情的調(diào)子卻是相似的。說到底,都是期待著一個世外桃源。
      
        《徙》
        心中有個夢想,卻怎么也飛不出俗世的牢籠??v有鯤鵬之志,卻無法徙于南溟。《徙》是一篇悲愴的小說,舊式清高知識分子的難處,盡在筆下。
      
        汪曾祺的其他小說,很多人物都處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有種不管世外是魏晉的感覺,安貧樂道,知足常樂?!袄硐搿边@個勵志的詞語,在其他篇小說中是看不到的。而《徙》中,則一直彌漫著“求不得”“放不下”的痛苦?!夺恪返那楣?jié)性較之《受戒》強很多,清貧清高的不得志書生躍然紙上。
      
        生活所迫是個含義很具體的詞語。一家人的油鹽柴米衣食用度,一個清貧書生要怎么用所謂的才高八斗才能換得。這篇短短的小說中寫了三個書生形象。徐呆子,屢考不中,在廢除科舉后當(dāng)街念詩文,“昂首向天,面帶微笑,如醉如癡,仿佛大街上沒有一個人,天地間只有他的字字珠璣的好文章?!璁?dāng)哭,其聲冤苦”,最后死在街上。讀這一段的時候,自然聯(lián)想起范進中舉那篇文章,也想起孔乙己的形象。寒門學(xué)子,屢考不中,別無它求的悲痛。沈石君是讀書人中的幸運兒,步入仕途的他雖在官場屢受排擠,但至少衣食無憂,用著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骨氣和經(jīng)濟能力。高北溟的處境介于二人之間,委曲求全勉強度日。
      
        命運似乎總是在給高北溟開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才中秀才,他便遇上廢除科舉;在勾心斗角之間艱難地獨善其身,嚴(yán)謹(jǐn)教學(xué);時來轉(zhuǎn)運,沈石君給了他一方小小的可以飛翔的空間,然而幸福似乎來得太短暫,很快又被迫回到以往的生活環(huán)境中,從高處回到低處,跌得更痛。不吃煙不喝酒不打牌內(nèi)心敏感孤傲的他,在同事的諷刺中“氣得太陽穴的青筋都繃起來了”,卻強噎下怒火,“只是不停地劇烈地搖著腦袋”。然而這樣一個人,卻始終不愿改變,不愿圓滑,也無法張揚和改變,只得委屈求全。其女高雪的命運似乎是高北溟延續(xù),才貌雙全的她,向往著更寬闊的空間,卻無法展翅,最終郁郁早夭。
      
        這樣的故事在汪曾祺的小說中似乎是少見的。他筆下的人,或許粗茶淡飯但知足常樂,可能走街串巷但那一技之長可以供維持自己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他們沒有改變現(xiàn)狀的愿望,于是就沒有求而不得的痛苦。比起書生,販夫走卒的生活似乎快樂很多。有時候,很難分辨哪種生活狀態(tài)更好。
      
      
  •     居然沒書評。這么美的書。大概是別的集子里也收了這些文章,看這本集子的人不多?
      
      作者說自己不是鄉(xiāng)土文學(xué)作家,若硬要說,倒是“有點水氣,卻不那么有土氣”。果真,篇篇是水??粗粗路鹨姷搅撕苫?、聞到了菱角的清香,聽到了水聲,踏上了田埂上的濕潤的野草......
      
      看到后面,就疑心是在讀散文了,好幾篇,簡直哪里是小說嘛!劇情都在其次,仿佛都不那么重要,都是在寫人,寫鄉(xiāng)俗風(fēng)物。風(fēng)物美美地介紹了,人物也在作者溫情滿滿的筆底豐盈起來,臨到結(jié)尾時,才開始講起故事來,有的甚至加上淡淡一兩句就結(jié)了,哦,他做了什么,結(jié)局如何,然而這淡淡的一兩句,卻似乎與前面整篇都有關(guān)聯(lián),有似乎沒太大關(guān)聯(lián),可是卻互相都離不得,離了最后一兩句,就不成為小說了,離了前面整大段,這最后兩句話說出來的故事有什么意思呢。
      
      
      小說里的東西大抵都有所本,作者又說了,他沒“沙上建塔”這個本事。我猜他也不愿意沙上去建塔,寫這些東西,不過是對故鄉(xiāng)的懷戀罷了,住住在水蒲邊的勞動人,辛勤而樸實,過著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生活;街巷里的手藝人,細心經(jīng)營著自己的手藝和生活,仿佛都經(jīng)營出了一種美,成了日復(fù)一日的藝術(shù);各種鄉(xiāng)情俚俗,仿佛是千年傳下的傳統(tǒng),一輩一輩小心仔細地傳遞了下來,像是石路上鋪的青石板,越磨越光亮,越磨越光亮,盡管年復(fù)一年,年年如此,卻是年年不厭煩。這些,溫情而令人生出感動之心的東西,分明讓人感覺是在舊時光之中,腦中勾起的畫面總仿佛帶著泛黃的照片的色彩,于是連讀者也同作者一起懷戀起來。
      
      小說中很多人物大概都確有其人,作者在序中也說了。有意思的是,前前后后不同的小說中,會出現(xiàn)些相同的人物,看這篇,想起那篇的故事來,簡直讓人疑心是篇劇情離亂的長篇小說,背景色總是一樣的,換幾個主角,上一篇的人物偶爾也來這一篇串串場。這些人物,大概就是作者說的確有其人的幾位了。
      
      虛虛實實的,汪曾祺在文字里,造出了另一個故鄉(xiāng),完完整整,什么都有了。
      
      封面也很美,可惜外包的書衣太薄了點,容易弄壞。
  •     汪老先生的文字,如他在一本散文集中所言,“干凈自然,較少造作”
      
      這種風(fēng)格也體現(xiàn)在他的小說之中,看《受戒》,看《大淖記事》,看《異秉》,世俗而不火熏煙繞?!妒芙洹防锏暮蜕袀?,放租,打牌,抽煙,過夫妻生活,殺豬打打牙祭,看了讓人覺得和尚簡直就是一份非常有前途的職業(yè),世俗的要緊。然而看過整篇小說,卻有沈從文筆下的《邊城》的湘西邊城那種清新淳樸的感覺,這或和他師從沈從文不無關(guān)系。
      
      其小說的另外一個特點是試驗性,用他一篇散文的題目來說,就是《小說的散文化》,將小說的范圍放大,散文和小說的界限模糊了。有關(guān)故鄉(xiāng)高郵的小說集《菰蒲深處》,就多是散文般的小說,情節(jié)似乎退居次席,《大淖記事》前面大部分簡直就是散文描寫,直到后面才將情節(jié)鋪開,《故里三陳》里的陳四一段,與其說是小說不如說是一篇關(guān)于賽城隍風(fēng)俗的散文?!稌一āⅩQ和鬼火》更是如此的一篇有點詭異氛圍的散文/小說
      
      “明澈如水”,不僅是他筆下人物、故里往事的特點,也是他文筆迷人的原因吧。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