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華古文明

出版時間:2012-3  出版社:羅新慧 陜西太白文藝出版社 (2012-03出版)  作者:羅新慧  頁數(shù):166  

內容概要

  人類歷史的發(fā)展由蒙昧時代經(jīng)野蠻時代而邁進到文明時代,這經(jīng)歷了一個很長的歷史時段??脊艑W和歷史學的研究文明,中國為進入文明時代進行醞釀的時期正是考古學上所命名的“龍山文化”時期?! ∫苑植紖^(qū)域廣泛,文化內涵豐富為主要特色的龍山文化,因1928年首次發(fā)現(xiàn)于山東章丘縣龍山鎮(zhèn)的城子崖而得名,它是新石器時代晚期最有影響的典型文化,考古資料表明,龍山文化已經(jīng)遍布黃河中、下游的廣大區(qū)域,在龍山文化以外,其他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也擴大了分布范圍,這是社會生產力和上層建筑迅速發(fā)展的結果。  舉世皆知,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屈原老夫子曾經(jīng)慨嘆“路漫漫兮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就從認識它的源頭開始吧!

書籍目錄

第一章 中華文明的濫觴 一、大河源頭的文明曙光 二、步入文明的門檻 三、中華文明的形成 第二章 中華文明的興盛 一、古道秦風 二、漢代昌盛 三、魏晉風度 四、隋唐盛世行 五、宋元精神 六、明清嬗變 第三章 豐厚的中華物質文明 一、源遠流長的農業(yè)文明 二、東方城市 三、長期領先的科技 第四章 意境悠遠的中華文化藝術 一、汗牛充棟的史學 二、瑰麗的文學 三、和諧完美的藝術 第五章 博大精深的中華精神文明一、百家爭鳴——精神的覺醒 二、兩漢經(jīng)學與魏晉玄學 三、宋明理學 第六章 中華文明與世界 一、中華文明的魅力 二、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 跋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人類歷史的發(fā)展由蒙昧時代經(jīng)野蠻時代而邁進到文明時代,這期間經(jīng)歷了一個很長的歷史時段。考古學和歷史學的研究表明,中國為進入文明時代進行醞釀的時期正是考古學上所命名的“龍山文化”時期。 以分布區(qū)域廣泛、文化內涵豐富為主要特色的龍山文化,因1928年首次發(fā)現(xiàn)于山東章丘縣龍山鎮(zhèn)的城子崖而得名,它是新石器時代晚期最有影響的典型文化??脊刨Y料表明,龍山文化已經(jīng)遍布黃河中、下游的廣大區(qū)域,在龍山文化以外,其他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也擴大了分布范圍。這是社會生產力和上層建筑比過去迅速發(fā)展的結果。 考古資料所見新石器時代后期金屬器具出現(xiàn)最早的地區(qū)多在齊家文化分布的地域?!褒R家文化”得名于甘肅廣河縣齊家坪遺址,在甘肅以及青海、寧夏、內蒙古等地廣泛分布,其時代約在距今4000年左右。齊家文化的制陶業(yè)比較發(fā)達,當時已掌握了復雜的燒窯技術,這與齊家文化頗具特色的冶銅業(yè)的出現(xiàn)很有關系。 認識這些考古文化,對于我們了解中華文明的產生有什么作用呢?其作用在于,這些材料告訴我們當時的物質文明進展到了何種程度,讓我們能考慮到一種文明的出現(xiàn)應當以物質生產水平的高低為基礎的問題。關于這方面的情況可能大家了解得比較多,然而對于文明時代的降臨所進行的精神方面的準備,則所知甚少。這就是我們下面所要重點探討的內容,即通過對于那些個時代藝術、宗教等情況的分析,了解進入文明時代前夕我國境內的遠古先民精神文明的發(fā)展水平。 我們先來看當時文化觀念與原始藝術發(fā)展的情況。 在中華文明中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藝術中,用彩繪、雕塑、刻畫等手段創(chuàng)造出生動而古樸的動物和植物形象,這是新石器時代的文化特色之一。仰韶文化的陶器內壁多繪有魚、蛙、壁虎、鹿和鳥類的形象。半坡遺址的一個陶盆繪有四只構圖簡單的小鹿,充滿跳躍奔突的情趣。臨潼姜寨所出陶盆內壁繪有一只正向盆沿踽踽而行的笨拙的大蛙,瘦弱纖細的腿爪與滿背圓斑的肥碩頸腹相映成趣。河姆渡文化雕刻精細的象牙制品中有雙翼平展滑翔飛行的蝴蝶、引吭鳴啼的雙鳥,陶塑作品里有略顯肥胖的憨厚小豬,陶器往往飾有稻穗、葉子等圖案。當時他們所創(chuàng)造最多的是在人們印象中屬于善良、溫順型的動物,它們或比例勻稱、或憨態(tài)可掬、或色彩艷麗、或鳴啼昂首,總是給人以親切可愛的感覺。這個時代,特別是其早期和中期,極少見到兇殘、丑陋的動物形象出現(xiàn)在藝術作品中;雖然新石器時代晚期出現(xiàn)了饕餮紋之類的猙獰形象,但那是行將來臨的新時代的文化在舊時期里的萌芽,從本質上看它并不是屬于新石器時代的東西,對善良、和諧和美的追求才是新石器時代藝術的主題。這與當時人們的原始民主平等觀念和和諧、樂觀的精神面貌是一致的。

編輯推薦

《探索中華古文明》編輯推薦:舉世皆知,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屈原老夫子曾經(jīng)慨嘆“路漫漫兮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就從認識它的源頭開始吧!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探索中華古文明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