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戲班

出版時間:2011-10  出版社:劉純、劉哲、羅順慶、 等 陜西出版集團,太白文藝出版社 (2011-10出版)  作者:羅順慶 等編著  

內容概要

 
《秦腔戲班》融文化藝術性、民族趣味性和文圖并茂鑒賞性于一體,讓廣大讀者在快樂輕松的閱讀中獲取秦腔文化知識,感知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們期望這套非物質文化遺產——秦腔文化的重要典藏圖書,不僅是史學家、戲劇家、文化學者研究秦腔文化的秦腔知識智庫全書,還是一部供秦腔藝術工作者、秦腔藝術愛好者和廣大讀者了解、知識秦腔藝術形態(tài)和秦腔文化內涵的大型工具書。

書籍目錄

一、秦腔戲班的發(fā)展歷程
(一)樂戶
(二)家班
(三)自樂班
(四)民間職業(yè)戲班
二、秦腔戲班的管理及演出
(一)非經營性戲班的管理和演出
(二)經營性戲班的管理和演出
三、主要班社
(一)陜西
(二)甘肅
(三)寧夏
(四)青海
(五)新疆
四、附錄:業(yè)余班社一覽表
五、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八一劇團1941年冬,省委搬到旬邑馬欄鎮(zhèn)。1942年初在精兵簡政、機構緊縮的精神指導下,西北劇團和關警劇團合并,改名“八一劇團”。王維之為政治協理員兼任團長,斯曼尼、石生芳任副團長,衛(wèi)新任教務股長,袁光任教務股副股長,干事有張庚辰、王依群、肖金;總務股長董仲良。主要演員陳瑞林、尚戰(zhàn)魁、屈映明、王群定、胡虎林、馬平治、田志順、楊有才、任清芳、張安邦、張志光、王小民、譚增成、陳光、劉福清、肖殿儒、王茂才等。領導班子強,業(yè)務陣營硬。后又請來唱皮影戲的老藝人孟師,打板范師和耀縣“同樂社”何世奎、何世榮兄弟教唱,王依群記譜,陳忠義(原是跟上唱戲的轉臺口的理發(fā)師)教練形體功,業(yè)務工作進展順利。后整風開始,分區(qū)領導要劇團排配合整風內容的戲,準備到延安高干會上去演。副書記兼宣傳部長趙伯平同志和斯曼尼副團長,修改和選擇了三本戲,日夜趕排,又派人到西安購買服裝、道具。指導員衛(wèi)新還用給商店寫牌掙的五斗包谷換來布和顏色,為現代戲《民族魂》做了一場花園景,贏得觀眾贊譽。1942年10月,劇團到了延安。首場在邊區(qū)政府參議會禮堂演出歌頌抗日軍民寧死不屈的秦腔現代劇《民族魂》,第二場演出了反對分散主義的歷史戲《石達開》,第三場演出了反教條主義的古典傳統(tǒng)戲《三滴血》。演出結束后,林伯渠主席等領導看望演職人員,表揚戲演得好,配合了整風運動。1942年12月30日晚,劇團在中央大禮堂為中央機關演出《三滴血》,毛主席、朱總司令觀看了演出。1943年1月2日,中共中央管理局局長方仲如和夫人劉清萍代表中央、西北局給劇團贈送橫額、前幕布等。橫幅上寫有“為大眾的民族的科學的新文化而奮斗”,落款“中共中央辦公廳贈”。兩幅前幕上縫著“推陳出新”四個大字。1943年,劇團載譽返回省委駐地馬欄。教練兼演員趙德蒲、周玉民奉省委指示到團任教。后艾克恩編著的《延安文藝運動紀盛》一書,記有:“1942年11月28日關中分區(qū)八一劇團一行80余人徒步七天抵延。次日在邊區(qū)政府參議會禮堂演出處女作《石達開》,服裝色新,演出熟練,頗得好評。并將繼續(xù)演出《民族魂》《三滴血》等。”“中共中央辦公廳贈送該團一舞臺橫額,中共中央管理局贈送一綠絨前幕,西北局置一精致秀麗的前場擺設?!标P中八一劇團.1 943年2月3日,八一劇團和關中劇團合并組建。王維之任團長,嚴一農任協理員,石生芳任副團長。

編輯推薦

《秦腔戲班》是陜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項目之一。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秦腔戲班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三秦大地,戲曲班社比較多。本書中主要介紹在陜西頗有影響力的秦劇班社。
  •   本書收集了大量戲班子的介紹信息,很有資料價值。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