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7 出版社:花山文藝出版社 作者:畢淑敏 著 頁數(shù):290 字數(shù):151000
Tag標簽:無
前言
文字在我們腦海中駐扎,必有一個固定地址。距離它最近的鄰居,是這個人的靈魂之塔。 每個字是一塊磚,幾百萬字壘起來,就是一個小院了。給自己的作品作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拖了很久。我不喜歡向后看,但這一次,必須回頭,繞著院子走一圈。 多年前曾參加一堂外籍心理學家的專業(yè)課。開課伊始,老師二話沒說,拿出了一個亮閃閃的金屬球。他手掌向下,把球放開,那球就垂直地停在他手指下方約1市尺的地方。座位較遠,我看不到更多的細節(jié)。按常識推斷,我猜他手指中捏著一根細線,線的下端拴在金屬球上。也就是說,這個金屬球像一粒沉重的鐘擺。果然,片刻之后,他用另外一只手從某個方向強力推動了那顆球,球快速擺動起來。當晃到某個特定的角度,我果然看到了一根線。 不知道老師賣的是什么藥,同學們目不轉睛地看著他和那個球。老師筆直地站立著,手掌向下,肅然不動。金屬球不停地蕩著,擺幅漸漸縮窄。這個過程在凝視中顯得很長,滿堂死寂。終于,亮閃閃的球困乏了,震顫著抖了幾下,壽終正寢地停住。 你們從這個過程中,看到了什么?老師發(fā)問。 學生們開始作答。有人說,這證明永動機是不可能的。有人說,他在此過程中看到了力量。有人說,他看到了改變。還有人說,牛頓的蘋果萬有引力,更有人說第一推動力是上帝之手…… 老師頻頻點頭,好像每一個回答都正確。但我看出來那只是習慣動作,他掃視全場,焦灼地問,還有新的發(fā)現(xiàn)嗎?無人回應。前述每一個回答都精彩,再無更驚艷的說法。 心理學家有些是很古怪的,此人基本上算一個。我不喜歡這種腦筋急轉彎式的問題,抱著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漠然心態(tài),靜觀其變。傻看了半天,老師還是毫不回轉地等待。我很希望這個環(huán)節(jié)趕緊跳過去,突然就舉了手。我被自己嚇了一跳,胳膊居然不聽大腦差遣,成了篡位的叛國將領。 充滿失落和執(zhí)著的老師,看到有人終于響應,急切道,你!看到了什么? 天啊,直到這一刻,我還沒想出來該說什么。不過,我必須說點什么,要不簡直就是滋擾課堂。我戰(zhàn)戰(zhàn)兢兢道,我沒有別的意見,就是希望您趕快講正式的課。 老師倨傲地說,我現(xiàn)在就是想知道你剛才究竟看到了什么。如果你實在沒有新的看法,把別人的回答再說一遍也可以。之后,你會聽到我的授課。 我匆忙判斷了一下形勢,明白不管我答的如何錯亂,老師準備就坡下驢了。我愿意成全,又不想重復他人,慌不擇路說——我看到了時間。 老師眉梢亂抖,夸張顯示他的大喜過望,說,哦!好極了!時間本來是隱形的,但你現(xiàn)在可以看到它現(xiàn)身,從不動到動,從動到不動。我開講心理如何始終處于時間流變中…… 那天的課程究竟講了什么,已然忘卻,唯有金屬球還在記憶中沉甸甸墜搖。 我發(fā)表處女作時已經35周歲了,一個老態(tài)龍鐘的開端。那篇小說叫作“昆侖殤”,主題是尊嚴與生命,還有人的精神不屈。多年以來,我一直秉承著這個方向,迄今為止,并無改變。我是一個醫(yī)生出身的寫作者,從醫(yī)20多年的經歷和訓練,讓我始終無法跳脫出醫(yī)生的視角來看這個世界。我無法評說這個角度是好還是不好,但我知道沉淀在血液中的一些東西,難以過濾。 我剛開始寫作就從中篇小說入手,不合常理。原因很簡單,壅塞在喉嚨里的話太多,篇幅短了說不完。而且我也不知道中篇和短篇小說有什么重要分別,以為只是長短的不同,有話則長無話則短。既然話多,就一個勁兒寫下去,直到胸中的那一口飽含雪山冰冷的長氣出完,這才告一段落。1987年,我到魯迅文學院學習,才曉得了自己的冒失,違背了先短后長的慣例,沖撞了文學規(guī)律。于是自慚形穢,趕緊調回頭來寫學著短篇。在這個時間段內,中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量比較多一些。1994年,我的短篇小說“翻漿”和極短篇小說“紫色人形”,在臺灣獲得“第16屆中國時報獎”和“第17屆聯(lián)合報文學獎”。獲獎算不得什么大事兒,但我自忖這個缺漏補得大致說得過去了,從此可以率性去寫長一點的東西。我開始寫長篇小說“紅處方”,費時一年多,1997年出版。之后我大約幾年時間可以寫一部長篇小說,這就有了2001年的“血玲瓏”,2003年的“心理小組”,2007年的“女心理師”,2012年的“花冠病毒”。 長篇小說的工作周期比較長,精神和體能的弦不能永遠繃得鐵緊,需要加以分割。加之長篇小說從創(chuàng)作到取得一筆稿費的間隔比較長,好幾年才能有一次收成,且不固定。為了抒發(fā)心中不時涌出的萬千感慨,也為了得些小錢補貼家用,我在長篇小說的間歇節(jié)奏中,會寫一些散文。多年積攢起來,大約也有了幾百篇。這期間也曾寫一些中短篇小說,數(shù)量不多。概因寫作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的勁道不一樣,如同舞動長槍和短匕,技巧有分別。我很抱歉自己是個不能一心二用的人,只好基本放棄中短篇小說的寫作。散文則似乎和小說創(chuàng)作有輕度的絕緣,可從心所欲,互不相擾。 按時間順序捋了一遍我的創(chuàng)作,自己也有豁然開朗之感。原來是這樣??!時間真是值得尊敬的單向街,它是組成我們生命的最原始的材料,一切都埋藏其中。 一個人說點謊話不難,但要連續(xù)在幾百萬字中說謊話,很難。所以,還是在文字中說真誠而且自己堅信的話吧,直抒胸臆,坦率待人,比較容易和快樂。我的小說,說穿了,主題很簡單。始終圍繞著生命寶貴人間冷暖身心健康在喋喋不休地做文章,怕也是本性難移了。誰讓我做過20年的醫(yī)生,當過心理咨詢師,又是一個做女兒、做妻子、做母親的平凡女子。我守衛(wèi)過祖國最高的領土,看到過這個世界上最壯麗的峰巒。從血管里流出的都是血,我期望從自己的筆端,滴下帶有冰碴的溫情。我不深究自己的能力,只是堅持單純的信念,盡力而為。 生命是死亡到來之前的有趣過程,我喜歡文字給于我的淡而綿長的幸福。我的寫作,猶如那粒動蕩的鋼球,已經晃動了幾十年。推動它的外力,是對自己與他人生命的珍愛和渴望分享的激情。當我把對這個世界的話說完,會漸漸停下來,回歸凝然不動的安息。 非常感謝簡以寧女士的創(chuàng)意,出版我的小說編年體集,心中滿溢感動。她不辭勞苦地把我多年前寫的小說,從時間之水中打撈出來,像漁民晾曬魚干一般陳列海灘,以備今日的讀者們賜教。編年體小說集的好處,是讓人們看到一個作者在流動的時間中的變與不變。 畢淑敏 2012年5月1日
內容概要
本套《畢淑敏經典小說全集》收錄的是作者從發(fā)表處女作《昆侖殤》至今創(chuàng)作的全部小說作品(《花冠病毒》除外),共收錄67篇?!独鰵憽肥欠从吃缒晡鞑剀娐蒙铑}材的第一系列——藏北拾蓮之一。
《昆侖殤》是畢淑敏一舉成名的處女作,主要講述了昆侖防區(qū)部隊進行軍事拉練過程中發(fā)生的故事,作品中對生活的感悟和對崇高美的追逐,深入到每一個讀者的靈魂深處。
《昆侖殤》里的照片是作者各個年代的珍貴留影,讀者在分享作家不同時期不同崗位的風采時,亦能以此為徑,更好地理解作家以及作品。
作者簡介
畢淑敏,國家一級作家,北京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著名心理咨詢師,內科主治醫(yī)師,北師大文學碩士,心理學博士方向課程結業(yè)。曾獲莊重文文學獎,小說月報第四、五、六、七、十屆百花獎,當代文學獎,陳伯吹文學大獎,北京文學獎,昆侖文學獎,解放軍文藝獎,青年文學獎,臺灣第十六屆“中國時報”文學獎,臺灣第十七屆聯(lián)合報文學獎等各種文學獎三十余次。
書籍目錄
序
昆侖殤
補天石
君子于役
附錄
編輯說明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在選擇試點部隊時,一號眼睜睜地看著軍區(qū)領導的目光,滑過自己的頭頂,緩緩地落在身旁另外一人的呢軍帽上,心底感到一種敗將之辱。 呢軍帽是軍區(qū)一支野戰(zhàn)部隊的司令員。一號總感到呢軍帽身上有一股毫不掩飾的驕矜之氣。神氣什么?倘我在昆侖山上進行一次艱苦卓絕的拉練,其壯舉可以震懾十個呢軍帽。就是軍區(qū)領導也將為他們今日對昆侖防區(qū)的漠視而羞愧。 正是想到這里,一號緩緩地從他的位置上站了起來。他感到頭醺醺的有點兒暈,好像喝醉了酒。氧中毒,久居高原的人,會被平原過多的氧氣灌醉的。這種特殊感受反倒使一號更增強了信心:他屬于高原,屬于昆侖山。他一生的業(yè)績起步于那里,輝煌于那里,最后的巔峰也必定在那里! 呢軍帽被壓制下去了,一號重新成為會議的熱點,軍區(qū)領導被昆侖防區(qū)司令員決絕而新奇的建議所吸引:在海拔五千公尺以上的高原永凍地帶,進行冬季長途野營拉練,一切從難從嚴,比照最高統(tǒng)帥批示的經驗,決不偏差毫厘! 一號在防區(qū)內走動著?!拔沂潜蛔约罕粕狭肆荷??!彼捶磸蛷偷剡@樣想著。 一號抽出一支煙。過濾嘴中華。煙盒上,淡黃色的華表在暗紅的底色中顯得十分威武。真正的華表遠比這高大。一號去北京等候毛澤東主席接見時仔細觀察過。他覺得自己有點像沒見過世面的老農,在華表前走了一圈又一圈,直到他確信不遠處穿黑皮鞋的衛(wèi)兵——他當兵時那衛(wèi)兵肯定還沒出世呢,已經在佯作不動聲色地注視他了。他記得自己忽然氣餒起來,覺得自己在昆侖山上至高無上的威嚴—下子喪失了。他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只有當他站在昆侖山上的時候,他才是高大的。軍人有兩種,做京官和戍邊的。他和他的戰(zhàn)士們,自然是屬于后一種。黧黑的膚色,粗糙的面皮,翻翹的指甲,使得他們在衣冠楚楚的城里兵面前,狼狽不堪。而實際上,正是他們用自己的胸膛,抵御了邊境的風沙。想到城鎮(zhèn)駐軍拉練時的窘態(tài),一號竟感到了一種惡意的快樂。這次,看我們的吧。
編輯推薦
作為醫(yī)生和作家雙重身份的畢淑敏,作品充滿了醫(yī)生特有的理性,也常常起著療治人的心理創(chuàng)傷作用,她筆下的女性人物堅忍,理性充滿溫婉的外表下蘊含著剛毅,你也一定被她的這些文字感動過吧,《昆侖殤》選編了她的成名處女作《昆侖殤》及其它兩個中篇小說,讓你一次徹底過癮地讀一回!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