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作者:陳久金 頁數(shù):14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陳久金所著的《斗轉(zhuǎn)星移映神州(中國二十八宿)》是第一本關(guān)于中國古代天文學二十八宿的專門著作,系統(tǒng)地介紹中國二十八宿的起源、發(fā)展和功能,深入淺出的詮釋二十八宿在中國文化中的意義和作用?!抖忿D(zhuǎn)星移映神州(中國二十八宿)》視角新穎,深入淺出,圖文并茂。
作者簡介
陳久金,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原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副所長。終身從事中國天文學史研究,發(fā)表論文約200篇,出版專著和科普書約30本,代表著作有《陳久金集》、《中國少數(shù)民族天文學史》、《星象解碼》等。
書籍目錄
總序
前言
1.二十八宿是什么?
2.二十八宿起源于何時何地?
3.二十八宿有何用處?
4.如何觀看尋找二十八宿?
第一章 中國二十八宿文獻考古資料匯總
1.三代文獻中的二十八宿星名
2.《周禮》二十八星含義解析
3.《呂氏春秋》中完整的二十八宿星名的出現(xiàn)
4.隨縣曾侯乙墓箱蓋二十八宿圖的意義和價值
5.石氏、甘氏二十八宿星名的差異
6.二十八宿的星數(shù)、星象和星圖
7.敦煌卷子對二十八宿星圖畫法的革新
8.《開元占經(jīng)》對二十八宿文獻資料的匯編
第二章 中國二十八宿星名含義和星象綜述
1.中國星座命名的兩大原則
2.東方七宿的含義和星象
3.北方七宿的含義和星象
4.西方七宿的含義和星象
5.南方七宿的含義和星象
第三章 二十八宿探源
1.中國二十八宿源于四象,四象源于圖騰
2.印度二十八宿記載較晚且不成體系
3.中國二十八宿傳入西方的時間和途徑
第四章 二十八宿的功能
1.天體的度量系統(tǒng)
2.距星的建立和變遷
3.古度和今度之謎
4.《步天歌》對二十八宿性能的改造和發(fā)展
第五章 幾個著名的二十八宿星占故事
1.分野觀念指引下地區(qū)和民族的吉兇觀念
2.彗星犯大辰
——子產(chǎn)拒絕用玉禳災的故事
3.熒惑守心
——朱元璋下罪己詔改革政治
4.熒惑入南斗
——梁武帝赤腳下殿消災的故事
5.斗牛見紫氣
——雷煥豐城掘劍而得官
6.歲鎮(zhèn)斗牛,彗星見東井
——苻堅不納眾議導致淝水之戰(zhàn)敗亡的悲劇
7.日食在營室
——呂后預言日食示警于己之謎
8.歲在實沈
——董因預言重耳成功的天象依據(jù)
9.太白晝見秦分
——傅奕關(guān)于李世民當有天下的預言
10.五星聚東井
——漢革秦政天象的預言
總跋
章節(jié)摘錄
印度上古文獻,全無年代記載。要確切地確定資料和記錄的年代是困難的。人們曾根據(jù)春分點歲差移動的原理,推斷《鷓鴣氏梵書》春分點在昴宿的年代為公元前2500年。由于其所載二十八宿以昴宿起首,便推論印度的二十八宿起源當早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事實證明這一推論是完全靠不住的。在印度最早的古籍《梨俱吠陀》所載二十八宿,則是以大角星為起首星,這種排列方式又與中國一致,可見并不能由昴宿為起首星,來推定印度二十八宿的起源時代。這種認識上的錯誤,與以《堯典》四仲中星的昴宿斷定中國二十八宿的起源相類似。在印度上古經(jīng)典文獻中,往往附加有后人改編的資料?!独婢惴屯印房d中印二十八宿起首星相同,為中國起源說提供了證據(jù)。 這里必須明確指出,以往某些西方學者以二十八宿中的聯(lián)絡(luò)星來推算印度二十八宿的成立年代,是犯了科學概念上的認識錯誤,這是因為,聯(lián)絡(luò)星不是明確的季節(jié)星象。只有如中國的冬至日在牽牛初度等才是確定的起點。有了這個明確記載,以歲差原理推出的觀測時代才明確無誤?! 《?lián)絡(luò)星是什么?它只是為了尋找該宿出現(xiàn)的一個大致標志,它并不起距星的作用,更不是位于每宿的起始處。換句話說,該宿的聯(lián)絡(luò)星,可以位于該宿的起始點,也可以在該宿的末尾。有這么大的變動幅度,即誤差可達12余度,用歲差推出的年代誤差上下可達千年以上。這是利用聯(lián)絡(luò)星推成立年代的學者們所沒有考慮到的。 就文獻記載而言,印度的證據(jù)并不多,據(jù)有人考證,《梨俱吠陀》大約出現(xiàn)于公元前14~前12世紀,其贊美詩中,似乎任何一顆恒星都可以說與“納沙特拉”有關(guān)。而西方大部分科學史家都一致認為,恒星方位天文學,并非古印度人所長,他們沒有任何與中國的石申夫星表比擬的著作流傳下來。故古印度人能否獨自創(chuàng)立二十八宿體系,是一件大可懷疑的事情?! ‖F(xiàn)今考古發(fā)掘出土的文物,為二十八宿起源于中國提供了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而印度的考古證據(jù)一件也沒有。更為重要的是,在《鷓鴣氏梵書》中,記載有一年分為春、熱、雨、秋、寒、冬六季,還有一種分法是將其簡化歸納為冬、夏、雨三季,這合于印度地區(qū)季節(jié)變化的實際。也就是說,與一年分為四季的狀態(tài)毫無共同之處??墒怯《任墨I中刊載二十八宿是按四季分配的,與印度氣候的變化不相符,這再一次證明印度二十八宿并非獨自起源,而是傳自中國?! ?.中國二十八宿傳入西方的時間和途徑 日本學者新城新藏論證二十八宿起源于中國的結(jié)論至今仍然不可動搖。他認為,印度二十八宿相當于中國二十八宿起源時的狀態(tài);二十八宿發(fā)源地當有牛郎、織女故事的傳說;二十八宿傳入印度之前有停頓于北緯43°的行跡;二十八宿的發(fā)源地當有以北斗為觀測的標志。而印度處于赤道地區(qū),不具備以上天文特征,這些都表明二十八宿一定起源于中國?! 囊陨辖榻B可以看出,印度上古文獻中,雖然也有二十八宿的記載,但卻完全沒有創(chuàng)立二十八宿的基礎(chǔ)。而中國的二十八宿,早在戰(zhàn)國初年就有了深厚的基礎(chǔ),這種基礎(chǔ),得到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的雙重證實,這是十分肯定的,完全無法動搖的。而戰(zhàn)國初年出現(xiàn)的每個二十八宿星名,包括很暗的星宿,如斗宿、牛宿、女宿等,早在西周和春秋時代的文獻中就已出現(xiàn),證明類似于石氏二十八宿的完整體系,早在春秋以前即已出現(xiàn)。 ……
編輯推薦
陳久金所著的《斗轉(zhuǎn)星移映神州(中國二十八宿)》通過對中國古代天文學中二十八宿的含義、淵源及相關(guān)文化現(xiàn)象的詮釋,對中國這種特有的天文學概念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的介紹,并和同時期其他文化系統(tǒng)的相關(guān)觀察進行了平行比較,同時也顯示出其對中國古代文化系統(tǒng)的深遠影響。本書是關(guān)于中國古代天文學二十八宿的第一本專門的學術(shù)著作,立足于文獻資料,深入淺出的對二十八宿的含義、來源及在中國文化中的意義和作用進行了詮釋,并通過介紹歷史上著名的星占故事,更加凸顯其對中國古代社會政治生活的影響。學術(shù)創(chuàng)新與通俗易懂相結(jié)合,視角新穎,深入淺出,圖文并茂。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