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殺

出版時間:2011-10  出版社:鳳凰出版社  作者:虞將杰  頁數(shù):272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美國國會參議院20年元老級議員克里斯托夫?杜德(Christopher
Dodd)為什么會在次貸危機中結束自己的政治生命?幾乎云集美國所有大企業(yè)的“美國商會”為什么不惜一切代價要把總統(tǒng)奧巴馬弄下臺?美國共和黨最近10年所推舉的總統(tǒng)級副總統(tǒng)候選人物小布什、切尼、麥凱恩、佩林都有強大的石油行業(yè)背景,這是只是偶然巧合還是另有原因?
  本書從“資本逐利”的角度入手,詳細描述了自由資本對各國政治的強大操控能力。雖然其操控方式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表現(xiàn)方式——有的通過游說立法推動自由市場、有的通過行賄政府獲得市場權力、有的與政府合謀發(fā)動對外戰(zhàn)爭,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任何一種政治生態(tài)的背后都有資本集團的影子;任何國家的政局變革乃至國際爭端都有其背后的利益成因。

作者簡介

  虞將杰,浙江人,畢業(yè)于浙江大學新聞傳播系,曾就職于上海某著名外企。后赴美留學,就讀于南加州大學安娜伯格傳播學院,獲碩士學位。之后進入Google公司總部工作至今。著有《谷歌不聽話: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大國角力》一書。

書籍目錄

Chap1  都過不下去了
 1. 太幸福了也惹禍
 2. 倒賣欠條擾亂世界
 3. 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
 4. 資本的逃命路線
 5. 逼死白宮算了
 6. 出師未捷奧巴馬
 7. 資本永無眠
 
Chap2  不是陰謀的陰謀
 1. 資本濃情,政治蜜意
 2. 千方百計謀窮人
 3. 滾動全球資本的雪球
 4. 金融附體
 
Chap3  資本掉頭
 1. 拔出蘿卜帶出泥
 2. 學會被玩兒,才可能當總統(tǒng)
 3. 金融太極,大而不倒
 4.“倒奧”運動
 5.“茶黨”的贊助商
 
Chap4  資本主義
 1. 富人先反了
 2. 財政部長與副總統(tǒng)的械斗
 3. 械斗升級為戰(zhàn)爭
 4. 資本催生的游說產(chǎn)業(yè)
 
Chap5  一樣不一樣
 1. 德國西門子:與帝國共成長
 2. 三菱集團:與日本門閥政治共舞
 3. 晉商、官鹽和清朝政府訂單
 4. 廣東商幫、江浙財團和國民黨
 5. 阿勒馬克圖姆家族的迪拜王國
 6. 淡馬錫控股和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
 
Chap6  資本國界
 1. 外交開道
 2. 以國際組織的名義
 3. 俄羅斯改革
 4. 伊拉克戰(zhàn)爭
 5. 希臘也出事兒了
 6. 埃及“革命”
 7. 歐美國家的煩心事兒
 人民戰(zhàn)爭
 1. 自由的代價:大蕭條
 2. 與資本抗爭
 3. 自有資本之禍
 
Chap7  財富背后
 1. 昂貴的精英社會
 2. 有文化的流氓
 3.“正義”的司法
 4. “富二代”和“官二代”
 5. 抱團的力量
 
Chap8  中國資本的殺機
 1. 民營資本三十年
 2. 出去見世面

章節(jié)摘錄

  Chap1 都過不下去了  2008年8月,北京的奧運會結束沒多久,全世界的目光迅速集中到了美國。這回不是美國又欺負誰了,而是自家后院起火,出事了?! ∨c此同時,一個叫作“次貸危機”的新名詞以排山倒海之勢出現(xiàn)在中國各大媒體上。大部分中國人還沒搞清楚“次貸危機”到底是什么東西,卻都已經(jīng)知道美國得了一種叫“次貸危機”的不治之癥。之后的幾個月里,美國股市一波接著一波跳水,美國銀行一個接著一個倒閉,按照這個形勢,美國很快就要完蛋了。萬惡的美帝居然也有這么一天,真是大快人心,我們就等著看好戲?! ∪欢袊诉€沒看到好戲,次貸危機的并發(fā)癥就傳染到了中國沿海地區(qū)。由于次貸危機中的美國人都節(jié)衣縮食了,這直接導致中國出口企業(yè)減產(chǎn)停工。2009年的冬天也因此顯得格外寒冷,長三角、珠三角打工的民工也都提前返鄉(xiāng)了。一些城市的GDP甚至出現(xiàn)了傳說中的負增長。次貸危機就這么哧溜一下影響到了中國。  緊接著,美國當時的小布什政府拿出7000億美元來救市,并于2008年10月在首都華盛頓召開七國集團①的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小布什在會上說,這是一場“全球性的經(jīng)濟危機,因此需要全球各國共同來應對”。于是英國拿出了5000億英鎊、法國政府拿出了3600億歐元、德國拿出了5000億歐元、日本拿出了23萬億日元(約2550億美元)。一個月后,2008年11月,中國政府也啟動4萬億人民幣救市計劃,正式加入了救市大軍。  等著美帝崩潰的中國人一夜之間發(fā)現(xiàn)自己也成了次貸危機這個茶幾上的一個杯具。敢情這次貸危機如同洪水猛獸一般兇猛!那么這個次貸危機究竟是何方妖孽?美國后院著火了,干嗎要拿全世界人民的口糧一起去救火?  1. 太幸福了也惹禍  要說清楚2008年橫掃全球的次貸危機,首先要從美國的房市說起。我們把時間再往上倒退兩年,回到2006年。這一年的年初,不少美國人感覺人生從來沒有如此美好過,因為自家房子的市值達到了歷史的最高點。我們不妨來看以下一組數(shù)據(jù):  2001—2006年美國主要城市獨立住房價格中位數(shù)(美元)①  城市 2001年年初價格 2006年年初價格  洛杉磯 21萬 60萬  拉斯維加斯 13萬 29萬  邁阿密 14萬 36萬  紐約 26萬 49萬  芝加哥 14萬 29萬  識數(shù)的同學都能夠分析出來,在2001年—2006年5年期間,美國幾個主要城市的房價幾乎都翻了一倍,有的甚至增長了200%。比起中國的房地產(chǎn)市場,美國5年間房價增長100%~200%,顯然是不足掛齒。但是美國的房地產(chǎn)是一個相對規(guī)范、成熟的市場,對土地、施工、銷售等環(huán)節(jié)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而且還有美國人恨之入骨的物業(yè)稅,因此炒作和套利的空間遠沒有中國來得大。出現(xiàn)如此大幅度的價格上漲,明眼人都知道里面肯定有問題?! 栴}在哪兒?要找出這個答案我們就得看看當時的美國經(jīng)濟環(huán)境。在2001年—2006年期間,美國走出了互聯(lián)網(wǎng)泡沫破滅的影響,經(jīng)濟進入了新一輪的上升期。不少美國人工作穩(wěn)定、收入漸長,日子也過得滋潤起來。與此同時,美國從2000年開始持續(xù)調低銀行貸款利率,主要30家銀行的30年期住房貸款基準利率從2000年的9.5%下降到2004年的4%,創(chuàng)下美國50年來的最低紀錄。面對這么低的利率,再加上房地產(chǎn)公司和銀行遍布美國大街小巷的房地產(chǎn)廣告和按揭廣告,美國不少老百姓那顆買房的心便撲通撲通地越跳越亢奮。  不過美國銀行的貸款利率雖然很低,但也不代表所有人都能從銀行貸出幾十萬美元去買房,原因在于美國有一個完善的個人信用制度。每個人的收入、消費、信用卡透支和還款,甚至包括水電費是不是及時繳納,都會體現(xiàn)在個人的信用分數(shù)上。一個人的信用分數(shù)越高,就意味著這個人的信用越好,從銀行能貸到的錢就越多;反之則越少。沒有信用記錄的人,比如外國人,對不起,回家找你爸要去,美國銀行是不會貸給你一毛錢的?! ∵@個四平八穩(wěn)的信貸制度是美國在20世紀30年代建立起來的,但是在某些人看來卻趨于保守,其中包括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1993年—2001年在任)?! 「F人家出身的克林頓在當上美國總統(tǒng)之后,一心想要為美國勞動人民辦點實事。他看到一些美國低收入家庭居住條件還是很差,所以想改善他們的居住條件;然而這些低收入家庭很多都沒有什么穩(wěn)定的經(jīng)濟來源,甚至還有外債,因此信用分數(shù)一般都很低,基本上無法從銀行貸到足夠的錢買房。在這種情況下,克林頓鼓勵美國金融機構解放思想、開拓創(chuàng)新,把錢貸給那些沒有足夠信用的人買房,這就是所謂的“次級貸款”。  在克林頓政府的主導下,美國國會多次修改法律,放松對信用和信貸的管制。之后小布什擔任美國總統(tǒng)(2001年—2009年在任),同樣繼承了克林頓住房政策的衣缽。小布什在上臺之初甚至還發(fā)表演說:有沒有房子是一個人是否實現(xiàn)美國夢的重要標志,我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低收入家庭買不起房而無法實現(xiàn)美國夢。緊接著,小布什政府在2003年推出一個計劃,向低收入家庭提供按揭買房的首付,每年有4萬個美國家庭從中受惠。  在這樣的政策主導之下,主要面向低收入群體的次級貸款在美國泛濫起來了。1993年的時候,美國只有8萬個家庭使用次級貸款,而到了1998年,就增加到79萬個家庭。到了1999年,美國次級貸款總額高達1600億美元,占美國所有房貸總額的13%。到了2006年,也就是次貸危機的前夕,總額更是達到了6000億美元,占所有房貸比重的21%?! 〉且粋€很現(xiàn)實的問題也同時擺在美國銀行面前:相比普通貸款,次級貸款的貸款人往往信用等級較低,這意味著還款能力也比較低;對于銀行而言,則意味著風險比較大。既然風險大,銀行為什么還要大量放出次級貸款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次級貸款的利率比普通貸款的利率要高。比如在2011年,美國30年期固定利率住房貸款的還貸利率在4%左右;而次級貸款的還貸利率可以高達6%~7%。同樣數(shù)量的一筆錢貸出去,次級貸款能夠給銀行帶來的回報更大,再傻的銀行都知道該怎么做?! ?004年之后,隨著美國銀行的基準利率一次次下調,普通貸款的回報率被一點點壓縮,銀行的利潤也被一點點地壓縮。相比之下,次級貸款的優(yōu)勢更加明顯,這就是美國銀行不要命地大量發(fā)放次級貸款的原因。  當然,銀行光躺在家里流著口水算自己能賺多少錢還不行,實際操作中銀行也必須考慮到各種現(xiàn)實問題。比如貸款人要是真的斷供,資金無法收回,該怎么辦?再比如銀行大量放出的貸款往往要二三十年才能收回,但是銀行自己是否有足夠的現(xiàn)錢保證每個月或者每年的放貸計劃?對銀行來說,賺錢是必需的,前提是要能夠保證自己有足夠的錢放貸,并且能準時收回,用專業(yè)的話說是資金的流動性。只有資金流動起來,銀行才可以一手來一手去地坐在家里賺錢。為了解決銀行的這個后顧之憂,在金融危機中被美國政府接管的“房地美”和“房利美”哥倆就出場了?! ?. 倒賣欠條擾亂世界  “房地美”和“房利美”(簡稱“兩房”)以觀音姐姐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美國銀行面前,并對他們說,我能夠幫你解決資金的流動性問題。方法如下:  假設美國人湯姆向銀行貸款買了一套40萬美元的房子,湯姆首付10萬,銀行提供30萬貸款,貸款期限為20年。按照4%的貸款利率計算湯姆在20年內需要向銀行償還總金額共計54萬,其中包括30萬的本金和24萬的利息?! ‖F(xiàn)在湯姆向銀行貸了款,買了房子,并跟銀行寫下借條:“湯姆欠銀行30萬美元,加上利息一共要還54萬美元,20年還清?!边@就是貸款合同。隨著貸款總額的增多,銀行可能有時候手頭沒有錢繼續(xù)放貸了,于是 “兩房”就先替湯姆把錢還給銀行,同時從銀行手中接過湯姆的這張借條,這張借條也就有了一個新名字,叫作“住房貸款抵押債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誰擁有了這張債券,誰就是湯姆的實際債主。銀行把這張紙賣給“房地美”,“房地美”就是湯姆的債主,以后湯姆的月供都通過銀行進入“房地美”的口袋中?! 〔簧倜绹虡I(yè)銀行為了解決資金流動性并且為了降低貸款風險,就在必要的時候把湯姆的房貸抵押貸款賣給“兩房”,這樣一下子就能夠回籠30萬美元的本金,也就有足夠的錢接著再用來放貸。同時,如果湯姆以后沒錢了,斷供了,這個風險也就轉嫁給了“兩房”,沒有貸款銀行什么事情。而“兩房”在賺取湯姆利息的時候,也同樣承擔了風險?! ≡趯嶋H操作過程中,銀行把湯姆、杰瑞、珍妮等不同貸款人的房貸放在一起,因此出售給“兩房”的住房貸款抵押債券往往一筆就是上億。而在美國,只有“房利美”和“房地美”等企業(yè)在政府的授權之下才有資格從事這個買賣。  當然,“兩房”也不會把住房貸款抵押債券鎖在自家保險箱里,而是轉手再賣給別人,轉手的時候,“兩房”還向別人保證,“不管以后湯姆是不是按時還錢,我都能確保你的本金和利息不受損失。當然,您得向我交點錢,當作是保險費。”所以“兩房”每出售一筆住房貸款抵押債券,就要從中賺一筆,這筆錢叫作“保證費”(Guarantee Fee)。而從“兩房”手中購買房貸抵押債券的人為了資金安全,也愿意付這筆錢?!  皟煞俊笔杖〉谋WC費平均水平為0.19%,這個數(shù)字看著不大,但是想想美國龐大的住房貸款總額,因此也足以讓他們吃成胖子。在次貸危機之前,“兩房”都是美國名副其實的金融巨頭。2007年,“房地美”在美國本土500強公司中排名第50位,市值達531億美元,和微軟旗鼓相當;“房利美”名列112,市值達78億美元,和甲骨文(Oracle)相當。這一年,“兩房”所持有或擔保的住房貸款總額高達5萬億美元,占美國全部住房貸款的50%?! ⊥瑫r眼光雪亮雪亮的群眾也一定看明白了,房地產(chǎn)行業(yè)越是紅火,買房人越多,貸款額越大,那么住房貸款抵押債券的交易量也越大,“兩房”賺的也越多,所以“兩房”是堅定不移地擁護“次級貸款”的,也就是說不管家底如何,“兩房”都鼓勵美國人向銀行貸款買房。  不過有人可能要問了:“兩房”胃口這么大,底氣那么足,究竟是什么來頭?不說不知道,一說還真有來頭。“房利美”的前身是由美國政府在20世紀30年代經(jīng)濟大蕭條中建立的聯(lián)邦國民抵押貸款協(xié)會(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簡稱Fannie Mae),是專門為商業(yè)銀行住房貸款提供擔保的國有金融機構。到了1968年,美國發(fā)動越南戰(zhàn)爭,戰(zhàn)爭的巨額開支讓美國政府手頭吃緊,于是就把“房利美”給賣了,“房利美”也就跟政府脫鉤成了私有企業(yè)。同時為了防止“房利美”壟斷市場,美國政府以“房利美”為原型,克隆了一個聯(lián)邦住房抵押貸款公司(Federal Home Loan Mortgage Corporation,簡稱Freddie Mac),也就是“房地美”。從那時起,“兩房”就在美國政府的授權之下,向商業(yè)銀行提供住房貸款的擔?;蛘哔徺I住房抵押貸款業(yè)務?!  皟煞俊痹诖钨J危機之前都是上市公司而非國有公司,但是他們還都有另外一個頭銜——政府支持公司(Government Sponsored Enterprise,簡稱GSE),簡單地理解就是有政府罩著,因此“兩房”長期以來與美國政府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各種關系。也正是“兩房”身后站著美國政府這個最大的后臺老板,有著政府信用的背書,因此各大商業(yè)銀行才會相信他們,并在“兩房”羽翼之下,鼓足干勁地發(fā)放貸款。因為即便天塌下來,自然會有“兩房”頂著?! ⊥瑫r也正是因為有美國政府站在后面,“兩房”從來不擔心沒人從自己的手中接過住房貸款抵押債券。美國政府的高官甚至總統(tǒng)都親自上陣,在全世界到處吆喝,讓別人來買美國的住房貸款抵押債券。而從“兩房”手中接過住房貸款抵押債券這個山芋的,除了雷曼兄弟、高盛銀行、美林證券等美國金融巨頭之外,還有全世界各國的銀行和投資機構。其中中國在2007年的時候就持有3000億美元的“兩房”債券?! ?. 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  在正常的情況下,投資美國“兩房”債券不是什么壞主意。像投資銀行、保險公司、各種基金甚至是政府管理的養(yǎng)老金,手中往往握有大量的資金,不去做投資可惜。但是這些資金又往往涉及公眾利益,所以更要考慮風險。最常規(guī)的手段往往是購買政府的國債或者放在銀行里拿利息,旱澇保收,不過收益都不如“兩房”的債券來的高?! ”热缑绹y行2011年的固定存款利率為2%,1億資金存1年的利息為200萬;而銀行貸給湯姆的房貸利率為4%,現(xiàn)在銀行把它打包成住房貸款抵押債券出售,中間幾經(jīng)轉手,扣掉一些手續(xù)費之類,到了最后的持有人的手中,利率回報可能還有3.5%或者3.7%。也就是說,如果用1億資金去購買美國的住房貸款抵押債券的話,就能拿到350萬或者370萬的回報。這樣一比較,住房貸款抵押債券顯然比存銀行劃算,因此也就受到投資人的追捧。同樣,美國國債的利率也遠遠要比房貸利率低,往往連固定存款利率都不如?! ∵@筆賬人人都會算,因此就不斷有人吃進住房貸款抵押債券,并且不斷地在不同投資人之間轉手。但是還是有人覺得這樣的回報率不夠大,那怎么辦呢?于是有人就想出了新的花樣,對沖基金(Hedge Fund)這個時候就出場了。  如果說花旗銀行這樣的大金融機構是正規(guī)軍,它的運行受到政府條條款款的限制;那么對沖基金就是游擊隊,來自政府方面的管治微乎其微。同時,對沖基金都是私有公司,幾乎所有的對沖基金都不在公眾面前出現(xiàn),不少對沖基金的網(wǎng)站就是一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主頁,有些甚至連網(wǎng)站都沒有。關于這些對沖基金公司及其管理層、投資情況的信息從來都是在小范圍內傳遞并且以小道消息的模式傳遞給公眾?! _基金盡管隱蔽,但是能頂千金。比如金融大鱷索羅斯就經(jīng)營著一家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Soros Fund Management LLC),手里掌握的資金在2009年高達42億美元,是美國最大的對沖基金公司之一?! ∧敲磳_基金是怎么摻和住房貸款抵押債券的呢?我們簡單地說,對沖基金從上家手中接過住房貸款抵押債券,然后去找下家。轉手給下家的時候,對沖基金就對下家說,我們不玩那些賺個百分之幾的游戲,太Out了,要玩就玩大的,玩能夠賺大錢的,我們就有這樣的投資產(chǎn)品。于是有人心動了,什么投資產(chǎn)品?。繉_基金經(jīng)理就掏出幾公斤重的文件,滔滔不絕地介紹起來。但是無論產(chǎn)品推介說明書如何眼花繚亂,對沖基金的本質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對賭?! ”热缒阗徺I了某個對沖基金,那么大家立下規(guī)矩,比如在約定的時間內房價漲了10%以上,那么你能夠得到的回報不是幾個百分點,而是百分之百!但是如果房價下跌了10%以上,那么不好意思,你的本也就沒了?! ∧切╈`活而又不受政府監(jiān)管部門約束的對沖基金能夠設計出各種各樣的產(chǎn)品和游戲規(guī)則,然后說服投資人參與到他們的游戲中來。而對沖基金可能帶來的巨額回報能夠讓任何資本掌控者拋開一切,瘋狂地加入到“對賭”的隊伍中。在這中間,有人暴富,有人傾家蕩產(chǎn)。比如美國有個叫約翰?保爾森(John Paulson)的對沖基金老板,他本身就是一個大款。在次貸危機之前,保爾森就推出了類似上面的一個對沖基金,認定美國房價假如在約定的時間內上漲,投資人就能獲利。當時美國房價持續(xù)上漲,連買菜的美國大媽都覺得房價不會跌,因此一些投資人覺得買保爾森的投資產(chǎn)品肯定能賺錢,就大量地吃進,包括當時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但是到了2006年,美國房價卻調頭往下掉,于是投資人血本無歸,錢全都落入了保爾森的腰包,貝爾斯登就這樣一點兒技術含量也沒有地死了。而保爾森個人則在這場金融危機中賺到三十多億美元,成了名副其實的大贏家?! ≌f到這里,我們可以把各種復雜的金融術語晾在一邊,用最簡單的語言勾勒出整個次貸危機的資金路線圖:構成整個房地產(chǎn)以及和房貸業(yè)務相關金融市場的最終資金來源都是湯姆這樣的小老百姓。買房的人越多、貸款的人越多,整個盤面的資金也越多。而對于金融機構而言,只要有交易,他們就能賺錢,所以金融機構都支持銀行使勁發(fā)放住房貸款,鼓勵美國人貸款買房,鼓勵全世界的有錢人來買他的住房貸款抵押債券。如果沒有源源不斷的資金注入到這個盤面中去,再怎么能忽悠的金融機構,最終也只能是死魚一條。  然而,出來混總有一天是要還的。隨著房價的飆升,美國人買房的貸款越來越多,還貸壓力不斷增大。與此同時,美國在2004年收緊信貸政策,開始加息,這意味著選擇浮動利率還款的美國房奴每個月的月供就要增加了。那些次級貸款的貸款人,本來還貸能力就不高,終于第一個挺不住了,無法繼續(xù)支付房貸,最后只好宣布斷供,房子被銀行收走。在最糟糕的2008年,美國總共有300萬套的房子斷供,銀行壞債高達3.3萬億美元。銀行拿了這幾百萬套房子去拍賣,市場上一下子出現(xiàn)幾百萬套房子,供過于求加上市場恐懼心理一下子造成了美國房價的暴跌?! ?001年、2006年、2009年美國主要城市獨立住房中間價格(美元)①城市 2001年年初價格 2006年年初價格 2009年年初價格  洛杉磯 21萬 60萬 40萬  拉斯維加斯 13萬 29萬 15萬  邁阿密 14萬 36萬 21萬  紐約 26萬 49萬 42萬  芝加哥 14萬 29萬 22萬  下跌的房價讓包括“剛需”在內的美國老百姓都開始持幣觀望了,買房的人少了,貸款的人少了,流入盤面的現(xiàn)錢也少了,金融機構的資金鏈就“喀嚓”一下斷裂了,清脆而響亮,2008年年底的次貸危機大戲也終于華麗地在美國拉開序幕了。然而善良的人們所不知道的是,在這場大戲上演之前,一些金融市場的帶頭大哥的資本已經(jīng)先走一步,離場了?! ?. 資本的逃命路線  2006年年初,美國獨立住房價格的中間數(shù)漲到近25萬美元,創(chuàng)造了一個歷史新高。然而就在這個時候,美國房價上漲的引擎好像忽然熄火了,持續(xù)高漲6年的房價開始情緒穩(wěn)定,不漲了。當時不明真相的美國群眾開始紛紛猜測,房價是到頂了呢,還是先緩一緩,再來一個報復性上漲?  不過房價穩(wěn)定的背后卻掩藏著另一組無法讓人情緒穩(wěn)定的數(shù)據(jù),那就是美國住房的銷售量連續(xù)下降:2006年1月,美國住房單月成交量為120萬套;而到了2007年12月,下降到60萬套,兩年的銷售額走出了一條圓潤的下滑線?! ∵@一下子讓靠交易量和資金過日子的房地產(chǎn)中介公司和房貸公司感到手頭緊了。很快,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資金鏈出了問題,搞不到錢了。而這個時候房價雖然還在歷史最高點硬挺著,交易量卻絲毫沒有回轉的跡象。春江水暖鴨先知,業(yè)內人士預感到一場危機馬上就要來了?! ?006年年底,以摩根大通和高盛為代表的美國投資銀行發(fā)現(xiàn)自己手中持有的巨額住房貸款抵押債券已經(jīng)變成了定時炸彈,必須及時清理。于是他們一方面減持住房貸款抵押債券,另一方面和美國政府一道尋找海外投資者,希望他們能夠接下這些定時炸彈?! 《掷镂沼芯揞~美元外匯儲備的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自然成了美國政府推銷住房貸款抵押債券的大客戶。以中國為例,2007年年初,時任美國住房和城市發(fā)展部長阿方索?杰克遜、財政部長保爾森、聯(lián)邦存款保險公司主席希拉?拜爾密集訪華,要求中國的銀行繼續(xù)吃進美國的住房貸款抵押債券。其中住房部長阿方索?杰克遜更是咄咄逼人,在他訪華即將結束的北京記者招待會上,阿方索?杰克遜對中外記者說:“這不是中國想不想做住房貸款抵押債券買賣的問題,而是中國想跟誰做買賣的問題。”  在美國投資銀行和美國政府的強力推銷下,中國銀行持有的美國住房貸款抵押債券也急劇增多:2004年6月僅151億美元,2005年6月達559億美元,2006年6月達1075億美元,2007年6月達2062億美元。中國、日本、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和新加坡五個亞洲國家和地區(qū)所持有的美國住房貸款抵押債券總額占到全部海外投資人的58%?! ≡诿媾R縮水的住房貸款抵押債券被甩給海外買家接盤的同時,美國國內的房地產(chǎn)和金融機構也開始樹倒猢猻散,各找各的娘。  2007新年剛過,洛杉磯一家叫作Ownit的次貸公司——就是專門發(fā)放次級貸款的公司——在所在地加州申請破產(chǎn)保護。幾天后,細心的人們在冗長的申請材料中發(fā)現(xiàn)Ownit資不抵債,凈虧空一個億,其中欠美林證券9300萬美元,欠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1270萬。同時人們還發(fā)現(xiàn)美林證券還擁有Ownit20%的股份。美林證券和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都是金融巨頭,現(xiàn)在忽然被爆出來投資的幾千萬美元打了水漂,市場開始騷動了?! 《鳲wnit是美國第十五大次貸公司,他的關門倒閉不是一個人脫口秀,而是拉開了其他次貸公司倒閉的大幕?! ∫粋€月后,2007年2月,美國另一家大型次貸公司Mortgage Lenders Network USA Inc申請破產(chǎn)保護,申請材料同樣顯示公司虧空一個億?! ?月,美國第二大的次貸公司,New Century Financial也走上破產(chǎn)之路。  緊接著,從事普通房貸業(yè)務的銀行也挺不住了,包括花旗銀行、美國銀行在內的大銀行紛紛裁并房貸部門。截至2010年年初,美國從事房貸業(yè)務的銀行中,有340多家破產(chǎn)和倒閉,美國金融行業(yè)裁員約20萬人。以往在華爾街很拉風的金融行業(yè)從業(yè)人員也被迫下崗,改而在華爾街的街頭喝西北風了?! 〔贿^跟許多沒有天理的事情一樣,倒霉事兒最后似乎總是落在普通老百姓頭上,對于金融行業(yè)的高層和大佬而言,他們的生活似乎并沒有實質性的影響?! ”热缟厦嫣岬降淖钤绲归]的Ownit次貸公司。公司的大老板叫比爾?達拉斯。比爾?達拉斯本身也是一個大富翁,2003年的時候,他看到次貸業(yè)務蒸蒸日上,就和別人一起斥資3000萬美元,買下加州一家次貸公司,并改名為Ownit。2005年,美林證券用1億美元買下Ownit的20%股份,比爾大賺一票,并且把錢轉移到自己名下的另一家公司——達拉斯投資公司名下。之后比爾看到市場行情不對勁了,就讓Ownit倒閉,Ownit的員工下崗,自己則金蟬脫殼。所以在別人急著找下份工作的時候,比爾繼續(xù)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不久,到了2009年,美國人發(fā)現(xiàn)市面上新開張了一家做“天際(Skyline)”的房貸公司。一查底細,發(fā)現(xiàn)居然是這位如假包換的比爾同志開的!  而New Century Financial本身就是一家上市公司。2006年的時候,市場已經(jīng)不景氣,New Century Financial的業(yè)績也有所下滑,但是公司的總裁布萊德?莫里斯在2006年年底還是認為公司沒有問題,只是正常的業(yè)績波動,投資者大可不必杞人憂天。然而2007年新年一過,公司的股價從三十多美元高臺跳水至一美元以下,到了4月份公司便宣布破產(chǎn)?! ⊙緹o歸的New Century Financial小股民恨不得把布萊德?莫里斯等人活活掐死。2009年,美國證監(jiān)會也正式把總裁布萊德?莫里斯和公司另外兩個高管告上法庭,指控他們篡改公司業(yè)績、欺騙投資者并且操控公司股價。布萊德?莫里斯請來律師為自己辯護,律師說布萊德?莫里斯自己也持有公司的股份,損失上百萬,而且現(xiàn)在公司倒閉,自己也下崗了,布萊德?莫里斯才是最大的受害者,怎么可能去欺騙小股民?雙方拉鋸了一年,2010年,美國證監(jiān)會和布萊德?莫里斯等達成協(xié)議,以布萊德?莫里斯答應吐出50萬美元的不合理收入以及罰款25萬美元收場?! ∵@個處罰算重嗎?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布萊德?莫里斯的收入。布萊德?莫里斯之前在New Century Financial當總裁的時候,工資、獎金加股份,一年收入1500萬美元。顯然這筆罰款對他來說只是九牛一毛,無關痛癢。  而這樣干的不僅僅是New Century Financial一家。在金融危機中倒閉的雷曼兄弟是美國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2008年短短的幾個月間,雷曼股價從60多美元跌到1元以下。雷曼兄弟倒閉之后,美國法院同樣以欺詐投資者為理由介入調查,傳喚了前總裁理查德?福爾德在內的12位高管,這個調查到現(xiàn)在還沒有結束。但是無論在哪個場合,理查德?福爾德都說雷曼的倒閉是市場的原因,投資者命苦不能怨政府,公司的管理層并不存在欺騙行為。不過理查德?福爾德之前同樣也在雷曼領著巨額的收入,只2007年一年,理查德?福爾德的收入就高達2203萬美元。而在雷曼倒閉之后,理查德?福爾德知道自己會成為千夫所指,后事難料,因此立即把自己的價值1000多萬的高級別墅以100美元的價格賣給自己的老婆,把資產(chǎn)轉移到老婆名下?! ∈聦嵣?,次貸危機爆發(fā)之后,美國政府調查了幾乎所有的金融機構,但是最終都和上面的幾位一樣,沒有一個實質性的結果或者嚴厲的懲罰措施。而另外一方面,美國金融行業(yè)高管幾乎都領著高達上千萬的薪水,平日里過得瀟灑自在,一旦市場下滑,他們就讓公司倒閉員工下崗,自己拍拍屁股走人,讓廣大美國群眾過苦日子去,這是讓很多美國小老百姓感到不公平的事情。  除了這些大鱷提早跑路之外,想賺點買菜錢的小投資者也在考慮退路。2007年,眼看著房地產(chǎn)價格要扛不住了,房地產(chǎn)中介結構也幫著客戶出貨。為了找到擊鼓傳花的最后一棒,各種手段都使出來了,比如通過虛假收入證明套取貸款,比如通過陰陽合同降低交易稅費。這直接導致后來FBI在全國范圍調查房地產(chǎn)交易欺詐行為,并在2008年年初逮捕了1000多人,中介、買家、賣家全都有份。  等這些工作都做得差不多,以2008年年底美國股市和房價雙雙大跳水為重頭戲的次貸危機拉開了大幕。美國道瓊斯股指在2008年下半年的幾個月中跌去40%。美國房價則在接下來的一年中跌去25%。一些靠投資客支撐的區(qū)域市場更是慘不忍睹,拉斯維加斯、邁阿密、鳳凰城等重災區(qū)的房價下跌幅度高達50%~60%?! 》康禺a(chǎn)引發(fā)的次貸危機很快也波及了實體經(jīng)濟。美國公司大量裁員,美國人也勒緊褲腰帶吃飯,消費萎縮。這也直接導致2008年年底中國沿海制造業(yè)工廠訂單不足。截至2010年9月,美國共有800萬人在這場危機中失業(yè)?! ∵@個時候,美國上上下下哀鴻遍野,向來信奉自由市場而不把政府放在眼里的美國企業(yè)和美國人也把目光投向了白宮?! ?. 逼死白宮算了  2006年美國房地產(chǎn)行業(yè)最早開始門庭冷落了。但是強大的開發(fā)商和代理機構卻不甘心坐著等死,于是在尋找退路的同時,一場轟轟烈烈的自救運動開始了。  他們首先是發(fā)動輿論,繼續(xù)忽悠老百姓買房。比如美國的全國房地產(chǎn)經(jīng)紀人協(xié)會,這個行業(yè)協(xié)會擁有120萬成員,是美國最大的房地產(chǎn)行業(yè)組織,也是美國最大的行業(yè)協(xié)會之一。2007年全年,美國全國房地產(chǎn)經(jīng)紀人協(xié)會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廣告攻勢,告訴美國人房價不會大跌,買房是最合適的投資方式。協(xié)會的前首席經(jīng)濟學家戴維?萊赫繼續(xù)唱多美國房價。2005年,這位擁有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經(jīng)濟學博士學位的戴維出了一本書,叫作《你錯過了美國房地產(chǎn)的繁榮了嗎?》,2006年,戴維又出了一本,叫作《為什么房地產(chǎn)泡沫是不會破滅的》。到了2007年,市場擔憂氛圍彌漫開來,戴維仍舊三天兩頭以房地產(chǎn)專家的身份在媒體前露面,說美國房價沒有泡沫,老百姓買房要趁早,不買還漲。甚至當一些地區(qū)房價出現(xiàn)下降的時候,戴維依舊告訴美國人這是抄底的好機會。戴維后來也被美國人評為“最不要臉的經(jīng)濟學家”之一。  不過在房價持續(xù)下降的現(xiàn)實以及公眾的輿論討伐之下,戴維最終在2007年3月辭去協(xié)會的首席經(jīng)濟學家一席。當時美國全國房地產(chǎn)經(jīng)紀人協(xié)會在邁阿密召開會議,代表們個個都像小白菜似的向協(xié)會管理層訴說日子過不下去了。經(jīng)過幾天的商議,協(xié)會決定開始轉換自救輿論方向,同時啟用馬里蘭大學經(jīng)濟學博士出身的勞倫斯代替戴維出任協(xié)會的首席經(jīng)濟學家。于是唱紅臉的走了,唱白臉的來了。勞倫斯很快按照美國全國房地產(chǎn)經(jīng)紀人協(xié)會的會議精神扭轉輿論導向,開始唱衰美國的房市,制造市場擔憂情緒,為要求美國政府救市做好輿論準備。勞倫斯上臺伊始,就對媒體說“如果美國政府不救市,美國可能面臨一場十分嚴重的經(jīng)濟危機”,試圖讓美國民眾把氣撒到美國政府頭上去?! 〕溯浾摴?,房地產(chǎn)行業(yè)還啟動強大的政治游說機器,希望政府能夠出臺救市措施。2007年和2008年,美國房地產(chǎn)經(jīng)紀人學會分別掏出1300萬美元和1700萬美元花在游說工作上,用作去華盛頓與政府高官和國會議員打交道。這也使得該協(xié)會成為這兩個年度美國花錢最多的游說團體。而2008年恰逢美國的總統(tǒng)大選年,美國的大企業(yè)和各種團體都開始押注,希望新當選的美國總統(tǒng)能夠出臺一些有利于自己的措施,美國房地產(chǎn)經(jīng)紀人協(xié)會也不例外。2008年美國總統(tǒng)選舉中,美國房地產(chǎn)協(xié)會共捐獻了320萬美元,是第三大政治捐款人,也是第一大行業(yè)協(xié)會捐款人?! ∵@些活動最后起到了作用。2007年年底,小布什政府終于開始被說動進行救市,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具體包括延長房貸還款期限、提高貸款上限、降低還款利率等。這些政策都是由金融機構買單,給房地產(chǎn)行業(yè)一個喘氣的機會?! ≡凇氨茖m”美國政府救市這場大戲中,美國房地產(chǎn)協(xié)會是最早上場的,但是絕不是主角,真正的主角非華爾街的大金融機構莫屬?! ?008年3月16日,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終于彈盡糧絕了,以2美元一股的白菜價賣給了摩根大通。而事實上,摩根大通自己也沒有錢,而是通過美聯(lián)儲紐約分行提供的300億美元才得以買下貝爾斯登?! ∵@個消息傳出后,世界不太平了。很多人開始提出質疑:美聯(lián)儲相當于美國的中央銀行,你憑什么拿政府的錢——也就是納稅人的錢——去救一個私營公司?要知道,這是美國自上個世紀30年代大蕭條之后政府首次去資助一個私營公司。退一步說,如果貝爾斯登要倒閉了,政府為什么不直接把錢給它,而是拐個彎兒把錢給摩根大通,再由摩根大通去收購?  這個問題的答案要問當時小布什政府的財政部長保爾森,因為導演這一切的正是這位頭上不長毛的同志?! ”柹旧砭褪谴筱y行家出身。1974年,28歲的保爾森進入高盛銀行工作,“干一行、愛一行”的保爾森在高盛一干就是32年,做到了總裁位置。2006年,當時美國財政部長約翰斯諾辭職,保爾森在高盛銀行總裁的位置上被小布什任命為美國財政部長。而保爾森和小布什同為哈佛畢業(yè)的MBA,保爾森是比小布什大三屆的師兄?! ”柹谌A爾街混了32年,毫無疑問是根深蒂固,后面還跟隨了一群小兄弟。所以2007年開始華爾街的銀行都感覺到山雨欲來風滿樓,便開始跑到首都華盛頓去找老大保爾森搬救兵了?! ”柹婚_始也很猶豫是否要救市。一方面這些銀行資金短缺是現(xiàn)實,如果銀行出現(xiàn)大面積的資金短缺勢必會影響到金融體系的安全,所以作為負責任的政府要救市、要注資;但是另一方面,拿著高工資的華爾街銀行家的貪婪是出了名的,也為美國人所厭惡,現(xiàn)在華爾街的銀行要完蛋了,不少美國人民也都樂開了懷,所以這個時候政府去救市,顯然是跟老百姓過不去,保爾森和小布什都承認如果救市自己有很大的政治風險。  但是這些金融機構還是用他們慣用的銷售伎倆,死纏爛打地圍著保爾森。同時,金融機構開始大量裁員:2008年1月,高盛裁員1500人,瑞銀裁員500人;3月,花旗銀行宣布將裁員30000人;5月,摩根士丹利和雷曼分別裁員1500人……幾乎所有美國金融機構都加入了裁員大軍。于是,大街上反對美國政府救銀行的群眾游行隊伍剛剛散伙,被裁員的下崗工人就入場了,他們舉著牌子罵政府不作為,不顧下崗工人死活?! ≡诓粩喔邼q的壓力面前,還有4個月就要離任的保爾森終于選擇站在華爾街的一邊。2008年9月19日,保爾森提出了一個救市方案,即美國政府出資7000億美元,購買住房貸款抵押債券。這個方案得到了銀行和投資人的歡迎,當天道瓊斯指數(shù)大漲370點。但同時顯而易見的是,美國政府如果吃進可能隨時一文不值的債券,那么這7000億美元也就隨時變成一堆廢紙。因此這個消息一出,美元含金量立即下降。在之后的一個月里,美元對歐元、黃金和石油都大幅貶值。  已經(jīng)豁出去的保爾森還是極力推動他的救市方案。在小布什總統(tǒng)的支持下,這個7000億美元買住房貸款抵押債券的救市方案被提交到美國國會討論。保爾森和美聯(lián)儲主席伯南克都親自跑到國會,一方面說好話做議員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發(fā)狠話,說這事你們議員如果拖拉下去,美國經(jīng)濟就要崩潰了?! ∪欢?,盡管保爾森軟硬兼施,但是他的這個救市方案還是在4天后的9月23日被美國國會否決了。一些議員認為問題到底出在哪還沒搞清楚就提出這么個方案太草率,也有一些議員認為這7000億美元都是美國納稅人的血汗錢,去救銀行太荒唐、太無恥?! 《@7000億美元攤到美國人身上,大約是普通美國人一個月的工資收入。因此在得知這個救市方案之后,美國人民也都震驚了!并且迅速組織起來捍衛(wèi)自己的錢袋子。9月25日,美國一百多個城市同時舉行示威游行,反對政府花納稅人的錢救銀行?! Υ巳A爾街的金融大佬們顯然很生氣,但是又不能跟老百姓過不去。所以這股怒氣就全表現(xiàn)在美國股市上了。在9月26日到10月10日的這兩個星期里,中國人正在喜氣洋洋慶祝國慶,美國道瓊斯指數(shù)大跌2700點,幅度高達四分之一。其中9月29日一天就下跌777點,一天蒸發(fā)掉1.2萬億美元?! 」墒械奶寚鴷膊桓业÷?,同時保爾森說話又有底氣了,說都是你們這些議員只顧黨派利益,不顧美國經(jīng)濟,拖拖拉拉不批準法案,才導致這波股市跳水的,美國人民被你們傷得不輕。最后經(jīng)過激烈的討價還價,美國國會終于在10月1日通過修改后的救市法案。10月3日,小布什簽署法案,正式啟動7000億美元的救市方案?! ∧敲催@個新的救市計劃是什么樣的呢?其實和保爾森最初的方案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一方面,美國國會還是授權美國政府用7000億美元購買銀行問題資產(chǎn)(troubled asset),說白了,還是拿納稅人的錢去補上銀行不良資產(chǎn)的大窟窿。此外,為了兼顧美國百姓,國會還出臺一系列“惠民生”的法案,包括免稅、鼓勵消費等各種措施,這樣讓美國老百姓也得到一些實惠,免得他們再上街鬧騰去?! ⊥瑫r,美聯(lián)儲也在10月6日宣布向銀行提供9000億美元的短期貸款,以解燃眉之急?! ∵@么多錢注進去,華爾街的金融機構就滿意了,在接下去的兩個月中,美國的股市也情緒穩(wěn)定不跌了。小布什也終于可以暫時喘一口氣,安心打包回得克薩斯老家種地養(yǎng)牛去,爛攤子就留給即將上臺的奧巴馬收拾去吧。  6. 出師未捷奧巴馬  這場金融危機是在小布什總統(tǒng)第二個任期的最后幾個月爆發(fā)的。雖然每個人都表現(xiàn)得很賣力,但是估計小布什內閣的大部分成員早就身在曹營心在漢,盤算著自己的退路。而美國的民眾也早就無視小布什政府的存在,而是把更大的希望寄托在剛剛當選的新任總統(tǒng)奧巴馬身上?! ?009年1月20日,奧巴馬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國會山前正式宣布就任第44屆美國總統(tǒng)。迎接他的除了自發(fā)涌向華盛頓的200多萬美國圍觀群眾,對不起,還有大幅跳水的美國股市?! ?009年新年剛過,美國股市情緒又不穩(wěn)定了,迎來了新一輪的跳水,從1月1日的9000多點一路下滑至3月初的6600多點,下跌幅度高達26%。與2007年10月道瓊斯指數(shù)突破14000點相比,美國股市這個時候已經(jīng)縮水50%以上?! ?009年年初美國股市的跳水,很明顯代表著市場對于這位美國新總統(tǒng)的信心不夠,或者說不給奧巴馬面子。這是因為奧巴馬對于這些大銀行、大財團從來都沒有什么好感。  早在奧巴馬競選美國總統(tǒng)期間,就屢次批評次貸危機就是因為小布什總統(tǒng)放松對金融行業(yè)的管制,任由他們?yōu)樗麨槎斐傻?。而實際上,經(jīng)常被外界認為什么都不懂的小布什總統(tǒng)走的是一條共和黨傳統(tǒng)的自由經(jīng)濟路線。何為自由經(jīng)濟?說白了就是政府能不干預就不干預,企業(yè)跟銀行愛怎么來就怎么來,這種政策無疑受到大銀行、大企業(yè)的追捧。  奧巴馬除了反對這種不干預的經(jīng)濟政策之外,還直接表達了他對華爾街大銀行的反感。2008年4月,競選中的奧巴馬在談到經(jīng)濟政策的時候說,那些大銀行日子好過的時候大把大把地賺錢,日子不好過了就把爛攤子推給政府,銀行自己“從來不承認自己做錯了什么?!?008年9月,奧巴馬又在公開演講中指責大銀行沒人性、沒道德:一方面不要政府太多管制,另一方面貪得無厭,想方設法搞出各種金融產(chǎn)品,去賺別人的錢。而當后來小布什政府開始救市的時候,奧巴馬又多次說政府不應該救大銀行,而應該救占據(jù)美國人口最多的中產(chǎn)階級?! 〔还苁窍胗懞妹绹挟a(chǎn)階級拉點兒選票,還是真的看不慣美國現(xiàn)有的金融體制而準備徹底革除其弊端,總之,奧巴馬在競選期間對華爾街的銀行大唱反調。而華爾街銀行也幾乎一邊倒地支持奧巴馬的競選對手麥凱恩。  現(xiàn)在奧巴馬上臺了,華爾街能不糾結嗎?不過至于誰強得過誰,大家還要走著瞧!  新官上任三把火,奧巴馬就任美國總統(tǒng)之后的第一把火就燒向了華爾街。他譴責那些金融機構說你們嘴里喊自己公司沒錢,要政府資助,私底下卻給高管發(fā)高達上千萬美元的年薪和獎金,這種行為是“可恥的”。2009年2月3日,奧巴馬宣布對美國金融機構的工資進行限制,明確規(guī)定接受政府資助的美國公司的高管年薪不得超過50萬美元?! ∵@個政策讓華爾街大佬很不滿。有些金融機構雖然已經(jīng)拿了政府的錢,手軟了,嘴皮子硬不起來,但是還嘟噥著說50萬美元實在太少了,更何況這年頭獎金也不能太指望。一些人力資源公司也出來附和說奧巴馬限制高管的收入會讓他們跳槽,導致整個金融行業(yè)的高端人才流失。而一些正在尋求政府資助的公司,比如汽車巨頭克萊斯勒旗下的克萊斯勒金融公司,則因為這個限制而干脆宣布不接受政府的援助——他們的邏輯是,如果我自己賺不到錢,公司經(jīng)營的好壞對我還有什么意義?每天累死累活的,誰還不是為了錢?  而事實上,這個政策除了討好普通的美國老百姓外,很難真正起到實際作用。因為這些大公司本身都不是美國政府的國有企業(yè),他們想要發(fā)錢,自然能想出法子來,不是政府能夠管得住的。之后根據(jù)2010年年初紐約州審計部門公布的數(shù)據(jù),華爾街銀行在2009年的分紅額高達203億美元,比2008年增加17%。其中高盛銀行平均每位員工的年終獎為59.5萬美元,銀行照樣還是我行我素。  不過這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奧巴馬版的救市政策則更是偏離了美國自由經(jīng)濟的傳統(tǒng)路徑?! ∨c小布什救銀行的政策相比,奧巴馬的救市方案跟中國有點類似了,那就是政府增加公共開支,花在基礎建設和惠及民生的地方,以此促進市場需求。2009年2月,奧巴馬上臺后的第二個月,就簽署了《美國復興和再投資法案》,根據(jù)這個法案,美國政府準備拿出7870億美元的一攬子方案,把錢花在基礎設施、醫(yī)療、教育等領域,并對美國人進行減稅和直接的補助。奧巴馬希望能夠通過這個法案創(chuàng)造更多的就業(yè)機會并鼓勵美國人消費?! W巴馬新政的理論基礎其實就是凱恩斯主義,認為市場不景氣主要是因為需求不夠造成的,因此政府應該帶頭多花錢,帶動市場回暖。這一招美國在上個世紀30年代蕭條中就用過。但是很遺憾,凱恩斯主義在美國向來沒有多大市場。原因之一,美國的金融系統(tǒng)希望由他們而不是由政府來主導市場,他們認為只要大銀行不倒,美國的金融體系不倒,一切市場因素就能夠在這個金融體系之下正常運轉,因此政府只要救金融機構就夠了。原因之二,美國人成天在喊要這個自由、那個自由,其中當然也包括經(jīng)濟自由,因此向來不太把政府放在眼里。政府管得太多,做得太多,反而被認為是干涉經(jīng)濟自由??床粦T奧巴馬新政的金融機構也很快利用了美國人這種心理,并迅速給奧巴馬帶上“社會主義”總統(tǒng)的大帽子?! W巴馬增加政府開支和惠民生的方案一開始在普通老百姓中間還有點市場。但是很快,人們發(fā)現(xiàn)奧巴馬給美國人開的不過是張開空頭支票。美國人關心的醫(yī)療、教育和就業(yè)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反而形勢更加惡化。而這幾個領域,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最容易引起民憤的?! ∈紫仁轻t(yī)療問題。奧巴馬剛上臺,就結合他的一攬子方案,推動醫(yī)療改革。而實際上,美國多任總統(tǒng)都想進行醫(yī)療改革,但是都沒有改革成功,主要是整個醫(yī)療改革牽扯的利益方太多,而且美國的醫(yī)藥和相關保險金融行業(yè)是絕對的強勢集團,和銀行一樣,他們的奶酪不能輕易去碰。然而奧巴馬卻不理會這些,他趁自己所在的民主黨人在國會占多數(shù),強力推行自己的醫(yī)療改革方案,并且于2010年3月在美國國會通過這一方案。奧巴馬的醫(yī)療改革帶有較強的社會化色彩,準備在10年里面花9000億美元建立一個公共的醫(yī)療保險制度,并且照顧到窮人。這讓長期以來習慣高度私營化醫(yī)療體系的美國人難以接受。不光私營保險金融行業(yè)因為政府搶了他們的生意而反對奧巴馬;連普通的美國中產(chǎn)階級也反對,他們覺得奧巴馬是在“均貧富”,憑什么拿他們自己交的醫(yī)保費去平均給買不起醫(yī)療保險的窮人?而最關鍵的是,奧巴馬也未能從根本上改變美國醫(yī)療成本居高不下的局面?! ∑浯问墙逃龁栴}。像加州、佛羅里達等地區(qū),之前是房地產(chǎn)的熱門地區(qū)。次貸危機之后,房價暴跌,累及到整個經(jīng)濟,政府的收入也急劇減少。加州政府甚至因財政赤字面臨著破產(chǎn)的局面。因此這些地區(qū)引以為豪的龐大的公立教育系統(tǒng)一下子變成了巨大的財政負擔。無奈之下,州政府只有裁掉一些中小學的教師,很多學校一周改上四天課。而公立大學學費也一再高漲,以加州伯克利為代表的加州公立大學2009年比2008年漲了10%,2010年又比2009年漲了32%,一年的學費已經(jīng)超過1萬美元,因此窮學生全都走上街頭去抗議政府了?! 《绹木蜆I(yè)形勢依舊在惡化。奧巴馬剛上臺的時候,也就是2009年1月,美國的失業(yè)率是8.5%,這已經(jīng)是個非常恐怖的數(shù)據(jù),幾乎是次貸危機之前2007年美國失業(yè)率的兩倍。而奧巴馬上臺之后,美國失業(yè)率上升的勢頭依舊沒有能夠得到改變,2010年年初,美國的失業(yè)率高達10.6%,10個美國人中就有1個失業(yè),而這還沒算上隱性失業(yè)人口?! ∷詩W巴馬想“惠民生”,到頭來美國最底層的窮人可能得到了一些好處,但是數(shù)量最為龐大的中產(chǎn)階級群體發(fā)現(xiàn)他們什么好處都沒撈到,不光如此,政府“惠民生”的錢都是從老百姓口袋里通過稅收得來的,金融危機以來,老百姓要求減稅的要求不但沒有滿足,很多地區(qū)的稅收反而在增加。比如加州洛杉磯地區(qū)的消費稅①從2008年的7.25%提高到2009年的8.25%,到了2010年,又提高到9.75%。老百姓被剝削重了,都要罵奧巴馬。再加上華爾街金融大鱷的煽風點火,越來越多的普通美國人開始不買奧巴馬的賬了?! W巴馬上任之初,他的支持率高達60%多;到了2010年7月,就下跌到了39%。2010年中期選舉,奧巴馬所在的民主黨失利,聽其言、觀其行,老百姓的選票是最直白的回答,兩頭沒著落的奧巴馬這個時候發(fā)現(xiàn)華爾街遠遠比他想象的要強大,因此也不得不低調了很多?! ≡?jīng)雄心壯志的奧巴馬未能改變什么。這個時候,剛在金融危機中松了一口氣的大部分美國人似乎更堅定了他們的傳統(tǒng)信仰:那就是自由美國的社會資源應該由私有企業(yè)來主導,而不應該由政府來管這管那。在過去的兩百年中,美國的企業(yè)提倡這一條,美國的大部分老百姓擁護這一條,即便在這個信仰之上建立起來的社會制度還是難以避免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自由經(jīng)濟”卻一直是美國人基因中所攜帶著的。這也就注定美國總統(tǒng),無論他多么強勢,始終無法獲得這個國家的經(jīng)濟主導權?! ?. 資本永無眠  奧巴馬和華爾街的對抗依舊在繼續(xù)。  金融危機這場燒在美國后院的大火至今沒有完全熄滅,美國的老百姓依舊過著勒緊褲腰帶吃飯的日子。那么銀行方面呢?他們在金融危機中的得失如何?我們不妨來看一下美國最大的五個投資銀行現(xiàn)在過得是否還好?! 〗鹑谖C之前,美國有五大投行:高盛、雷曼兄弟、摩根士丹利、貝爾斯登和美林證券。金融危機之后,只剩下了兩個。其中貝爾斯登賣給了摩根士丹利,美林證券賣給了美國銀行,雷曼兄弟則破產(chǎn)倒閉了?! 『翢o疑問,在這一輪的洗牌中,高盛、摩根士丹利和美國銀行等幾個公司成了大贏家,滅了幾個競爭對手。尤其是雷曼兄弟,長期以來被視為高盛的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當雷曼快挺不住的時候,包括巴克萊(Barclays)銀行在內的幾個大財團都想接手雷曼。但是時任美國財政部長的保爾森卻反對這樣做,認為雷曼兄弟的問題應該及時解決,老在那做垂死掙扎只會拖累美國股市大盤,而且死一個雷曼兄弟沒啥大不了的,不會影響到“美國金融體系以及美國人對美國金融體系的信心”。正是在保爾森的強壓下,有150年歷史的雷曼帝國最終倒下?! 《柹诔鋈蚊绹斦块L之前擔任高盛銀行的總裁,這一點我們之前已經(jīng)提到過。保爾森在高盛干了32年,跟雷曼也有不少積怨。因此不少人覺得是這分明是高盛銀行的代言人保爾森殺死了雷曼兄弟。  相比之下,貝爾斯登和美林證券挺不住被賣掉的時候,保爾森就沒啥太大意見?! ±茁啵?008年9月破產(chǎn)了,但是再苦也不能苦高管。幾個月后,被評為美國年度最爛CEO的雷曼的總裁理查德?福爾德?lián)u身一變,成為一家叫Matrix Advisor的對沖基金的基金經(jīng)理,繼續(xù)在華爾街賺大錢?! 《毁u掉的貝爾斯登和美林證券只是改名換姓換了個東家,肉體依舊存在。高管的名聲受到了影響,但是地位和收入還是依舊。其中貝爾斯登的CEO阿蘭?施瓦茲之后去了自己的母校杜克大學①當了校董;美林證券的CEO斯坦利?奧尼爾在次貸危機期間被轟下臺,但是很快就成為全球第三大鋁材生產(chǎn)商Alcoa的董事會成員?! ≈劣谑O碌母呤⒑湍Ω康だ?,熬過了當時的這一劫,很快又神氣活現(xiàn)了。高盛的股價從2008年年初的200點跳水至2008年年底的五十幾點,之后立馬又反彈了,2009年年中又回到了180、190點。摩根士丹利也是如此,股價很快達到金融危機低點時候的三倍?! ≡谶@個過程中,誰倒霉了?無非是兩個群體,一個是不幸被裁員而難以再就業(yè)的美國勞動人民,哪怕是前金融機構的員工;另一個群體是在美國危機期間虧本的小股民和斷供的房奴。在這兩個人群中,前者依賴于大公司為其提供工作,還有依附在工作之上的工資收入和安全感,沒有這些大公司,他們的生活可能不會這么好過,這個世界也可能不會這么多姿多彩,所以不少美國人一邊痛恨大公司,一邊卻擠破頭想進大公司工作。而后者則依賴于金融機構的存在,實現(xiàn)他們的各種物質的欲望,比如在他們沒錢的時候可以通過貸款提早買房,比如在他們有錢的時候可以通過炒股“快速致富”,對于物質的貪婪和享受同樣是鐫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靈魂中——即便大銀行比我們要貪婪無數(shù)倍。  不過無論是前者還是后者,其實這個時候都應該明白一個道理:在現(xiàn)代社會,我們每一個人已經(jīng)無法脫離這些大企業(yè)及其背后的大資本集團。這些資本集團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網(wǎng)絡,籠絡我們每一個人,并且盤踞在這個社會之上。這個網(wǎng)絡一旦出現(xiàn)問題,就會牽扯到我們每個人的利益。因此我們每個人既痛恨他們,為他們的倒閉而歡呼;卻又依賴他們,時時離不開他們。這些龐大資本集團實際上將公眾的利益與他們捆綁在一起,形成“大而不倒”的局面。  但是,這種局面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

編輯推薦

  資本是妖,畫了皮很性感,一旦被撕開,是讓你毫無欲望的骯臟的舔舐和控制——揭示資本如何重構或毀滅世界運行規(guī)則,完成世界危機與繁榮輪回的構筑,將政府玩弄于掌骨之間的臺前幕后,帶你透過資本的光鮮外衣,裸視資本真相?! “奄Y本徹底扒光了,好好曬曬——作者身居美國多年,曾就職于Google總部,工作中接觸到很多的資本故事,深知其背后的“典藏”?! 】偨y(tǒng)也沒什么了不起——揭開資本與政府之間的那些錯綜復雜、合歡同枕、交惡見血、肆意玩弄的關系,展示“資本是最終的危機溫床,危機是資本最好的營養(yǎng)”這一挾政府而吸血世界的本質。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資本殺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金融危機書籍泛濫成災,作者雖不免俗,還是下了點功夫收集資料的。
  •   文章整個編程還不錯,值得入手哈,還沒有看完,靜下心看更好一點!
  •   本書我收到的時候包裝是好的,就是里面的這本書后面封面有兩處破損,單不影響使用,建議在打包發(fā)貨的時候認真一些,愛惜讀物!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