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5 出版社:鳳凰 作者:章培恒//安平秋//馬樟根|校注:馬秀娟 譯者:馬秀娟 注釋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書選擇其詩文代表作62篇,逐一加以注釋與翻譯,是一本優(yōu)秀的普及讀物。
作者簡介
馬秀娟:北京大學教授,文史學者。
書籍目錄
前言
詩
后元豐行
純甫出釋惠崇畫要予作詩
杏花
明妃曲二首
桃源行
兼并
虎圖
兩馬齒俱壯
杜甫畫像
陰山畫虎圖
禿山
河北民
歲晚
半山春晚即事
徑暖
壬辰寒食
孤桐
登寶公塔
詳定試卷二首(其二)
春風
示長安君
思王逢原三首(其二)
次韻平甫《金山會宿寄親友》
金陵懷古四首(其一)
……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以說:這是現(xiàn)在培養(yǎng)造就人才的方針不對頭的緣故。所謂培養(yǎng)造就人才是指什么呢?也就是教導、培養(yǎng)、選拔、任用都有正確的方針罷了。所謂教導的方針是什么呢?古時候的天子和諸侯,從國都到鄉(xiāng)村都建有學校,普遍設置擔任教導的官員,而且選拔很嚴格。有關(guān)朝廷的禮儀、教化、刑法、政治等事,都在學校中學習,讀書人所接觸并練習的,都是先王的合乎禮法的言論和符合道德的行為,以及施政治國的精神。學生們學到的才干也可以對治理國家有用。假如不能對治理國家有用,就不教給學生。如果對治理國家有用的,就沒有不在學校學習的。這就是教導的正確方針。所謂培養(yǎng)人才的正確方針是什么呢?就是使培育的人才經(jīng)濟上富足,用道德規(guī)范、禮儀制度來約束他們,用刑法來制裁他們。什么叫做用錢財來使他們富足呢?人之常情,如果錢財不足,就會貪婪卑鄙、巧取豪奪而無所不至。先王懂得這個道理,所以制定俸祿時,那些在官府當差服務的平民所得到的俸祿已足以抵得上在家耕作的收入。由此逐級向上計算,每上一等,俸祿都有所增加,使他們有足夠的收入來保持廉潔,從而遠離貪鄙的行為。這樣還認為不夠,又規(guī)定俸祿待遇可以傳給子孫,叫做“世祿”。讓他們活著的時候,對于供養(yǎng)父母、兄弟、妻子及接待應酬婚姻和親戚朋友,都沒有什么缺憾;死了以后,子孫也不會有生活費用不足的憂慮。什么叫做用禮儀制度來約束他們呢?人之常情,如果錢財豐足而沒有禮儀制度來節(jié)制他,就會放蕩邪行而無所不至。先王懂得這個道理,所以為他們規(guī)定了制度。凡是結(jié)婚、治喪、祭祀、養(yǎng)育、宴請賓客這類事情,衣服、飲食、日用器具之類物品,都按等級高低加以節(jié)制,而且數(shù)量、規(guī)格都有統(tǒng)一的規(guī)定。按照等級可以辦的事,可是財力不足以去辦,那就不辦;他的財力可以置辦,可是等級還不夠格,按規(guī)定不許可做的,也不讓他違反規(guī)定有一絲一毫的增加。什么叫做用刑法來制裁他們呢?先王對于天下的士人,都用道德才藝來教育他們,不聽從教導的,就用將他們放逐到遠方并且終身不再任用的辦法來對待他們;用禮儀制度來約束士人,不遵循這些禮儀制度的,就將他們流放,或處以死刑。……用禮儀制度來約束,用刑法來制裁,天下人之所以都服從而沒有抵觸冒犯的,又不僅是因為禁令嚴厲而且管理細密所能奏效的,大概也要靠君主誠懇痛切的用心,而且身體力行,加以倡導?!@就是培養(yǎng)人才的正確方針。
編輯推薦
《王安石詩文選譯(修訂版)》是古代文史名著選譯叢書之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