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2 出版社:鳳凰出版社 作者:陳剛 頁數:553
內容概要
《實踐與自由》由陳剛編著,是“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專家文集”之一。全書分為“馬克思主義研究”、“中西方文化”、“當代中國:文化與社會”、“語調哲學”、“自序與譯序”這幾個部分,介紹了實踐與自由——論馬克思的自由觀、民主生長的歷史條件——五四精神與中西文化、文化轉型時期的價值關懷——當代國人的精神危機及價值重建等內容。
作者簡介
陳剛,1954年10月生,江蘇省泗洪縣人,1968年12月初中畢業(yè)赴泗洪縣陳集公社插隊,1972年12月入伍,1977年退伍進廠,1978年考入南京師范學院政教系,1982年考入復旦大學哲學系,師從著名哲學家胡曲園教授研究哲學原理,1985年畢業(yè)獲碩士學位,分配至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從事研究工作,1998年評聘為研究員。2004年被評為江蘇省優(yōu)秀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2005年經國務院批準享受政府特殊津貼?,F任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20年來,出版?zhèn)€人學術專著《馬克思的自由觀》、《西方精神史》等8部(共計260余萬字),主編4部,合作撰寫4部,合譯學術著作5部,在《中國社會科學》等雜志發(fā)表論文100余篇,共計400余萬字。其中數十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多部著作被一些高校列為研究生必讀書目。主持國家及省社科基金項目多項。
書籍目錄
學海漫游(代序)
第一編 馬克思主義研究
實踐與自由——論馬克思的自由觀
馬克思主義人道主義新探
社會主義是對私有制的積極揚棄
馬克思主義實踐論與馬克思主義人道主義——兼談哲學工作者的責任與使命
馬克思的異化勞動理論及其現代意義
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觀及其當代意義
以人為本與科學發(fā)展觀
社會主義的再認識
馬克思的物的概念
馬克思的資本理論及其當代意義
市場經濟再認識——重溫馬克思市場經濟理論的時代意義
馬克思的和諧社會思想及其當代意義
第二編 中西方文化
民主生長的歷史條件——五四精神與中西文化
從理性精神看近代科學的生長點——五四精神與中西文化研究之二
中西藝術特征之比較——從藝術的價值與功能談起
孔孟的價值追求與歷史悲劇
罪感與救贖——基督教的基本精神及其嬗變
機械決定論的困惑——18世紀啟蒙思想家的“必然”觀
全球化與文化認同
全球化與民族主義
波蘭尼對自由主義市場烏托邦的批判
論氣節(jié)——中華氣節(jié)觀的意蘊、內涵與作用
也談超越與道統
第三編 當代中國:文化與社會
文化轉型時期的價值關懷——當代國人的精神危機及價值重建
“人文精神失落”新議
“五四”意義再評價
后現代主義離我們有多遠?
精英文化的衰落與大眾文化的興起
從身份社會到契約社會
轉型時期的人文關懷
轉型時期的社會公正
轉型的陣痛——重讀享廷頓《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
問題與主義
精神家園:心系何處與如何共建?
第四編 語調哲學
語調哲學:一種新型的話語哲學
作為價值哲學的低調主義
高調主義、低調主義的沖突和超越
低調主義:一種行動的哲學
以言行事與以行表言
第五編 自序與譯序
《西方精神史》自序
《自由史論》著譯者言:自由的真義
《新自由主義批判》譯序:必須另有選擇
《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當代意義》自序
陳剛著作要目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