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的唯美主義

出版時間:2012-5  出版社: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作者:蘇纓,毛曉雯 著  頁數(shù):173  字數(shù):11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小徑分岔的花園,與通向花園的所有小徑    這篇文章的題目很怪,我知道。但我不打算改,它準確地表達了我對詩與世界的關系的理解:詩可以延伸出通向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的路,包括宇宙和心靈:世界上任何一條路最后都會歸于詩,哪怕這條路一開始和詩南轅北轍。下面的章節(jié),是我在詩中走過的某幾條路,我邀請你與我同行。不過請你注意,這是一次奇怪的旅行,同一條路并不一定通往同一個地方。    暗號·川端與“底”    我知道一個關于川端康成的秘密,這個秘密,連他自己也不知道。    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夜空下一片白茫茫?!@是《雪國》的開場白,從開場白開始,川端就使用了“底”字,接著會發(fā)現(xiàn),  《雪國》中“底”出現(xiàn)的頻率高到不自然的地步,而且相當多的時候并沒有使用“底”字的必要。為什么迷戀“底”字?背后隱藏著怎樣的訊息?    川端先生已離開人世三十余年,為什么會有那么多“底”已永遠成謎,即使川端先生仍在世也未必能解開這個謎,或許先生自己也沒有正確答案。有些暗號無人能解,無人知道那暗號所對應的真相,包括當事人。但正是因為沒有標準答案,或者說到處都是正確答案,這些暗號才顯得意味深長和引人入勝。    詩中藏匿著數(shù)量驚人的暗號,詩人都沒發(fā)現(xiàn),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讀這本書后,你能發(fā)現(xiàn)幾個?    捕捉·傅科擺    1851年,在巴黎,法國物理學家傅科為了推翻《圣經(jīng)》中所說的“大地是靜止不動的”,制作了一個由67米的繩索和28千克的擺錘組成的擺。擺錘下方是巨型沙盤,用于記錄擺錘的運動軌跡。如果地球一動不動,那么擺應在沙上畫下唯一一條軌跡——但是,擺每過一個周期,就會偏離原來的軌跡一點,兩條軌跡之間相差約3毫米。這3毫米,正是地球以子彈速度不停旋轉(zhuǎn)的證據(jù)。    地球自轉(zhuǎn)在傅科擺出現(xiàn)之前就存在,在傅科擺將來滅亡之后也會繼續(xù)存在,傅科擺和地球的生命比起來,可以忽略不計。但,生命短暫的傅科擺證明了地球自轉(zhuǎn)永恒的存在。詩與傅科擺是同類,詩用有限之文字表現(xiàn)無限之空間、時間與心靈。一次哭泣,一團云煙,一枚手印,皆因詩成為永恒的存在。    科學家捕捉地球的脈搏,用傅科擺演示;詩人捕捉靈魂的顫動,用詩篇傳達。傅科擺讓人類了解地球,詩篇讓人類了解自己。傅科擺與詩的區(qū)別在于,傅科擺會死亡。    魔術(shù)·猶大之窗    《猶大之窗》是美國偵探小說家狄克森·卡爾最精彩的一次“不可能犯罪”:兩個人進入封死的房間后,其中一人陷入了15分鐘的昏迷狀態(tài),不過15分鐘,罪惡——不,說是“魔術(shù)”更準確些——已發(fā)生。在這密閉的、反鎖的、與世·隔絕的房間里,另一人已被謀殺,但昏迷者卻不是兇手。如果不是神干的,那么這房間一定有著一扇只有兇手才看得見的猶大之窗。猶大之窗,不是一扇真的窗,是罪犯用靈活的頭腦和縝密的邏輯找出的常人的思維死角,是完成這出不可能犯罪的最佳角度。是魔術(shù),更是藝術(shù)。    詩人時時都在制造“不可能犯罪”,帶著詩般的殺意。他們在符號的海洋中尋找那朵能將讀者淹沒窒息的浪花,企圖用一句話、一個字甚至一個標點伏擊讀者,完成注入力量、抽去溫度、剝離思考、阻截血液流動等高難度動作。他們畢生都在尋找通向自身和他人心靈的猶大之窗,進入那棲息在身體里的、上鎖的房間。    反射·羅氏墨跡測驗    羅氏墨跡測驗,是一種人格測驗方法。測驗者向被測試者呈現(xiàn)各種由墨漬偶然形成的形狀,讓被測試者在無拘束的環(huán)境中自由聯(lián)想。被測試者的聯(lián)想,就是其個性的真實反映。聯(lián)想的順序及結(jié)果,即是其思想運行的軌跡。    詩如墨跡,顏色和形狀是固定不變的。是創(chuàng)作者賦予的。但從解讀開始,就已成為讀者的作品,是讀者與詩的化合物。一個人解讀一首詩,即是在照靈魂的鏡子,通過詩這一鏡面反射出靈魂的顏色與形狀。你對詩的解釋,就是一份靈魂診斷書。如果沒有做過羅氏墨跡測驗,不妨讀詩看看,效果一樣,且測驗品美得多。    征服·CS    詩人和讀者的關系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友好、和諧,甚至恰恰相反,他們好比CS游戲中的反恐先鋒與武裝暴徒,上演著激烈的對抗。詩人是熱血澎湃的反恐先鋒,子彈是語言、結(jié)構(gòu)、情感、思想和意象,每一發(fā)都瞄準讀者的心臟,等待他們投降:讀者是武裝暴徒,或左右躲閃,或坐以待斃,有時被子彈打穿了胸膛,有時安然無恙。奇怪的是,被打穿胸膛的從此愛上殺戮者,而安然無恙的,并不感激主的仁慈和攻擊者的手下留情。    被詩征服,大概是這世界上最美好的失敗方式。在詩的戰(zhàn)場上,我渴望這樣的失敗。    走過了通向花園的所有小徑,我們真的走進了小徑分岔的花園了嗎?末了,以卡爾維諾的話作結(jié):“我對于文學的前途是有信心的,因為我知道世界上存在著只有文學才能以其特殊的手段給予我們的感受?!毕M@本書給予你豐富的感受。    毛曉雯    2009年5月

內(nèi)容概要

詩可以延伸出通向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的路,包括宇宙和心靈;世界上任何一條路最后都會歸于詩,哪怕這條路一開始和詩南轅北轍。
關于詩歌,人們的審美標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舊有的唐詩選本未必適合現(xiàn)在的時代,《唐詩三百首》是清代的蒙學讀物,《唐詩選》也已經(jīng)是幾十年前的選本了,帶著那時特有的時代烙印。這本《唐詩的唯美主義》,選講的是一些風格上帶有唯美主義傾向的詩歌,是唐詩中最美麗的那些作品。

作者簡介

  蘇纓,著名詩詞研究點評家,著有《納蘭詞典評》《納蘭典評宋詞英華》等,均為暢銷之作,其文華麗優(yōu)美,精奧深微,輕靈流暢,堪稱當今頂級的詩詞研究點評美文。

書籍目錄

序言:小徑分貧的花園,與通向花園的所有小徑
專論·唐詩的唯美主義
美將我們俘虜,更美將我們釋放——錦瑟(李商隱)
感傷是一種終生不愈的殘疾——重過圣女祠(李商隱)
開滿秘密的花園——《碧城》三首(李商隱)
看不見的城市——天上謠(李賀)
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銅仙人辭漢歌(李賀)
隨筆·唐詩小札
詩與帝國對峙——野望(王績)
離歌響起,不訴離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于輪回中開啟永恒之門——春江花月夜(張若虛)
思念如蝴蝶般撲面而來——望月懷遠(張九齡)
善的乏力——讀張九齡《詠燕》
人生是個蒼涼的手勢——讀王維《終南別業(yè)》
時間永在,是我們飛逝——讀劉希夷《代悲白頭吟》
不敢訴封的信——讀宋之問《渡漢江》
母親是一個叫做“溫暖”的地方——讀孟郊《游子吟》
目的地不明——讀錢起《省試湘靈鼓瑟》
悲觀主義的花朵是心的名勝——讀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如果愛,請深愛——讀薛濤《牡丹》
獻給一個時代的情書——讀韓翃《寒食》
沉默的犧牲——讀白劇易《燕子樓》
時間如白晝之月,暗中運行——讀劉禹錫《金陵五題》
家鄉(xiāng),在那美的遠方——崔涂《春夕旅懷》
月光再亮,終究冰涼——讀張泌《寄人》二首
繞過詩的守門人——讀張籍《節(jié)婦吟》
鴛鴦蝴蝶夢未完待續(xù)——讀崔玨《和友人鴛鴦之什》三首
向記憶深處打聽一個人——讀杜牧《贈別》二首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插圖:    感傷是一種終生不愈的殘疾——重過圣女祠(李商隱)白石巖扉碧蘚滋,上清淪謫得歸遲。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萼綠華來無定所,杜蘭香去未移時。玉郎會此通仙籍,憶向天階問紫芝。李商隱一共寫過三首《圣女祠》,其中兩首七律,一首五言排律,同樣的撲朔迷離,但含義各不相同。圣女祠是實有其地,還是一個泛稱?是一處怎樣的所在?這些問題都可以在唐詩當中找到線索。《全唐詩》里還有三位詩人寫過圣女祠,比如時代稍晚的儲嗣宗,他的《圣女祠》是一首五言律詩:石屏苔色涼,流水繞祠堂。巢鵲疑天漢,潭花似鏡妝。神來云雨合,神去蕙蘭香。不復聞雙佩,山門空夕陽?!笆撂ι珱觥必M不正是“白石巖扉碧蘚滋”?“流水繞祠堂”點明圣女祠確是一處祠堂。祠堂自當是神圣的所在,卻有“神來云雨合,神去蕙蘭香”這樣男女交歡的旖旎,而歡會過后,不知為何再會無期,夕陽空照山門,唯余寂寞。許渾也寫過《圣女祠》:停車祀圣女,涼葉下陰風。龍氣石床濕,鳥聲山廟空。長眉留桂綠,丹臉寄蓮紅。莫學陽臺畔,朝云暮雨中。詩中的圣女祠是一處供人祭祀的地方,雖在山中(鳥聲山廟空),卻有通衢可達(停車祀圣女),祠中被供奉的是一位圣女,相貌姣好(長眉留桂綠,丹臉寄蓮紅),詩人不由得聯(lián)想起楚襄王和巫山神女陽臺歡會的故事,叮嚀祠中的圣女要謹守清規(guī)戒律,不要墮入男歡女愛中去(莫學陽臺畔,朝云暮雨中)。張祜也寫過《題圣女廟》:古廟無人入,蒼皮澀老桐。蟻行蟬殼上,蛇竄雀巢中。淺水孤舟泊,輕塵一座蒙。晚來云雨去,荒草是殘風。這首詩極寫圣女祠的荒涼,落筆非常具體。參照來看,圣女祠確有其地。前人考證,一般認為圣女祠在陜西的陳倉和大散關之間,那里的一處峭壁上有神像的圖案,像是一位女子,人們稱她為圣女神,那么圣女祠應該就是供奉這位神仙姐姐的。圣女祠里有些什么人呢?最有可能的就是女道士。前人論及這首《重過圣女祠》,有人以為圣女祠實有其地,也有人以為這不過是比喻女道士居住的道觀?,F(xiàn)在看來,“實有其地”的說法還是可靠的,但和女道士的說法不一定就有矛盾,畢竟祠里也要有人打理,最可能的人選恐怕就是女道士了。但是,我們看儲嗣宗和許渾的詩,為什么沒有一點對宗教場所的尊敬,反而透著幾分艷麗旖旎呢?李商隱自己的另外兩首《圣女祠》更明顯帶著男女相思的味道,其中一首七律甚至還有些挑逗色彩。于是,清代的大學者、詩壇正宗朱彝尊認為,李商隱的三首《圣女祠》都有男女之情的寄托,應是為悼念某位深愛過的女子而作,否則的話,縱然李商隱是個多情種子,也不至于簡慢到瀆神的地步。這是一種很有影響的闡釋,“言情”的主題也許是對的,但朱彝尊的理由完全站不住腳。一來像“圣女”這種神祇,在中國歷史上多如牛毛,以中國強大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對這些神祇并不都那么恭敬;二來當時唐武宗雖然把政治搞得頗有中興氣象,但他迷戀道術(shù),結(jié)果吃丹藥吃死了,李商隱為此既痛又恨,寫過好幾首諷刺詩,比如“神仙有分豈關情,八馬虛追落日行。莫恨名姬中夜沒,君王猶自不長生”(《華岳下題西王母廟》),所以李商隱對神祇缺乏恭敬之情,這是一點都不奇怪的。紀曉嵐以為三首《圣女祠》都和女道士有關,《重過圣女祠》寫得最好,李商隱大概是在這里遇到了某位漂亮的女道士,發(fā)生了一些感情故事吧,所以借著寫圣女來寫自己的戀愛。這是一種頗有根據(jù)的猜測,這就要簡要介紹一點當時的社會背景。唐代奉道教為國教,所以修道的風氣很盛,公主就多有出家修道的,而公主一去,自然會跟著一大群宮女服侍,天之驕女們不甘寂寞,每每會搞出一些桃色新聞出來。新皇帝繼位的時候,也會大量遣出先皇的侍女,安排她們出家修道,一輩子就老死在道觀里了。男人們也愿意主動修道,一來是風氣所尚;二來修道是個做官的捷徑,一旦隱居出名聲來,會被朝廷直接征召,這要比考進士熬資歷快捷得多,而且隱居修道還可以參加一種特殊的科舉考試,比考正式的明經(jīng)科、進士科容易得多。李商隱在年輕時候也曾上山修道,還和一對道姑姐妹有過些曖昧關系,但這畢竟觸犯了社會禁忌,如果寫在詩里,措辭自然要極盡含蓄。所以,紀曉嵐的這個推測,既有唐代的社會背景作依據(jù),也有李商隱的個人背景作依據(jù)。但是,這都不是直接證據(jù),只是給出了一個可能性的方向。和李商隱的許多詩歌一樣,《重過圣女祠》也被注家們賦予了千奇百怪的解釋。如果我們以現(xiàn)代的眼光,在大體上就詩論詩來看,這首詩至少有兩重自洽的含義:一是戀情;二是身世。詩歌的題目有“重過”二字,似乎有一種舊地重游、物是人非的意味。當初詩人經(jīng)過這座圣女祠,留下過這樣一首五言排律:杳藹逢仙跡,蒼茫滯客途。何年歸碧落,此路向皇都。消息期青雀,逢迎異紫姑。腸回楚國夢,心斷漢宮巫。從騎裁寒竹,行車蔭白榆。星娥一去后,月姊更來無。寡鵠迷蒼壑,羈凰怨翠梧。惟應碧桃下,方朔是狂夫。這首含義迷蒙的詩,可以確定的應該是這樣一些意思:詩人在行旅之中滯留不前,在這里邂逅了一位仙女。這位仙女大約就是被遣出宮修道的宮中女子,一見一別,惹來相思難斷。唐代所謂遇仙、會真,大多暗指男女歡會的意思,所以在這個意思上,開篇第一句“杳藹逢仙跡”就給全詩定了調(diào)子。結(jié)尾“惟應碧桃下,方朔是狂夫”,用的是漢代東方朔去偷王母仙桃的典故,而在李商隱那里,東方朔的這個形象常被用來比喻男道士?!钌屉[自己修道的時候,和女道士宋華陽姐妹有過一段朦朧的感情,他在《月夜重寄宋華陽姊妹》一詩里寫道:偷桃竊藥事難兼,十二城中鎖彩蟾。應共三英同夜賞,玉樓仍是水精簾。偷桃,是說偷吃王母仙桃的東方朔,比喻男道士;竊藥,是說竊取仙丹飛升月宮的嫦娥,比喻女道士?!巴堤腋`藥事難兼”是說男道士和女道士是無法像凡間男女那樣在一起的,這樣的說法在李商隱的詩里并不罕見。那么,這首《圣女祠》的五言排律,以“杳藹逢仙跡,蒼茫滯客途”開頭,以“惟應碧桃下,方朔是狂夫”結(jié)尾,男女相思之意便呼之欲出了。李商隱的另一首《圣女祠》是七律: 松篁臺殿蕙香幃,龍護瑤窗鳳掩扉。無質(zhì)易迷三里霧,不寒長著五銖衣。人間定有崔羅什,天上應無劉武威。寄問釵頭雙白燕,每朝珠館幾時歸。首聯(lián)描寫圣女祠的外景,頷聯(lián)描寫圣女像的美麗。頸聯(lián)好像有些輕薄之意,說天上沒有合適的伴侶,人間卻有才俊的郎君——到這兩句一出,頷聯(lián)所描寫的圣女像就不再只是圣女像了,而有了雙關的意思,“定有”和“應無”表達了一種奇詭的想法,把圣女像當做了圣女本身,說她之所以降臨人間,是因為天上無伴侶,人間有情郎。至此,詩人到底是吟詠圣女,還是吟詠某位圣女祠中的女冠,含義便朦朧了起來。這正是李商隱詩歌最獨特的地方:說得若有若無,似實似虛。在頸聯(lián)剛剛激發(fā)起讀者的聯(lián)想之后,尾聯(lián)“寄問釵頭雙白燕,每朝珠館幾時歸”又把種種想象拉回來一些,關心著已然飛上天庭的圣女何時才能歸來呢?回顧全詩,似是對圣女像的直接描寫,又似是睹圣女像而思念某位曾在這里邂逅的女子,始終無法指實。那么,當詩人重過圣女祠,看到了什么,又生出了怎樣的感觸呢?這首詩的寫作時間,一般被定在大中十年(856),李商隱四十四歲。五年之前,李商隱入蜀,做了東川節(jié)度使柳仲郢的幕僚,而此時柳仲郢被調(diào)入京師,就任吏部侍郎,大約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中組部副部長,掌管官吏任免的工作,這是一個很有實權(quán)的職位。李商隱隨柳仲郢自蜀入朝,從路線來看,應該會經(jīng)過陳倉和大散關之間的圣女祠,“此路向皇都”,再往前走就到長安了?!鞍资瘞r扉碧蘚滋”,寫的是圣女祠的外景:不是柴扉,而是巖扉,這是仙家特有的風貌;碧綠的苔蘚在白色的巖扉旁滋長,顯然這里已經(jīng)荒涼冷落了,不復當年“松篁臺殿蕙香幃,龍護瑤窗鳳掩扉”的樣子。人間有滄海桑田,仙家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曹真的游仙組詩里有一首《劉阮再到天臺不復見仙子》,開頭便是“再到天臺訪玉真,青苔白石已成塵”,也是同樣的主題,同樣的意象,同樣的手法?!吧锨鍦S謫得歸遲”,“上清”是道家的名詞,道家有所謂三清之境,即玉清、上清、太清,分別是圣人、真人、仙人的居所,這里以上清喻仙人被謫于人間,遲遲不得歸,任白石巖扉生滿了苔蘚。其實單純來看“上清淪謫”,并不帶有悲傷的色彩,好比我們形容李白是“謫仙人”,說他是被貶謫人間的仙人,這反而是一種贊譽。同樣,如果描寫的對象是一位道士,說他或她“上清淪謫”,自然也是贊譽。證據(jù)可見李商隱的一首《贈華陽宋真人兼寄清都劉先生》,首聯(lián)是“淪謫千年別帝宸,至今猶謝蕊珠人”,詩是贈給道士的,謂其“淪謫”,大是恭維。頷聯(lián)“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這是全詩里邊最美的一句,這樣的句子在整部《全唐詩》里也是相當罕見的。何謂夢雨,春雨淅淅瀝瀝,綿長不絕,如夢似幻,更易讓人想起巫山神女旦為行云、暮為行雨的故事;何謂靈風,有人釋為春風,但查《全唐詩》,李商隱《贈白道者》有“十二樓前再拜辭,靈風正滿碧桃枝”,曹唐《小游仙詩》有“海樹靈風吹彩煙,丹陵朝客欲升天”,吳筠《游仙》有“飛虬躍慶云,翔鶴摶靈風。郁彼玉京會,仙期六合同”,全是仙家言語,靈風只屬仙家。“靈風”也可以釋為“好風”,因為“靈”有“好”的意思,《詩經(jīng)·鄘風·定之方中》有“靈雨既零”,所謂“靈雨”就是“好雨”。釋“靈風”為“好風”,意思上是通順的,但上一種帶有仙氣的解釋更好。對這一聯(lián),前人常常闡釋出具體的寄托來,如姜炳璋說“雨僅飄瓦,不足以澤物矣;風不滿旗,不足以威眾矣”,從中讀出了詩人對政治理想的寄托,對身世遭遇的憂憤。程夢星則說“‘一春夢雨’,言其如巫山神女,暮雨朝云,得所欲也;‘盡日靈風’,言其如湘江帝子,北渚秋風,離其偶也”,具體指向了女道士的情感世界。其他的闡釋,雖然各個有別,但基本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要把這一聯(lián)解讀出一個明確的、具象的意思,全有闡釋過度的嫌疑,所以說李商隱詩歌的前衛(wèi)性直到清朝也很難被大家接受。以我們現(xiàn)在的眼光來看,這一聯(lián)營造出了一個唯美的、朦朧的意象:整個春天,雨水常常淅淅瀝瀝地敲打在瓦片上,既不急切,也不停歇;一天天里,靈風總是微微地吹拂,祠堂前的神旗只是輕微地飄搖起落,既不停止,也從沒有被風吹開?!@一聯(lián)是“互文見意”的手法,這在古代詩文里是很常見的,比如《木蘭詩》“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其實“理云鬢”的時候既要“當窗”,也要“對鏡”,“貼花黃”的時候既要“對鏡”,也要“當窗”;再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其實“恨別”的時候花也濺淚,“感時”的時候鳥也驚心。在李商隱這一聯(lián)里,“夢雨”淅淅瀝瀝地下了“一春”,也淅淅瀝瀝地下了“盡日”,“靈風”慵懶無力地吹了“盡日”,也慵懶無力地吹了“一春”,兩句不能斷開理解。這樣的自然場景正如同人的情緒,痛苦并不是撕心裂肺的,也不是排山倒海的,它就是那樣淡淡地存在著,亙古以前是這樣,現(xiàn)在是這樣,亙古以后也還將是這樣,甩不開,解不脫,讓人在看不到希望的世界里始終郁郁寡歡著。頷聯(lián)在律詩的結(jié)構(gòu)上是“承”,要對首聯(lián)起到承接的作用。首聯(lián)“白石巖扉碧蘚滋,上清淪謫得歸遲”,講了仙人被謫人間,遲遲不能歸去,頷聯(lián)“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正是渲染著這種綿長而無望的等待。頸聯(lián)要作轉(zhuǎn)折,于是詩人找來另外兩位仙女,以她們的境遇來和主角對比:“萼綠華來無定所,杜蘭香去未移時?!陛嗑G華和杜蘭香的故事,都見于陶弘景編的《真誥》,唐代的修道之人對這本書很熟,李商隱肯定也讀過的。萼綠華是一位仙女,曾在晉代夜訪過修道的羊權(quán)。關于這次訪問,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是頗為正統(tǒng)的道家之言,說萼綠華給羊權(quán)講了很多修道的大道理,然后給了他仙家尸解之藥,然后隱遁不見;另一種說法就很世俗化了,說萼綠華看上去二十歲上下,美艷絕倫,在升平三年十一月十日的夜里降于羊權(quán)的家里,從此常和羊權(quán)往來。她說自己本姓楊,贈給羊權(quán)一首詩,還有一條火浣布手巾(大概這種布臟了之后可以放進火里來洗)和一枚金條脫(一種手鐲)。萼綠華叮囑羊權(quán):“你可別把我的事說出去,否則咱們兩個都會獲罪?!睂ぴL這位萼綠華的底細,應該就是九疑山中一位叫做羅郁的得道女子,因為殺了人,所以被貶到人間。李商隱在《中元作》詩中用過這個典故,說“羊權(quán)須得金條脫”。唐代尊道教為國教,民間也流傳著很多神仙和仙女的故事。萼綠華的故事在唐代應該已經(jīng)進入了民俗,曹唐著名的游仙組詩里就有一首專寫萼綠華的故事:九點秋煙黛色空,綠華歸思頗無窮。每悲馭鶴身難任,長恨臨霞語未終。河影暗吹云夢月,花聲閑落洞庭風。藍絲重勒金條脫,留與人間許侍中。詩題叫做《萼綠華將歸九疑留別許真人》,又是仙女,又是真人,又是道家仙山,但意思看不出多少修仙的超然之態(tài),完全是小兒女繾綣留別的韻味,只是故事的男主角從羊權(quán)變成許真人了(這應該是曹唐記混了,許真人是另外一則仙家故事)。李賀也有一首《答贈》,開頭便是“本是張公子,曾名萼綠華”,以“萼綠華”代指一位心儀的女子,因為她正是女冠的身份。我們從曹唐和李賀這兩首詩來看,萼綠華這個形象,無論作為仙女,還是作為女冠,并沒有多少高高在上的感覺,只是人間的一個美女,一個戀人。 杜蘭香的故事也有不同的說法。唐代的《墉城集仙錄》說:杜蘭香是湘江一名漁夫收養(yǎng)的孩子,長到十多歲的時候,美得不像凡間女子。一天,天上有童子降臨,把杜蘭香帶走了,她再降人間就是在洞庭包山的張碩家了?!端焉裼洝返挠涊d比較詳細,說杜蘭香本是漢朝人,在晉愍帝建興四年(316)的春天來找張碩。張碩當時十七歲,看見她把車子停在門外,派婢女來通報說:“母親讓我來這里嫁給郎君,我怎能不聽從呢?!睆埓T就請杜蘭香進來,見她十六七歲的模樣,但講的事情都很久遠。杜蘭香吟了一首詩,說自己的母親住在靈山,常在云間遨游,還勸張碩接納自己,否則會有災禍。那年八月的一個早晨,杜蘭香又來了,吟詩勸說張碩修仙,給了他三顆雞蛋大小的薯蕷,說吃下之后可以讓人不怕風波和疾病。張碩吃了兩個,本想留下一個,但杜蘭香不同意,說:“我本來是要嫁給你的,只是我們的壽命有懸殊,是個缺憾。你把三顆薯蕷都吃掉,等太歲到了東方卯的時候,我再來找你?!保ü适吕锶绱松衿娴氖硎殻盟自捳f就不好聽了,其實就是山藥蛋)杜蘭香和張碩的故事,也曾被曹唐寫進游仙組詩里,一首是《張碩重寄杜蘭香》:碧落香銷蘭露秋,星河無夢夜悠悠。靈妃不降三清駕,仙鶴空成萬古愁。皓月隔花追款別,瑞煙籠樹省淹留。人間何事堪惆悵,海色西風十二樓。一首是《玉女杜蘭香下嫁于張碩》:天上人間兩渺茫,不知誰識杜蘭香。來經(jīng)玉樹三山遠,去隔銀河一水長。怨入清塵愁錦瑟,酒傾玄露醉瑤觴。遺情更說何珍重,擘破云鬟金鳳凰。萼綠華和杜蘭香的這類傳說,可以說是《聊齋》的原型——故事類型都是一樣的,只不過唐朝的仙女到了清朝就變成狐貍精了,這意味著“降真”這種模式從士大夫階層走入民間了,正是民俗演變的一種規(guī)律。為什么道教修行也有這種男女歡愉的故事呢?因為房中術(shù)也是道教的修行方法之一,在陶弘景的《真誥》里,對男女雙修的理論有新的發(fā)展,這是上清派的講法,說真人修行有夫婦之名而無夫婦之實,靠的是陰陽二氣的感應。因為有這種理論在,所以熟悉道教典籍的詩人們在使用這些道教題材的時候才會免去一些尷尬,因為這樣的男女之情至少在字面上是屬于精神層面的,是有仙家氣息的,是純真的。因為純真,所以可以寫得放肆,這是歷來的研究者們很少注意到的一面。我們再看《重過圣女祠》的頸聯(lián):“萼綠華來無定所,杜蘭香去未移時”,同是仙女,萼綠華和杜蘭香都可以自由來去,反襯出只有圣女祠中淪謫的圣女仍然滯留人間,無由回到天界。另一層意思,我們歸納一下萼綠華和杜蘭香的共同點,就會發(fā)現(xiàn)她們都曾經(jīng)淪謫人間,但也都回返仙界了,這正好是反襯圣女的地方:曾經(jīng)淪謫的姐妹們都一一回去了,為什么只有圣女到現(xiàn)在還沒能回去呢?還有第三層意思,是用觀其朋而知其人的手法,既然萼綠華和杜蘭香都是圣女的仙家姐妹,圣女自然也是這兩位仙女一般的美貌,一般的與人間男子有染吧?這位人間男子又會是誰呢?也是像羊權(quán)、張碩一樣的人物嗎?一般注本在解釋這一聯(lián)的時候,往往忽略了上述第二和第三層意思,只把萼綠華和杜蘭香當做仙家女伴的代稱。但為什么單單選擇這兩位仙女來講呢,這就是用暗示的手法把圣女歸類,讓讀者由萼綠華和杜蘭香的生平去猜想圣女的生平,這既有很好的對比,也可以由此點出兩個主題:明里的是愛情,暗里的是遇合。第二個主題未必就是詩人的本意,但從詩作本身來講,是可以成立的。這一聯(lián)在形式上還有一個特別之處。七律的句式,一般都是前四后三,再細分的話就是“二二三”,比如上一節(jié)講過的《錦瑟》,我們斷一下字節(jié)來看: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這是七律詩體最標準的句式,一共八句話,全是“二二三”的組合。那么像萼綠華、杜蘭香這樣的專有名詞,本身就是三個字,應該怎么寫進詩里呢?這有兩個辦法,一是把這種三個字的專有名詞放在一句話的最后,也就是“二二三”中“三”的位置,比如劉禹錫《贈同年陳長史員外》詩里也有一聯(lián)用人名來對仗,人名也都是三個字:“推賢有愧韓安國,論舊唯存盛孝章?!钡诙N方法比較笨,是把三個字的專有名詞簡寫成兩個字,哪怕是人名和復姓都會被野蠻地簡化掉,即便是詩圣杜甫也這么寫。比如他的《題鄭十八著作虔》,有一聯(lián)把禰衡和東方朔作對仗,但顯而易見的是,“禰衡”是兩個字,“東方朔”是三個字,無論如何也對不上,這就只好把“東方朔”簡寫成兩個字,變成“方朔”,也不管“東方”是復姓了,這就寫成“禰衡實恐遭江夏,方朔虛傳是歲星”。唐詩里這樣寫的不在少數(shù)。李商隱的寫法就很獨特,如果我們按照傳統(tǒng)讀法來斷,這一聯(lián)就該讀作“萼綠│華來│無定所│,杜蘭│香去│未移時”,而從意思上看,詩人把三個字的專有名詞放在了句子的一開始,破掉了前四后三的句式,變成了前三后四:“萼綠華│來無定所│,杜蘭香│去未移時│”。我們在讀的時候,仍要按照前四后三的模式來讀,在意思的理解上卻變成了前三后四,也就是說,語法上的停頓和音步上的停頓不一致了。這種奇異的沖突感就給七律這種在音律上非常規(guī)范的詩體以一種靈動的感覺,這就是一種新鮮的形式美。晚唐詩人杜牧也愛用這種手法,這就是近體詩成熟之后,詩人們開始追求形式上的突破了。比如《題齊安城樓》的“不用憑闌苦回首,故鄉(xiāng)七十五長亭”,按語法來讀,后一句應該是“故鄉(xiāng)│七十五│長亭”,而按音步來讀,則是“故鄉(xiāng)│七十│五長亭”。讀的時候必須按照音步來讀,否則不但破了近體詩的規(guī)矩,更與上一句“不用│憑闌│苦回首”發(fā)生沖突了。當詞發(fā)展起來之后,問題就好辦多了,因為詞的句式比詩豐富得多。同樣這句“故鄉(xiāng)七十五長亭”被宋代羅子遠寫進一首《八聲甘州》,就變成了“嘆故鄉(xiāng)、七十五長亭”,語法上的停頓和音步上的停頓就變得一致了。那么,詞有沒有以語法停頓來破音步停頓的情況呢?也有,比如我在《人間詞話講評》里介紹過的張惠言的一組《水調(diào)歌頭》,其中有“難道春花開落,更是春風來去,便了卻韶華”,最后這個“便了卻韶華”語法上應該讀作“便│了卻韶華”,而在音步上應該讀作“便了│卻韶華”;還有“是他釀就春色,又斷送流年”,最后這個“又斷送流年”語法上應該讀作“又│斷送流年”,在音步上卻應讀作“又斷│送流年”。以上從一個音步形式的細節(jié)講一點詩歌語言的發(fā)展,現(xiàn)在話說回來,來看看《重過圣女祠》的尾聯(lián)“玉郎會此通仙籍,憶向天階問紫芝”?!坝窭伞痹谠娫~里邊多指美少年,但這里當指仙官的一種。道教的神仙體系異常龐大復雜,和人間官場一樣,也有不同的等級和官銜,“玉郎”就是一個仙家官銜,具體還分領仙玉郎、直真玉郎等,和“仙籍”有關的應該就是領仙玉郎。一般注本都引《金根經(jīng)》,說領仙玉郎負責掌管仙家的人事檔案(“仙籍”)?!巴ㄏ杉笔钦f獲得了仙人的身份,這是從官場術(shù)語發(fā)展來的,科考入仕謂之“通籍”?!白现ァ笔且环N罕見的靈芝,傳說服之可以升仙,“問紫芝”比喻求仙修道的生活。 有人說“玉郎”是詩人自喻,于重過圣女祠時回憶自己曾和“圣女”一起祈求紫芝仙草,希望共同成仙。這是對往事的一段甜美回憶,修仙的背后也隱藏著一段纏綿的情愫。但是,對照道教典籍,“玉郎”不大可能是詩人自喻。查《金根經(jīng)》(《洞真上清青要紫書金根眾經(jīng)》),每年正月一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玉晨元皇、太極真人和領仙玉郎會在東華青宮校訂真仙簿錄,對那些修真之人,有學習認真的,就派玉童玉女保護他們,有不好好學習的,被玉童把情況匯報上來,不但要給他們除名,還要嚴加處罰。而那些道術(shù)修成的人,到東華青宮報到,經(jīng)過一連串的引見程序,領仙玉郎會給他們登記備案,從此就進入仙家的正式編制了。所以領仙玉郎這個角色,和李商隱本身不大沾得上邊。字面上最通順的解釋應該是:尾聯(lián)陷入遙遠的回憶,那時候,領仙玉郎和圣女就在此地相會,批準她成為仙界的一員,圣女在天階之上和仙侶們聊著仙家掌故,何等快樂。這是以對被謫之前的天界生涯反襯如今的淪謫人世,因為淪謫人世的無窮苦悶而懷念當初天界生活的無比快樂。那么,所謂天界的快樂生活,有什么隱喻色彩嗎?這就給讀者以相當?shù)南胂罂臻g。我們可以想象詩人在懷念曾經(jīng)的一段愛情,或許是某位女冠甘心拋開了一切約束來與自己相戀,而結(jié)果呢?也許沒有任何結(jié)果,兩個人天各一方,共同擁有著一段甜美的回憶,等風云變幻,等歲月蹉跎。我們也可以想象詩人自覺不自覺地把身世之悲代入了圣女的故事,自己本應是天上的星宿,是仙界的真人,卻不知為何被貶謫到這污穢的人間,在政局的翻云覆雨里,在人事的鉤心斗角里辛苦地生活著。這個世界與自己是如此的格格不入,是如此的入不了自己那一雙干凈的眼睛,而哪里才是屬于自己的世界呢?在大和九年(835),也就是“甘露之變”那年,李商隱二十三歲,當時他還沒有考取功名,秋天從京城返回洛陽,寫過一首《東還》:自有仙才自不知,十年長夢采華芝。秋風動地黃云暮,歸去嵩陽尋舊師。這首詩的語氣非常落寞,所謂“自有仙才自不知”,強調(diào)自己有仙才而不自知,實際是說自己沒有應世之才卻勉力為之,終究徒勞無功,索性還是學仙修道去好了?!笆觊L夢采華芝”,這一句正可以和“憶向天階問紫芝”參照,以“采芝”比喻學仙修道的生活,說自己適應不了紛紜復雜的現(xiàn)實社會,長年以來總是想著回到舊山繼續(xù)修道。于是在這個“秋風動地黃云暮”的時候,自己也避世而去,繼續(xù)少年時代的修仙之旅好了。這首《東還》是可以和《重過圣女祠》參照來看的,由此我們可以想象,那位淪謫的圣女身上難道就沒有詩人自己的影子嗎?以上,我以一個現(xiàn)代讀者的理解,在自洽的原則上可以生發(fā)出無限的解釋,但古人很少會有這樣的閱讀態(tài)度,他們往往會給一首詩歸納出一個具體的意義指向,所以李商隱的詩歌在古人眼里視為難解,是有這個特定的認識論的背景的。比如金圣嘆這樣一位眾所周知的、很有才情的文學批評家,他對這首《重過圣女祠》的解釋也是這種搜尋具體意義指向型的:詩以圣女的身世抒發(fā)詩人自己的遷謫之怨。巖扉本來是白色的,而今遍是苔蘚,染成碧綠,這是形容自己在遭到放逐之后許久不被召還,心中無限委屈,越發(fā)憔悴。所謂雨常飄瓦,象征著詩人渴望回歸朝廷,恨不得奮飛沖舉。所謂風不滿旗,象征詩人在政治上孤立無援,得不到他人的扶掖,縱然奮飛,也只能半途跌落。“萼綠華”是說一定會有人憐憫自己的遭遇而施以援手,只是不知道因緣何在?!岸盘m香”是說最近已經(jīng)有人當面應承詩人,會為他出力,但這個人剛剛離去,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把事情辦好。尾聯(lián)是說既然有人襄助,就一定能夠回歸朝廷,如果真回去了,一定記得問問別人,有什么做官的好方法可以使自己免受淪謫呢?大約詩人怨情太深,所以尾聯(lián)出以戲言吧。(《貫華堂選批唐才子詩》)再看一下清代姜炳璋的解說:這首詩是李商隱第三次經(jīng)過圣女祠時所作的。以前這里瑤窗龍護,珠扉鳳掩,何等壯麗,如今碧蘚青苔遍布巖扉,何等凄涼。大約是李商隱應王茂元的聘任,招致黨人的忌恨,所以久做幕府小官,在政治上始終無法出頭。至此而三過圣女祠,感嘆圣女久謫人間,豈不是和自己的情形一樣嗎?“上清淪謫得歸遲”這一句是全詩的題眼。頷聯(lián)“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雨僅僅可以飄瓦,不足以澤被萬物;風吹不滿祠堂的神旗,不足以威服眾人。這既是寫圣女神境,也寫出了圣女的凄涼之境,更是對自己官卑力薄的貼切比喻,堪稱妙絕之筆。頸聯(lián)寫萼綠華、杜蘭香也曾淪謫人間,但不久即回返仙界,只有圣女遲遲不歸,詩人自己也久久滯留于外,不也是一樣的情形嗎?尾聯(lián)是說,如果執(zhí)掌仙籍的人會得此意,想到圣女采藥修煉的苦功,自當把她立時召還天府,卻為什么置之不理呢?詩人的引申義是責備執(zhí)政者呀。(《選玉谿生詩補說》)

后記

一    欣賞詩歌,其實和欣賞球賽的道理是一樣的。如果你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外行,不熟悉雙方球員的背景和特點,不了解球隊的戰(zhàn)斗歷史,也不懂得比賽規(guī)則,那么即便是最頂級的比賽也無法讓你獲得多少樂趣。你對足球的熟悉程度越深,從球賽當中獲得的快感也就越大,這應該是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    欣賞詩歌,和玩電子游戲的道理也是一樣:你參與的程度越深,獲得的樂趣也就越大。而要想?yún)⑴c得更深,自然就有必要精通游戲的各種規(guī)則,熟悉游戲的地圖和所有道具的特點以及使用方法。這應該也是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    但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很多人在欣賞詩歌的時候,卻提出了一個完全相反的主張:擺脫注釋,擺脫一切背景知識,只憑“最直接的心靈的感悟”,因為“美是不可言說的”。    好吧,即便“美是不可言說的”,但我們不需要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領會詩歌之美嗎?而理解詩意就需要許多扎實的工作了。況且,美不一定就是不可言說的,只不過有人愿意把它言說出來,而有人作了相反的選擇。這看上去應該屬于生活態(tài)度的問題,無論哪種選擇都無可厚非。    美如何可以被言說出來呢?道理其實非常簡單。人體為什么看起來是順眼的,“大師”們可以說人體是得造化之妙,蘊宇宙之氣,法陰陽,合五行,有神鬼莫測之機,天地包藏之妙,但是,也可以有非常樸素的解釋:因為人體是中軸線對稱的。    于是有人會問,維納斯斷了臂,美在哪里呢?其實這個雕像在斷臂之后依然是中軸線對稱的,并且給人以更多的發(fā)揮想象力的空間,這和詩歌的“歧義空間”正是同樣的道理。我們還可以反過來設想一下:如果斷臂維納斯的雕像只斷掉了一只胳膊呢?    道理就是這樣簡單,以前我甚至沒想過這是一個需要解釋的問題。我在《人間詞話講評》序言里的一段話同樣適用于這里:文藝理論的一大功能就是把所謂不可言說的東西言說出來。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這么做,也不是所有人都贊成這么做,甚至有人覺得似懂非懂的朦朦朧朧的感覺才是最好的,這也無可厚非?!岸U客相逢唯彈指,此心能有幾人知”,我尊重彈指派的深不可測,但我是講理派。    二    人們的審美標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舊有的唐詩選本未必適合現(xiàn)在的時代了。館詩三百首》是清代的蒙學讀物,  館詩選>也已經(jīng)是幾十年前的選本了,帶著那時特有的時代烙印。而我這本書,選講的是一些風格上帶有唯美主義傾向的詩歌,是唐詩中最美麗的那些作品。這樣的選講標準如果放到過去,肯定是要受到批判的。    這本書的初衷,是要做一個古典詩詞的普及讀本,要有一些“暢銷書化”的寫法。我非常認可編輯的要求,也承認這比較符合市場需求。事實上我在以前也寫過這樣的作品,書也頗能為市場接受。但有些事,道理雖然想得明白,卻很難一而再、再而三地放棄自己想要做得更加專業(yè)一些的想法。一坐在電腦前邊,總是不自覺地想要寫得更好一些,會拿出一點暢銷書市場絕不需要的專業(yè)精神。但是,在一個連專家們都不斷跨出專業(yè)、犧牲專業(yè)精神以投身于轟轟烈烈的玩票事業(yè)的時代,我這一點點愚蠢的火花也不知道還會閃爍多久。    這本書,內(nèi)容上我有時也會用上一些論文的筆法,對一些詩歌史上的疑難問題作出適度的辨析,得出自己的結(jié)論,希望這個通俗讀物也能有一點點的學術(shù)價值,但在形式上用的是散文的形式,希望讀者能獲得一種輕松愉快的閱讀體驗。    希望我做到了。    作者    2009年5月

媒體關注與評論

  詩可以延伸出通向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的路,包括宇宙和心靈,世界上任何一條路最后都會歸于詩,哪怕這條路一開始和詩南轅北轍?! ≡娙藭r時都在制造“不可能犯罪”,帶著詩般的殺意。他們在符號地海洋中尋找那朵能將讀者淹沒窒息的浪花,企圖用一句話、一個字甚至一個標點伏擊讀者,完成注入力量,抽去溫度、剝離思考、陰截血液流動等高難度動作。他們畢生都在尋找通向自身和他人心靈的猶大之窗,進入那棲息在身體里的,上鎖的房間?! ≡娙耸橇硪环N獨裁者,他毋需頒布法令或建立軍隊,然而全世界都淪為詩歌的道具供其予取予求,由他安排角色和劇本。無垠宇宙在詩人面前等待著,不言不語,而詩人終日思索的,是在其中挑選怎樣的演員,展開怎樣的情節(jié),才能成功演出自己內(nèi)心那部蕩氣回腸、永垂不朽的好戲。  ——網(wǎng)友評論

編輯推薦

《唐詩的唯美主義:寫給時代的情書》是繼《納蘭詞》《人間詞話講評》之后,蘇纓又一嘔心之作??梢哉f,《唐詩的唯美主義:寫給時代的情書》是一本唯美主義唐詩的解密書;《唐詩的唯美主義:寫給時代的情書》是一本以專業(yè)的深度,以通俗華麗的筆法,深入淺出講解唯美唐詩的普及通俗讀本,是迄今為止唯美主義唐詩解析方面最權(quán)威最通俗最優(yōu)美的著作。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唐詩的唯美主義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5條)

 
 

  •   是從《詩的時光書》來的。非常喜歡《時光書》,對書里提到的西方詩的詩本身并不是全都喜歡,但是每一篇鑒賞我都認真的讀過,有歷史有背景有解構(gòu)有語法,文字本身也非常美麗。這本《唐詩》讀起來沒有《時光書》那么流暢那么讓人欲罷不能,畢竟古文總是有那么一米米的艱澀吧,但是一如既往依然是全篇的優(yōu)美,我愿意和作者一起咂摸詩作背后的秘密和詩人不為人知的故事。另外,我覺得在詩作的選擇上不夠大氣,直接跳過了我最喜歡的李、杜,雖然李杜都被品濫了,但我相信如果作者下功夫一定能帶著我們品出李杜不一樣的味道的。最后,覺得書中的插圖有點煞風景,畫風和書的風格真心不搭。
  •   就像前言一樣 唐詩本就美了 而作者的語言也同詩歌一樣美、我覺得很好 推薦
  •   沒有李白沒有杜甫講唐詩,作者的立意獨特。此外,一直很喜歡義山的詩,放在了第一首。
  •   書中的插圖很清新,內(nèi)容十分豐富,從出處 聯(lián)想等許多方面著筆,很棒很唯美!
  •   蘇纓的文字,美!
  •   文字是可以流轉(zhuǎn)的故事,很喜歡這樣唯美的感覺。
  •   有插畫,非常美,解析到位,拿來沒事陶冶情操~
  •   蘇櫻的書一直都很喜歡,文筆很美把。。。很適合17 8的小青年讀
  •   蘇纓的書都不錯,文字功底強大,抒情到位,很喜歡。
  •   價格還挺劃算的,我喜歡品味詩詞的作品。
  •   還沒看,喜歡詩歌!
  •   在這里,看前人寫的詩詞,你會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歷史的磨洗,那一縷墨香,依然如舊
  •   如標題所言。我是很支持二位的。開篇就很喜歡,寫李商隱的《錦瑟》,中西貫通著分析。
  •   品味名家詩詞,非常喜歡。
  •   之前讀過,買來收藏!表示無論是封面還是內(nèi)容還是插圖,都是各種精彩啊?。?!大愛
  •   我想說的就是,我覺得這個書不錯!真心的不錯!算是買的值當?shù)膶氊悾】墒强爝f、快遞讓我一言難盡~
  •   看看這書好
  •   正品~~~快遞給力,挺喜歡這種迂回的古詩故事的
  •   散文筆調(diào),略帶推理性質(zhì),不錯。
  •   喜歡,作者的文筆超好
  •   還沒有來得及細看,應該可以
  •   超愛,好書啊。
  •   封面內(nèi)容都不錯,只是沒里面沒有李白的月下獨酌,有點小失望
  •   就內(nèi)容而言,配水墨畫會更好些吧。配這個卡通畫一樣色彩濃重的畫面,感覺總是怪怪的。文字很有時代感。
  •   一般般吧,可能不是自己喜歡的風格。。。。
  •   一般,英文詩歌大雜了。
  •   寫的不錯,但是介紹的作品似乎少了點。
  •   就是還可以。感覺作者寫書時候不是認真嚴肅的,就是為了賺錢或者交差。讀過就能感覺到作者沒有寫書的誠意。
  •   讓我對于唐詩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   喜歡唐詩
  •   唐詩鑒賞圖書
  •   東西不錯,值得入手!
  •   唯美的唐詩……
  •   品鑒唐詩的美
  •   書不錯,內(nèi)容好,推薦推薦。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