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0-01 出版社: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作者:程芬 著 頁數(shù):171
內(nèi)容概要
黃繼光,1930年出生在四川省中江縣一個貧農(nóng)家里,幼年就給地主放牛、當長工。1949年四川解放后,他積極參加清匪反霸和土地改革運動,曾兩次被評為模范。 1951年,黃繼光響應“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偉大號召,參加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在舉世聞名的上甘嶺戰(zhàn)役中,黃繼光表現(xiàn)了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縱身撲向敵人火力點,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槍口,為部隊開辟了勝利的道路。 為表彰黃繼光的偉大精神和不朽的功勛,中國人民志愿軍授予他“特級英雄”稱號,并追認他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朝鮮政府授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同時授予金星獎章和一級國旗勛章。 黃繼光偉大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精神永垂不朽!
書籍目錄
艱辛童年命運多舛當牛作馬流浪生涯翻身做主剿匪戰(zhàn)斗參軍人伍人朝參戰(zhàn)血火洗禮鋼鐵身軀歷史不會忘記
章節(jié)摘錄
艱辛童年 19世紀中后期,列強如蒼蠅般蜂擁而至中華大地,進行殖民掠奪。辛亥革命后,國內(nèi)各路軍閥混戰(zhàn),爭相出賣國家利益來維護其蠅頭權(quán)益?! ?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舊中國,是中國歷史上大動蕩、大轉(zhuǎn)變的時期,此時,四川更是軍閥橫行、土地荒廢、人丁減少,天災人禍不斷地在這個貧瘠的土地上交織,使得民不聊生。 四川德陽市東南部有個中江縣,縣城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唐代大詩人王勃、杜甫曾在這里留下贊頌的詩文。自縣城向南行百余里,就是石馬鄉(xiāng)(1952年更名繼光鄉(xiāng)),石馬鄉(xiāng)有座石馬塘,從石馬塘向南翻過一個山埡,不遠處有座村莊叫發(fā)財埡。發(fā)財埡本是個風景優(yōu)美的地方,山高溝狹,森林茂盛,山間田地、房前屋后都是桑樹。周圍是綠油油的青山,山上長滿了松柏、毛竹,山澗里清澈的溪水繞溝流過。新中國成立前,發(fā)財埡的山上一到春天,雖也長滿了竹林和青翠的柏樹,可是春天一過,滿山的青竹翠柏桑葉剩下的只是些稀稀落落的枯枝、干草,有葉子的植物早被饑餓難挨的鄉(xiāng)親們摘光度日。每到夏天,更是滿山枯黃、光禿:冬天,光禿禿的山坡上連只動物的影子也沒有。連續(xù)多年干旱,農(nóng)民們連度日的樹葉、草根都難以尋到支根末節(jié)。 當?shù)剞r(nóng)村流傳的一首如泣如訴的民歌,正是山區(qū)貧苦農(nóng)民生活的真實寫照: 尖尖山,二道坪,包谷糊糊脹死人。 彎彎路,密密林,毛草棚棚芭芭門。 要想吃干飯啥唉!萬不能,萬不能! 1931年1月,寒風瑟瑟,連綿的冬雨夾雜著雪子鋪天蓋地地打在大地上。白寨子山下的發(fā)財埡村河水早結(jié)上了厚厚的冰塊,村子里的百姓把所有能御寒的棉衣都裹上,還是抵不住天寒地凍的寒冷。1月8日,在發(fā)財埡村一個叫黃德仲的農(nóng)民家里,四處漏風漏雨的茅草屋里,傳來一聲娃娃的啼哭,娃娃的哭聲不大,斷斷續(xù)續(xù),像無力的小貓在寒冷的冬天哆嗦著發(fā)出氣焊的哭叫,這是一個不足月的幼小生命。他就是22年后在朝鮮戰(zhàn)場上成為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特級戰(zhàn)斗英雄——黃繼光。 黃繼光的父親黃德仲除了耕種自己家的7畝田地外,每天還去地主老財家做長工。自己家的幾畝地養(yǎng)不活一大家子人,為了養(yǎng)家糊口,他長年累月像賣了身一樣在地主家干活。每天天不亮就去地主家,直到月亮掛上枝頭,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來。家里所有的活都得靠妻子鄧芳芝一人支撐。鄧芳芝雖然身懷六甲,但是貧窮的生活迫使她依然每天都要在田間地頭、灶間庭院辛勤勞作。黃德仲不忙到大年三十是沒空回家歇歇的,家里的活更指望不上他插手。他們的大兒子黃際慶今年5歲,二兒子黃際約只有3歲,還蹣跚學步,鄧芳芝更是每天還要勞神費力照料。際廣出生的這天清晨,鄧芳芝一大早起床,洗衣?lián)?,忙完家務活,眼瞅著離自己臨產(chǎn)的日期只有一個月,可是,家里還沒有茅柴生火。她想趁著身子還能動,拿砍刀和扁擔去山上砍茅柴,家里積蓄點柴草,免得等自己臨產(chǎn)了,走不開身。她拿起砍刀和扁擔往山上走去,一上午她砍了兩擔茅柴回家,她雖然累得大汗淋淋,看看離晌午還有些時間,還能再砍一擔。稍微歇息了一下,她又朝山上走去。 山林里,在灌木叢中,鄧芳芝由于腰身太粗笨,沒辦法彎下腰砍柴,為了夠得著,她干脆雙腿跪在地上,直著上半身,在柴叢中一點一點地割,幾分鐘就得站起身揉揉酸疼的腰。盡管這樣,她還是咬著牙砍完最后一把茅柴。然后,她用雙腳跪在聚攏的茅柴上,把茅柴壓緊,接著用繩子捆扎好茅柴,她滿是老繭的雙手已是傷痕累累。捆好茅柴,鄧芳芝拄著木棍,一步一挪地挑著茅柴回家,走到山坡二個拐角處,她一腳踩在一塊松動的石塊上,霎時,腳下一滑,她和茅柴一起滾到幾米外下去,她手中緊緊抱緊了茅柴,才沒讓肚子擱在石頭上,一塊大石擋住她下溜的身體。鄧芳芝躺在地上,緩了一口氣,再遠一點就是懸崖,她心想真險??!正慶幸時,她感覺肚子里的孩子不停地躁動,本松了一口氣,她的心又緊懸起來,心想莫不是動了胎氣?鄧芳芝掙扎著,想立起身子,可是身子又重又笨,腳踝一陣鉆心的痛,雙腳站不起來,她感覺身子里有東西流出來,低頭一看,褲管里鮮血直流。“趕緊回家!”她腦中只有一個念頭,四周空曠無人,她叫喊了幾聲,沒人應答。鄧芳芝咬緊牙關(guān),翻轉(zhuǎn)身子,躺在地上,舉起雙腳,用手支撐著往山下蹭,一寸寸、一點點,鄧芳芝拖著流著鮮血的身子硬是蹭著來到家門口,她倒在門檻上,屋子里的大幾子際慶被娘滿身的血跡嚇暈了,鄧芳芝用盡全身的力氣虛弱地說:“伢……子,去……隔壁……叫……叫李大嬸!”說著就暈過去了。 驚慌失措的際慶赤著腳跑到隔壁,連跌帶撞地撲進李大嬸的門,結(jié)結(jié)巴巴地叫著:“嬸娘……嬸娘,俺娘……俺娘流血了!” 李大嬸起初不明白際慶說什么,當聽到流血,她立即扔下手中的野菜趕到黃德仲家。李大嬸遠遠地看到暈倒在門檻上的鄧芳芝,她飛奔近前,鄧芳芝此時臉色蒼白,血水順著臺階往下淌,潔白的冰雪被鮮紅的血水染紅了一大片。李大嬸一邊大聲叫喊著:“快來人啊,快來人啊……”一邊趕緊扶起鄧芳芝,隔壁的鄰居聞訊趕來,大家伙一起把鄧芳芝抬扶到床上。剛躺下解開鄧芳芝的衣褲,一個小生命的頭就掙扎著露了出來,有經(jīng)驗的大嬸大娘從自己家里端來熱水,有的燒剪刀,有的找棉布,大家七手八腳忙了一陣,孩子終于落地了。就這樣,還差一個月才足月的幼小生命伴著冬日的凄風苦雨來到這個當時地主惡霸、軍閥橫行的凄苦人世間。 李大嬸幫著把孩子的臍帶剪斷,擦干血水,用破棉絮包裹好這個幼小的生命。孩子的啼哭聲喚醒了迷糊中的母親,鄧芳芝在大家的幫助下,喝了一點熱水,她忘記了自己的痛,滿心喜悅地看著身旁的孩子。 孩子的父親黃德仲也聞訊趕來了,他剛剛給地主家砍完十擔茅柴,一直以來他沒有工夫給自己家砍一擔柴火。黃德仲走到門口,他聽到屋內(nèi)孩子的啼哭聲,來不及拍拍身上的積雪,就趕緊沖進屋里。 黃德仲來到母子身邊,只一天的工夫,他又添了一個兒子,不到三十歲的他再次嘗到為人父的喜悅。雖然他已經(jīng)有了兩個兒子,可是大兒子身體很差,他一直盼望著能有一個結(jié)實、強壯的兒子。他用一雙粗糙的手,像捧著珍寶一樣抱著自己的骨肉??粗@個滿臉皺紋、缺失營養(yǎng)的小男孩,他瘦小的身體干得只剩皮包骨頭,臉色土黃。孩子的父親既為自己家又添丁加口感到興奮,可是又為這個降臨人世間的娃娃感到憂慮,因為家里實在是窮得揭不開鍋。大兒子際慶長到五歲,還沒吃上三頓白米飯,身體瘦弱得像個火柴棒,現(xiàn)在又有一個襁褓中的小生命要撫養(yǎng),將面臨多少困窘??! ……
編輯推薦
天亮前零號高地必須拿下!這是著名的上甘嶺戰(zhàn)役中的一道軍令。但離天亮只有四十分鐘了,敵人的火力點以密集的火網(wǎng)封鎖了突擊隊前進的道路。志愿軍戰(zhàn)士黃繼光挺身而出,和另外兩名戰(zhàn)士炸掉了敵人兩個火力點,但最后一個地堡里的機槍仍在瘋狂地掃射。沖鋒的時刻就要到了,已七處負傷的黃繼光從血泊中一躍而起,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堵住了敵人機槍的射孔…… 黃繼光,四川中江人。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1952年10月20日在鮮上甘嶺役奪取某高地的戰(zhàn)斗中,用胸膛堵住敵地堡機槍射孔,為保證部隊攻克高地而壯烈犧牲。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