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1 出版社:江蘇教育出版社 作者:米里亞姆·恰恰姆 頁數(shù):189
Tag標簽:無
前言
像孩子剛出生時那樣對待他 相信每位家長都會說孩子有時會很讓人抓狂。別人家的孩子好像都能乖乖上床睡覺、不挑食、把東西主動歸位,而你的孩子卻動不動就發(fā)脾氣,老是跟你對著干。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曾經(jīng)一點點進步也能讓你歡呼雀躍,讓你無比幸福地自言自語:“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母親!”而如今,你的耐心卻被消磨得所剩無幾,常會百般無奈地說:“你怎么一點都不聽話!” 養(yǎng)孩子是人生中最深刻的經(jīng)歷。無論你看過多少書,做了多少準備工作,孩子一出生,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準備工作根本派不上用場。突然之間,一個弱小、無助的嬰兒要完全依賴你,你以后的興趣、愛好、想法都跟這個小東西維系在了一起。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們的需求也越來越復雜多樣。他們需要你的愛、關(guān)心、關(guān)注、時間、精力,以及你的耐心、知識與智慧,他們還需要你提供一些實際幫助,像幫他們穿衣服、提醒他們刷牙、給他們做飯、為他們輔導作業(yè),等等——總之,你要像超人一樣在他們需要時立馬出現(xiàn)。 要看效化解親子矛盾,滿足每個家人的需求,我們不能僅僅依靠愛心與耐心,還應該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掌握一些實用技巧。 這本書不是萬金油,我也從未以一位樣樣精通的專家自詡。但是我曾經(jīng)成功解決了很多家庭問題,同時自己也是3個孩子的母親,本書中的建議與技巧也使不少家長更好地與孩子溝通,減少了爭吵、減輕了壓力。我也真誠希望本書能給你帶來這些改變。 本書專為3~9歲孩子的家長量身定做。但其實對于青少年、成年人來說,書中大部分內(nèi)容都同樣適用。因此,無論你有沒有小孩,你都能從這本書中受到啟發(fā)。 針對生活中的典型問題,第2章為你提供了解決辦法,這也是家長們最關(guān)注的部分。當然,如果你的孩子按時早起、健康飲食、與他人關(guān)系融洽,即使有人質(zhì)疑你的教育方法,你也應該堅持自我,因為育兒并沒有標準答案,只要全家快樂、相互鼓勵,那么你就是成功的! 怎樣使用書中的方法? 遇到新方法時,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抵觸。我們不斷思考“萬一這種方式不適合我的話怎么辦”“萬一它突然失靈怎么辦”,或者擔心它是否符合我們的價值觀。這是人類對新鮮事物的普遍的、自然的反應,是人類在早期進化過程中得以保障自身安全的自然機能。 我們不能違背這些自然反應,但為了最有效地使用書中的方法,我建議你以另一種心態(tài)來閱讀這本書。在閱讀過程中,如果對書里的方法產(chǎn)生了疑問,你可以先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除了這些疑問部分,這個新方法有其他值得一試的地方嗎? ·能否將這個方法做出一些改變以適用于我的家庭呢? ·參照書中的例子,我該怎樣創(chuàng)造一個符合我性格的說話方式呢? 閱讀過程中,如果你不時思考這三個問題,你一定會受到很大啟發(fā)。 本書章節(jié)順序都是精心設(shè)置的,我建議你依照先后順序閱讀,讀了第1章,你就會發(fā)現(xiàn)第2章的實用技巧更有意義。當然,我更建議你先瀏覽一遍書中的圖片,對本書有個大概的了解。這樣,閱讀效果會更好。 這是一本工具書,而不是藏書。我希望你隨意寫上自己的點評,用筆標記出你喜歡或者覺得有疑問的地方,然后與家人討論。 當然,單單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是遠遠不夠的。如果你希望改善孩子的行為,請務(wù)必將這些育兒技巧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只有這樣,方法才能奏效。 萬事開頭難,所以,剛開始遇到困難時,不要失望,要相信付出就有回報。很多家庭都是這么過來的,我也從他們那里獲取了很多寶貴經(jīng)驗,你將會在書中讀到他們的故事(人物均為化名)。 要改掉舊習慣也不容易,更何況,在改變的過程中,你可能會不自覺地用了以前的錯方法。盡管改變并不如你想象的那么快,但一定不要對自己太苛刻,你應該不斷地給自己加油打氣,同時要認可自己取得的每一點進步。 那么,書中的方法能為你帶來哪些改變呢? ·更了解孩子的心理和想法。這是改善家庭關(guān)系、營造和睦氛圍的第一步。 ·提高你的溝通技巧。這有利于你用恰當?shù)姆绞郊詈⒆映蔀橐粋€快樂、自信、可靠、有禮貌的人。 ·掌握解決問題的辦法。伴隨孩子成長而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考驗著我們的心智與毅力,本書的方法會讓你的家庭生活多一些合作與歡笑,少一些壓力和淚水。 那么,這些改變需要多長時間呢? 大多數(shù)人在用過書中的技巧后,都會在短時間內(nèi)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有了明顯進步。其中有些方法對一些家庭立刻見效,也有一些家庭過了較長時間之后才能發(fā)現(xiàn)變化。但請你堅持一個月使用這些方法。一個月看似很漫長,在人的一生中其實很短暫。而且一旦你開始看到成效時,你肯定不會走回頭路,而是會一直保持下去,一直朝著正確的方向不斷前進!
內(nèi)容概要
準確解讀孩子的逆反行為,化解他心中的小小反抗。翻開本書,你能理解孩子,孩子就能理解你!
讓他做什么,他偏不做。孩子有逆反行為,其實是因為他覺得你不理解他。翻開本書,一眼看透孩子逆反行為背后的真實心理。你越理解孩子的心理,孩子就越能理解你的要求,從而更配合你!
作者簡介
米里亞姆·恰恰姆(Miriam
Chachamu):國際著名的家庭心理治療師,英國家庭治療協(xié)會(AFT)會員,致力于提升兒童自尊心、緩解個人焦慮的研究,已幫助無數(shù)人改善了夫妻關(guān)系、親子關(guān)系。
書籍目錄
前 言 像孩子剛出生時那樣對待他
第1章 孩子與家庭
1 怎樣滿足全家每個人的需求?
2 為什么孩子有逆反心理?
3 大人意見統(tǒng)一,孩子就能很聽話
第2章 掌握科學、高效的育兒技巧,輕松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1 表揚:夸獎要具體、可信,孩子才能牢記正確的做法
2 拒絕:用“可以”表示“不可以”,輕松降低孩子的逆反心理
3 安撫:想讓孩子不發(fā)脾氣,你要先控制自己的情緒
4 規(guī)矩:事先定好規(guī)矩,大人省心孩子不哭鬧
5 獎罰:要輕重恰當,孩子才能心服口服
6 糾錯:你先承認錯誤,孩子就會跟著認錯
7 平息孩子間的爭吵:少一些干預,多一些“置身事外”
8 玩耍:玩游戲時,要讓著孩子嗎?
9 飲食:恰當?shù)娘嬍?、睡眠,孩子心情愉快、身體棒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插圖: 滿足孩子的控制欲 當孩子們覺得自己的需求得到滿足時,他們便會很高興;反之,他們就會生氣或者失望。這與孩子對事物的理解方式有關(guān)。了解了這一點,家長就能輕松應對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 拿控制欲打個比方:爸爸讓孩子系鞋帶,隨和的小孩可能做個鬼臉就答應了,甚至很高興爸爸允許自己獨立做事。在這種情況下,綁不綁鞋帶在這些孩子看來并不是一種強迫行為。而有些小孩子可能認為這種要求是一種強迫,因此他們會拒絕家長的要求或者大發(fā)脾氣,最終讓全家人悶悶不樂。 孩子與大人一樣,除非是自愿,否則是不可能興高采烈按照你的意思去做的。他們需要動力,而最能激發(fā)動力的方式就是把你的期望與孩子的需求聯(lián)系起來。孩子對你的想法、期望并不感興趣,他們只關(guān)注自己的需求。 你可以向孩子證明,只要他與你合作,你就會滿足他的需求。孩子最強烈的愿望就是得到你的認可--他希望在你眼里,自己是一個不可替代的、非常優(yōu)秀的孩子。你對孩子的努力大加贊賞,這會激發(fā)他去做更多對的事情。久而久之,孩子就表現(xiàn)得越來越好。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我們與孩子的感知方式不同,所以要想避免爭吵,我們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而非想當然地以我們的方式去滿足他們的需求。 一個例子是:你讓孩子和一個他不太熟悉的人待在一起,即使這個環(huán)境明明很安全,他也還會感到害怕。所以,安全的環(huán)境并不一定會給孩子安全感。有時孩子還會誤解我們的好意。在與孩子交流的過程中,我們會給他們灌輸一些正確的觀點,但有時會被他們誤解為責備。當孩子產(chǎn)生這種想法的時候,他們就會不滿,并將家長的措辭視為一種對自我意識的威脅,而作為家長的我們卻往往對孩子莫名其妙地發(fā)脾氣感到不可理喻。事實上,我們之所以不明白孩子為什么不高興,是由于我們只知道自己是出于好心,而沒有注意到自己的表達方式對孩子的心理影響。 有些家長有快樂的童年,所以他們也想按當時的方式讓自己的孩子過個快樂的童年;而那些童年充滿艱辛的家長更是下定決心要讓孩子過上好生活。因此,有的家長將自己的喜好強加給孩子,而忽略了孩子自身的興趣;有的家長小時候家里條件不好,所以現(xiàn)在就努力工作,賺錢給孩子買大把大把的東西。孩子只要有一點不高興,這些家長就會倍感失望。例如,小露西只希望爸爸能多陪陪自己,但爸爸卻總是拼命工作,買一些露西并不在乎的禮物給她。
編輯推薦
《圖解兒童逆反心理》編輯推薦:指出他的錯誤時,孩子偏不承認:在孩子看來,家長的批評是對他的全盤否定,所以才抵觸。叫孩子讓著別人時,他偏不肯:孩子覺得家長很偏心,所以逆反心會更強。讓孩子放下玩具時,孩子偏不干:孩子覺得自己受人控制,所以很反抗。叫孩子回家時,孩子總是鬧別扭:事先沒定好回家時間,會讓孩子沒有心理準備,從而很反感。不給他買零食時,孩子就又哭又鬧:孩子的哭鬧經(jīng)常換來家長的妥協(xié),所以他才反復用這一招。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