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經(jīng)典荒誕小說精選

出版時間:2013-1  出版社:上海文匯出版社  作者:[奧] 弗朗茲?卡夫卡,[法] 阿爾貝?加繆  頁數(shù):338  字數(shù):270000  譯者:劉文榮 選編  
Tag標簽:無  

前言

所謂“荒誕小說”,是一種特殊的諷喻小說,即用極度夸張、乃至怪異的手法嘲諷世道人心、圣靈神明。這種小說,雖說在歐美古已有之,但由于在20世紀特別盛行,而且成就卓著、奪人耳目,似乎自成一類,所以,人們通常把它從諷喻小說中分離出來,稱為“荒誕小說”。    顧名思義,荒誕小說的特點就是荒誕。不過,這里的荒誕有兩個意思:可能是指小說采用的表現(xiàn)手法,也可能是指小說所要表現(xiàn)的主題。也就是說,這里有兩個概念:荒誕手法和荒誕主題(何為“荒誕主題”,下文將會解釋)。采用荒誕手法的小說不一定表現(xiàn)荒誕主題,表現(xiàn)荒誕主題的小說不一定采用荒誕手法,但只要二者居一,就可稱為“荒誕小說”。至于地地道道的荒誕小說,那就是:既采用荒誕手法,又表現(xiàn)荒誕主題。    和荒誕手法相對的手法,最常見的是現(xiàn)實手法,也稱“寫實手法”;和荒誕主題相對的主題,最常見的是現(xiàn)實主題,即:直接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主題。如果這么說無大錯的話,那么可以說,從19世紀初到20世紀末,歐美荒誕小說共有三種不同類型,即:荒誕手法+現(xiàn)實主題、現(xiàn)實手法+荒誕主題、荒誕手法+荒誕主題。這三類荒誕小說可以說是先后產(chǎn)生的:最初是“荒誕手法+現(xiàn)實主題”,其后是“現(xiàn)實手法+荒誕主題”,最后是“荒誕手法+荒誕主題”。當然,說“先后產(chǎn)生”是大體上的,因為文學現(xiàn)象從來不會整齊劃一,總會有交叉和重疊。    大體說來,19世紀傳統(tǒng)荒誕小說,以及20世紀上半葉的現(xiàn)代派荒誕小說。都屬第一類,即“荒誕手法+現(xiàn)實主題”的荒誕小說。就這類作品而言。荒誕只是作為一種手法。也就是說,小說的情節(jié)或人物是荒誕的,而小說所要表現(xiàn)的主題,則和其他諷喻小說沒有什么兩樣,也是對世道人心的諷喻——不是道德諷喻,就是社會諷喻——具有明顯的現(xiàn)實針對性。    實際上,19世紀的歐美小說家極少使用荒誕手法,原因很簡單:當時盛行現(xiàn)實主義,或者說,寫實主義——既然要“寫實”,當然也就不能“荒誕”了。不過,至少有兩位19世紀小說家,即愛倫·坡和果戈理,是經(jīng)常使用荒誕手法的。這兩位小說家可說是19世紀歇美小說界的另類:在絕大多數(shù)小說家都用逼真描摹的手法“反映現(xiàn)實”的潮流中,他們卻常常用怪異離奇的手法(即荒誕手法)“影射現(xiàn)實”。反過來說,他們就是歐美荒誕小說的先驅。    愛倫·坡的小說大多被稱為“驚悚小說”(或“恐怖小說”)。這是從效果上說的。若從手法上說,就是荒誕小說,其驚悚效果是通過荒誕離奇的情節(jié)獲得的,如:死尸(往往是年輕女人的死尸)從靈床上坐起來(《麗姬婭》),或者從棺材里爬出來(《厄榭府邸的倒塌》)——只是,有不少讀者似乎真的相信(或者,愿意相信)這種事,所以這樣的情節(jié)在他們看來似乎并不怎么荒誕。不過,本書所選妊黑貓》,誰看了都只能說是一篇荒誕小說,因為在這篇小說中,愛倫·坡讓行為荒誕的主人公自述荒誕經(jīng)歷,其意圖不是令人驚悚,而是要表達這樣一個古老而現(xiàn)實的道德主題:可惡之人,必有惡報。    果戈理的小說大多是諷喻小說。作為諷喻作家,果戈理善于講述滑稽可笑的故事、塑造滑稽可笑的人物,其特點是夸張而不失真實,就如漫畫家畫漫畫——這和其他諷喻作家沒什么不同。有所不同的是,果戈理的小說不僅是夸張的,常常還是怪異的,時而會突然出現(xiàn)超常情節(jié);譬如,其名作《外套》的結尾,就是一例。實際上,果戈理小說中的怪異手法,就是我們所說的荒誕手法:不合情理,卻發(fā)人深省。不過,果戈理集中使用這一手法的作品,無疑是本書所選的《鼻子》。在這篇小說中,果戈理從頭到尾使用這一手法,講述了一個既荒誕不經(jīng)又富有深意的故事:主人公丟失了鼻子,后來幾經(jīng)波折,才將其找回。故事固然荒誕,主題仍是果戈理式的現(xiàn)實主題:可憐之人,必有可笑之處。    20世紀上半葉,現(xiàn)代派文學成為歐美文學主流,而現(xiàn)代派文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荒誕小說?,F(xiàn)代派盡管形形色色,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反傳統(tǒng),而在20世紀初,所謂“傳統(tǒng)”,就是指19世紀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換句話說,現(xiàn)代派的共同特點就是反現(xiàn)實主義(也反浪漫主義,主要在詩歌領域)。不過,現(xiàn)代派的反現(xiàn)實主義(準確地說應該是“非現(xiàn)實主義”),只是拋棄現(xiàn)實主義的“寫法”,并沒有、也不可能拋棄文學的基本“宗旨”,即文學固有的功能,其中就包括對世道人心的諷喻。這就是說,現(xiàn)代派荒誕小說仍是一種諷喻小說,一種以荒誕手法為主、非現(xiàn)實主義的諷喻小說。    毫無疑問,在現(xiàn)代派荒誕小說中,最經(jīng)典的是卡夫卡的作品,而在卡夫卡的作品中,最為經(jīng)典的就是中篇小說《變形記》和短篇小說《饑餓藝術家》。這是兩篇典型的卡夫卡式的荒誕小說,采用的是典型的卡夫卡式的荒誕手法——佯謬。也就是“似非而是”的手法,乍看荒唐可笑,細想意蘊深刻。    《變形記》講述了這樣一個顯然荒誕的故事:主人公一天早上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變成了一只大甲蟲,于是他不能去上班,只能待在家里。家里人起先待他很好,但很快就厭煩了,因為他們覺得他妨礙了他們的生活+最后,這只甲蟲在痛苦中死去,家里的生活也恢復了正常。但是,其象征性主題卻具有深刻的現(xiàn)實含義——至少,小說使人聯(lián)想到現(xiàn)代人所面牯的兩個重大問題:一是“異化”問題,即:由于現(xiàn)代社會的標準化、規(guī)范化傾向,致使現(xiàn)代個人生活變得機械而喪失個性;二是“孤獨”問題,即:由于現(xiàn)代社會人人有追求個人幸福的權利,致使家庭中的親情也難以持久-也就是說,人人必須承受與生俱來的孤獨。    同樣,《饑餓藝術家》也講述了一個荒誕故事:饑餓藝術家在籠子里表演“饑餓藝術”(就是長時間不吃不喝)。起初,人們對他的表演非常欣賞,但后來,他們漸漸看膩了他的表演,誰也不來看了,他只好孤寂地死在籠子里。同樣,這個故事也具有深刻的現(xiàn)實含義——而且,既是象征的,又是嘲諷的。不過,只要指明一點,其余就不難理解了:這里的“饑餓藝術家”,是喻指嚴肅文學家,而卡夫卡自己也從事嚴肅文學寫作,所以這篇小說既是自嘲的,又是自憐的,也就是說,小說在嘲諷當代嚴肅文學太個人化的同時,也嘲諷了當代讀者的粗鄙不堪—一一他們不喜歡“饑餓藝術”而寧愿欣賞動物表演。這里的動物表演,暗喻各種各樣的大眾文藝。    當然,除了卡夫卡的作品,用荒誕手法創(chuàng)作的現(xiàn)代派諷喻小說還有許多,本書所選兩篇,即迪倫馬特的《隧道》和莫拉維亞的《夢游癥患者》,就是其中的名篇。    《隧道》寫一列高速運行的火車發(fā)了瘋,擅自駛入了一條不知通往何處的隧道。司機和列車員嚇得紛紛跳車,而車上的乘客卻渾然不知……這樣的荒誕情節(jié)有何含義?從象征的角度看,發(fā)了瘋的火車是當今世界的象征。所以,這篇不到一萬字的小說有一個宏大的警世主題:這個世界已經(jīng)失控,未來如何,只有天知道。    《夢游癥患者》寫一個女律師因懷疑丈夫出軌而想借夢游殺死丈夫;但是,當她自以為自己在夢游中開槍打死了丈夫時,她卻發(fā)現(xiàn)那不過是她做的一個夢——她是在夢中夢見自己在夢游,于是,她暈了,仿佛覺得自己仍然在做夢——夢見自己夢醒了……小說的情節(jié)是荒誕的,以此來表現(xiàn)主人公的狂想,而小說的主題就蘊涵在主人公的狂想中:病態(tài)的嫉妒,使人變得既瘋狂,又可笑。    ……

內容概要

  《歐美經(jīng)典荒誕小說精選》介紹了所謂“荒誕小說”,是一種特殊的諷喻小說,即用極度夸張、乃至怪異的手法嘲諷世道人心、圣靈神明。這種小說,雖說在歐美古已有之,但由于在20世紀特別盛行,而且成就卓著、奪人耳目,似乎自成一類,所以,人們通常把它從諷喻小說中分離出來,稱為“荒誕小說”。

作者簡介

作者:(奧地利)弗朗茲·卡夫卡、(法)阿爾貝·加繆

書籍目錄

前言
黑貓
鼻子
變形記
饑餓藝術家
隧道
夢游癥患者
局外人

被逐者
鎮(zhèn)靜劑
氣球
迷失在開心館中
靈魂出竅

章節(jié)摘錄

我現(xiàn)在要寫的是我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但我并不指望或強求你們相信。不過。這無疑是個最離奇古怪但又看似尋常的故事。我還真希望是我瘋了,希望這些經(jīng)歷全都出自我的幻想。但我的感官知覺都在提醒我,我——沒——瘋,而且我也不是在做夢。明天,我就死到臨頭了,所以今天,在這最后的一刻,我一定得說出這一切。我想用一種簡單明了、盡量不帶個人主觀意見的敘述方式,把發(fā)生在我家的事告訴大家。這些家務事演變到后來,不僅嚇壞了我,甚至完完全全毀了我。請允許我稍后再詳述。我現(xiàn)在想說的是,對我而言,這些事情確實使我感到害怕;或許,對許多人而言,這種事沒那么可怕,只不過有點詭異而已。因此,我不禁想,日后如果有比我更冷靜鎮(zhèn)定、更思考理智的聰明人讀到這個故事,或許根本不覺得它有什么奇特之處,說不定還會認為我太大驚小怪了。因為說到底,這不過是個天理昭彰、冥冥中自有因果報應的故事罷了。    打從孩提時代開始,我就被人看成一個性格溫和、悲天憫人的孩子;但正因為我的心腸很軟,每每我就成了同伴們取笑作弄的對象。我特別喜歡小動物,幸好父母親也愿意讓我飼養(yǎng)各種寵物,我當然也就花很多時間和小動物相處;最讓我感到快樂的時刻,莫過于喂小動物們吃東西,撫摸、擁抱它們。從小到大,我一直很喜愛小動物,即便是到我長大成人后,和小動物相處仍是我生活中最快樂的事。狗是很忠心而且聰明機靈的一種動物,相信只要是真正愛狗的人,一定不難理解我喜愛小動物的心情。只要是喜歡小動物的人,一定能打從心底里感覺到,動物對主人總是懷有無私與自我犧牲的情感,而在這一點上,我們卻很難從人與人之間的薄弱情誼中感受到此種忠誠、不問回報的相互對待。    我很早結婚,而且找到了一位和我個性契合的伴侶。妻子知道我特別喜歡小動物,一有機會便會把這些惹人疼惜的小可愛帶回家來,也因此,我們家養(yǎng)了各種各樣的小動物,有幾只鳥、一條金魚、一只狗、幾只兔子、一只小猴子,還有一只貓。    這只貓很特別,它體型碩大,體態(tài)優(yōu)美,毛發(fā)全黑,十分聰穎。由于這只貓實在很聰明靈巧,就連我那一點也不迷信的妻子,也時常把“黑貓其實是巫婆的化身”這則古老傳說掛在嘴邊,打趣地說這只貓很可能是巫婆變的,才會這么有靈性。她當然不是刻意嘮叨這個,只是我現(xiàn)在說到這件事的時候,突然想起來的。    這只黑貓名叫普路托,它是我最喜愛的寵物和玩伴。我總是親自喂它吃東西,不管我走到屋子的哪個角落,它總會跟著我;甚至連有事外出,我也得費上好大的勁,才能使它不跟著我出門。P2-3

后記

本書有些篇目選用現(xiàn)存譯文,有些譯者一時無法找到,故未商談著作權事宜,甚為抱歉。望譯者見此書后與我們聯(lián)系,以便及時奉上樣書與薄酬。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歐美經(jīng)典荒誕小說精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經(jīng)典,都是大家文章,值得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