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4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作者:羅曼·羅蘭 頁數(shù):241 字數(shù):275000
內(nèi)容概要
《名人傳》創(chuàng)作于20世紀初,在這部傳記中,羅曼·羅蘭強調(diào)自由精神,讓世人“呼吸到英雄的氣息”。
貝多芬:一個被命運捉弄的、最終耳聾的音樂家,一個用痛苦換來歡樂的英雄。這個表面如此狂傲的人,在世時卻有著不為人知的一面。音樂家最重要的器官損壞了,他不敢表露出來,不敢讓人知道他的弱點,只好選擇離群索居。然而耳聾時的一次演出幾乎毀了他。他沒有知音,甚至連朋友也沒有。但是,貝多芬接受了現(xiàn)實,承受了上天給予他的痛苦的命運,因此也成為作者心目中的英雄。
米開朗琪羅:憂郁癥患者,恨不得把整座山都雕出生命的工作狂,一個享受痛苦、舍棄歡樂的英雄。作者讓我們了解到了米開朗琪羅十分矛盾復雜的心理,他有著對自己行為的極端厭棄,因為就連他自己都知道自己是一個十足的弱者、一個十足的懦夫。心靈的折磨,奴隸般無休止的勞作,使他一生飽受折磨,對他而言,生命就是恐怖的地獄。
托爾斯泰:一個自我折磨也自我折騰的人,離家出走的老翁,一個打破生活的安寧以便安撫良心的英雄。他很早就擁有了財富、榮譽與地位,但他卻像一個瘋狂的信徒一樣,不斷地解剖自己,不斷地懺悔,以致為了自己的信仰拋棄了家庭,拋棄了世俗的歡樂,最后做了一個離家出走的耄耋老者,客死荒郊。
《名人傳》中作者用心描述了三位偉大藝術(shù)家對藝術(shù)的崇高追求,對生命中苦難的承受,讓我們這些普通人看到了這些高大偉岸的身軀后所藏著的一切。他們和我們一樣經(jīng)受著生命的各種洗禮,甚至遭受了超越常人的磨難,但他們依然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藝術(shù)和文化遺產(chǎn)。無法解脫的痛苦又何嘗不是另一種生命的養(yǎng)料。這正好應驗了一句名言:“痛苦是有益的,因為至少痛苦時我們沒有作惡。”在痛苦的烈焰中,他們離開人世,自身化為灰燼,同時也被烈焰錘煉,成為貴重的金屬。
作者簡介
作者:(法國)羅曼?羅蘭(Rolland R.) 譯者:秋名 羅曼?羅蘭(1866-1944)是20世紀法國作家,1915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世界著名的反戰(zhàn)主義者。羅曼?羅蘭出生在法國中部的一個小鎮(zhèn)。他的母親是一個虔誠的宗教信徒,對音樂十分喜愛,這對以后的羅蘭熱愛音樂、崇敬貝多芬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1886年,他考取久負盛名的巴黎高等師范學校,這期間閱讀了大量的文學、歷史著作。羅蘭懷抱著崇高的社會理想和熱情,而周圍的現(xiàn)實卻讓他苦悶困惑,于是他給俄羅斯偉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寫信尋求生活的答案。托爾斯泰很熱情地寫了一封二三十頁長的回信,詳細解答各種問題,并高度凝練地指出:“一切使人們團結(jié)的,是善與美;一切使人們分裂的,是惡與丑?!蓖袪査固按认椤钡难孕袑α_蘭的一生構(gòu)成了不可磨滅的影響。高師畢業(yè)后,羅蘭一邊從事藝術(shù)史的教學工作,一邊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他首先寫作的是以法國大革命為題材的歷史劇,如《群狼》、《丹東》、《七月十四日》等。由于藝術(shù)上的粗糙,這些劇本沒有獲得意想的成功。20世紀初,羅曼?羅蘭把社會變革與進步的希望寄托在“英雄”人物的身上,他要為他心中理想的精神巨子立傳,讓人們“呼吸到英雄的氣息”,為我們的精神世界創(chuàng)造光輝奪目的太陽。他制訂了詳細的創(chuàng)作計劃,并先后寫成《貝多芬傳》 (1903)、 《米開朗琪羅傳》 (1906)、 《托爾斯泰傳》(1911)等“名人傳記”。羅蘭選擇的這些傳主都曾對他個人的成長產(chǎn)生過重要影響,他通過這些人物來倡導堅強不屈的人生態(tài)度和頑強拼搏的斗爭精神,希望最后能夠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所以人們說,羅蘭是最早用傳記形式來直接參與社會斗爭的新型的傳記作家。真正奠定羅蘭在世界文學史上地位的是他的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1904--1912)。從l890年開始醞釀,到1912年最后完稿,羅蘭共花費了20多年的時間。這部被譽為“長河小說”的作品以音樂家克利斯朵夫的一生為情節(jié)主線,對19、20世紀之交的歐洲社會生活作了極其廣泛的描寫。《約翰?克利斯朵夫》氣勢磅礴,整個作品如同一首雄壯瑰麗的交響曲。1915年,羅蘭因為“他的文學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繪各種不同類型人物時所具有的同情和對真理的熱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羅蘭把獎金全部贈給國際紅十字會等組織。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羅蘭發(fā)表了一系列反對戰(zhàn)爭的文章,為此他遭到誣蔑,不得不僑居瑞士多年。兩次大戰(zhàn)之間,羅蘭用近10年的時間寫作了他的第二部長篇小說《欣悅的靈魂》(義澤《母與子》,1922-1933),同時發(fā)表了許多政論文章,繼續(xù)表達他作為一個正直的知識分子對社會問題的思考。1944年12月30 日,被譽為“歐洲的良心”的羅曼?羅蘭逝世。
書籍目錄
閱讀指要
卷首語
貝多芬傳
序
貝多芬
米開朗琪羅傳
引 言
米開朗琪羅
上篇 搏斗
一 力
二 力的崩潰
三 絕望
下篇 放棄
一 愛
二 信念
三 孤獨
尾聲
死
這就是他神圣的痛苦生涯
托爾斯泰傳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卡皮托勒博物館里,他不安的目光還注視著我們,從他痛苦的臉上,我似乎聽見發(fā)出了這凄愴的呼聲。 他中等身材、寬肩、骨骼和肌肉發(fā)達。由于工作過于勞累,體形變了樣。他走路時仰著頭,后背凹陷,腹部前突。這便是荷蘭畫家弗朗索瓦給他畫的肖像:他側(cè)身站著,身著黑衣,肩披羅馬式大氅;頭纏布巾,巾上一頂寬寬的黑氈帽,壓得很低。他顱圓額方,眼睛上方的腦門布滿皺紋,黑色的頭發(fā)有點稀疏,蓬松而略帶拳曲。眼睛很小,目光憂郁而銳利,顏色像牛角,經(jīng)常在變化,時而泛黃,時而發(fā)藍。鼻闊且直,中間隆起,曾被托里吉雅尼一拳打破。從鼻孔到嘴角有很深的皺紋。嘴唇不厚,下唇略向前突。鬢毛很稀。牧神般的胡須不算濃密,長約四至五寸,環(huán)繞著顴骨突出、兩腮凹陷的臉頰。 整個臉部籠罩著憂郁和游移不定的神情,這是詩人塔索時代典型的臉龐,顯得疑慮重重。凄涼的目光不由得喚起人們的同情。 我們別和他斤斤計較了。就把他盼望了一生,而始終未能得到的愛給他吧。他經(jīng)歷過一個人所能遭受的最大苦難。他曾目睹祖國受奴役,整個意大利淪人蠻族之手達好幾個世紀。他眼見自由泯滅,他所愛的人一個接一個地死去。眼見藝術(shù)的明燈一盞盞地熄滅。 在黑夜降臨之際,他孤零零地留在最后。臨死前,他回顧已往,甚至不能對自己說,已經(jīng)做了該做的和能夠做的一切來安慰自己。他似乎虛度了一生。他白白放棄了歡樂,白白為藝術(shù)這個偶像犧牲了自己。 他活了九十歲,一輩子沒休息過一天,沒享受過一天真正的生活,艱苦的勞作竟實現(xiàn)不了一項偉大的計劃。他認為最重要的作品沒一件能夠完成。命運嘲弄的結(jié)果,使這位雕塑家只能完成一些他所不愿意畫的繪畫。曾經(jīng)給他帶來過希望、自豪和苦惱的偉大作品之中,有的在他生前已經(jīng)被毀,如《比薩之戰(zhàn)》的圖稿、尤里烏斯二世的青銅雕像等,其他的可惜也都流產(chǎn)了,如尤里烏斯二世的陵墓、梅迪契家族的教堂等,留下的只是紙上談兵的構(gòu)思。 雕塑家格依貝爾蒂在其《回憶錄》里,講述了安茹公爵手下一位德國金銀匠的故事。此人“足可與希臘的古雕塑家媲美”,到了晚年,卻目睹耗去他畢生精力的作品被毀掉。--他看到他的全部辛勞均屬徒勞,便跪下喊道:“主啊,你是天地的主宰,萬物都是你的創(chuàng)造,別讓我再誤入歧途,除了你我再也不追隨其他人了!可憐可憐我吧!”他隨即將所有的一切都給了窮人,從此隱居山林,了其余生…… 米開朗琪羅如同那位德國金銀匠,到了晚年,痛苦地看到他的一生猶如虛度,他的努力全是徒勞,他的作品不是未曾完工,便是遭到毀壞,等于一事無成。
編輯推薦
《文匯廣角語文叢書?語文基礎(chǔ)閱讀叢書:名人傳》是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所著的《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和《托爾斯泰傳》三部傳記的合稱。三部傳記都著重記載了偉大的天才在人生憂患困頓的征途上,為尋求真理和正義,創(chuàng)造出表現(xiàn)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獻出畢生精力的故事。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