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8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 作者:[英]達紐西亞·斯多克 頁數(shù):259 譯者:施麗華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1996年,克里斯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英年早逝,電影界頓時失色?!妒]》、《維羅尼卡的雙重生活》及《紅》、《白》、《藍》三部曲給基氏來了世界級電影人的美譽?;蠟槿顺銎娴驼{,甚至對自己的工作和天賦也不太經意,不過書中這些坦誠、細致的訪談顯示出他對電影的一種激情。正是這種激情,激勵他度過了波蘭在二戰(zhàn)及戰(zhàn)后那一段紛亂的歲月。
基氏致力于電影事業(yè)也映照出波蘭重新尋找自我的斗爭。隨著1989年柏林墻的倒塌和東歐諸國變故,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重心也轉向法國。輾轉于波蘭、法國期間,基氏創(chuàng)作了上個世紀90年代一些最重要的電影作品。
作者簡介
譯者:施麗華 王立非 編者:(英國)達紐西亞·斯多克
書籍目錄
序/張元
致謝
前言
自序
1 背景
回家
電影學校
2 紀錄片的獨特角色
洛茲城
我是個士兵
工人’71
履歷
初戀
醫(yī)院
我不知道
夜搬運工看世界
車站
3 故事片
為了學習:人行地道
生活的隱喻:職員
一個有缺陷的劇本:傷痕
一部具有時代特征的作品:平靜
陷阱:攝影迷
機會或命運:機遇
共產主義的影響:短暫工作日
我們都低頭了:永無止境
十誡
謀殺短片
愛情短片
純粹的情感:維羅尼卡的雙重生活
4 我不喜歡“成功”這個詞
5 三色
作品年表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回家華沙機場,跟往常一樣,等行李要半個小時,傳送帶在不停地轉——煙頭、雨傘、馬希爾飯店標簽、皮箱扣環(huán)以及一塊干凈的白手絹。我不顧“請勿吸煙”的告示牌點燃了一支雪茄。四個挑夫坐在我旁邊僅有的四張椅子上?!斑@里不許吸煙,老板?!逼渲杏幸粋€人說道?!暗谶@里什么都不做就可以嗎?”我問?!霸诓ㄌm總是可以什么都不做的?!绷硪粋€人回答說。他們哄堂大笑。他們中有一人掉了兩顆上齒,另外有一人則掉了犬齒及右邊的一顆牙齒,第三個人年紀大一些,約50歲,一顆牙齒都沒有,第四個人大約30歲,牙齒都在。我等行李又等了20分鐘,總的將近等1小時了。由于我們都感覺認識了對方,因此當我再次點燃香煙時,這些行李生沒有再說什么。華沙市中心有成千上萬的商人,他們從他們沿路停的車上賣肉、毛巾、鞋子、面包或糖果。這樣挺好的——雖然開車經過不容易但買東西方便。人行道上到處都是從西柏林最便宜的超市來的商品,或從克羅茲堡來的巧克力、電視、水果等,應有盡有。我碰到一個手里拿著空啤酒罐的老人?!翱盏膯??”我問道。他點了點頭?!岸嗌馘X?”“500茲羅提?!蔽易屑毾肓艘粫?。毫無疑問他以為我要買個罐子。他鼓勵我:“你要的話賣你400?!蔽覇査骸拔乙掌【乒薷墒裁茨兀俊薄澳鞘悄愕氖?,如果你把它買下來,你想拿它干什么都可以?!?/pre>編輯推薦
《基耶斯洛夫斯基談基耶斯洛夫斯基》是由文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