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儒平議

出版時間:2013-1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作者:周芳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序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是周芳同志的《坑儒平議》。這是她的學(xué)位論文,后來又經(jīng)過了認(rèn)真修改。焚書坑儒,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頭等大事之一。這件事的始末,卻有重新檢討的必要。這本書,就是周芳同志重新檢討的結(jié)果。其內(nèi)容是什么,結(jié)論又如何,不必在這里說了,讀者翻看內(nèi)容就是。這里要說的僅僅是,第一,這是周芳同志認(rèn)真鉆研后得出的結(jié)論。而這個結(jié)論,我是贊成的。所根據(jù)的材料,也是可靠的。第二,希望讀者能冷靜地對待該書的結(jié)論,哪怕這個結(jié)論距離你原來的觀念有十萬八千里之遙。因為無論我們的感情如何,歷史問題,畢竟要以弄清史實為根據(jù)。而且我們的感情,也應(yīng)該建立在可靠的史實基礎(chǔ)之上。第三,一個人,一個民族,只有敢于面對真實,才有光明的前途。是為序。李申20111119自序歷史要賞善罰惡,以訓(xùn)后世,前提是我們所展示的歷史必須是真實的。學(xué)術(shù)界歷來習(xí)慣把“焚書坑儒”定位為歷史上秦始皇最大的暴政、最臭名昭著的劣跡,似乎這是一個毋庸質(zhì)疑的定論。也正是因為這樣,現(xiàn)當(dāng)代學(xué)者可能會疏于對歷史本身的理解。本書以“坑儒”為考察對象,在秦漢時期這樣的大背景下完整地展現(xiàn)秦始皇“坑儒”始末,結(jié)合前輩學(xué)者的研究成果,從現(xiàn)有的歷史材料出發(fā),以儒者的發(fā)展為線索,力求比較公允地探討秦始皇“坑儒”的原因、結(jié)果、影響等,盡可能真實地展示歷史原貌?!翱尤濉笔菤v代儒者談?wù)摬恍莸囊粋€話題。從太史公司馬遷就已經(jīng)開始了,《史記?儒林列傳》明言:“及至秦之季世,焚詩書,坑術(shù)士,六藝從此缺焉?!弊源艘院螅瑲v朝歷代儒者大多論及此事,及至今世,這個問題同樣受到當(dāng)代人的關(guān)注。但是對于這一事件,還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很多疑點仍須斟酌:秦始皇為什么要“坑儒”?是不是把儒生都坑盡了?“坑方士”怎么演變成“坑儒”的?“坑儒”是國策還是個案?本書擬對這些問題進行詳細(xì)的解答,再進行細(xì)致的分析,總結(jié)有關(guān)研究,進而澄清一些誤解和模糊之處?!翱尤濉笔录氖寄?,首見于《史記》,所以研究《史記》所載之“坑儒本事”,是追蹤“坑儒”這一焦點話題的起點。根據(jù)《史記?秦始皇本紀(jì)》的記載,導(dǎo)致“坑儒”事件的原因,是秦始皇求仙藥的活動。關(guān)于“坑儒”事件的始末,還有一種說法,出于東漢時期衛(wèi)宏《古文尚書序》。在此序中,“坑儒”被演繹成為秦始皇蓄意針對儒者的一次毀滅性的行動。這也是許多學(xué)者認(rèn)為秦始皇“坑儒”有深層次動機的一個原因,學(xué)術(shù)界還從政治、政策、文化、秦始皇個人的品質(zhì)等角度對“坑儒”原因進行了探討。但是我們發(fā)現(xiàn)要考察“坑儒”的真正原因,還是要回歸到《史記》所載之“坑儒本事”,即回歸到方士們求仙藥上來。秦始皇“坑儒”實有其事,但是通過對事件本身的考察,我們發(fā)現(xiàn)這一事件并不是針對全體儒者的蓄謀已久的國策。對秦漢之際儒生的生存狀況的考察,是將“坑儒”定性為個案的最有力的佐證。這一事件在當(dāng)時的影響并不十分嚴(yán)重,卻為歷代文人所詬病,是歷來遭受非議最多的事件,成為歷史上著名的暴政。這與“焚書”、“坑儒”同提,漢興后“儒術(shù)獨尊”不無關(guān)系。同時這中間也糾結(jié)著對儒生和方士的不同理解,所以弄清儒的本義及其在秦漢之際的性質(zhì),對于更好的認(rèn)識“坑儒”的歷史意義有重要的作用。

內(nèi)容概要

《坑儒平議》分為兩部分,其一為論述部分,以“坑儒”事件為考察對象,從現(xiàn)有的歷史材料出發(fā),結(jié)合古今學(xué)者的研究成果,以儒者的發(fā)展為線索,探討秦始皇“坑儒”的原因、結(jié)果、影響等,完整地展現(xiàn)秦始皇“坑儒”始末,對以《史記》和衛(wèi)宏為代表的對“坑儒”始末的不同看法進行客觀的評述。其二為資料部分,將相關(guān)資料分門別類加以編選,展示事件的本來面貌。

作者簡介

周芳,女,1981年生,江蘇蘇州人。2008年獲上海師范大學(xué)哲學(xué)碩士學(xué)位,師從李申先生。在校期間發(fā)表論文《傳統(tǒng)的用途與濫用——以“天人合一”為例》,并參與了《敦煌本校釋疏義》第八章的整理工作。

書籍目錄

論述部分 緒論 原儒3 第一章坑儒本事7 一、《史記》所載坑儒本事7 二、衛(wèi)宏所說坑儒本事13 三、后世學(xué)者對坑儒本事的認(rèn)定17 四、對衛(wèi)宏說的質(zhì)疑20 第二章坑盡儒者辯22 一、坑盡儒者論22 二、對“坑盡說”的質(zhì)疑25 三、坑盡與否之辯28 第三章現(xiàn)代學(xué)者論坑儒32 一、現(xiàn)代早期坑儒論32 二、現(xiàn)代對坑儒事件的主流認(rèn)識(上)34 三、現(xiàn)代對坑儒事件的主流認(rèn)識(下)38 四、近年來對坑儒事件的重新討論41 第四章坑儒本事檢討43 一、衛(wèi)宏說不可信43 二、被坑的僅是部分犯禁“諸生”45 三、秦漢之際儒生的生存狀況47 第五章平議:秦政與坑儒50 一、秦朝與儒生50 二、方士的罪過53 三、坑儒與黨錮56 四、儒者與坑儒58 資料部分 史書記事63 漢·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jì)》63 漢·司馬遷《史記·封禪書》69 漢·司馬遷《史記·淮南衡山列傳》71 漢·劉向《說苑》卷二〇《反質(zhì)》73 漢·王充《論衡》卷七《語增篇》74 唐·孔穎達(dá)《古文尚書正義》75 唐·杜佑《通典》卷一六三《刑制上》75 又卷一七〇《峻酷》75 宋·李昉等《太平御覽》卷八六76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卷七76 宋·袁樞《通鑒紀(jì)事本末》卷一下77 宋·蘇轍《古史》卷七《秦始皇本紀(jì)》77 宋·鄭樵《通志》卷四《秦紀(jì)》78 宋·呂祖謙《大事記》卷七79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卷四〇《學(xué)??肌?0 又卷一六二《刑考》80 元·董鼎《書傳輯錄纂注》卷首上80 元·方回《古今考》卷六80 明·胡廣等《書經(jīng)大全原序》81 明·賀復(fù)征《文章辨體匯選》卷四七八《秦始皇本紀(jì)(漢·司馬遷)》81 明·周琦《東溪日談錄》卷一二82 清《御批資治通鑒綱目》卷二上82 清《御定淵鑒類函》卷四〇82 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一六《擬題》83 清《陜西通志》卷七六83 又卷九九84 清·馬骕《繹史》卷一四九《秦始皇無道》84 清·李鍇《尚史》卷七《秦本紀(jì)·始皇帝》86 衛(wèi)宏新說87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卷八七87 唐·孔穎達(dá)《古文尚書正義》87 唐·顏師古《漢書注·儒林傳》88 唐·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儒林列傳》88 五代·劉昫《舊唐書·玄宗本紀(jì)》88 五代·劉昫《舊唐書·禮儀志》89 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卷二七89 宋·李昉等《太平御覽》卷八六89 又卷六一四89 又卷九七八90 宋·宋敏求《長安志》卷一五90 宋《錦繡萬花谷前集》卷三六《饌食》90 宋·祝穆《古今事文類聚后集》卷二六《果實部》91 宋·陳景沂《全芳備祖后集》卷八91 元·陳師凱《書蔡氏傳旁通》卷一上91 元·董鼎《書傳輯錄纂注》卷首上92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卷四〇《學(xué)校考》92 明·胡廣等《書經(jīng)大全·原序》92 明·李賢等《明一統(tǒng)志》卷三二92 明·梅鼎祚《東漢文紀(jì)》卷七93 明·陳耀文《天中記》卷五三93 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二六《地理》93 又卷二〇八《果品》94 明·董斯張《廣博物志》卷四三《草木》94 清《御定駢字類編》卷一七七94 清《御定淵鑒類函》卷二六95 又卷三四《地部》95 又卷四〇四《果部》96 清《大清一統(tǒng)志》卷一七八96 清《陜西通志》卷八96 又卷七三96 又卷七六97 秦漢儒生狀況資料98 漢·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jì)》98 漢·司馬遷《史記·封禪書》99 漢·司馬遷《史記·曹相國世家》99 漢·司馬遷《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100 漢·司馬遷《史記·儒林列傳》101 漢·班固《漢書·楚元王傳》106 南北朝·范曄《后漢書·申屠蟠傳》107 附一: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卷五六109 附二:明·王祎《大事記續(xù)編》卷一八110 漢·荀悅《前漢紀(jì)》卷二五110 (孔安國)《尚書序》112 唐·劉知幾《史通》卷一二113 宋·金君卿《金氏文集》卷下114 宋·王觀國《學(xué)林》卷一114 宋·王益之《西漢年紀(jì)》卷一116 又卷七118 又卷一三119 宋·鄭樵《通志》卷六三120 又卷七一121 又卷七八上121 又卷一七二122 宋·洪邁《容齋五筆》卷四125 宋·黎靖德《朱子語類》卷一三七《戰(zhàn)國漢唐諸子》125 宋·呂祖謙《大事記解題》卷九127 又卷一〇128 又卷一二128 宋·王應(yīng)麟《漢藝文志考證》卷一130 宋·魏了翁《尚書要義序》131 宋·夏僎《尚書詳解·尚書孔氏序》132 宋·黃震《黃氏日抄》卷三二134 元·董鼎《書傳輯錄纂注》卷首上135 元·吳澄《書纂言·書今文目錄序》136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卷四〇136 又卷一七四138 又卷一七七145 又卷一八四145 又卷一八五147 元·黃鎮(zhèn)成《尚書通考》卷一147 明·馮琦、馮瑗《經(jīng)濟類編》卷四九148 明·唐順之編《文編》卷三四149 明·賀復(fù)澂《文章辨體匯選》卷二八三151 明·朱睦《授經(jīng)圖義例》卷一一153 明·唐順之《稗編》卷一153 明·董斯張《廣博物志》卷二六156 清·徐乾學(xué)等《御選古文淵鑒》卷一三157 清·蔡世遠(yuǎn)編《古文雅正》卷三159 清《欽定歷代職官表》卷三四160 清·閻若璩《尚書古文疏證》卷五下161 清《欽定儀禮義疏》卷首上162 明《河南通志》卷六九162 清《御定淵鑒類函》卷二〇一162 清·王懋竑《白田雜著》卷一169 明·梅鷟《尚書考異原序》171 明·梅鷟《尚書考異》卷一172 眀·陳第《尚書疏衍》卷一《尚書考》176 清翰林院檢討毛奇齡《古文尚書冤詞》卷一177 又卷三178 清·朱彝尊《經(jīng)義考》卷二二二179 清·浦起龍《史通通釋》卷一二179 明·程敏政編《明文衡》卷二一180 雜記與述評182 秦《始皇帝坑儒生制》(《文章辨體匯選》卷一二)182 秦·李斯《焚詩書百家議》(《文章辨體匯選》卷一四九)182 漢·劉向《戰(zhàn)國策序》183 (漢·孔安國)《孔子家語序》183 (漢·孔安國)《古文孝經(jīng)孔氏傳》184 漢·班固《漢書·五行志》184 漢·班固《漢書·地理志》185 漢·王充《論衡》卷一二185 又卷二一186 漢·左雄《上順帝陳吏事疏》(《東漢文紀(jì)》卷一二)186 漢·王符《潛夫論》卷一《賢難》187 漢·崔瑗《東觀箴》(宋章樵注《古文苑》卷一六)189 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卷一189 南北朝·范曄《后漢書·陳王列傳》190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191 三國兩晉南北朝·劉徽《九章算術(shù)注原序》192 晉·葛洪《抱樸子外篇》卷一193 晉·袁宏《后漢紀(jì)》卷二二194 唐《晉書·律歷志》194 晉·潘岳《西征賦》(唐·李善《文選注》卷一〇)195 宋·劉敬叔《異苑》卷四196 梁·沈約《宋書·律志序》196 唐·姚思廉《陳書·儒林列傳》197 北齊·魏收《魏書·李崇崔亮列傳》197 北齊·魏收《魏書·樂志》197 魏晉南北朝·邢邵《請置學(xué)及修立明堂奏》(《漢魏六朝百三家集》卷一〇九)198 隋·牛弘《請開獻書之路表》(《隋文紀(jì)》卷四)199 北朝·盧思道《后周興亡論》(《漢魏六朝百三家集》卷一一五)200 隋·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卷下202 唐·魏征等《隋書·經(jīng)籍志序》202 唐·岑文本《擬劇秦美新》(《文苑英華》三五九)204 唐·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卷一205 唐·盧照鄰《悲才難》(《盧升之集》卷四)206 唐中宗《幸秦始皇陵》(《御定全唐詩》卷二)208 唐·徐堅《初學(xué)記》卷九208 唐·吳筠《宗玄集》卷上208 唐·成伯玙《毛詩指說》210 唐·賈至《旌儒廟頌并序》(《唐文粹》卷二二)211 又《議楊綰條奏貢舉疏》(《唐文粹》卷二八)212 唐·李竦《偃武修文論》(宋·李昉等《文苑英華》卷七四二)213 唐·顧況《廣陵白沙大云寺碑》(《華陽集》卷下)214 唐·鄭亞《會昌一品集原序》214 唐·蔣凝《壞宅得書賦》(宋·李昉《文苑英華》卷六三)215 唐·徐寅《過驪山賦》(《徐正字詩賦》卷一)216 唐·劉蛻《嬴秦論》(《文泉子集》卷三)216 唐·李益《華山南廟》(《唐詩鏡》卷三四)217 唐·司空圖《銘秦坑》(《司空表圣文集》卷一)217 唐·杜佑《通典》卷九〇217 唐·李翱《復(fù)性書上篇》(《李文公集》卷二)218 唐·章碣《焚書坑》(《才調(diào)集》卷八)220 唐·杜牧《書處州韓吏部孔子廟碑陰》(《樊川集》卷三)220 唐·林慎思《伸蒙子》卷中《合天》221 唐·張弧《素履子》卷中221 唐·羅隱《焚書坑》(《羅昭諫集》卷四)222 南唐·李煜《題金樓子后并序》(《全唐詩》卷八)222 宋·徐鉉《舒州新建文宣王廟碑序》(《騎省集》卷一二)222 宋·柳開《揚子劇秦美新解》(《河?xùn)|集》卷二)223 宋·王禹偁《四皓廟碑》(《小畜集》卷一六)224 宋·夏竦《焚書坑銘》(《文莊集》卷二五)225 宋·王欽若等《冊府元龜》卷五八三226 宋·范仲淹《上執(zhí)政書》(《范文正集》卷八)226 宋·蘇頌《校風(fēng)俗通義題序》(《蘇魏公文集》卷六六)227 宋·陳襄《咸陽宮賦》(《古靈集》卷二一)228 宋·顏太初《東州逸黨》(《宋文鑒》卷一六)229 清·陳焯編《詠許?!罚ā端卧姇肪硭模?30 宋·司馬光《古文孝經(jīng)指解序》(《傳家集》卷六八)231 宋·司馬光《補王通傳》(《宋文鑒》卷一四九)232 宋·歐陽修《廖氏文集序》(《文忠集》卷四三)234 又《帝王世次圖序》235 又《武成王廟問進士策二首》(《文忠集》卷四八)235 又《問進士策三首》236 又《傳易圖序》(《文忠集》卷六五)237 又《論刪去九經(jīng)正義中讖緯劄子》(《文忠集》卷一一二)238 宋·程顥、程頤《二程遺書》卷一八238 宋·李邦直文《宋文選》卷一八239 宋·蘇軾《儒者可與守成論》(《東坡全集》卷四〇)240 又《荀卿論》(《東坡全集》卷四三)241 又《歷代世變》(《東坡全集》卷九二)242 宋·蘇轍《古史敘》242 宋·蘇轍《古史》卷三一243 宋·蘇轍《私試進士策問二十八首之一》(《欒城集》卷二〇)244 宋·晁以道《儒言》244 宋·衛(wèi)湜《禮記集說》卷二五244 宋·張耒《冬日放言》(《柯山集》卷八)245 宋·孔武仲《書儒林傳后》(《清江三孔集》卷一八)245 宋·陳師道《理究》(《后山集》卷二二)246 宋·秦觀《法律上》(《淮海集》卷一四)247 宋·蕭參(森)《希通錄》(元·陶宗儀《輟耕錄》卷二五)248 宋·晁說之《善術(shù)》(《景迂生集》卷一三)249 又《劉氏藏書記》(《景迂生集》卷一六)249 宋·黃裳《黃帝秘文序》(《演山集》卷二〇)250 宋·毛滂《上監(jiān)司乞修縣學(xué)書》(《東堂集》卷六)251 宋·楊時《策問》(《龜山集》卷一五)251 又《送吳子正序》(《龜山集》卷二五)251 又《與陳傳道序》252 宋·李綱《梁溪集》卷一三四253 又《三帝論》(《梁溪集》卷一四三)254 又《論順民情》(《梁溪集》卷一五三)255 宋·鄭樵《六經(jīng)奧論》卷二256 又卷四257 宋·程大昌《雍錄》卷七258 宋·胡宏《程子雅言后序》(《五峰集》卷三)259 又《書傳散失》(《五峰集》卷四)260 宋·胡寅《答張子韶侍郎》(《斐然集》卷一八)260 宋·劉子翚《高陽長揖》(《屏山集》卷一五)261 宋·張九成《孟子傳》卷二三261 又卷二四262 又卷二六263 宋·張九成《上李泰發(fā)參政書》(《橫浦集》卷一八)264 宋·王之望《策問》(《漢濱集》卷三)265 又《吊成安君文》(《漢濱集》卷一六)265 宋·范?!秾η貑枴罚ā断阆肪砦澹?66 宋·劉棐《咸陽》(《宋詩紀(jì)事》卷五〇)267 宋·梁安世《秦碑一紙并古詩呈王梅溪太守》(《宋詩紀(jì)事》卷五一)267 宋·孫奕《示兒編》卷一二267 宋·朱熹《論語精義》卷一下268 又卷五上268 宋·黎靖德《朱子語類》卷一〇四269 又卷一三八270 宋·葉適《習(xí)學(xué)記言》卷四五270 宋·陳傅良《西漢論·韓信二》(《十先生奧論注·續(xù)集》卷九)270 宋·林之奇《荊軻刺秦王》(《拙齋文集》卷一三)271 又《盧生與侯生譏議始皇始皇怒乃坑儒生》272 宋·林之奇《尚書全解》卷二〇272 宋·夏僎《尚書詳解》卷六273 宋·傅寅《禹貢說斷》卷一273 宋·陳經(jīng)《尚書詳解》卷二三273 又卷二四274 宋·周紫芝《讀高帝紀(jì)》(《太倉稊米集》卷四)275 宋·李石《策問》(《方舟集》卷七)275 宋·楊簡《慈湖遺書》卷一六275 宋·陸游《萬卷樓記》(《渭南文集》卷二一)277 宋·楊冠卿《客亭類稿》卷八277 宋·陳子頤《五帝三代之記如何》(宋·魏天應(yīng)編選、林子長箋解《論學(xué)繩尺》卷八)279 又《叔孫通為漢儒宗》279 宋·真德秀編《文章正宗》卷一七280 宋·魏了翁《尚書要義》卷六280 又卷一〇281 宋·魏了翁《春秋左傳要義卷首》281 又卷一282 宋·魏了翁《鶴山集》卷一〇四《周禮折衷》282 宋·王應(yīng)麟《通鑒答問》卷二283 又卷三284 宋·黃震《黃氏日抄》卷三五285 又卷三八285 宋·王柏《送立齋入京序》(《魯齋集》卷四)285 宋·馬廷鸞《商鞅》(《碧梧玩芳集》卷二一)286 宋·周密《三學(xué)之橫》(《癸辛雜識后集》)287 宋·鄧牧《伯牙琴·君道》287 金·李俊民《廟學(xué)落成》(《莊靖集》卷一)288 元·耶律楚材《西游錄序》(《湛然居士集》卷八)289 又《懷古一百韻寄張敏之》(《湛然居士集》卷一二)289 元·劉祁《歸潛志》卷一三289 元·郝經(jīng)《文說送孟駕之》(《陵川集》卷二二)291 又《朱文公詩傳序》(《陵川集》卷三〇)292 元·方回《蕭何盡收秦丞相府圖籍文書》(《續(xù)古今考》卷六)293 元·方回《離騷九歌圖》(《桐江續(xù)集》卷二六)295 元·陸文圭《跋蔣民瞻詠史詩》(《墻東類稿》卷九)295 元·趙文《歐陽氏藏易贊》(《青山集》卷五)296 元·王惲《伏勝(封乘氏伯)》(《秋澗集》卷六六)296 元·姚燧《領(lǐng)太史院事楊公神道碑》(《牧庵集》卷一八)297 元·張起巖《漢濟南伏生祠堂碑》(《元文類》卷二〇)297 元·劉壎《秦不絕儒學(xué)》(《隱居通議》卷二六)298 元·吾衍《閑居錄》299 元·陶宗儀《輟耕錄》卷二五《論秦蜀》299 元·陶宗儀《說郛》卷六下299 元·王惲《黃石公說》(《秋澗集》卷四六)300 元·侯克中《懷古六首》(《艮齋詩集》卷一四)301 元·葉懋《五言古詩》(《鄱陽五家集》卷一一)301 元·黃溍《博古堂記》(《文獻集》卷七上)301 元·胡助《始皇》(《純白齋類稿》卷一〇)302 元·陳高《感興》(《不系舟漁集》卷三)302 元·鄭玉《耕讀堂記》(《師山集》卷四)303 元·汪克寬《重建祁門縣儒學(xué)記》(《環(huán)谷集》卷五)303 元·趙汸《黃楚望先生行狀》(《東山存稿》卷七)304 元·何異孫《十一經(jīng)問對》卷五305 明·朱元璋《鼠嚙書論》(《明太祖文集》卷一〇)305 明·宋濂《諸子辨》(《文憲集》卷二七)306 明·陶安《送劉秀才序》(《陶學(xué)士集》卷一三)307 明《品官喪儀·總敘》(《明集禮》卷三七上)308 明·姚廣孝《雜詩》(《古今禪藻集》卷一八)308 明·胡廣等《書經(jīng)大全原序注》308 明·劉炳《咸陽懷古》(《劉彥昺集》卷六)309 明·鄭真《題陜右?guī)F陽碑》(《滎陽外史集》卷三六)309 明·周是修《述懷》(《芻蕘集》卷一)309 明·梁潛《愛民四》(《泊庵集》卷二)310 明·楊守阯《古詩》(《甬上耆舊詩》卷八)310 明·薛瑄《安邑縣修孔子廟碑》(《敬軒文集》卷二一)311 明·丘濬《大學(xué)衍義補》卷九四312 明·胡居仁《居業(yè)錄》卷八313 明·周琦《荀子書》(《東溪日談錄》卷一二)313 又《秦》(《東溪日談錄》卷一三)314 明·夏良勝《中庸衍義》卷一《天命之性之義》314 又卷三《修道之教之義》315 明·陳獻章《道學(xué)傳序》(《陳白沙集》卷一)315 明·陸深《儼山外集》卷一六《續(xù)停驂錄中》316 明·張寧《重修海鹽縣儒學(xué)碑》(《方洲集》卷一八)316 又《秦始皇》(《方洲集》卷二七)317 又《漢太祖高皇帝》(《方洲集》卷二八)318 明·董說《七國考》卷一〇《以書葬》318 明·何喬新《六經(jīng)》(《椒邱文集》卷一)319 明·朱誠泳《驪山懷古與湯以修紀(jì)善同作》(《小鳴稿》卷八)320 又《恩賜勝覽錄》(《小鳴稿》卷一〇)321 明·劉麟《與窗友蔣子譚文》(《清惠集》卷一一)321 明·孫緒《無用閑談》(《沙溪集》卷一六)322 明·王守仁《王文成全書》卷一323 明·夏言《申議天地分祭疏》(《明文海》卷五三)324 明·楊慎《焚書起于韓非》(《丹鉛總錄》卷一三)327 又《丹鉛余錄》卷一五327 明·楊慎《荀卿李斯吳公》(《升庵集》卷五一)327 明·張居正《三代至秦渾沌之再》(《明文?!肪砭潘模?28 明·李濂《紙說》(《明文?!肪硪哗栁澹?28 明·尹耕《誠齋先生易傳序》(《明文?!肪矶唬?29 明·海瑞《備志稿引》(《明文海》卷二三八)330 明·朱載堉《樂律全書》卷一七331 明·孫承恩《管城答文》(《文簡集》卷三九)332 又《秦儒》(《文簡集》卷四三)333 明·王世貞《贈李于鱗視關(guān)中學(xué)政序》(《弇州四部稿》卷五七)334 又《札記外篇》(《弇州四部稿》卷一四〇)335 明·王世貞《讀孔叢子》(《讀書后》卷一)335 明·胡應(yīng)麟《策一首》(《少室山房集》卷一〇〇)336 又《讀呂覽》(《少室山房集》卷一〇二)337 明·馮從吾《天道說》(《少墟集》卷一四)338 又《論荀卿非十二子(閣試)》338 又《古文輯選跋》(《少墟集》卷一六)339 又《涇野呂先生》(《少墟集》卷二〇)340 明·孫瑴《古微書》卷八341 又卷三〇341 明·劉宗周《知命賦》(《劉蕺山集》卷一七)341 明·黃道周《榕壇問業(yè)》卷一四342 明·蔣德璟《題桃源索隱冊之一則》(《明文?!肪砣柸?42 明·李天植《詠史》(《明詩綜》卷七三)343 清《幸魯盛典》卷九343 清《乾隆四十二年十月初七日上諭》(《四庫全書總目》卷首)343 清《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卷一〇八344 清《四庫全書考證》卷二四(史部)345 清(乾隆)《御制詩四集》卷四九346 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一《朱子周易本義》346 又卷一六《擬題》346 又卷一八《朱子晚年定論》347 清·施閏章《房樞部文集序》(《學(xué)余堂文集》卷五)348 清·黃虞稷《授經(jīng)圖義例序》348 清·陳廷敬《經(jīng)義考序》(《午亭文編》卷三五)350 清·朱彝尊《經(jīng)義考》卷一〇351 又卷一三九351 又卷二九七351 清·朱彝尊《授經(jīng)圖序》(《曝書亭集》卷三四)353 又《王維伏生圖跋》(《曝書亭集》卷五四)353 又《書論》(《曝書亭集》卷五九)354 又《秦始皇論》355 清·王士禎《秦穆公墓》(《精華錄》卷一〇)355 清·姜宸英《黃老論》(《湛園集》卷四)356 清·田雯《詠史》(《古歡堂集》卷三)356 清·吳景旭《焚書》(《歷代詩話》卷五三)357 清·閻若璩《尚書古文疏證》卷八357 清翰林院檢討毛奇齡《古文尚書冤詞》卷四358 清翰林院檢討毛奇齡《古文尚書冤詞余錄》(《經(jīng)問》卷一八)359 清翰林院檢討毛奇齡《四書剩言補》卷二360 清翰林院檢討毛奇齡《孝經(jīng)廣訓(xùn)序》(《西河集》卷三六)360 清·姜宸英《董公傳》(《湛園集》卷五)361 清·姜炳璋《詩序補義》卷七361 清·徐乾學(xué)《讀禮通考》卷一一362 清·陸隴其《讀禮志疑》卷六362 清·邵泰衢《史記疑問》卷上363 又卷下364 清·李光地《榕村語錄》卷二二365 清·惠士奇《春秋說》卷二365 清·秦蕙田《五禮通考》卷四九366 又《五禮通考》卷一二三367

章節(jié)摘錄

版權(quán)頁:   即帝位三年,東巡郡縣,祠騶嶧山,頌秦功業(yè)。索隱:騶縣之嶧山。騶縣本邾國,魯穆公改作鄒?!稄恼饔洝罚罕睅r有秦始皇所勒之銘。于是征從齊魯之儒生傳士七十人,至乎泰山下。諸儒生或議日:“古者封禪為蒲車,惡傷山之土石草木,索隱:蒲車,謂蒲裹車輪也。掃地而祭,席用苴秸,集解:應(yīng)劭日,秸,禾稿也。去其皮以為席。如淳日,苴讀日祖。秸讀日戛。晉灼日,苴,藉也。索隱:《周禮》,祭祀供茅苴?!墩f文》云,苴,茅藉也。 言其易遵也?!笔蓟事劥俗h各乖異,難施用,由此絀儒生。而遂除車道,上自泰山陽至巔,立石頌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從陰道下,禪于梁父。其禮頗采太祝之祀雍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記也。 始皇之上泰山,中阪遇暴風(fēng)雨,休于大樹下。諸儒生既絀,不得與用于封事之禮,聞始皇遇風(fēng)雨,則譏之。 于是始皇遂東游海上,行禮祠名山大川及八神,求仙人羨門之屬。八神將自古而有之,或日太公以來作之。齊所以為齊,以天齊也。集解:蘇林日,當(dāng)天中央齊。其祀絕莫知起時。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齊。天齊淵水,居臨萏南郊山下者。索隱:顧氏案,解道彪《齊記》云,臨蕾城南有天齊泉,五泉并出,有異于常,言如天之腹臍也。《小顏》云,下者謂最下也。二日地主,祠太山梁父。蓋天好陰,祠之必于高山之下,小山之上,命日疇。集解:徐廣日,一云之下上峙命日峙。索隱:此之一云,與《漢書·郊祀志》文同也。地貴陽,祭之必于澤中圓丘云。三日兵主,祠蚩尤。蚩尤在東平陸監(jiān)鄉(xiāng),齊之西境也。集解:徐廣日,屬東平郡。索隱:監(jiān)音闞?!痘视[》云,蚩尤冢在東平郡壽張縣闞鄉(xiāng)城中也。四日陰主,祠三山。索隱:小顏以為下所謂三神山。顧氏案《地理志》,東萊曲成有參山,即此三山,非海中之三神山也。五日陽主,祠之罘。正義:《括地志》云,之罘山在萊州文登縣西北九十里。六日月主,祠之萊山。集解:韋昭日,在東萊長廣縣。皆在齊北,并勃海。七日日主,祠成山。成山斗入海,集解:韋昭日,成山在東萊不夜,斗人海。不夜,古縣名。索隱:案解道彪《齊記》云,不夜城古有日夜出見于東境,故萊子立城以不夜為名也。斗入海,謂斗絕曲人海也。最居齊東北隅,以迎日出云。八日四時,主祠瑯邪?,樞霸邶R東方,索隱:《山海經(jīng)》云,瑯邪臺在勃海間。案,是山形如臺?!兜乩碇尽番樞翱h有四時祠也。蓋歲之所始。皆各用一牢具祠,而巫祝所損益,畦幣雜異焉。

編輯推薦

《坑儒平議》編輯推薦:焚書坑儒造成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嚴(yán)重?fù)p失,是秦皇暴政的代表之一。而對坑儒事件,則有以司馬遷和衛(wèi)宏為代表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作者通過豐富、翔實的資料考證了秦皇坑儒的始末及其對此后儒學(xué)發(fā)展的影響,使我們對這一事件的認(rèn)識更接近歷史真相?!犊尤迤阶h》二十幾萬字的資料,可為相關(guān)研究人員參考。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坑儒平議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