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0-1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 作者:周華誠 頁數(shù):256 字?jǐn)?shù):170000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舌尖上的鄉(xiāng)愁 一部名為《舌尖上的中國》的紀(jì)錄片,火遍大江南北,無數(shù)人于半夜守在電視機前,一邊吞咽口水,一邊悠悠懷想遙遠記憶中的味道——那不是別的,只是味蕾上的鄉(xiāng)愁。一種綿延千年、散布于血脈之中的樸素情感,被絲絲縷縷地勾引出來;對故土的思念濃到化不開時,便由舌尖上集中爆發(fā)。 想一想,有多少美食的記憶,曾縈繞在我們的生命中,而今已經(jīng)找不回來了——外婆用石臼打出的年糕,年夜飯時媽媽包的素雞,冬天親自下田挖的泥鰍,山上采的野菜;家家掛在屋檐下的腌魚臘肉,剛從菜園摘下的通紅的辣椒和碧綠的絲瓜;夏夜深山溪澗里發(fā)出雄渾叫聲的石蛙,舅舅下河摸來、用柳條串了一串的紅絲棍和白條魚…… 這些東西,不是高級餐廳里的海參鮑魚,不是異域風(fēng)情的西餐牛排或日韓料理,也沒有名廚大師調(diào)制,沒有小提琴和鋼琴的佐餐。它只是普通的日常的材料,每個中國家庭都會做的,扔在鍋里油鹽醬醋大火小火煮熟的滋味。它平平淡淡,是你生活里的一部分,平淡到你都不會太注意它。但它是你生命記憶里的一部分,抹也抹不去,變也變不了,樸實又親切,讓遠方的游子回想起來時,不由自主眼角泛起星星點點的淚光。 中國正處在一個社會快速變化、人員四處遷徙的年代。人們遠離故土,就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路了:故鄉(xiāng)已經(jīng)面目全非。但人們在城市又何嘗能找到精神的棲息地呢?這身體和精神雙重漂泊著的一群人,心中鄉(xiāng)愁是愈燒愈烈,而無著無落的味覺,又哪里不是時時在找尋著故鄉(xiāng)的影子? 這本書里的大部分文章,寫于三四年前。那時我離了故鄉(xiāng),在一座小城市謀食。所謂故鄉(xiāng),都是要離了遠些,那模樣才會漸漸清晰起來;我在小城市的露臺上,張望秋天高遠的天空,時時會想起鄉(xiāng)下村莊里的味道——那些野菜、青蔬、河鮮、粥飯,哪怕平常得很的東西,都會想念。于是得了空就四處搜羅原料,自己動手做出來吃。好在小城離鄉(xiāng)村并不遠,尚可以吃到原汁原味、沒有農(nóng)藥殘留的純天然綠色菜肴。而今我在另一個城市,離故鄉(xiāng)自然是遠得多了,雖然偶爾也去菜場逛逛,買些菜回來,但這些菜的味道,卻是相當(dāng)生硬、笨拙、了無生氣,吃到口中,也不復(fù)有故鄉(xiāng)的味道了…… 現(xiàn)在,當(dāng)我重新翻看曾經(jīng)寫下的這些文字,竟也開始羨慕當(dāng)時的閑情,可以悠然地記下這么多關(guān)于味覺的經(jīng)驗。這些文字是一座通向故鄉(xiāng)的獨木橋,在四處飄蕩的炊煙里,在媽媽喊你回家吃飯的沉沉暮色里,漸漸沉醉。 煮食這件事,伴著細致而煩瑣的過程,食材會發(fā)生奇妙的變化。在進食的過程中,食物通過口腔、通過味蕾與人達成情感的交流,這是一種絕妙的互動。在舌尖體驗一種味道之時,所有與之相關(guān)的往事、情感都會被喚醒。進食是最日常的生活程式,如果在這樣日復(fù)一日的程式里感悟獨特的情感審美,則平庸的日子也會被改變,廚房里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與餐桌上的意外驚喜,總是會發(fā)生碰撞終而進發(fā)出生動的顏色。 這本書寫到的所有食物,幾乎都是尋常之物,沒有一樣是珍稀或“高貴”的。大概,在“美食家”的眼里,這離“美食”的境界實在是很遠。所以,這不是一本關(guān)乎“美食”的書,這本書只關(guān)乎情感和記憶一不論是舌尖上的鄉(xiāng)愁也好,還是遠行人生路上的取食也好,一餐一飯,內(nèi)里都藏著一個世界。所謂“一飯一世界”,它雖渺小卑微,卻實實在在已是我生命歷程里的一部分。我將攜帶著這一份情感的行囊,繼續(xù)遠行,或回到故鄉(xiāng)。 周華誠 2012年6月19日于杭州
內(nèi)容概要
悠遠的飲食筆記,文字制造的活色生香。
文字篇幅不長,短則數(shù)百字,長則一兩千字,如明清性靈小品,讀來輕松自然。其中飲食細節(jié),與城市男女生活融為一體,風(fēng)趣幽默,捧讀之下,令人懷想生活之美好。所以輕巧的篇幅之下,是闊遠的意境。
每篇筆記,皆是舌尖上的旅行,亦有味蕾上的鄉(xiāng)愁散漫
作者簡介
周華誠,筆名周圍。專欄作家,浙江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讀者》雜志簽約作家,臺灣“聯(lián)合新聞網(wǎng)”特約作家。
愛好美女、美食、美景、美樂。
當(dāng)過醫(yī)生,坐過機關(guān),現(xiàn)為媒體資深編輯。
出版的作品有情感隨筆集《愛左情右》(2002)、情感問答集《換個方式好好愛》(2011)、隨筆《無人時唱歌給夢想聽》(2011)、圖文書《我湖:一個人與西湖的24節(jié)氣》(2012)等。
書籍目錄
第一輯 舌尖與故鄉(xiāng)
白菜
老南瓜與南瓜花
煎紅椒
板栗從秋天跌落
鄉(xiāng)村酒席上的肉
艾香如故
詩意的春韭
粥樣年華
誰人舂出香甜長
南瓜葉多像你的手掌
一日閑
青螄
田螺
汪刺
低調(diào)的鯰魚
馬齒莧
柔若水潺
黃秋芊
楊梅
梔子花
秋天,一窩番薯活蹦亂跳
油香
年味兒
第二輯 邊吃邊幻想
愈野愈有味
戀愛中的排骨
我們的生活像面條
最是欲遮還休的溫柔
豆腐
迷魂湯
原汁原味
番茄嫁給蛋
幸福的饑餓感
菜湯
不是吃素的
臭豆腐
美味只給相信它的人
一盤脈脈含情的菜
隔海相吃
快樂爆成花
當(dāng)年不識皇后菜
戀戀柔腸
豬腸如何吃得優(yōu)雅?
溫柔麻球
冷飲攤
汗如雨下
餐桌
泡沫奔涌
動什么別動碗底
男烤女驗
吃著喝著祝福你
菜泡飯和情書
情定火鍋店
雜貨鋪的煙火
吃飯這江湖
第三輯 行旅吃天下
涼州三套車,豪邁邊塞曲
沙蓋菜
吃苦
洛陽:這一頓5塊錢的美食
成都一頓
喝啥湯,就是啥湯
獨自消夜
球川三吃
往事煮酒
麗水有軍魚
將風(fēng)景一道吃去
魚的村莊
黔之酸
抄手而食
粉干老太
周慧敏與米魚腦
午夜的聚會
花生米
套,或者不套
魚戲蓮葉間
月明蕎麥花如雪
舌尖上的春天
桃花流水
薄荷
銀魚薄命
出網(wǎng)銀刀亂
第四輯 古代人吃飯
吃蟹培訓(xùn)班
驚艷的酒姿
宋朝的博客
皇上也不吃夜宵
蔡府的包子有多香
干了這杯洗手水
杭州文人菜
章節(jié)摘錄
馬齒莧 沒來由地,突然想起吃馬齒莧。去菜場問賣菜的老婦人,她也搖頭,興許這時節(jié)的馬齒莧,還沒在地里長出來嗎?然而在我印象中,它是四季都有的野菜;要不,是它落寞,沒有人關(guān)心了吧。 這時候是驚蟄。泥中冬眠的昆蟲,要醒來了,這陽光多好。桃花紅了,李花白了,這鳥兒那鳥兒也開始在枝頭鳴唱。老家高高的房梁上,歸來的春燕一定又在啁啾,飛去飛回地忙碌,也不知忙些什么,燕窩底的地面,一定又鋪上一攤又一攤的燕屎了。 春天到,又有野菜吃了。我近些日子吃飯,偏愛很純很天真的路線,青菜心,真好吃!一點兒油花,一點兒鹽,沒有味精,沒有其他任何多余的作料,炒起來吃,真是清清爽爽。我做菜,早已習(xí)慣不擱這精那精,蔬菜的味道卻在舌上更鮮活起來。 晚上翻汪曾祺的書《人間草木》,也遇見馬齒莧。 汪曾祺說,他祖母每于夏天摘肥嫩的馬齒莧晾干,過年時作餡包包子。她是吃長齋的,這種包子只有她一個人吃?!拔矣袝r從她的盤子里拿一個,蘸了香油吃,挺香。馬齒莧有點淡淡的酸味?!? 我也回味起那酸酸的味道了。夏天田野間的馬齒莧,莖肥葉綠,看上去就很鮮嫩多汁。手邊一拔就是一大把,回家把老根去掉,用井水沖洗干凈,下沸水鍋里焯透,撈出后用清水洗凈黏液,切成細細小段,放入盤中。拌入細鹽、米醋、醬油、麻油、生姜末、大蒜泥,捏成寶塔狀。這青綠的小菜,口感清淡爽口,傍晚煮一鍋稀飯,用它來配,真讓人咽口水。 把馬齒莧切細碎,與煎好的雞蛋一起炒,下酒真好呀。 把馬齒莧洗干凈后,放陽光底下曬三五天,至完全干癟,可以長時間貯存,隨吃隨取。吃時可用水泡開,洗凈后同肉蒸或燒,與“霉干菜扣肉”的做法相似。我在錢江源頭的農(nóng)家旅店里吃過一回,味道至今猶在舌尖。 這樣一種野菜,酸酸甜甜,煮湯也一定好。 汪曾祺說,馬齒莧開花,花瓣如一小囊。他說用兩個馬齒莧花瓣套住知了眼睛,知了看不見,便胡亂地飛。馬齒莧的花,我見過米粒一般的小小朵,黃色;然而還要捉知了去套眼睛……等我女兒周一朵再長幾歲,我告訴她這個玩法吧。我自己,玩這個游戲,已經(jīng)太老啦! 她一定會喜歡鄉(xiāng)間田野的味道的,陽光撒在草葉上,滿鼻子是青青草香! 一定要回家去采馬齒莧!采很多很多,帶回來,放湯、炒雞蛋、涼拌……做餡包包子是沒有那水平了——吃不完再曬一些馬齒莧干。什么時候想念田野了,就拿幾根出來吃。 柔若水潺 同事老鮑以言語精辟著稱,他形容一位年過四旬的徐娘:“身上大面積塌方。”他形容某女性情溫柔:“就像豆腐魚?!? 自從若干月以前,老鮑和我在小裱背巷一家光線相當(dāng)陰暗、墻壁布滿油污的小飯店里吃過一次紅燒豆腐魚,他就對該魚念念不忘。 豆腐魚就是水潺,這個學(xué)名我是聽—個溫州人說的,使我不得不對小小一條魚產(chǎn)生莫大的崇敬之情——什么叫唐詩宋詞的煉字藝術(shù)?什么叫中華飲食文化的深厚積淀?這就是——水潺,像水—樣透明,像水—樣緩緩流動,似水溫柔。讓人生疑啊同志們!這說的是魚嗎? 古代四大美人里面,屬楊貴妃的皮膚最好。自居易贊美楊貴妃的皮膚,說“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想出“凝脂”兩字,想是白老先生也拈斷數(shù)根須了。白老沒有吃過水潺,也不知有豆腐魚一說,不然的話,這《長恨歌》里的千古名句恐怕也會有另外的版本了。 水潺溫柔,那是當(dāng)它躺下的時候。這種只有一條主骨,其他魚骨更是細軟得如同胡須,全身軟不拉幾的軟體魚,在海里可不是省油的燈。水潺口齒伶俐,一身本事全在嘴上,蝦兵蟹將身披鎧甲看起來威風(fēng),也常常成為它嘴里的美味。別看我們常吃的水潺簡直比豆腐還嫩,它還有如此令人生畏的一面,可見溫柔的不一定全是好欺負的。在皇帝跟前的女子,那張嘴可就更厲害了。 楚王新得到一個美眉,很喜歡,天天耳鬢廝磨,其他后宮佳麗不干了。僧多粥少,競爭激烈,人家排隊等了三年五載還沒輪上一回呢,你一個新來的就天天翻云覆雨,憑什么呀?于是就有人很“好心”對美眉說:“大王覺得你的牙齒不好看,你最好用衣袖擋住?!比缓笥智那膶Υ笸跽f:“她覺得您身上太臭,每次都要把鼻子捂住?!背跻挥^察,可不就是嘛,結(jié)果那個美眉就死定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警惕人家的嘴。但是,親愛的讀者一定在問,這和水潺有什么關(guān)系?好的,那么請在關(guān)系這一欄填上:尚未發(fā)生。 洞頭的同學(xué)告訴我,她們那里有一種很美味的小吃叫龍頭魚餅。后來我弄明白了,龍頭魚,也就是水潺。把新鮮的水潺去頭去尾,剁成細丁,和雞蛋、姜、蒜、料酒拌勻,再加入適量番薯粉揉勻,拍成餅狀,放在油鍋里一炸,炸成兩面金黃,或者放在高壓鍋里蒸熟或用微波爐烤熟,都各有風(fēng)味。這位洞頭的同學(xué)一直邀我去海邊玩耍幾日,我因路途遙遠一直未能成行,這次她又用口腹之欲引誘我,把這種魚做的餅的各道工序不厭其煩地——道來,不由令人浮想聯(lián)翩。 本地遠海,偶爾也能在菜場第一時間買到剛到的水潺,但是總不如在海邊吃到的新鮮。而且據(jù)說因為水潺不能冷凍、不能過夜,夏天菜場里的龍頭魚最好少買,冷不防就會有無良商家在其中加了福爾馬林什么的。那可真叫,溫柔是一種罪。 水潺煮湯甚好,湯濃乳白,撒一把香菜其上,悠悠然有春天感。 P42-45
編輯推薦
《一飯一世界》這本書是作者周華誠從近三四年間創(chuàng)作的諸多飲食筆記中精選而成,共分四輯:“舌尖與故鄉(xiāng)”、“邊吃邊幻想”、“行旅吃天下”、“古代人吃飯”。 這本書寫到的所有食物,幾乎都是尋常之物,沒有一樣是珍稀或“高貴”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