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客

出版時間:2012-4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劉細良  頁數(shù):197  字數(shù):10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我在愛上旅游前,已經(jīng)愛上旅游寫作。小學時,周記多以郊游為題,但我每在假期都要到父親的裁縫店幫手,哪有全家外游的奢侈﹗于是,每到周日晚上我便開始思想旅行:幻想自己在水塘里玩耍,喂野猴子,在新界下田種菜捕蝶……最后一句必定是“夕陽西下,我們帶著依依不舍的心情回家了”。    為了令老師相信自己真的去郊游了,我就特別用心地去寫細節(jié),例如野猴的動靜與外觀。至于真正的自主旅行,要到八十年代初,大學時代是我的第一次旅游高潮。改革開放后,回內(nèi)地長途旅行是香港大學生中的潮流,那時以吃苦為榮,一個多月的西南線長途旅行,只花一千多元,住五元一晚的本地招待所,與出差的大叔聊天,坐公交車擠到手表面破裂。幾年的驢友生涯鍛煉了我的觀察力,出來工作后,腳步走向全世界了,但我對旅游寫作的興趣依舊不減。于是,我開始了策劃及編寫旅游指南的工作,也發(fā)表了第一本旅游評論文集《大朝圣:全球旅行狂熱的文化觀察》及第一本游記《帶著偏見去旅行》。每當在歐美機場候機樓呆坐時,我都會逛逛書店,在暢銷書一欄總是放著旅游作家比爾·布萊森(Bill Bryson)的眾多作品,閑著便買來看。由閱讀比爾·布萊森開始,我逐漸發(fā)現(xiàn)旅游寫作是一種跨文化的考察。旅途上雖是以異鄉(xiāng)人的身份處身陌生的環(huán)境看別人,實際則觀照了自己,反映了自己的文化身份與坐標。    中國傳統(tǒng)文人也是以旅游書寫來抒發(fā)個人情懷的。明清鼎革之際,江南文人隱居山林,四處旅游訪友,對著廢墟沉思或追憶浮華日子,如張岱的《陶庵夢憶》、《西湖尋夢》、余懷的《板橋雜記》等,他們看風景及追憶風景,其實也是在看自己。    旅游寫作總是充滿微言大義,理智與感性相交纏,亦遠比真實更偉大,更吸引人。一如食經(jīng)食評一樣,《過客》是我的第三部作品,感謝上書局及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令《過客》成為我在內(nèi)地推出的第一部作品。    旅途總是充滿偏見,《過客》是我的偏見集成,希望大家喜歡!

內(nèi)容概要

  《過客》是香港文化人劉細良先生的一本游記集子。藝術(shù)與政治是他最專注的領(lǐng)域,帶著個人化的學識、審美與意見去旅行是他在行走中煉成過客的初衷。他所嘗試的,是要把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的個人體驗結(jié)合起來,以饗讀者。

作者簡介

  劉細良,香港文化人,跨媒體時事及文化評論員,現(xiàn)職政策顧問,香港特首文膽。
  出版文化評論作品有:《大朝圣——全球旅游狂熱》、《日本癡漢》、《帶著偏見去旅行》、《紐倫港之夢》、《過客》。時事評論作品有《卡拉OK政治論》、《曾蔭權(quán)的百日維新》。
  曾主持香港商業(yè)電臺節(jié)目《打書釘》及《光明頂》。

書籍目錄

內(nèi)地版過客序言
人與空間之際(序)
滑鐵盧吊古戰(zhàn)場
安特衛(wèi)普城 朝拜魯本斯
巴洛克凡爾賽宮 藝術(shù)與政治化妝術(shù)
德雷斯頓 圣母大教堂的頑石
Ampelmann 專訪 柏林變天時代見證人
科隆大教堂 世俗權(quán)力斗爭
千年柏林Germania 政治的美學
莫斯科地標 共產(chǎn)與哥特藝術(shù)雜交
迷人新羅馬 極權(quán)藝術(shù)的現(xiàn)代風格
布魯塞爾·工匠·風格
苦難紀念 建筑的情緒表達
政治·前衛(wèi)·歷史
Dan Haag 的鯡魚
在阿姆斯特丹游蕩的老虎狗

章節(jié)摘錄

【苦難紀念·建筑的情緒表達】    苦難紀念建筑的情緒表達    建筑不只有美學的功能,同時也承擔宗教、政治與倫理的功能。中國傳統(tǒng)大宅當中的空間規(guī)劃便是倫理觀念的體現(xiàn),一房、二房與三房的居室代表長幼有序;祠堂的二進、三進代表宗族的政治地位。即使是家具,一家之主坐的太師椅、官帽椅與客人的坐椅也有分別。    建筑所應(yīng)用的材料、質(zhì)感、造型設(shè)計、空間、顏色、線條通通都在傳達一種情緒,影響著人的情緒狀態(tài)。英倫才子狄波頓在《幸福建筑》一書中提到納粹建筑師阿爾伯特·施佩爾1937年設(shè)計巴黎世博德國館與埃貢·艾伊斯曼恩(Egon Eiesmann)1958年設(shè)計布魯塞爾世博西德館兩者的分別,施佩爾動用了傳達“權(quán)力”的設(shè)計,高聳的場館、巨大的陰影、雕塑式的古典主義設(shè)計,令人聯(lián)想到偉大、雄壯、宏偉等詞匯。1958年的設(shè)計卻是平民化、高透明度、可親近的現(xiàn)代建筑,傳達的是民主的理念。狄波頓說建筑可以令人感受到一個國家的政權(quán)組織形式,假如你站在北京的天安門廣場,你會明白狄波頓所指。同樣,你站在柏林國會大樓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設(shè)計的玻璃透明圓頂下時,也會明白建筑令人感受到的一個國家的政治生態(tài)。好的建筑往往有強烈的情緒表達,柏林國會大樓表達的是德國新時代向民眾負責的政治,告別了當時希特勒在此宣誓出任總理的那段歷史。    在柏林眾多新舊建筑中,最強烈的情緒表達來自兩座與猶太大屠殺有關(guān)的建筑,一是在勃蘭登堡門附近的大屠殺紀念碑,一是猶太博物館。大屠殺紀念碑在2005年落成并開放,距離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足足六十年,這是第一個在首都展示國家戰(zhàn)爭罪行的紀念館。在秋日的早上,由勃蘭登堡門走過,看著手上的地圖,心想應(yīng)該到了,但抬頭看不到一座像樣的建筑物,拐過彎,冷不防給嚇了一跳,一面空地上高高低低,橫放著一望無際的混凝土方柱碑,盡管有早晨的陽光灑下來,但依然是冷冷的墓地。大屠殺紀念碑是要傳達一種傷痛、哀悼的情緒,這類建筑一般會采用雕塑群配上大型紀念碑,以便紀念日時獻花及集會之用。這個紀念碑的發(fā)起人勒雅·洛舍(LeaRosh)女士在紀念碑落成五周年接受訪問時說:“擔心這里會變成花圈堆放地(Kranzabwurfstelle)”,即一年一度政客表演的地方,有演說、記者會及獻花,但人民卻漠不關(guān)心。    今天勒雅·洛舍不用擔心了,我到訪的那天年輕人比老年人多,有的在石碑上放上一朵花,有的在碑林中沉思,沒有人喧嘩、吵鬧。好的建筑可以牽引大家的情緒,在這里即使對歐洲猶太人的苦難一無所知,也會即時感受到一種孤獨與悲傷。地下的訊息中心,也沒有什么煽情的展示,只是在一間深黑房間中,投影出一張一張集中營內(nèi)猶太人的家書,看了一會我不忍再看下去,走回地面時心里像壓著一塊石頭,很沉重。彼特·埃森曼(Peter Eisenman)在設(shè)計這座共有2711根水泥柱碑的碑林時,曾不斷受到質(zhì)疑,五年后這些疑問終于平息了。    柏林另一處展示歐洲猶太人苦難的地方是猶太人    博物館,它不是以文獻、紀錄片及多媒體來展示“苦難”,而是以建筑空間設(shè)計來展示。它不是一個普通建筑物,而是一個空間的雕塑,要參觀者親身體驗歐洲猶太人的遭遇。博物館入口是一座古典建筑丹尼爾·里博斯金(DanielLibeskind)設(shè)計的新翼呈不規(guī)則閃電形狀,所制造出來的空間也是曲折的,全是一條一條狹窄的通道,幽暗的空間很讓人壓抑。舊翼入口是一座普通舊宅,將東西寄存后,便走入新翼,地下是三條主軸,代表歐洲猶太人的命運,頂上的天花板也是斑駁的直條,望上去狹窄的樓梯、高大的水泥墻等,處處充滿壓迫感。    這里有兩個特別的體驗地帶,一是屠殺之塔,推開沉重的大門,里面是全黑的幽閉空間,只有高高的天花板上有一扇小窗,傳來微弱的光線與聲音,這是要參觀者體驗集中營里猶太人的絕望,大部分入內(nèi)的游客都不愿久留。另一個是以色列藝術(shù)作品《落葉》,這是一張一張餐碟般大小的生鐵鑄人面,表情不一,都張開了口,鋪在地上,一張疊一張。游人可以走在這些“面孔”之上,在空蕩的環(huán)境中腳下會發(fā)出刺耳的金屬碰撞聲,像一邊走一邊尖叫一樣,而這些聲音,也像囚犯的腳鐐在地下拖行時的聲音,一直縈繞在耳邊不散。    一行人由猶太博物館出來后,大家都沉默不語,十月的柏林已經(jīng)滿地落葉,大家低著頭,一邊走一邊踏著落葉,細碎像呢喃的聲音伴著我們走向地鐵站。    建筑物傳達的情緒,可以很低調(diào)含蓄,也可以很激烈外揚。法西斯的政治性建筑外揚且盛氣凌人,而悼念法西斯暴行的建筑,沒有憤怒的雕像及暴行展示,有的只是無盡的傷感。    P141-151

編輯推薦

看老名勝的前世今生:歐洲的歷史就凝聚在它的老名勝里,老名勝的前世今生是過客眼中隱形的風景,寫出來,共參看。    看時過境遷中,建筑之政治隱喻的消長蛻變:建筑與權(quán)力的關(guān)系通過建筑物的政治隱喻折射出來,不過,在歷史的速寫本上,這種關(guān)系常常被改寫。建筑的外形猶存,但被附形其上的意義最終難免禁不起歲月的沖刷,把強硬的政治隱喻蛻變?yōu)樵?jīng)。    看過客的觀看之道:同一處風景也能因為不一樣的觀看之道而推陳出新。    《過客》是香港文化人劉細良先生的一本游記小冊子。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過客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7條)

 
 

  •   很不錯,朋友推薦的,看起來。
  •   圖片很不錯,文字不多卻能引人深思,文化底蘊很不錯。
  •   集旅行,藝術(shù),文化于一身!
  •      近段時間,陸續(xù)讀了一些香港文化人的文集,關(guān)于香港這座城市的書寫,以及關(guān)于旅行關(guān)于閱讀,在每個人的筆下都有著不同的姿態(tài)。但總的說,許多細節(jié)是缺失的。香港文化人劉細良的《過客》是一本游記冊子,看上去簡單無比,卻不是人文印記,也沒有關(guān)于景點的大量照片與抒情。那是一場場帶著偏見的旅行。
      
        劉細良的旅行所見更多的是建筑物的投影。從莫斯科、柏林……一路寫到阿姆斯特丹,看取的都是老場景的前世今生。在《過客》的“地圖”上,城市、街道、建筑矗立如斯,歷經(jīng)意義的賦予與消逝,它們自身所承載的綿延風景,也是政治隱喻與歷史變遷共同構(gòu)建的隱形景觀。在不同的城市間穿梭,那些建筑物所傳達的情緒,可以很低調(diào)含蓄,也可以很激烈外揚。但不管那是怎樣的一個場景,在劉細良的筆下都有著別樣的姿態(tài)。
      
        在《過客》中也有著大量的建筑評論,這是旅行的擷英,也是社會化評論的一部分,相對于專業(yè)評論,這種評論更透露出一種平民的視覺。我們對一個城市地標的看法,不僅在于它是地標,更包含了不同人帶來不同的情緒感受,亦即不同的建筑物,其建筑設(shè)計表達的情緒也是大不一樣的。把握到了這一點,或許我們就能明白建筑的含義,并給以一個客觀的評判: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是復(fù)雜化的,它看上去微妙卻又可能帶來某種情緒的變化。正因如此,劉細良所觀察的建筑更多的不是在看它的形狀,而是追尋它的空間意義。這一種偏見讓旅行變得更富有意味:柏林大屠殺紀念碑,當你從石棺狹縫間走過時,只會產(chǎn)生哀傷的感覺,沒有一些很煽情的東西,但傳達的情緒準而有力。
      
        劉細良還在書中給予世博建筑物和奧運建筑物特別關(guān)注,在他看來,這些建筑物不純粹是一個設(shè)計上的問題,而是反映了當時整個國家追求的是什么——奧運建筑群的背后意義,是盡快與國際接軌,能跟倫敦、紐約、巴黎等大城市有同樣的地標式建筑效果。而世博建筑吸引眼球的方法是把一座建筑物變成巨大的雕塑品,以視覺造成強烈的沖擊力,追求的是文化震撼。
      
        不過,如劉細良般進行對建筑物的觀察,或許會加深我們的偏見和印象,但這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
      
      
  •      旅游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不過大多數(shù)人是看風景,劉細良偏偏是看建筑。按說建筑也是風景的一部分。可如今中國的城市面孔千篇一律,不同的城市像一根積木搭建的城市。所有的建筑不過是一種風格的復(fù)制。除了高大的政府大樓與人民廣場,就是同樣的商業(yè)步行街。這種建筑似乎都配不上“風景”之譽了。
      
       “旅途總是充滿偏見,《過客》是我的偏見集成?!焙靡粋€偏見集成!我喜歡劉細良的這種任性和自嘲。《過客》是劉細良的歐洲旅行文化隨筆。他把旅行寫作看做是一種跨文化觀察。在旅途中他以過客的身份看別人,實際上是在關(guān)照自己。這個“別人”是建筑,這個自己是不一樣的“人”。建筑從來都是“人”的建筑,缺失人的建筑沒有靈魂。因為這種“人”的部分是嵌入骨肉的,這種建筑比現(xiàn)實的人活得更長久。失去人的建筑,也就失去了本身存在的價值。
      
       比如,荷蘭是個崇尚寬容、多元、理性及自由的國家,是現(xiàn)在資本主義金融市場的誕生地。這里沒有宏大的民族光榮歷史、激情的偉人英雄,卻是以真正以個人為本的地方。因此荷蘭的建筑始終給人一種務(wù)實、低調(diào)、實用主義的感覺。荷蘭海牙的建筑內(nèi)斂、有秩序,很整潔。海牙的國會大樓建的都很像教堂。這屬于一個民族的情緒影響了一個城市情緒,一個城市的情緒各自體現(xiàn)在了不同的建筑中。
      
       建筑和人一樣,是有自己的情緒的,好的建筑往往有強烈的情緒表達。美感、時尚、寬容、苦難、權(quán)力表現(xiàn)、政治控制……甚至建筑的材料、質(zhì)感、造型設(shè)計、空間、顏色、線條都在傳達情緒,影響著人的情緒狀態(tài)?!哆^客》的可貴之處在于讓人們看到政治如何嵌入建筑中,實現(xiàn)權(quán)力在建筑上的完美體現(xiàn)。
      
       建筑不僅僅具有美學功能,也承擔著宗教、政治與倫理的功能??纯粗袊乃暮显?,看看中國的皇宮,你就會看到倫理和社會秩序。你就會看到恢弘背后的政治威懾力。文化作為政治工具,似乎不是什么新鮮的事情。最近看到一句話:“兩個人天生就存在于政治,這是人類社會的本質(zhì)?!蹦岵蓜t說:建筑是一種權(quán)力的雄辯術(shù)。
      
       抽象的政治需要符號化,需要空間象征。通過象征制造一種情緒,來實現(xiàn)民眾的集體亢奮。從而操縱人民的情緒。無論是斯大林還是希特勒都希望做到這一點。他們都試圖從神話、歷史、民族及古典風格中建立一套集權(quán)主義的建筑語言。
      
       斯大林將哥特和巴洛特用在建筑藝術(shù)上,建造了“七星伴月”。哥特建筑高聳,有威嚴壓迫感,巴洛特藝術(shù)則有震撼感。這一切都是為了把莫斯科建造成全世界共產(chǎn)主義的朝圣之都。希特勒和施佩爾則夢想把柏林打造成千年之都,此計劃命名為“大德意志計劃”。其中體現(xiàn)在建筑上,其一就是夢想建造一個容納18萬人的圓拱人民大廳,雖然未完成,但是體現(xiàn)了極大的政治控制性。施佩爾建立的新總理府雖然不在了,但是那種壓迫、威嚴卻始終使人感到渺小。
      
       建筑也許一開始是為了滿足人的需求與價值,但是建筑一旦建造起來,往往價值超越人的部分。如今,無論是斯大林還是希特勒都成為了過去時,只有那些建筑保留了下來。即使建筑沒保留下來,某些靈魂的氣質(zhì)部分卻留了下來。比如東德不存在了,東德的小交通人的綠公仔卻保留了下來,一個符號成為一個時代的見證。
      
       人是渺小的,建筑是偉大的!當一個民族的靈魂可以在建筑中駐足,建筑可以永遠佇立時,這個民族一定是真正站著的!人是不斷消亡的,希望人的靈魂可以在建筑中永遠矗立!
      
      
  •     本書封面用圖是柏林墻上的涂鴉“兄弟之吻”等的照片。
      
      余下的柏林墻現(xiàn)今已經(jīng)成為各種涂鴉的畫板。
      它的功能從實體化的意識形態(tài)壁壘轉(zhuǎn)向了呈現(xiàn)文化剪影的一塊空地。連政治壁畫也差不多淹沒在其他零散的、相關(guān)或不相關(guān)的涂鴉之中,政治不再是生活世界的“唯一”而是“之一”。
      它引起關(guān)注但不再具有述說全部的意義。這些不過都是歷史碎片的一鱗半甲罷了。
      
  •   人是渺小的,建筑是偉大的!
    倫敦有400年,800年的建筑,挺多。舊城墻呵,人哪兒去了呢?
    不要以為你可以活300年。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