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9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許知遠 頁數(shù):376
Tag標簽:無
前言
十年之后 這本書的生命比我想象的更長?! ∷慕^大部分篇章,寫于1998年夏天到2000年春天。我即將從大學畢業(yè),未來充滿希望又曖昧不明。我渴望知識、名聲、自由,還有冒險也混亂的愛情?! 懽魇俏亿A得這一切,也是釋放焦慮的主要方式。從北大東門外的平房到西門暖氣不足的公寓樓里,我在一臺自行組裝的486電腦上,敲下這些雜亂無章的文字。我雄心勃勃,自憐自艾,還憤憤不平?! ∪绻@本書贏得一些讀者,一定與這種自我掙扎有關。一個年輕人,如何面對現(xiàn)實與理想的距離,如何剖析自己的內(nèi)心,如何確立與社會的關系,怎樣尋找自己的歷史坐標……它不僅是我個人,也是我這一代,乃至每一代人都面臨的問題。時代會變遷,技術日新月異,新制度取代舊制度,這一旅程從不會終止?! ≡谝恍r代,這種自我發(fā)現(xiàn)可能被暫時遮蔽?,F(xiàn)實的壓力、群體的盲從、虛假的誘惑,都可能令人放棄這種發(fā)現(xiàn),人們不傾聽內(nèi)心的渴望,回避孤獨與焦慮,躲在通行的規(guī)則背后。但人們也終究會發(fā)現(xiàn),這種生活其實不值得一過,你越回避自己的內(nèi)心,越茫然無措。 十年以來,比我更年輕的一代,就處于這樣一個時代。他們生活在一個物質(zhì)與信息豐沛、思想?yún)s匱乏的時代,個人聲音輕易淹沒在喧嘩的眾聲中。人們相信體制、資本、統(tǒng)計數(shù)字,卻不相信個人意志。大部分人要么放棄自己對個人獨特性的堅持,要么躲入一個封閉、自溺的小世界。我期待我曾經(jīng)歷的迷惘與焦灼,也對他們有所啟發(fā)。 我從來沒想象過,這些文字真的能作為一本書出版。十年過去了,我該向這四位朋友發(fā)出遲來卻誠摯的感謝:是余杰,當時的中文系研究生,他的黃色封皮的自印文集,鼓舞起我寫作的欲望;是王鋒,《三聯(lián)生活周刊》的編輯,暗示我或許有某種才華,并把我?guī)肓诵侣剺I(yè);是于威,她給我無限的鼓勵與耐心,明確地告訴我應該成為一名作家;是野夫,他容忍了一個年輕人脆弱的驕傲,最終出版了這本書?! 〕忻?ldquo;理想國”朋友們的厚愛,這一版本以精裝本的形態(tài)出現(xiàn)。它令我喜悅又感傷,滿足了我小小的虛榮,也在提醒我青春不再,開始享受一名中老年作家的待遇。比起從前的兩個版本,它的文字保持舊貌,但增添兩篇舊文,都是關于大學同學的素描。還要感謝95級微電子的同學們提供的老照片,看著十多年前的風物與面孔,不勝欷噓。 許知遠 2011年4月1日 五年之后 在發(fā)表那些散漫篇章之后的五年中,我是“匆忙”的俘虜。只有偶爾的夜晚,歌德所說的“靜謐的激情”才會從心頭泛起。那往往是悲觀之時,我對自己創(chuàng)造力的深刻沮喪,暫時遮蔽了截稿時間、對高尚榮譽或淺薄名聲的貪婪。 五年前,我相信寫作是為生活而存在,它是通往、享受、占有那個豐富世界的途徑,是實現(xiàn)光榮與夢想的手段。而現(xiàn)在,我越來越愿意為那一個美妙的段落而放棄整個秋日的下午,明知陽光與微風有多么撩人。一些時候,我非常擔心,這筆交易必將為通貨膨脹所累,如果才華不再可以橫溢而出,我是否心甘繼續(xù)這種浮士德式的交易?! ∥覜]有重讀這些作品,再版時它們完全保持了原貌,曾經(jīng)的熱情、生硬與虛妄都流露其中。我在序言中總是故作老成與超然,其實內(nèi)心仍徒勞地深深期待,這本書能賣得像周杰倫的唱片那么多,而絲毫不會有愛德蒙·威爾遜式的擔心,這位我五年前就愛上的批評家曾經(jīng)覺得他的書--平裝本銷量太大,“大得足以使一個嚴肅的作家害臊”?! ≡S知遠 2006年9月5日
內(nèi)容概要
《那些憂傷的年輕人(十周年紀念版)》是作者在星巴克咖啡館里、北大校園的男生宿舍床上、春天的北方城市街道邊,一次次遭遇智慧或者青春的完成。初版于2001年,十年以來,比他更年輕的一代,生活在一個物質(zhì)與信息豐沛、思想?yún)s匱乏的時代,個人聲音輕易淹沒在喧嘩的眾聲中。人們相信體制、資本、統(tǒng)計數(shù)字,卻不相信個人意志。大部分人要么放棄自己對個人獨特性的堅持,要么躲入一個封閉、自溺的小世界。作者期待曾經(jīng)歷的迷惘與焦灼,也對年輕一代有所啟發(fā)。
作者簡介
許知遠,2000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微電子專業(yè)。曾任《經(jīng)濟觀察報》主筆,現(xiàn)就職于《生活》與《商業(yè)周刊》,也是FT中文網(wǎng)與《亞洲周刊》的專欄作家,他還是單向街書店的創(chuàng)辦人之一。已出版的作品包括《那些憂傷的年輕人》、《醒來》、《極權的誘惑》、《祖國的陌生人》等。
書籍目錄
十年之后
五年之后
自序:四十六年之后
一條人文主義狗
那些曾經(jīng)年輕的人啊
一條人文主義狗
沒有顏色的青春
荒原上的我們
男人快樂原則
生于七〇年代
優(yōu)雅的愛情到哪里去了
曖昧的懷舊
砸爛背后的眼睛
谷騰堡、互聯(lián)網(wǎng)與資訊焦慮
窺探者的狂歡節(jié)
鏡子
林憶蓮的眼睛與徐志摩的鼻子
年輕正是天堂
瞬間與牛仔褲
文學青年
小職員們
舊日的“生活”結(jié)束了?
抒情的陷阱
寫作的第三條道路
從代溝到世紀溝
公民德拉吉
兩個世界之間
燕園的記憶
我的師兄梁遇春
傍晚的陽光
午夜日記
那個冬天的午后
隨意的文化
拖鞋
小酒館
燕園的記憶
做個名士
噓聲
曬太陽
靈魂導游者
大二的一天
同居時代
蜻蜓點水
迷失于閱讀中
流動的圣節(jié)
溶解在香水里的驚心動魄
在路上尋找靈魂
驚恐的轉(zhuǎn)移
高貴的厭倦
水樣的春愁
電子時代的閱讀
美麗的新世界
靜謐的激情
欲望的聲音
行動者海明威
乏味的大學
浪漫主義毒素的釀造者
卡薩諾瓦——浪蕩的精髓
我在麥田守望
生命不息,作秀不止
有關俄狄浦斯
重建象牙塔
重建象牙塔
看,這個激動人心的地方
培養(yǎng)我們的俱樂部精神
重回經(jīng)典
洪堡的理想主義
遺失的想象力
通才教育——心靈拒絕切分
跋:那些憂傷的年輕人
章節(jié)摘錄
那年些輕曾的經(jīng)人啊 李敖又露面了,甚至比30年前更風光。他在接受楊瀾訪 問時,依舊毫不掩飾地說:“我只看漂亮的女人?!彼谥更c 臺灣地區(qū)領導候選人時,依舊是嘴不留情,挖苦對手身上的 每一個器官。他的笑聲依舊那么爽朗,他的臉似乎也還年輕。 但是,這一切已經(jīng)無法激起我任何感覺了。我驚恐地望著電 視上的他和生活中的我自己——是他在衰老,還是我在衰老? 是他已經(jīng)喪失了魅力,還是我已經(jīng)不可避免地滑人平庸? 我仍舊清晰地記得,16歲的我第一次讀到《十三年和 十三月》時無法抑制的激動。這已經(jīng)是90年代,距離李敖的 文章寫作日期是29年。在文章中,這是一個年輕得如此徹底 的年輕人。他說喜歡那些激進作家的鋒利,以及那股表現(xiàn)鋒 利的激情。他說茍能使整個國家年輕活潑,到處是朝氣,其 中有一些青年發(fā)幾句狂言,道幾句壯語,做一點不知天高地 厚的傻事,這又算得了什么。他說不管流彈和棒子怎么多,他 還是要走上前去。他引用了一位印度青年詩人的詩句來自勉: “你已經(jīng)吞下不少苦藥,請再勇敢地喝下這杯毒酒吧!”他接 著把自己比喻成一個賣藥游方的孤客,走到晦暗的十字街頭, 他打開背囊,當眾吞下不少苦藥。那些觀眾說:“恐怕藥太苦 了?!彼麉s回答:“怕什么呢?我吃給你看!我還有一杯毒酒!” 這一年李敖27歲,他上過大學,當過兵,他在日月潭邊租的 狹窄的“四席小屋”中過著貧困不堪的生活,但他依舊笑著, 懷抱著對于中國社會弊病深深的憂慮和對于個人未來生活的 憧憬。他覺得他還年輕,還是沖一沖吧,為了社會更為了自 己。于是他開始給《文星》寫稿?!独夏耆撕桶糇印贰ⅰ妒?和十三月》……激情與才情已被壓抑得太久的李傲憑借著年 輕人特有的銳氣,痛快淋漓地釋放了。讀此時李敖的文字,你 不是在那里與歷史交流,也不是與那些龐雜的知識交流,你 是在與一顆活生生的心靈交流,它堅強有力甚至肆無忌憚地 跳動著。 1992年,李敖已經(jīng)57歲,但我與他相逢時,是一顆還 未遭遇激情的16歲的心靈與一顆恰正年輕的27歲的心靈的 相逢,李敖激起我們最共同的感想。這是很多人讀李敖的感受。 李敖說《十三年和十三月》是他收到讀者來信最多的一篇文章。 “一位初中二年級的小朋友,窮得站在書攤旁邊看完它;一位 高一肄業(yè)的少年人,在金門戰(zhàn)地里看完它;一位匿名的中學 生,‘激動得連午飯都吃不下’,‘含著淚水,又看了一遍’;一 位臺大醫(yī)學院四年級學生,看過后‘激動得整夜不能眠’……” 真正感動人的,從來不是思想,而是年輕的勇氣。李敖在這 篇文章中,并沒有表現(xiàn)出過人的思想,他只是以一個27歲的 青年的身份在說話,他毫不掩飾他的感慨,他的憤怒,他的 欲望,他的痛苦,和身處困境中卻毫不動搖的勇敢……這一 切正觸動了所有年輕心靈的神經(jīng)。 我在事隔30年之后,在幾千公里外的北京和那些激動的 中學生大學生一樣顫抖著,我記得那一夜,我渴望大聲地呼喊, 渴望在我的小屋里又蹦又跳,渴望對著全班的同學大聲地叫: “你們知道李敖嗎?”……之后的幾年問,我用各種方式尋找 李敖的作品,了解李敖其人。李敖說他,說話比文章好,人 比說話好。李敖的種種特立獨行的故事加劇了我對他的心儀。 他會在高三那年,因為厭惡考試機制,就休了學,放心地養(yǎng) 浩然正氣;他會在考上臺大法律系之后,再退學;他會上課 不抄筆記,還理直氣壯地說,那是中學生才干的事;他會“李 敖情書滿天飛,是個女孩就想追”地追逐臺大的女生;他會 在父親的葬禮,頂著全臺中市的白眼……這些最瑣碎的事情, 卻映襯出一個頑強地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與思考的年輕人的 形象,同時他又是充滿了人性的血肉,而不是一具只會思想 的尸體。 李敖的大學札記是李敖最動人的文字之一,這個一心要 成為巨人的年輕人在札記中不斷地叫囂著,自勉著,痛苦卻 頑強地面對挫折。讀這些札記,仿佛看到一個努力向上爬的, 年輕人,他滿臉的堅毅,同時又帶著淺淺的玩世不恭——這 是他面對世俗世界的武器。我常常在上課時望著窗外,想象 那個整天在校園里穿著長袍,一臉不吝的青年。有時,甚至 會冒出兩句李敖式的豪言壯語,在平庸的90年代的中學課堂 上引起小小的騷亂。 李敖的文字越讀越多,也越來越讓我失望。盡管,他關 于國民黨,關于蔣介石,關于中國歷史的研究有他的獨到之處, 也盡管我敬佩他面對牢獄之災的勇氣,以及復出后,在傳統(tǒng) 下的獨白,或者在獨自下的傳統(tǒng)……但是,這一切都已經(jīng)不 能再打動我,離開了青春的勇氣,李敖只是一個學者,一個 歷史學家,一個憤世嫉俗者,他不是作為一顆充滿無限激情 的心靈而存在。 1997年,李敖推出《李敖回憶錄》,風行臺灣。臺灣《商 業(yè)周刊》評價說,“它激起了整整一代人對于李敖的美好回憶”。 P3-6
編輯推薦
一個年輕人,在星巴克咖啡館里,在大學宿舍床上,在北方春天城市街道邊,完成了自己青春思想的歷程。他對這個世界、這個時代用情甚深,將一切記在心中,溢于筆端,便有了這本書。本書初版于2001年,至今讀來依然動人。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